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布置

大明不行,我行! 第一百二十五章 布置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购粮的事延后再议。”

陈锐心里有个大致的计划,转头看向沈束,“老师,流民这边?”

“还算安稳,给了一批粮米熬粥,没有滋事的。”沈束看上去有些消瘦,但精神的很,“这一批安置在木屋,没有安置在营地。”

周君佑解释道:“营地那边,原先就是按照一千五百人的规模建的,再过半个月,大榭岛新兵就要迁居了。”

“之前是我考虑不周。”陈锐也不讳言,“类似的事,诸位自行做主,事后报备即可。”

下面好些人都有些意外,有的人意外于陈锐如此放权,有的人意外于陈锐这样的上位者会自承错。

但也有人察觉到陈锐的言外之意……类似的事,不包括军中事。

陈锐看向吴泽,“由吴兄领总,老师、周君佑都受你指派,调集人手,包括流民,集中搭建木屋。”

“好。”吴泽点头道:“只需要遮风挡雨即可,无需木材,直接从山上伐树即可,也不需要打地基,两三千青壮,很快就能搭建完。”

“此外,除了挖掘河道之外,其他应募作工的青壮,要缩减粮食用量。”陈锐对吴泽说:“具体缩减多少,要看后面购粮情况而定。”

挖掘河道,这是重体力,不能缩减粮食,其他的工种,相对来说要轻松的多。

想省点粮食,只能在这方面,总不能让护卫军吃不饱吧。

再说了,后面陆续迁居来的家眷、流民,吃个五六成饱就不错了。

流民就不说了,即使是义乌底层民众,一年到头,也难得吃个肚圆的。

“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么多人,舟山不可能养着他们。”陈锐沉声道:“皂块作坊、盐田都要扩大规模,猪鸡鸭鹅等牲畜都要多养一些。”

“分出一批人手,去开耕田地。”

“此外邓宝你挑选一批人出来,每日打捞鱼,制作成咸鱼、鱼干……反正咱们不缺盐。”

舟山这么大,虽然开发的比较少,但能耕作的田地还是不少的,而沈家门在元朝时就因为渔港闻名,能打捞起大量的鱼。

“说到底,尽量让每个人都有事做,舟山不养懒人。”

既然决定接纳这么多人,既然要花费大量的银钱和资源,那就要将这么多人的作用实实际际的体现出来。

陈锐一一说完,才看向终于停止拨弄算盘的陈默,“以一万五千人计算,能支撑多久?”

陈默数着手指头,“木材、砖石、条石、粮米采购不能停,铁料、煤炭等杂物暂停,补上秋粮,库存银两勉强能撑到八月份。”

周君佑大大松了口气,“等六月份开始售盐之后,应该就宽裕多了。”

陈默看向吴泽,“按计划应该是八月份完工?”

“差不多。”吴泽点点头。

“若是八月份之后,不再招募数以千计的青壮作工,的确宽裕多了。”陈默解释道:“到那时候,每个月粮米支出大概在两千两银子左右,加上各类其他的支出,能控制在八千两银子之内。”

“当然了,这是指不再招募新兵,同时军械、铁料、煤炭不计算在内的。”

陈锐昨晚也计算过,大致的确是这个数字,其中最大的一笔开支其实是军费,也就是护卫的月钱,四千多士卒,得差不多五千两银子了。

不过那时候,皂块作坊扩大,大量售盐,再加上陈锐还有其他的计划,收支平衡不算难。

也是难为二叔了,若不是二叔把持账目,斤斤计较,几乎把一文钱劈成两半用,现在的局面还真未必有这模样。

陈默继续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粮食。”

“近两个月采购了不少粮食,但消耗的很多,如今库存只有六千多石米。”

“杭州、嘉兴、湖州几地的粮商虽然多,但这么大批量的购粮,价格肯定会上涨。”

“福建、广东、江西……买倒是能买,但路程远,价格也不低。”

“更何况,如今青黄不接的时候,很多大户都捏着粮不肯卖……”

地主阶级啊……陈锐在心里骂了几句,捏着不肯卖,当然是因为现在虽然已经开始青黄不接了,但还没到最关键的时刻。

等到了最关键的时候,那些大户才会放出粮,以此兼并土地……这些家伙的视线,始终还是停留下脚下的土地上。

“不管那么多,先从杭州、嘉兴、松江、苏州购粮。”陈锐断然道:“这方面廉兴贤你与各地皂块铺子的掌柜联系下。”

“好。”廉兴贤应了声,买粮其实是不难的,但关键问题在于地点。

而从苏杭一带购粮其实不是什么好主意,因为这片区域种植了大量的桑树和棉花,苏州丝绸、松江棉布的名声都是遍传海内的。

那些农户本身就是要买粮吃的,所以粮价并不低,短时间内舟山大量购粮,肯定会导致粮价上涨……任何货物,都是越买越贵的。

廉兴贤心里有些疑惑,他不觉得陈锐不懂这些……开玩笑,都在双屿岛住了好些年了,怎么可能不懂这些?

“先这样吧,如果各位人手不足,暂时可以从军中抽调。”

众人散去,廉兴贤迟疑了会儿,走到门口回头看了眼,陈锐正在和徐渭、沈束说着什么,想了想,廉兴贤才转身离去。

如今的沈家门已经有了点规模,各个管事机构虽然有点混乱,但也是有办公场所的。

廉兴贤翻了翻文书,最近他负责的事务相对来说比较轻松,采买木材、砖石、米面、猪肉等都是有专人负责的,并不需要他具体操持。

拿着算盘算了下,后面各类货物的采买都需要大批量,特别是木材、砖石,舟山就这点不好,虽然沈家门三面环山,可避大风,但毕竟常有风雨,只能建砖屋。

后面两个月内会多几千人口,由此引发的变故中,目前最紧急的还是居住……两个月后就是黄梅天了,再往后夏日炎炎,但也常有狂风暴雨,木屋是扛不住的。

廉兴贤算了又算,在心里回想杭州、嘉兴、绍兴等地的商贾,需要再找几个木材商,嘉兴好像也有好些砖窑,此外还需要找专门售卖瓦片的铺子。

一直到黄昏时分,廉兴贤才将大致的数据算出来,揉着眉心出了屋子。

廉家一直是定海卫的卫所兵,隶属于定海后所,副千户周虎以及定海卫指挥使李寿覆灭之后,廉兴贤就举家迁居去了小岛,如今又迁居到沈家门。

顺着山脚边的石子铺就的道路向东,走了约莫一刻钟,廉兴贤才到了家。

距离相当不近,廉兴贤忍不住在心里想,陈锐早年就有豪勇之名,如今锐气不减当年,却有如此雄心壮志,能创下这样的基业。

下一次募兵结束之后,定海中所拥兵四千余,廉兴贤在杭州数十年,消息灵通,记得浙西参将麾下都没这么多兵……

沈束、周君佑、楼楠、司马、徐渭都非常清楚陈锐要做什么,甚至徐渭这种心思比较深的想得更多更远,但如廉兴贤、陈默这等人,并不知道太多。

在他们心中,陈锐欲有所为,也不过在于建功立业,至于什么收复失土之类的事情,难道不应该是朝廷考虑的吗?

廉兴贤之所以投入定海中所,在陈锐麾下尽心尽力,无非是为了自身,为了家族考虑,为了子嗣考虑,也因为自己年过五十,居然还有机会掌控这么大的局面。

一路想着进了家门,廉兴贤还没开口,就看见了次子廉钟冷着脸盯着对面的中年人。

“哎,岳父回来了。”中年人殷勤的迎了上来。

廉兴贤嗯了声,脚步不停往里走,这厮是他长婿骆柏,定海右所出身。

“好了,父亲忙了一天,你先回去吧。”廉钟毫不客气的将骆柏堵在门外。

骆柏脸色极为难看,却不敢再闹,他知道这位小舅子与陈锐是发小,而且去年跟着陈锐北上,在护卫军中地位不低。

“走了?”

“嗯。”廉钟牢骚道:“要不是看在大姐的面子上,非要让他好看!”

“大姐生了两个女儿,他一家就没什么好脸色,去年大姐被他踢了脚,一个多月走路都不利索。”

“现在求上门来,真是一点脸面都不要!”

“爹爹,就算大姐求上门,你也别应下!”廉钟加重语气道:“骆柏这厮,一旦掺和进去,贪了钱,那都是要算到爹爹你头上的。”

“我还能不知道?”廉兴贤嗤笑道:“管好你自己的事就行。”

廉钟原本是一连一排的副排长,如今在新兵营中也带了一个排,再过半个月授职,可能会升职连长、副连长……毕竟是跟着陈锐一路南下,生死与共的老人,情分与他人不同。

“新兵那边还算顺利。”廉钟想了想低声问:“爹爹,今日连长问了句,肯不肯留在新兵营……”

廉兴贤对此不太懂,“什么意思?”

“很快就要再次募兵了,留在新兵营那就是继续练兵。”廉钟解释道:“若是不留在新兵营,那就是要带兵了。”

“你自己看着办吧。”廉兴贤摇摇头,他现在一肚子心思,哪里有心情管这些。

廉钟眼珠子滴溜溜的转,“明儿我去问问沈先生。”

廉兴贤提点道:“我现在主管作坊、采买,你是军中将校,本就有点犯忌讳,你别乱问……”

“无妨。”廉钟笑着说:“我拿不定主意,请沈先生指点嘛。”

廉钟知道父亲的意思,但廉家本就是陈家的姻亲,廉兴贤是陈默的姐夫,虽然廉兴贤掌庶务,廉钟在军中,但只是问问而已。

这时候,廉兴贤的妻子、长媳端着饭菜上来了,一家人坐下吃饭。

如今沈家门大抵还是食堂吃的多,不过居民区这边也能做饭,廉家全家都在,所以都是自家做饭吃。

廉钟有些嫌弃,他在营地里吃的可比家里好,惹得母亲一阵训斥。

一边吃着,廉钟忍不住又提醒了句,“母亲,下次骆柏来了,别让他进门。”

“闭嘴,吃你的!”廉兴贤骂道:“不让进门,你大姐怎么办?”

等吃完饭,看妻子、长媳都下去了,廉兴贤让长子出去,才低声说道:“陈锐当年就不是寻常人物,如今更是了得,我不让骆柏掺和采买,那是为他好!”

“甚么?”

“屈超养好伤了,再过几天就来我这边。”廉兴贤轻声道:“下面各自负责一摊的,都不是管事一个人做主的。”

“听懂了?”

廉钟诚实的摇头,“没听懂。”

“你个蠢货!”廉兴贤骂道:“下面的管事,除了当年跟着陈锐的老人之外,有的是我从杭州、嘉兴找来的,有的是从应募青壮中挑选出来的,每个人身边……陈锐都安置了人手。”

“我留心过,有的是陈锐当年老人,有的是陈锐从山东带回来的士卒,因为伤残不能再带兵了,所以才转为管事。”

“还有屈超,他是从军中退下来的,以后类似的事情肯定还有。”

“这些人都是陈锐的心腹,虽然不一定懂采买的事,但都紧紧盯着……上面还有沈先生、徐文长。”

“上个月采买徽州木材,有个家伙贪了一笔钱,没几天就被查出来了,现在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原先廉兴贤还以为是徐渭或者沈束出的主意,但之后才发现,应该是陈锐的布置。

布置的虽然不能说多精巧,也不能堵住所有的漏洞,但整个流程相对来说很合理,而且前些天陈锐还提到过,再过段时间,可能会正式定下来。

“活该。”廉钟随口说了句,视线却不由自主的移开,想起了那个很少看得见的段崇文,听老哈说过,此人原先可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千户。

“如今舟山场面这么大,再过两个多月,人口过万,每日耗费的银钱数不胜数,骆柏要是掺和进来……被砍了脑袋,你大姐以后怎么办?”

廉兴贤也不避讳,心里大致有数,那个贪了银钱的管事,下场可能不会太好。

但毕竟是外来人,终归不会被杀,而骆柏却是定海卫的卫所兵,被砍了脑袋……都没处去喊冤。

“这是好事。”廉钟补充道:“时至今日,大哥每日用饭都在食堂,日常无一丝奢华,不就是为了省些银钱……”

廉兴贤笑着说:“陈锐有雄心壮志,但也要人帮衬。”

“你大哥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传宗接代就好,你在军中……说不得以后靠你光宗耀祖呢。”

“但也凶险。”廉钟叹息道:“当日在山东孤山那一战,几度险死,刘长、郑双、殳二、戚七,还有刘叔……如今尸骨还在那座山上。”

顿了顿,廉钟继续说:“不过,大哥也说过,临阵越是怕是,越是死得快!”

廉兴贤沉默了会儿,突然说:“前几天,骆松来找过我。”

“他来作甚?”廉钟有些意外,笑着说:“当时他还不肯来呢。”

廉兴贤也笑了,“毕竟三十多岁的人,还要入新兵营……”

“孙钰、丁邦彦年纪都比他大呢。”

骆松是骆柏的远房堂兄,定海卫定海右所世袭百户,不过定海右所名存实亡,骆松算是余姚人。

孙钰决定投护卫军的时候,邀请骆松同往,不过后者考虑良久还是婉拒了。

“那就让他来呗,不过肯定是下一批募兵。”廉钟嘿嘿笑着说:“干脆孩儿留在新兵营,到时候带带他。”

“小心他儿子找你算账。”廉兴贤笑骂道:“他那儿子骆尚志才十五岁,却是臂力惊人,勇武绝伦。”

闲聊了片刻后,廉钟小声问道:“爹爹,一下子多了好几千号人,还撑得住吗?”

廉兴贤舔了舔发干的嘴唇,“还行,还行……”

顿了顿,廉兴贤补充道:“就是购粮……陈锐让我联络苏松一带。”

“啥?”廉钟有些意外,“苏松多种桑麻棉花,又临近淮东,哪里有那么多粮?”

“是啊。”

廉兴贤叹息了声,正要继续说,外间长子吆喝了声,有人登门造访。

“司马?”廉钟立即站起来,“出什么事了?”

从抵达宁波之后,司马一直留在陈锐身侧,负责警卫、传讯。

司马笑着说:“没事,不是找你。”

“呃?”

司马看向廉兴贤,“大哥有请廉叔议事。”

廉兴贤心里有些猜测,估摸着是购粮的事……看来陈锐早有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