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14、第 14 章

青梅煮酒(科举) 14、第 14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县里的衙役晚上出城去各村通知今年新粮的价,在普通百姓看来,这是县令大人体恤他们,怕他们上当受骗。但在赵氏和王苍母子二人看来,十分不寻常。

隔日一大早,王苍比往常早了半个时辰进城,到了先生家后立刻去拜见先生。

孙浔见王苍一大早来,还是问粮食的事,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是个心里有成算的。”

王苍:“还请先生告知,昨日傍晚县里可发生什么大事了?”

孙浔也不拖延,把昨日一个姓郑的粮商低价采粮之事告知王苍:“你家的良田比渔娘家的良田还多些,白水村还是离县城最近的村,只怕今日上午郑家就会去你家买粮。”

“先生,这郑家什么来路?”

孙浔淡淡道:“郑家那个管家昨日一到县里就给罗县令递了帖子,这个郑家的主家出身临江府,家里出了个后妃。”

王苍心头一惊,立刻明白这个郑家是二皇子母族:“先生看,我家该如何处置?”

“粮食是你家的,卖不卖,什么时候卖,当然是该你家处置。你不用着急,郑家毕竟是外来户,罗县令不会相帮,郑家带着一群管事小厮想压价买粮,那也成不了。”

“罗县令不配合,郑家若是找更上面的人……”

孙浔笑道:“昨日罗县令连夜给叙州府知府送信,快的话,今日上午回信应该也到了。郑家有没有本事以势压人,很快就知道了。”

“多谢先生指点。”

王苍即刻叫小厮王连立刻赶马车回家,把郑家买粮之事告诉母亲。

贺文嘉和渔娘来孙家读书,贺文嘉见王苍皱眉站在孙家大门口,笑道:“你来得早呀,怎么你的小厮走了?”

王苍对两人点点头:“家里有点事,叫王连回去一趟。”

贺文嘉哦了声,一脚迈进先生家,忍不住抱怨:“昨日先生留的功课你可做完了?我昨儿晚上忙到戌时才写完,可累着我了。”

王苍应和了两声,和贺文嘉并肩走进院子。

进去书房,渔娘一边摆放笔墨一边问王苍:“你叫王连回家是为了卖粮之事?”

渔娘昨儿写功课也忙得很晚,早上用早食时听她爹说到卖粮,渔娘那时才知道有人盯上了南溪县这块不算肥的肥肉。

王苍点头:“昨日天都黑了,衙役进村敲锣去各家通知粮价我就觉得不寻常。”

贺文嘉还傻傻的:“卖粮?王苍你家要卖粮啊?”

渔娘白了他一眼:“别管王苍家了,你家虽没有粮食可卖,昨日贺叔被请去县衙你不知?”

“出什么新鲜事了,快告诉我,快告诉我!”贺文嘉眼睛一下亮了。

“来了个外地人,想借罗大人仗势欺人低价买粮,罗大人没答应。”

虽没答应,罗大人到底是个七品芝麻官儿,怕得罪了手眼通天的郑家,昨儿晚上只怕也焦心的睡不着。

贺文嘉眼里的光一下没了,怒得一拍桌子:“这还了得,百姓好不容易好过些,这些人远远就闻着味儿来敲骨吸髓,可恨!”

“气什么气,除了把百姓逼反的时候,其他时候上面人什么时候在乎过底下百姓如何?不过蝼蚁罢了。前日写的策论你忘了?”

前日讲的是前朝立国除了世家之外的支持,议论天下民不聊生,百姓怒而反之,前朝皇帝借势才一统天下。

前朝立国后,免税不过一二年,百姓又重新过上了之前的日子,赋役繁重,压得百姓直不起腰。待到前朝末年几次天灾,几次兵祸,百姓活不下去了,又反了前朝,建立了如今的大晋朝。

贺文嘉泄气:“咱们家这样的小家族都能过得不差,那些世家大族过得就更好了,怎么还……”

渔娘淡淡道:“人心不足罢了,欲壑是没有尽头的。”

除非被彻底毁灭!

郑二管家没有罗县令的支持,他也没放在心上,找了几个当地带路的人,就跑去县下各村收粮。

郑家人一出城罗县令就收到消息了,张县丞前来禀报,愤恨道:“郑家太不把您放在眼里了。”

罗县令不慌,也不生那份闲气,因为这会儿他已经收到知府大人的回信了。

罗县令眼中含笑:“人家家里出了个贵妃,哪里用得着把我等小官放在眼里?罢了,他要收粮就去收吧。”

张县丞着急:“可百姓无辜啊。”

都说铁打的县丞,流水的县令。县令来来去去还有个挪动。县丞若是没有门路往上走,几乎是上任干到老。

张县丞就是南溪县本地人,亲朋也在本地,来了个外地人想欺压他们,张县丞自然不高兴,巴不得县令大人跟郑家打将起来,把郑家赶出去。

“昨日捕快衙役不是下乡通报了嘛,郑家买不着粮的。”

有了知府大人的话,罗县令眉目都舒展起来了:“你亲自去一趟码头,下午有几个叙州府来的粮商要来咱们南溪县收粮,你多帮衬些。”

“大人,还有粮商要来?”

“嗯,知府大人听说咱们县来了粮商,给咱们县又叫了几个粮商过来。多几个粮商,百姓们也有个选。”

“这……”

罗县令笑道:“放心,知府大人亲口提的粮商,自然是不差的。”

张县丞怕叙州府那个知府大人也想派自己人来南溪县分一杯羹,来的人跟郑家人是一丘之貉。

张县丞奉命去码头接人时心里还十分担忧,直到他接到人,听到来的粮商报出的价后,张县丞心头大喜。

张县丞客气地把几位粮商请到客栈住下后,立刻去叫在码头上干活的本家侄子:“你先别忙,赶紧回村里一趟,跟家里人说,叙州府来了几个大粮商,买粮价最低三十文一斗,要卖粮的,叫他们赶紧收拾好送县里来。”

“哎,我这就去。”

张县丞吩咐时没有背着人,码头上其他许多干活儿的劳力也听到了,机灵的人也赶紧回村里传递消息,不能让自己家吃亏了。

在码头上干活的都是县城附近村里的百姓,昨天来的那伙姓郑的出二十文一斗的价钱收稻子大家伙儿都知道,压价压得这般狠,他们如何能卖?

可这些大粮商哪里是普通百姓得罪得起的,如今有其他大粮商过来买粮,还不赶紧着脱手。

郑家的管事小厮去县城附近几个村跑了一遍,一粒粮没收着,消息报到郑二管家处,郑二管家冷笑:“真当我郑家拿他们这些地头蛇没办法了?”

郑家这次往叙州府派了二十几个管家收粮,郑二管家只是其中一个,他必不肯落后的,正要吩咐管事用些手段,一个郑家的小厮连门都没敲就推门进来。

“二管家不好了,前头客栈里来了几个粮商,出价三十文一斗稻谷。”

“谁敢跟郑家争食?”郑二管家一拍桌子站起来,怒火冲天。

“来的是益州府杨家二房的三儿子杨密。”

郑二管家敢打着郑家的旗号以势压人,杨三郎自然也不会隐藏身份。

益州府杨家不在前朝的世家谱上,可杨家的底蕴一点不比郑家这等二流世家弱。即使郑家在今朝靠着家里出了个后妃在朝堂上有了名号,益州府杨家也是不怕他们的。

江南世族虽厉害,偏远之地的大族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天高皇帝远,皇帝对偏远州府的控制远不如江南地区,杨家又知情识趣,知道低调做人,有杨家这么个听话的大族在益州府卧着,皇帝也不会想大动干戈灭了杨家。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益州府杨家,才是本地真正的地头蛇,郑家比不过。

能在郑家当上管家,脑子就差不了,郑二管家亲自去拜访杨密,杨密请郑二管家喝茶。

郑二管家在杨密面前说话,比在罗县令面前客气多了。话里话外的意思,甚至有些拉拢杨家,说什么圣上夸二皇子聪慧之类的话。

杨密说话和气,郑家如何、京城如何,他并不关心,他来南溪县只是为了处理一件事,他只是告诉郑二管家:你们郑家,捞过界了!

郑二管家黑脸离开,立刻写了信,叫小厮走水路送回郑家。

两人谈话就在客栈大堂,也没避着人,郑二管家走后,南溪县该知道消息的人就都知道了。

梅长湖羡慕地跟闺女说:“叫我看,江浙还是太扎眼,我们梅家若是原来就在此地繁衍生息,就算比不过杨家,也不会叫郑家这样的家族欺负了。”

瞧瞧杨家人,说话多硬气!

渔娘赶着去书楼做功课,只道:“爹你别做梦了,益州府杨家的大宗生意是跟草原上做的,咱们家哪有门路跟草原上的那些人打交道?”

淮安富裕又水路交通顺畅,养活得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家族。云贵川这些地方可就不同了,人家能立起来,靠的是综合实力,那叫一个口齿伶俐、拳脚不俗,像梅家这样只会做生意可行不通。

梅长湖羡慕杨家,罗县令佩服的却是田知府。田知府到任才一月有余,就能使动杨家人了,不愧是首辅大人的高足,手腕就是高。

南溪县粮铺的掌柜们听到消息也松了口气。

昨日郑家人对他们这些粮铺掌柜又是拉拢又是威胁,要求他们收粮价必须定的比郑家更低,否则就叫他们的铺子开不下去,他们敢怒不敢言。

幸好今日杨家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