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五十九章 必有大用

大明不行,我行! 第五十九章 必有大用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砰!”

一个人影猛地撞开门冲入屋内,将明年就满五十岁的国子监祭酒孙升撞得摔倒。

“砰!”

翁从云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刹不住车了,努力调整方向,险险的擦一位老人一头撞在了床沿的柱子上,不由得哀嚎一声。

这样的撞击,孙升还能撑得住,但孙升的这位长兄孙堪明年都要七十岁了,搞不好会被撞得一命呜呼。

后续跟上来的两个青年哭喊着扶起了孙升、孙堪,周君佑看了眼摔在地上的金块,大大的松了口气。

逃亡之际,随身携带金块,不是因为贪财,而是为了自尽。

三十年前的宁王之乱中,孙燧的忠名遍传天下,其三子的孝名也遍传天下。

余姚孙氏,忠孝之家,哪里肯屈膝夷狄,先有年近九十的母亲杨氏触柱自尽,后孙家兄弟欲吞金。

纵然周君佑心硬,也不禁感慨动容。

“从云?”孙升的声音略有些颤抖,这是一位容貌儒雅的中年人。

翁从云支支吾吾了两句后看向了周君佑,后者行礼道:“晚辈先父大同总兵。”

孙升怔了怔,“你姓周?”

“是。”

孙升还没来得及开口,一边的孙堪眼睛大亮,“鞑靼败北了?”

周君佑的嘴角扯出一个弧度,沉默片刻后才说:“大哥在孔府,还请诸位移步。”

孙升稳了稳心神才走出屋子,侧面的屋子门口,一位中年人神情恍惚的看过来。

翁从云低声说:“芳溪公屋内已然悬绳于梁。”

孙升看着中年人,勉强挤出个笑容,后者苦笑道:“一死何惜,一了百了,不意尚有余地。”

这位中年人与孙升是这批官员中名望最高、官阶最高的,两人同时选择自尽,最后时刻却遭遇转机,虽之前没什么交情,此刻也有惺惺相惜之感。

孙升是国子监祭酒,他是翰林出身,已经在詹事府轮过职,如果没有意外,这两年就会入六部,很可能是礼部侍郎,为最后的入阁打下基础。

而这位中年人是江东,嘉靖八年进士,历职极广,现任山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此时的曲阜县城内已然大乱,控制住了县衙的周君仁一点都不手软,亲自率数十骑弹压全城。

路过的江东清晰的看见周君仁拎着的腰刀上的斑斑血迹,他在山西、陕西任职多年,是认得周尚文的。

孙升沉默着与江东走进孔府,刚进门就脸色微变,满地的血迹、被拖到一旁的尸首都历历在目,地上的血迹一直到二门处。

站在二门外,孙升抬头看了眼门上的竖匾,“圣人之门……圣人之门。”

江东也默然无语,这竖匾是正德年间的天下名臣李东阳手书,他是这一代孔家家主孔贞干的外公。

孔府内外已经全被控制住了,来回穿梭的明军士卒随处可见,江东、孙升被引到后厅二堂处,一位身量极高,面带冷意的青年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内。

“我只再说一遍,私藏珍宝银两,袭扰女眷者,军法不饶。”

“我自认非薄情之辈,但手中刀却利。”

“大哥放心。”楼楠点点头,“我让孔壮、戚通分别守住了后宅和库房。”

陈锐这才转过身,周君佑上前介绍了几句,江东嘴唇微启,他是认得周家三子的。

“你……”

陈锐看了眼周君佑,面无表情的说:“自东平洲突围南下,周君佐率兵引走鞑靼大军,若无意外……”

周君佐咬着牙换了个话题,简单的说了几句陈锐的战绩。

孙升强行笑了笑,“不意乡梓有如许良将,他日朝中必有大用。”

只不过是一句场面话罢了,但孙升、江东却诧异的察觉到,不仅是陈锐,周君佑、楼楠和刚刚赶到的戚继光都陷入了沉默。

片刻之后,陈锐长身而起,视线落在窗外寥落的花丛中,轻声道:“鱼台一战,对阵五千鞑靼骑兵,镇远侯坐镇中军,周家三兄弟在外奋力冲杀。”

“鞑靼数百重骑破阵,中军步卒有溃散之像,我率两百骑卒挺身而出,先稳阵脚,后出阵直取中军,击伤鞑靼主将。”

“后我率骑兵追击数十里,手刃过百,荷水之中遍布胡人尸首。”

“季泉公、芳溪公觉得,我等可有战功?”

“那是自然。”江东神色肃穆,他久在边塞,熟知兵事,历史上还陆续出任过宣大总督、三边总制、兵部尚书,“适才已听从云讲述外间事,鱼台大捷乃是鞑靼破关以来第一大捷,如此力挽狂澜,当是首功。”

“朝中晋长兄参将,后继任的江北总兵平江伯将我等送入死地。”周君佑冷笑道:“朝中就是如此大用我等的。”

孙升、江东都是愕然,连连追问,周君佑只说了几句就不肯再说,一旁的戚继光开口道:“严东楼密随平江伯抵徐州。”

孙升还有些懵懂,但江东已然叹道:“原来如此。”

周家三子立下大功,必然手握兵权,严嵩严世蕃如何能够容忍呢?

楼楠恨道:“此战倒是望鞑靼攻破沛县!”

就算鞑靼攻破沛县,严世蕃也应该能逃得掉……这货那么胖都能从京城一路逃到南京,陈锐如此想,嘴里解释道:“鞑靼四日前大举南下,沿运河东西两岸。”

江东浑身冰冷,失口道:“徐州难保……只怕淮安府都要……”

江东是知兵事的,而且就是东平府人,对皱着眉头的孙升解释:“本就临阵换将,又出了这等事,必然军心不稳……”

“而且运河东岸……”

江东锤了下桌面,“虽然河流密布,但只要小股鞑靼骑兵绕至徐州右翼……”

“全军溃散未必不可能。”陈锐面无表情的说:“两百年前,蒙古都未能攻破淮东,但这次就难说了。”

虽然说淮安府的地势对骑兵来说非常的不适应,但战争从来不是只靠地利的……当年南宋能守得住淮东淮西,也是靠一场场血战打出来的。

“严分宜,严分宜……”孙升的声音略有些沙哑。

其他人不明就里,但江东是心里有数的,因为孙升正是严嵩的门生,二十年前得其赞誉而名声鹊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