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家父刘寄奴 > 第七十五章 人选

家父刘寄奴 第七十五章 人选

簡繁轉換
作者:孙笑川一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09:43: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建康,太极殿。

刘义符刚一入殿,便被柱子上刻满了雕刻精细,栩栩如生的祥瑞图案所吸引。

同一时间,一股难以形容清香扑面而来,刘义符侧目望去,方才看见那在冒有热气的香炉。

在一众的熟人面孔中,以征虏将军入殿议事的刘义符显得尤为格格不入。

军阵演练之后,刘裕与刘穆之、刘怀慎等一众文臣武将召集到太极殿内,商讨着留守事宜。

“兄长,荣祖他…”

“勿要再说了,我知他心意。”

刘怀慎随驾回宫时,心中一直感到不安,偏偏此时又不方便去训斥刘荣祖。

刘裕见刘怀慎脸色忧虑,又道:“若不是姨母,哪能有我今日。”

“兄长。”

“好了。”

刘裕笑了笑,缓步来到御道中,扫视着左右心腹。

左侧站的是刘穆之、张邵、傅亮、王弘、王球、谢晦等人。

右侧刘怀慎、朱龄石、胡藩、蒯恩、刘荣祖、丁旿等人。

“如今已近六月,夏际将至,今日我召你们来,除了去一观火药与车阵的成效,便是要议一议这留守后方之事。”

刘裕说完,便看向了刘穆之。

刘穆之看了眼身后一行人,思量了片刻,说道:“茂宗与倩玉乃是世子的参军、功曹,世子要随主公北上,他们二人得留守建康。”

说着,张邵与王球作揖行了一礼。

刘裕见他二人没有什么要说的,遂颔首应下。

“宣明乃是主公之主簿,他追随您多年,晓悉军务,应随大军北上。”刘穆之不动声色说道。

谢晦听得刘穆之允自己北征,一时惊诧。

他本以为刘穆之不会放他走,腹稿都已打好,谁知对方已经允了。

谢晦趁此欣喜之余,不由得以余光看向刘义符,他见后者也正在瞄着自己,顿时心领神会。

其实谢晦与刘穆之在北伐姚秦前虽有了隔阂,可却不深。

他下意识的以为,是刘义符在刘穆之前替自己美言,方才让后者答应的如此之快。

谁能想到,刘穆之是看他处理内政不如军务,打算物尽其用罢了。

谢晦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升迁,功绩不显只是其一,对功名利禄强烈渴望是其二。

刘穆之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让刘裕使其担任主簿四年有余,为的就是磨练他的脾性。

况且,太尉主簿,身为三公直属之一,官职已算中上。

而即使如此,谢晦依然屡屡想要上进,自然是要惹的刘穆之不悦。

让你修身养性,这么多年下来了,还是那副样子,刘穆之怎么可能对谢晦生有好感。

像谢晦这样有大才且怀野心之人,身居高位,定然是要出事的。

刘穆之点完谢晦后,又向说道。

“主公,留守后方,应留下有才能的将领,我不懂排兵布阵,就将伯儿留下,如何?”

刘穆之喜爱朱龄石,后者承蒙其厚爱,也向来对刘穆之言听计从。

在石头城外,以朱龄石的性子,单为其弟朱超石请命,而不为自己,便能看出他与刘穆之是早已在私下做出决断。

“伯儿?”

“仆愿留守建康。”朱龄石轻声回应。

“好。”

众人又商讨了一会,一众文僚除了谢晦、颜延之、傅亮三人,大都留守在建康。

而武僚这一列,则是以朱龄石为首的几位不太出众的将领。

确定这文武僚属的调动后,刘穆之犹豫了会,说道。

“世子北上,那,该由主公哪位郎君坐镇京师?”

众人听刘穆之提及,脸色纷纷肃然起来。

没人敢在刘裕大怒之后提起此事,众人都在等着刘穆之进言。

“仆以为,该以长幼之序为重,令…令二郎坐镇京师。”

排在末尾,一直不怎么出声的傅亮打破了沉默。

众人哪能不懂这长幼有序的道理,只是他们心里都明白,刘裕的二子刘义真乃是纨绔子弟。

若刘义真坐正建康时只顾着玩乐也就罢了,最怕的就是他一时兴起,指点江山,纵使刘穆之能压住他,可光是闹闹,就已经让众人感到头疼了。

“二郎年少不明事理,傅侍郎所言无误,可天下诸事,并不能一概为道理所论。”谢晦正色说道。

墨守成规不可取,就说那司马懿的洛水之誓,便是打破了以往的道理,夺得了天下。

在利益与权柄明前,什么纲常伦理,在此时都显得多么无力。

刘义真是比刘义隆、刘义康年长,可年长就代表他有才能与德行吗?

立长不立贤,那是在社稷安定时候的上策,要说立长,刘义真也不是长,立贤,刘义真是没有贤明的。

在刘义符蜕变之前,谢晦与徐羡之、傅亮等人,都是看好三子刘义隆,可奈何刘裕不喜他。

傅亮进言让刘义真坐镇建康,也是变相的试探刘裕的心意。

“车士……”刘裕皱着眉,独自呢喃着。

他是喜爱刘义真,可个人的喜好与国家大事相比之下,便显得微不足道起来。

昨日孙氏虽然对刘裕斩钉截铁的说着刘义懂事了,可依照着刘义真以往的性子来看,最多也就三日。

这北征之事,哪怕战事顺遂,一路攻伐,吞并关中,最少都要花费一年,三日的时间………………

刘裕正思量着,刘义符却突兀的作揖道。

“父亲,孩儿觉得,三弟可担当此任。”

话音刚落,刘穆之、张邵、谢晦等人纷纷侧目看向了刘义符。

众人都正在等着刘义符说出这句话,就如同先前刘穆之提起此事一般。

有些话,不同的人说,意味也不同。

臣属若是在君主的面前有意无意的拉踩其他子嗣,那都是大忌。

刘义符见刘裕动容,又说道。

“二弟一向是有…有点不着调,父亲让他担任留守的大事,与他,与国,都不利。”

刘义符前几日才撞见刘义真干那龌龊之事,即使现在他加以改正,可刘裕让他坐守建康。

刘穆之等人能放下心来,他是绝对放不下心,到时候随军出征,怕是要日日夜夜都寝食难安。

对于三弟刘义隆,刘义符身为长子,自然是放心的。

玄武门之变,对他来说,压根就不用担心。

如今的局势,刘义符便是那身为长子的“李二”,刘义隆则是成为了二子的“李大”,而刘义真,则是成了“李四”。

刘义符在几月之前,便早已料到当今的一幕,他打好了腹稿,遂继续道。

“二弟三弟年差一岁,父亲择选留守人选,看的不是才能,而是心气与德行,要是论才能,儿与几位弟弟加在一起,都完全不及刘公十分之一,三弟年纪虽小,但他平日好读书,为人谦逊,遇事沉稳,孩儿觉得,三弟可堪此大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