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15、第 15 章

青梅煮酒(科举) 15、第 15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柿子拣软的捏,郑家不仅派人来了南溪县,叙州府其他州县也去了人,没过几天,罗县令收到高县、珙县、长宁等县同僚来信。

郑家人在当地压价收粮,有点良心的硬抗着等到了知府回信,撑不住的只能任他们去了,郑家在其他县收到了不少的粮食。

或早或晚,田知府治下的州县都收到了他的亲笔信,郑家和益州府杨家人打对台,杨家更胜一筹。

郑家人来势汹汹,这般被杨家压下去到底是没脸,就算如此,郑家也不敢跟杨家人针锋相对,反而往后退了几步,压价买粮的管事小厮全部走了,郑家的主子专程从江南来叙州府处理这起事情。

益州府杨家家大业大,巴蜀各地都有杨家人,叙州府的生意是杨家二房在管。杨密是杨家二房的三子,这段时日一直留在南溪县。

这日,郑家四房的二儿子郑昂,走水路从江南赶来南溪县见杨密。

郑家的管家小厮在外趾高气扬,郑昂这个郑家的少主子面上瞧来道是个谦逊的人,一见面就对罗县令道不是,说家里的下人调教的不好,给罗县令添麻烦了。

“我郑家共四房,我大伯官任户部左侍郎,领着大房堂兄妹们一大家子过日子,二伯三伯家子嗣凋零帮不上忙,如今临江府偌大一个郑家只我父亲领着我和大哥两人照管,忙的时候家都难回一趟,没想到家里下人倒是做起主子的主来,惹下这般大祸,幸好有杨兄弟帮我郑家解围。”

罗县令被郑家下人请来时心里有几分忐忑,此时却诧异郑昂姿态如此之低,心里作何想暂且不说,罗县令笑着道:“无碍,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郑昂对罗县令笑着点了点头,扭头对杨密道:“我家大伯常说,益州府杨家是传了十几代的大族,行事有度,时常教导我们兄弟多跟杨兄家学学,郑家若是能像杨氏这般枝繁叶茂传承几百年,他也就再也无所求了。”

杨密亲手给郑昂倒茶:“我杨家不过是小家族罢了,跟你们世族谱上的大家族比不了,郑兄客气了。”

郑昂谢过杨密,端起茶喝了口,笑道:“我郑家在世家谱上不过是三流家族,前十都排不上,不过是空担个世家的名号,也就是个普通耕读之家罢了。”

郑昂和杨密你来我往,两人都客气不已,把自己的位置摆得低低的,叫不明白的人听去,可能会真觉得杨郑两家,是个只有几亩地开着一两间铺子讨生活的普通富户。

罗县令低下头喝茶,心道,如今真是不一样了,前朝时还以上世家谱为荣,如今这些正得势的大族,恨不得跟世家两个字断了个干净,给自己戴上耕读之家、寒门子弟的帽子。

“听说这次杨家比往年提前了半月收粮,是因为田知府之故?据我所知,田知府到叙州府任职才一月有余,怎么这么快就联系上杨兄弟了?”

杨密垂眸:“这有什么稀奇?我杨家开着粮铺,今年各县丰收,我家粮铺本来就要采买粮食,田知府通知叙州府各家粮商各州府税粮收完了,我们自然下乡收粮。”

“原来如此。”郑昂笑了笑没多追问。

又喝了两盏茶,郑昂还要去叙州府拜见田知府,就不多留了。

“杨兄,我会在叙州府多留几日,等杨兄回叙州府,我再上门拜访。”

“那就恭候郑兄大驾。”

除了郑昂进门时当了半盏茶工夫主客后,一直在当陪客的罗县令,闻言也站了起来,客气地送郑昂离开。

郑昂一走,屋里只剩下罗县令和杨密两人,罗县令十分想知道田知府和杨家是否有什么牵扯,但两人不甚熟悉,不好交浅言深,跟郑昂客气了两句,也走了。

过了片刻,隔壁茶室的门敲响了,门内梅长湖的小厮打开门,赶紧请贵客进来。

“叫各位久等了,对不住。”

梅长湖笑道:“不过一会儿工夫,哪里就久等了。”

贺宁远:“左右我等也无事,正好喝杯茶,看看窗外风景。”

杨家在南溪县没什么房产,又收了许多粮食,运粮的船忙不过来,要找地方囤粮。杨家这段时日囤放粮食用的院子,大半是从贺家梅家手里租的,或是通过贺家和梅家介绍。

杨密明日就要走了,今日特地做东宴请了贺家、梅家、孙家,算作感谢。

中午宴请完,下午在茶楼喝茶,刚坐下郑昂就来了,杨密不好避而不见,就在隔壁茶室见了郑昂。

贺宁远让座,杨密哪里肯坐贺宁远的位置,推脱了几句,坐在贺宁远侧边,跟贺文嘉坐在一块儿。

贺文嘉佩服地给杨密端茶:“杨三哥你可真厉害,跟那姓郑的东拉西扯说了半天,那姓郑的试探来试探去的,你也不嫌他烦。”

孙浔皱眉:“二郎,好好说话。”

贺文嘉做了个怪脸,冲独子坐在窗边的渔娘抬下巴:“你坐在窗边偷听得最清楚,姓郑的说话是不是虚伪得很?”

杨密也看向渔娘,渔娘不好意思地轻咳一声:“贺二郎你别冤枉我,我只是看看风景,哪里就偷听了。”

至于姓郑的嘛,渔娘觉得虚伪说不上,也就正常生意人吧。

王苍默默点头,他也觉得那位郑昂,只是一般生意人罢了。

郑昂先是压价买粮,现在又来推卸责任,又试探杨密和田知府的关系,这些都很正常,换一个精明些的人来也会如此。

杨密笑道:“压价买粮这事儿,还真怪不到郑昂头上,这事儿是郑家二房所为。”

“哦,这是什么缘故?”

“郑家四房,郑昂大伯家都是做官读书的,还出了个贵妃,自然过得最好。郑昂这一房留守临江府老家,借着郑家在京城的名声,掌着郑家大部分产业,肯定也是不差的。但郑家二房三房,家里没个出息的后辈,在京城靠着大房过日子,手里不宽裕,借着郑家的名声干点来钱的事,也正常。”

郑家出了个贵妃,还育有一个皇子,在皇帝和百官的眼皮子底下哪里敢大张旗鼓做粮食生意,就算做,也要低调着做。

一个家族,做官的掌权,做生意的掌财,互相看顾,各行其道。

梅长湖道:“我说呢,郑家也不是穷人乍富,怎么做生意这般没脑子,原来是个生手。”

渔娘觉得:“郑昂也不完全清白吧,调动家里那么多管事,他们父子三人掌管着家里大部分生意,他们会不知情?”

杨密笑着望向梅家这位聪慧的小娘子:“大概是知道的,他可能没料到,二房的儿子好歹也在京城脚下过了这么些年,会做出这么蠢的事来。”

渔娘轻哼:“有什么想不到的,从上到下,在京城郑家人还有个惧怕,在他们眼里,咱们叙州府,南溪县,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玩意儿,欺负你也就欺负你了,还敢反抗不成?”

听听刚才郑昂说的那些话,虚伪至极。

还有,郑昂把罗县令请来,只在开头和罗县令说了句话,后头全是在跟杨密说,摆明了没把罗县令这个知县放在眼里,甚至还暗暗表达了不满。

弱肉强食!

对外再怎么讲究体面,里面还是这些东西。

杨密赞赏地看了这位梅家小娘子一眼,笑着跟孙浔道:“孙先生怎么只在南溪县教书,若是孙先生肯去叙州府,我家大哥定然会盛情邀请您去我家教我几个侄子读书。他们但凡有梅小姐一半聪慧,我家大哥都要感激涕零。”

贺宁远:“那你可别想了,孙先生是梅兄的师兄,那是一家人,肯定不会分开。”

孙浔笑着点点头。

贺文嘉好奇:“听说你家兄弟三个?可都成婚了?”

杨密点点头:“我家大哥已成婚多年,二哥前些年也成婚了,家里侄子侄女四五个,只剩下我还未成婚。”

“杨三哥多大岁数了?怎么还未成婚?”

“我看起来年岁很大?”

贺文嘉老实说:“面上看不出来,不过听你说话会感觉你年纪不小了。”

“我还未及冠。”

贺宁远、梅长湖都惊了,行事这般老练的年轻人,竟然还未及冠?不得了啊!

“那你年岁也不小了,怎么还未成婚?”

杨密叹了声:“说来话长。”

说来话长嘛,那就不说了,接着喝茶。

杨密不是个话多的人,但问他什么,他都会认真作答,能说的直接说,不能说的就不说,跟这样的人说话挺舒服。

杨密做生意去过许多地方,也跟三教九流的人打过交道,听他说话特别有意思,贺文嘉拉着杨密问个不停。

有时候,贺文嘉还硬要拉上渔娘:“前两天你不是说通安州县志里的舆图画的不清晰嘛,杨大哥去过通安州,你问问他。”

杨密讶异:“梅小姐对舆图有兴趣?”

贺文嘉猛拍大腿:“何止感兴趣,她收集了许多书,几乎把云南府全境的舆图拼凑出来了,哪家小娘子像她似的喜欢这个呀。”

渔娘悄悄瞪贺文嘉,贺文嘉反应过来,轻咳一声:“那什么,她就是瞎看,平日里最喜欢的还是小娘子那些玩意儿。”

杨密笑了:“喜好不分男女,也不分高低贵贱,这有什么好避讳的。”

贺宁远在心里叹气,这个臭小子,说到兴头上管不住自己的嘴。

贺文嘉拍着杨密肩膀:“哈哈哈,咱们英雄所见略同!”

贺宁远忍不住冲儿子瞪眼,贺文嘉默默坐下,哎,今儿说得有点多了。

王苍忍住笑,给贺文嘉倒茶,想说话时就多喝两杯茶吧。

杨密给三个年轻人开阔了眼界,贺宁远、梅长湖、孙浔三个一起做东请杨密吃一顿,算是感谢他,也算是提前给他送行了。

聊了一下午也算熟人,就不去中午的大酒楼了,听说杨密爱吃鱼,就请杨密去周家饭庄用饭,周家饭庄刚来南溪县时,是以擅长做鱼打开名声的。

贺宁远进门就对周掌柜喊:“今天请客吃鱼,菜我就不点了,你看着上。”

周掌柜看了看他们人数,就笑着道:“行,先请几位去楼上坐,菜一会儿就上。”

贺文嘉走在杨密身边,热情给他介绍:“周家的家常鱼、藿香鱼、炸鱼、酸汤鱼都做得好吃,看你喜欢什么口味。”

“听起来都很不错。”

“哈哈哈,那一会儿都尝尝。”

过了片刻,热气腾腾的酸汤鱼上桌了,贺宁远招呼大家赶紧趁热吃。

正是用晚食的时,周家饭庄内宾客盈门,说笑声不绝于耳。而此时罗家书房,罗县令唉声叹气已经许久了。

婆子饭食都做好了,小厮去书房门口请了好几次,罗县令没胃口,门都不开。

刘氏陪着大嫂用了晚食,亲自端了饭食去书房。

自家夫人送的饭菜罗县令还是用了几口,只是确实吃不下,就放下了。

“老爷这是怎么了?中午那会儿您还有说有笑的,怎么晚上就这般了?”

罗县令叹气:“你不懂。”

刘氏一屁股坐下:“我是妇道人家,外头的事我是不懂,老爷跟我说说,说说,说不定我就懂了。”

“唉,还是郑家的事。”

“郑家的事不是已经了了吗?还有什么事?”

罗县令苦笑,哪里那么容易了了。

郑昂今日请他过去,开头只跟他说了一两句,后头就晾着他,说是赔罪,倒像是下马威。

“我是第一个把事情捅到田知府那儿的,郑昂亲自来叙州府,不过是为着田知府,根本没把我这个七品县令放在眼里。这次郑家丢了脸面,我这个告状之人,自然得不了好。”

田知府刚正不阿,又背景深厚,田知府在时估计郑家不会拿他如何,田知府若是卸任叙州府知府,后头不知道郑家会不会打压他。

刘氏急忙道:“他们打压老爷,老爷大不了不升官,咱们安安稳稳做一辈知县也挺好。”

寒窗苦读二十余年才得了这个位置,若是说对升官一点想法没有,那肯定是假话。罗县令担忧郑家,正是因为他还想升官。

对了,田知府!

田知府有个当首辅的老师,还是皇上的人,若是田知府肯庇护他,他罗叔岩也不用怕郑家,说不定还能踏上一条阳关大道。

“也罢,事情做了就做了,就看田知府如何了。”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田知府既然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那他罗叔岩也当个好官,希望田知府能把他看在眼里,拉他一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