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靖時日月 > 第一十四章

靖時日月 第一十四章

簡繁轉換
作者:元寶爸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08-27 01:12:56 来源:搜书1

第二天,蘇洵蘇青正在議事,有人來報屋外有位叫何安的求見。兩人對視一眼,立刻笑叫著衝出門去。

屋外院中立有一人,白面長身風塵仆仆,正是季安良。蘇洵見到師父的一瞬間楞證了一下,電光火石間想到了梁乾,怎會如此相像?真是咄咄怪事。

蘇青卻已搶身在前,抱住師父的胳膊撒起嬌來:“師父這幾年去哪裡了呀?想死青兒了。”說完流下淚來。

“哎喲,青兒怎麽哭了?”師父一邊給蘇青拭淚一邊笑著,眼眶也紅了。

蘇青八歲時父親被殺母親自殺殉夫,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日後慢慢長大,母親的角色由高姨娘充當替代。父親的角色則由蘇義隆與季安良兩人替代,蘇義隆替代的部分是督促學習正統教育。然事務繁忙,只能做到偶爾問詢。當時的小蘇青也能理解,仲父就是那個最受人尊敬事情最多的人,所以即使仲父問詢時和顏悅色如沐春風,小蘇青都是正經作答絲毫不敢馬虎。

而師父就不一樣了,天天在一起,除了教武學時不苟言笑之外,總喜歡跟兩個孩子平等相處,嬉笑打鬧像個老頑童。所以蘇青在師父跟前的放松與在蘇義隆跟前的持重是有所區分的,就像是一個父親的兩面,雖都不可或缺但能讓孩子放松的一面尤其重要。

“青兒是想師父想的。”蘇青拭淚笑道。

“師父,快進裡屋說話吧。”蘇洵說完與蘇青一起把師父架起就走。

“讓為師自己走,你們是要綁架師父嗎?”

“就是要綁架你,那你哪兒也去不了。”師徒三人哈哈大笑。

洗漱完畢,酒菜上桌。師父主座蘇洵蘇青對坐相陪。

“你們兩個小鬼頭膽子不小啊。昨天晚上跟那姓梁的有什麽好聊的?”師父忽然正色道。

“師父您是怎麽知道的?”蘇青問。

“在外轉悠快四年了,聽說你們倆在武關,就想過來看看你們,途經梁國石頭城,順便打探一下,沒想到真的聽到有用信息,他們想約你們談合作,談不成就準備翻臉。於是我就埋伏在大槐樹後面,等他們一旦動手就出來教訓他們,他們還算識相。”

“原來師父在暗中保護我們。”

“要不是看她的面子,昨晚我豈能讓那對夫婦好端端的回去。”師父道。

“看他的面子,誰的面子?男的女的?”蘇青的眼睛開始放光了。

“女的,梁乾是她的兒子。”

“女的,而且這個女的還很有面子,嗯,這個故事我要聽,咦,師父你的臉怎麽紅了?”蘇青歪著臉盯著師父看。

“青兒,我們四年不見了,你也是個大姑娘了。說話能不能給為師留點面子?”師父有些窘迫。

“青兒,快認錯,自罰三杯。”蘇洵落井下石後繼續說道:“師父,這個故事我也想聽,你就說說唄。”蘇青罰酒的當口沒想到蘇洵也開口相求,臉上寫滿求知欲,用的卻是蘇青的語氣腔調,蘇青一口酒頓時噴了出來。

“洵哥哥,你學我的腔調能惡心死人,知道嗎?”蘇青伏在桌子上一邊咳嗽一邊笑著說道。

“哎呀,這孩子,這麽好的酒噴了師父一身,媽呀,臉上都有,師父你別動啊,我來幫你擦。”蘇洵用絹布擦拭。

“你們兩個淘氣包,能先讓我吃幾口嗎?”

酒食吃罷移步書房,焚香沏茶。季安良娓娓道來。

幾十年前,居延關郡守叫做葉萬常,居延郡郡丞叫做季陶,兩人在一起搭檔了十幾年關系很好。居延郡下設三縣,分別是風縣、巴縣、什縣。季家是什縣的名門望族,季氏子弟在三縣任公職的很多。後來北胡來侵擾,朝廷委派休親王蘇義隆與歷親王蘇義平率兵五萬前來助陣,聯合居延郡原三萬駐軍共八萬大軍,與北胡的十萬騎兵在廣袤的大草原上展開激烈廝殺。大大小小打了十幾場惡仗,將北胡的主力部隊幾乎消滅殆盡,確保了居延郡的安定。

後來葉將軍去世了,季陶與葉將軍的眾部下聯名舉薦葉將軍的兒子葉升繼任居延郡郡守。在休親王與歷親王的幫助下,葉升將軍順利繼任。

葉升將軍剛直不阿疾惡如仇,同時又體恤百姓愛兵如子,葉升將軍是個大才,他與乃父不同,葉老將軍是嚴格按照朝廷的指示拒敵於千裡之外,葉升將軍對於北胡實行的卻是恩威並施,只要你乖乖聽話,我們可以互通有無互惠互利。

於是雙方的邊境貨物貿易熱鬧起來,老百姓都得到了實惠自是非常開心。隨著利稅的增多,府庫也逐漸充盈,漸漸地邊境三縣已經不再需要朝廷的補貼,又過幾年,以窮困聞名的邊境三縣竟有盈余可以上交國庫了。

朝堂內於是出現流言,說這個葉升到底在幹什麽?不好好守關打仗,倒學起商人來了。其實他們都錯怪了葉升,其間後來北胡也搞過幾次偷襲戰,都被葉升給滅了,以至於後來只要看到葉字大道旗,那些以驍勇著稱的北胡漢子立刻扔掉馬刀,趴在地上磕頭求饒,終於被完全打服了。

北胡於是遣特使帶文書鄭重其事地交到葉升手裡,雙方握手言和稱永世修好。但這幫胡人還真不是善茬,他們成立一個中原人為主的智囊團,他們用起了反間計,說葉升將軍積累財貨以備謀反。同時通暗使賄賂大靖若乾臣僚來扳倒葉升。

於是朝堂流言從邊將坐商中飽私囊演變為謀反,這還了得?彈劾紛至遝來,口誅筆伐不斷,然而葉升卻是處驚不變,朝會上舌戰群臣,最後就是朝廷派人把居延郡帳務查了個底掉也沒有發現任何把柄,表面上葉升沒事了,私下裡一張夾雜著羨慕嫉妒恨的仇恨大網由此拉開。

等到靖厚帝駕崩惠帝繼位,朝堂更加昏暗了。葉升的反對派們日益有恃無恐。終於惠帝三年,朝會上又開始討論起討伐北胡。支持派和反對派各佔一半,反對派的主張是兩國目前關系和睦,一旦開戰將會破壞來之不易的邊境祥和,百姓的負擔將會加重,況且作為主動撕毀和平協議的一方,道義上會遭到譴責。支持派的主張是趁北胡老國王駕崩小國王即位的脆弱期,一舉剿滅北胡老巢揚我大靖國威。雙方爭吵半日沒有結果。

幾天后,當朝新貴林峰帶著一道聖旨來到居延郡,聖旨內容是討伐北胡,封中常侍林峰為統兵大將軍,葉升為前將軍,三日內啟程。葉升欲哭無淚,一拳將實木案幾砸爛了。

葉升帶著兩萬先頭部隊出發了,本應幾日後出發的三萬中軍卻遲遲不動。大將軍林峰每天歌舞升平喝的爛醉如泥,不僅自己賴著不走,林峰還喝令一萬糧草大軍也按兵不動。時間一天天過去,終於將士們忍不住暴動了,卻是籌劃不嚴走漏了風聲遭到血腥鎮壓。

葉升的兩萬大軍僅隨身攜帶了三天乾糧,深入大漠千裡接戰六次,到了第七天被圍困於肯特湖畔。本應到達的接應大軍與糧草大軍卻一直沒有蹤影。

視馬如命的將士們只能含淚殺馬充饑,每天還要面對對方騎兵的衝擊。葉升率領將士搭建簡易的防禦工事,軍帳搭成品字型三塊區域互為掎角,帳前挖三道一人深三丈寬的壕溝,背靠肯特湖頑強抵抗。

終於馬被吃完了,有些將士們的牛皮鎧甲也用來煮吃了。到最後將士們餓得劍都拿不動了,但只要一聲令下都嗷嗷叫著舉劍向前,好像牛角號有著特殊的魔力。看著眼前一個個瘦得骨瘦如柴卻不肯投降的對手,北胡將領也觸動了。

“讓你們葉將軍出來,我要見他。”北胡將領在陣前喊話。

“在下葉升,有何指教?”

“葉將軍,這裡有一個老朋友想要見你。”說完用手向後指引,一騎飛出,馬上之人抱拳拱手。“葉兄別來無恙乎?還記得小弟嗎?”

“啊哈,阿古打都,是你小子啊,幾年不見,聽說你做大官了?恭喜恭喜!”

這個阿古打都是幾年前跟葉升簽和平協議的主簽官,他是老國王的外甥也即現國王的表哥,聰明過人性格豪爽,當年簽完協議後與葉升喝酒暢談非常相投,便半開玩笑說:以後兩人兄弟相稱。現在是作為北院宰相之職輔佐小國王。

“兄台取笑小弟羞愧也,小弟一直想找機會去找兄台喝酒,無奈瑣事纏身無法成行,今日與兄在此會面實在感慨良多,兄台應該明白何以你孤軍在此無依無靠?小弟對於兄台的處境非常同情,然我們各為其主難以施援手於兄。今國王命我前來招降兄台,若兄台願意歸附即封萬戶侯並可娶我朝長公主為妻。”

“有本事拿我的腦袋去領賞可以,若是招降那要問我和兄弟們手上的劍答不答應。”

“兄台可否願意移步我帳中敘談?”

“本來就已經說不清楚了,你小子想害我是吧?從現在起不要再囉嗦,你我刀劍說話。”阿古打都見勸降不成隻得悻悻離去。

接下來北胡開始實施圍而不打,他們知道葉升軍隊早已絕糧。將士們捉魚挖地鼠,依然擋不住一批批餓死在北風呼嘯的苦寒之地。 uukanshu

終於湖面結冰了,葉升帶著還能行走的三千多人踩冰南行,北胡軍隊也不追趕,目送這支衣衫襤褸的隊伍蹣跚而去,途中餓死凍死者不斷,很多人走著走著就軟癱在地與世長辭。到得居延關只剩五十幾人。

北伐失敗舉朝嘩然,誰來擔責爭論不休,最終的判決令人咂舌。

季陶有個弟弟叫做季范,博學多才是居延郡名士,年輕時曾做過什縣縣蔚,後覺自己志不在此遂辭官周遊天下。季陶有個兒子叫季安良,一直非常崇拜自己的叔叔,想跟叔叔雲遊天下長本事,季陶架不住兒子的三番五次請求終於答應了,等季范再次回家就說把安良也帶上吧,讓他長長見識。季范笑著回答:好啊我也有個小書童了。這年季安良十歲。

叔侄倆三年裡或騎馬或乘船或步行,經歷了十幾個國家,終於在梁國北面的三台山落腳歇息。三台山有個道觀叫六清觀,六清觀裡有個不虛道長,這個不虛道長跟季范一樣是個棋癡。每次季范雲遊至此,兩人都會在棋盤上殺得昏天黑地大呼過癮。一轉眼在道觀裡半年過去了,有一天不虛道長終於忍不住對季范說道:“老弟呀,你還是給貴侄另聘武學師父吧。”

季范就問:“為何呀?我自己教他不是挺好嗎?”不虛道長說:“老弟,你的棋藝是超一流,但武學是三流啊。”季范沉吟半響說道:“要不我聘請道長您來教他如何?”

道長說:“不可不可,祖宗之命不可違。”季范說:“你家四世單傳,到你這代又出家了,祖訓又是傳內不傳外,確實太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