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帝殷 > 第四十六章 战火重燃

帝殷 第四十六章 战火重燃

簡繁轉換
作者:长乐驸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21:38: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殷天授二十一年正月初一。

皇帝殷祁上午祭祀高皇帝,中午接见朝臣番邦使节,然后在大朝议上总结去年的得失,该封赏的封赏,该处罚的处罚,该砍头的砍头。

完事后,晚上又接见身在长安的宗室、外戚、勋贵列侯,一番勉励,又带着他们前往长乐宫拜见太后。

临近半夜,皇室内部大宴席这才举行。

虽然宴席氛围很热闹,但也只能说是严肃的热闹。

因为皇帝的脸色,众人都看得出来,挺不好看的。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人敢表现的多么快活。

不少人心里多少也知道皇帝不高兴的原因,无非是楚逆造反的事情。

虽说符亚戊做的还不错,给楚逆主力大军击溃,并将其赶回江东。

但,楚逆没死。

而且,朝廷也没有完成事先安排好的战略。

即速战速决,并以灭楚震慑天下诸侯。

不少人都在猜测,皇帝这时候估计在思考来年怎么快速灭楚。亦或者,其他的事情。

他们猜测的不全对,但也不是不对。

皇帝的确在考虑楚国的事情,不过他更多的还是担心明岁……哦不,已经是天授二十一年,该是今岁了。

他在担心,今岁可能出现的战争。

酒喝的无比乏味,同时他也没什么兴致。

这个时候,在他身旁的符太后似乎察觉到儿子心情不太好。于是,偏头低声问他,“皇帝,你有心事?”

殷祁自是不愿意外界的事情打扰太后,因此只能勉强笑着回应。

“朝政有些事情,不足为虑,母后不必放在心上。”

符太后苍老的脸上布满皱纹,她到底是跟着高皇帝从乱世走过来的,因此一听就知道儿子没说实话。

“是因为楚王造反的事吧。”

“母后知道?”

“老太婆我啊,虽然这几年牙齿松动,眼睛也不大瞧得见,但耳朵还没聋。”符太后道:“皇后这些日子,胆战心惊,你也不知道好生安抚一二。”

闻言,皇帝目光转向另一边的皇后慎氏。

他明白太后的潜意思,无非就是楚贼造反,源于储君擅杀楚太子所至。而今朝政多有议论楚贼,连带着慎氏也感到不安。

害怕皇帝会因为储君的过错而废除储君。

旋即,他蹙眉问道:“有人打扰母后修养?”

符太后是不怎么管朝廷的事情,她既然知道,那必然是有人在她耳边嚼舌根。

“可不是,老太婆我啊,都听人说,长安侯养寇自重,故意不在年前扫灭楚贼呢。”

说者意有所指,听者也明白。

“母后安心,长安侯是高皇帝留给朕的辅弼大臣,朕对长安侯,绝无猜忌。”

“这些事情不要和我一个老太婆说,我又不懂,扰我清净。”

“是。”皇帝点头答应。

紧跟着,符太后又想起什么,说道:“三年前太子妃难产去世,如今也未确立太子妃,皇帝可有安排?”

皇帝闻弦知意,顺着道:“朕德薄,高皇帝将江山社稷交给朕,朕一日不敢懈怠。太子妃之事,一时未能安排,确有不妥。既然今日母后说起此事,那不知母后可有安排?”

符太后一笑,“巧了,符氏有一女孙,可配皇太子。”

闻言,皇帝大抵明白了。

看来,这段时间符氏的压力不小,连带着都惊动了太后。否则,符氏也不至于想联姻皇室,以此表明忠心。

而且,联姻的对象还是犯下大错的太子。

就是不知道,这是长安侯的意思,还是老太后的意思。

“既是如此,那就交给母后办理此事了。”

毕竟是殷室太后,这件事情,他得给面子。

“善。”

便在此时,太子殷掣走出列,奉酒而拜,口吐敬语。

尽管天子恼怒这个儿子犯下大错,但木已成舟,他自然不会一直纠结。

何况,相比太子,定陶王和昌邑王这两个废柴儿子,无疑更令他蒙羞。

勉为其难和太子喝一杯后,一个寺人匆忙走到皇帝身边。

“陛下,东郡急报。”

不知为何,听到这句话,天子眉心一突突。

当他看完那封东郡守快马加鞭送回的急报,整个身体都晃了晃。

“快,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去宣室,快!”

最后一个字,皇帝几乎是咬着后槽牙,压低嗓子吼出来。

旁人听不见,但是符太后听的清楚。

“是。”寺人连忙退下。

随后,不等符太后发问,天子便借口离开。

目送天子离去,符太后微微一叹。

看起来,又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宣室。

太尉邹柳、丞相赵错、御史大夫张不害三人早已等候多时,等天子入座,三人拜见。

“免礼。”

天子抬抬手,旋即将那封东郡守的急报交给三人。

看完后,三人脸色都很难看。

急报上奏,天授二十年十二月末,临淄舟师突然出没瓠子河,并一路西进,不宣而战,攻破东阿、范、高鱼等地,现下已入大野泽。

东郡守虽组织郡兵追赶,却在大野泽侧畔惨遭伏击,以至于全军覆没。

通篇总结下来其实就一个核心意思。

临淄王已造反。

尽管此前他们默认临淄王以后大概率会造反,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众人还是忍不住心惊动魄。

连续两位诸侯王造反,殷室二十年的太平,终将结束了。

太尉拱手道:“临淄王造反,臣等先前便有计较,请陛下切勿过于忧心。何况,冬月起兵,临淄王何其不智。”

皇帝冷笑,“这是临淄王送给朕的新岁贺仪。”

丞相道:“太尉说的有道理,冬月行军,天寒地冻,临淄王这是自找苦吃。眼下,须命沿途各地小心戒备,谨防临淄军劫掠。”

皇帝点点头,表示这个建议可以采纳。

跟着,御史大夫张不害奇怪道:“天寒地冻,难道河流没有结冰?”

“没有。”皇帝道:“从中原各地上报的情况来看,似乎是个暖冬,河面并未结冰。”

三人沉默,这见鬼的天气。

太尉道:“眼下情形不明,不易擅动。陛下,可命偃师大营移驻成皋,防备贼军。此外,派遣斥候沿途打探消息,以及尽快联络长安侯。”

“嗯。”皇帝点点头。

偃师军是殷室放置在东方的重镇,其任务就是守住成皋。

当年高皇帝率军东出,深感不能将来自东方的防御压力全都放在函谷关,于是修建成皋关,又设偃师军。

其目的,就是东方一旦有变,关中可以利用成皋关,将东方的威胁通通拦在成皋以东,不让他们兵压函谷关。

一旦成皋关抵挡不住,这也能给关中备战时间,更好的死守函谷关,起到缓冲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