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一十章 布局

大明不行,我行! 第一百一十章 布局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走下小山,在附近转了两圈,唐顺之的眉头是越皱越紧,好一会儿之后叹道:“只怕耗费巨资。”

“值得。”陈锐简短的如此回答。

陈锐从不怕强大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南京那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属猪的。

想不被牵连,不被拖后腿,那就要进行切割,军队、财政、辖区、组织架构各个方面都要做切割。

沈束、周君佑、周君仁乃至于孙钰、陶大顺,都是要么被朝廷抛弃,要么抛弃了朝廷的人。

全军上下每一文钱都不是来自于朝廷的拨款,每一柄军械也都是花钱买来的。

也不知道唐顺之听出其中味道没有,斜着眼瞥着陈锐,但也没说什么。

在各处大致转了一圈,护卫选了地方开始埋锅做饭,胡八还去捞了几条鱼上来,唐顺之捡了块大石坐下,拿着枯枝在地上画了个草图。

“家眷、作坊放在北侧,但营地不可能在北侧。”唐顺之一边比划,一边说:“必在平地,一部分驻扎靠近码头方向,一部分驻扎略偏南方向。”

陈锐没吭声,只默默听着,唐顺之继续说:“之前你提及,在海岛立基,避风为首,但还有一点你说漏了,水源亦为首要。”

“所谓水源,有好有坏,此地山高林深,常有瓢泼大雨,易发山洪。”

“适才在南侧,多见淤泥,应是山洪所致。”

陈锐眉头紧锁,他倒是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原先还考虑将那片平地作为日后种子的培训基地……这个时期,土豆、红薯、玉米应该已经传到欧洲甚至东南亚了。

“而且码头处无水源。”唐顺之滔滔不绝的说:“倒是有条旧河道,但小半河道被堵塞,又长时间被废弃,导致河床升高,河流转而往南北方向。”

沈束听出了味道,好不容易找了个唐顺之略为停顿的关口,问道:“荆川兄明见万里,自然是有所提点,还请明言。”

“且让他泄泄心头气。”徐渭嗤笑了声。

唐顺之老脸略为一红,不过他肤色黝黑,倒是看不出来,这七八日在余姚、宁波两地,常常被陈锐、徐渭的话堵得胸口发闷,好不容易找个机会……

“老夫有个同乡,倒是最擅治河。”唐顺之悠悠道:“通惠河便是其手笔。”

“剑泉公啊!”沈束立即想起来了。

吴仲,字亚男,号剑泉,武进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嘉靖二十三年以太仆寺少卿致仕,他曾经在嘉靖七年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疏通通惠河,得朝野赞誉。

“剑泉公……”沈束迟疑道:“应该年迈甲子了吧?”

“六十有八。”唐顺之点点头。

看沈束嘴巴都歪了,徐渭没好气的说:“他既然敢提及剑泉公,自然是有其原因的,说吧!”

唐顺之瞪了眼徐渭,才解释道:“剑泉公有三子,次子、幼子均擅治河,只是举业不畅,未能出仕。”

顿了顿,唐顺之补充道:“两位均是绍兴人,当知嘉靖二十四年,西兴运河溃堤,便是剑泉公幼子吴泽主持重修,并于西兴镇设三处码头,修建仓库。”

“噢噢噢!”

嘉靖二十四年,沈束已经高中进士了,但徐渭是知情的,恍然道:“最是恰当!”

一旁的陈锐听了会儿才明白过来,在嘉靖二十六年之前,天下商业最发达的地方在杭州,因为南北运河,天下海贸最旺盛的地方在宁波,因为双屿岛。

从杭州到宁波,要经过姚江、慈溪、甬江等河流,但其中最关键的,同时也是人工修建的就是西兴运河。

也就是从吴泽重修西兴运河,并且在西兴镇修建码头仓库之后,西兴镇成为了杭州到宁波最重要的中转站。

不仅仅只是在商业上,西兴镇也因此成为了军事要地,为两浙门户,浙东首地,水路上连杭州、嘉兴,下至宁波,为宁绍之襟喉之地。

不管吴泽选择西兴镇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证明了这个人的能力,不仅仅在于治河,也在于布局。

“能请来吗?”陈锐直截了当的问。

唐顺之丢下枯枝,右手捋须,一旁的徐渭忍不住笑骂道:“你摆什么架子?!”

“信不信回头让静庵公来收拾你!”

所谓的静庵公,就是萧鸣凤,其长子萧勉与徐渭交情甚厚。

萧鸣凤少年随王守仁游学,是心学嫡系传人,与唐顺之在心学上分歧不小,书信中常相互嘲讽批驳。

“你徐文长如今不论诗,不论文,不论书画。”唐顺之嘿了声,说:“老夫如今也不论学。”

辩了几句嘴之后,唐顺之才正色道:“理应不难,吴泽今年四十二岁,未能取生员,仕途无望,不过……”

“嗯?”

“倒是有些爱阿堵物。”唐顺之有些不太好意思,毕竟是自己的同乡,“此人精于庶务,且品行无缺,但无大利不为。”

陈锐想了想,问道:“只要他不从中取利,三千两白银,够不够?”

唐顺之脸颊上的肌肉动了动,“够了。”

直接拿银子砸人,你这是什么做派?!

那边护卫端了饭菜过来,不过是几碗粥,还有几条烤鱼,不过众人也吃的津津有味。

陈锐一边吃着一边看着地图,“先请吴泽来定局,至少要定下河流走向,再行破土动工。”

“你准备在沈家门驻兵多少?”唐顺之看似无意的问,嘴里还在嚼着一块鱼肉。

陈锐迅速道:“至少驻兵千余,并作坊、家眷等,容四千人,为一镇。”

“且需有练兵场,不能太小。”徐渭补充道:“各个连队、营队进击、换阵、侧击都需要场地训练。”

沈束也补充道:“作坊这边最好有河流可以直通码头,而且作坊四周用河流围住。”

“如此一来,那居所就要分开了。”徐渭随口道:“而且你不是说作坊后面还有其他的产出吗?”

“嗯。”陈锐点点头,“到时候再说。”

唐顺之耳朵竖的尖尖的,突然好像想起来什么似的,侧头问道:“港口对面的马峙岛……也要驻兵吧?”

“不错。”陈锐也不隐瞒,“驻兵三地,舟山主岛、马峙岛、大榭岛。”

侧头看了眼唐顺之,陈锐继续说:“朝中会新设定海卫指挥使吗?”

唐顺之嘴角动了动还是没吭声,前任指挥使李寿尸骨无存,全家都不知去向,不管兵部会不会再任命谁来,只要不带着至少三千以上的兵力,这儿都只可能是陈锐说了算。

而三千大军……河南、山西、淮东、山东、淮西各处都要驻兵,从哪儿抽调三千大军来?

“一卫当有五千六百战兵。”陈锐面无表情的说:“定海后所、大嵩所顶多只有百余士卒,定海右所更是名存实亡。”

“不打紧的。”徐渭丢开吃完的鱼骨,随口说:“大不了收上一两千的义子就是了。”

唐顺之无言以对,的确很多卫所官都用这一手,使得本该是士卒的卫所兵成为私兵。

不过,人家陈锐没花朝廷一文钱,而且都是应募兵,就算真的收一两千的义子,唐顺之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