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12、第 12 章

青梅煮酒(科举) 12、第 12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家里的事情不用渔娘操心,外头的事情有她爹顶着,她一个小娘子,只需操心每日怎么应付功课。

渔娘悲伤地发现,好像叫王苍说中了。

先生如今腾出空手来,真要狠抓她的学业,之前落下的功课,都要一一补上。

从这天起,渔娘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已经放下的四书五经要重新拿起来,先生用提问和写策论的方式给她查缺补漏,搞得渔娘每日不是在背书就是在写策论。

这还不算完,应付完先生那儿的功课,稍微有点空闲时,还要跟着师娘熏陶琴棋书画。师娘弹琴时,若不是不停地喝茶,她感觉自己脑袋一歪,就要靠着矮榻上的绣花软枕睡过去。

渔娘忙得恨不得住在先生家,连来回家里的这点工夫都省下了。

渔娘简直想叫老天爷救命,她一年多没有这般忙了,她都忘了之前读书是这般辛苦。

她还未完成的云南府舆图彻底放下了,过年之前,估计她都不会有空闲看她心爱的各类杂书。

放羊这么久,一下被先生抽着鞭子狂奔,坚持了半月后,渔娘有些受不了,跑去找爹娘求情。

“初六淼娘过礼,我礼到人不到,那天我写整整了三篇策论!重阳节本该登高望远,你们两个带着二郎出门玩儿去,先生和师娘也去了,只留我一个人在家读书,天天写字,日日读书,贺文嘉考秀才那两个月都没我用功。”

渔娘越说越觉得自己委屈:“以前也不是我偷懒,先生忙着王苍和贺文嘉考秀才叫我自己读书的,怎么如今就不认了,还叫我重新读一遍。”

“你之前读书不认真,被你先生抓到了吧。”

“我认真读了呀。”

梅长湖张口又想说,被林氏阻止,林氏安慰女儿:“读书是好事,你也大了,别这样跟孩子似的闹,左右你也读不了几年了。”

渔娘凑到林氏身边撒娇:“我又没说不读,我就想每月休息几日,娘,您帮我去找先生说说。”

梅长湖斜了女儿一眼:“我记得你先生说的是一旬休息一日,难道王苍跟贺文嘉能休息,你不能?”

渔娘轻哼,还不是她的功课多,休息日也要用来做功课。

“别哼哼了,你要想休息,就自己努力些,别把功课留到休息日做。”

渔娘简直想哭,是她想把功课留到休息日吗?

渔娘被她爹气的暴走。

女儿走后,林氏犹豫道:“老爷,要不你去跟师兄说说?”

“要说你去说,我才不去。”梅长湖往旁边缩。

林氏掐他一把,咬着牙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怕师兄问你读了哪些书吧。”

梅长湖哎呀喊疼,两步跑开,色厉内荏:“你这个泼妇,好的不学,来了这儿后跟本地那些妇人学了些什么?”

不等林氏说话,梅长湖利索地跑了,背影颇有些狼狈。

唉,想他梅长湖都是当爹的人了,偶尔还要被师兄问读书,他也要脸啊。

梅长湖借故跑了,半句不提去找师兄的事,林氏冷哼:“当爹的读书不用功,还有脸训闺女。”

林氏到底心疼女儿,叫人收拾了一篓柚子,吩咐人提着去孙家。

“师嫂您可不知道,渔娘这几日比那些去考状元的还忙,点灯熬油的,昨儿半夜屋里才熄灯,今儿一早又起来背书。用早食时,我看她眼睛下黑了一块,可见是熬夜熬的。”

于氏听林氏这么说,笑问:“你心疼了?”

心疼林氏肯定是心疼,这话不好直接讲,她只说:“什么事都讲究个循序渐进嘛,渔娘这几日读书读的整个人都蔫了。”

于氏道:“这几日渔娘又温习四书五经,又要跟着读史才这般忙碌,她先生故意要逼一逼她,叫她别把学到的东西都给扔了,如今渔娘自己肯学了,她先生不会逼的如此紧了。”

听到这儿林氏就放心了,她笑道:“去年到今年,渔娘一直看些杂书,也怪我没有管好她。”

“哪里怪的着你,不过渔娘爱玩,久未这般努力,最近肯定有些不适应。你回去跟渔娘讲,十一月她先生要去一趟保宁府,她若是学得好,能叫她先生满意,到时候定会带她去。”

林氏也笑了起来:“若是说要带她出门,渔娘可半点抱怨都没有了。师兄十一月去保宁府可有何要事?”

“你师兄当年一位姓张的同窗在保宁府做官,前些年患了牙病,今年越发疼痛难忍了,加上年纪不小了,吏部那边答应他今年致仕,我们夫妻去保宁府送别。”

“呀,和师兄曾经当过同窗年岁肯定不小了,哪儿的人呐?”

“祖籍松江府,这次若是回去了,以后只怕难见了。”于氏感叹道。

林氏从师嫂那儿得了准话,回去把闺女叫来。

渔娘在书楼里看书写功课,被林氏叫来时唉声叹气,听到先生和师娘要去保宁府,她高兴地捏着拳头跺脚:“阿娘说的可是真的,别骗我。”

于氏没好气笑道:“真的,出门的日子都订好了,哪能不真?现在叫你读书可有怨念?”

渔娘忙摇摇头:“瞧娘说的,哪儿来的怨念呐,我可最爱读书了。”

以前渔娘也是跟着王苍和贺文嘉的进度一起读书做功课,这回她觉得难适应,主要是懒散太久了,又没个读书的动力。

这下,读书的动力不是来了么。

于氏作势要打她胡言乱语的,渔娘笑着跑了。

回到书楼里,渔娘无心看书,把四川的舆图拿出来,手指从舆图右下方往上挪,从南溪县出发,走水路,经过泸州、巴县、合州、顺庆府、篷州,再北上就是保宁府了。

保宁府张家渔娘知道,六年前张家老爷子到保宁府任通判,渔娘跟着先生师娘去过一回。这次若是再去,她定要写一册游记出来。

“阿青,磨墨,我要写字。”

见主子重新振作起来,阿青连忙上前磨墨,阿朱也赶紧上前伺候,给主子铺纸。

有了盼头,日子也就不难熬了,渔娘老老实实跟着先生读书。

贺文嘉去梅府找过渔娘几回,渔娘不搭理他,回去后也埋头苦读,他喜欢的游记和话本,放在书架上都落灰了,都没有拿出来看一回。

贺宁远这个当爹的当然高兴了,自家这个懒驴自己肯上进,那可比多赚银子还高兴。

这日傍晚从铺子上家去,他亲自去点心铺子买了几样秋日出的新口味点心,特地买了两包,跑去前头梅家书铺,刚好梅长湖刚从铺子出来正要家去。

贺宁远分给梅长湖一包:“点心铺子刚出了柿柿如意,今年刚摘下的新柿子做的,意头好,买了两包,分给你一包,咱们两家都如意。”

梅长湖也没推辞,笑着接过:“心情这般好,难道是因为二郎这几日读书用功?”

贺宁远哈哈一笑,拍着梅长湖的肩道:“还是你明白我。”

“我家二郎从小就喜欢跟你家渔娘比较,但凡渔娘背下的书,他若是不会,熬夜也要背下来,生怕叫渔娘看扁了。每回只要你家渔娘一用功,我家二郎必然不敢偷奸耍滑。”

梅长湖笑着摇了摇头:“不说这个,这几日你可去你家地里看了?粮食收上来了,佃户要送粮食来了,今年的新粮也要卖了。”

“我家的地不多,就算今年收成好,我家比往年也多收不了多少粮食,佃户交上来的粮食只够一大家子消耗罢了。家里没粮食卖,也就没关注粮价。”

当年梅家和王家最先到南溪县,梅家从清溪村地主手里买了一大片良田。王家买了白水村的良田。等到贺家来时,离南溪县较近的两个村已经没有好地了,贺家就在距离稍远的南山村和北山村买了些地赁给人种。

贺宁远问道:“今年粮价如何?”

“南溪县还未有大粮商进来,本县的几家粮铺我去问过了,收的价比去岁便宜两三文钱。酒厂那边不需粮食有多好,给的价比粮铺还要低上两三文钱。”

“那也不赖,就算比往年便宜几文钱,一亩地也能比去年多挣一二十钱,用来换油盐也好,或是买布做衣,家里也能宽裕些。”

梅长湖也这样认为,前两日他叫管家回了一趟清溪村,管家回来说,村里人对这个价格也是满意的。

本县的粮铺、酒厂,还有做吃食买卖的饭庄、客栈等,都有大量买粮的需要,这些店的主人掌柜都是本地人,压价不会压得太厉害。

外地来的有钱有势的大粮商,那就不一样了。

地里的粮食收割晒干入库了,县衙收税粮的粮库忙碌起来,罗县令这几日都在粮库监督忙碌。

“大人,夫人身边的刘妈妈来了。”

“送饭来的?本官这会儿没空,叫人把饭放桌上,饿了我自会去吃。”罗县令盯着账房算已收的税粮数额。

“大人,刘妈妈不是来送饭食的,家里来了贵客,请您回去一趟。”

罗县令漫不经心:“来谁了?”

小厮忙凑上去嘀嘀咕咕了几句,罗县令惊得眼睛都瞪大了:“你说什么?郑家来人了?”

天下姓郑的人多了去了,在当今官场之上,没提其他,只说是郑家,大概率说的是郑贵妃的娘家,二皇子的舅舅家。

郑家的管家拿着帖子来南溪县拜访一个小小的县令做什么?

这些惹不起的大家族都是无利不起早的,罗县令快步家去,忧心忡忡,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