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17、第 17 章

青梅煮酒(科举) 17、第 17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十一月初三,宜出行。

孙家、梅家、贺家、王家的小厮把主子们的行李搬上船,冷飕飕的江风吹过来,冷的渔娘紧了紧肩上的披风。

连续几日降温,南溪县的百姓已经穿上棉衣了。今日天气阴沉,站在江边,冷风直往骨子里钻。

“爹,你们家去吧,我们会尽快回来的。”

梅长湖不放心闺女,忍不住道:“要不爹跟你们一起去保宁府?”

孙浔道:“师弟不用担心,我们这么多人出行,身边带着家丁护卫,定会平安回来。”

林氏拉着梅长湖,笑道:“有师兄在,我们自然放心。”

贺宁远连连点头:“我家二郎是个爱闹腾的,在家就算了,在外面若是不听教导,你只管揍。”

“爹~”

贺宁远完全不看儿子,扭头又交代跟去的管事贺全:“你也看着二郎些。”

“小的记住了。”

贺宁远扶着夫人往后退了一步,拜拜手道:“走吧,早些回来。”

船家开船了,渔娘、贺文嘉、王苍站在船头,渔娘轻吸一口气,鼻腔冷的没感觉了。

“呀,梅羡渔,你冻得流清鼻涕了。”贺文嘉惊讶地指着她鼻子。

“胡说。”渔娘赶紧拿帕子擦了下鼻尖。

贺文嘉哈哈大笑:“你不是说没有吗?那你擦什么擦,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渔娘气的扭头打他,贺文嘉往后一蹦?:“哎,就是打不着,略略略。”

渔娘提着裙子跑过去,贺文嘉扭头跑了,两个人追逐打闹起来,伺候的下人忙劝。

“小姐别恼,在船上呢,小心摔着。”

贺全拦住自家二少爷,低声劝道:“二爷,你可要记得刚才老爷交代的话,咱们的船还没离开南溪县您就闹?”

贺文嘉正想回嘴,眼睛一转看到先生黑了脸,他悻悻道:“我就是逗逗她。”

渔娘跑过来,一巴掌拍他背上,贺文嘉哎哟一声,不敢还手。

渔娘轻哼:“讨人嫌!”

孙浔叹气:“你们都多大的人了,出门在外,行事稳当些。”

“我们知道了。”

孙浔觉得他们不知道。

“可要读书?”

贺文嘉忙摇头:“坐船看书头晕得很。”

孙浔训道:“不想读书就别在我跟前闹腾。”

“好!”

渔娘和贺文嘉被训了一顿,王苍站在不远处看得清楚,顿时笑了起来。

“恰如潇洒美少年,皎如玉树临风前!”

罗家的船驶过,罗县令看到独立船头的王苍,忍不住赞道。

刘氏嘴角含笑:“王家这位独子确实养得好,今年十七了吧。”

“没错,王苍比贺家二郎大三岁,今年已十七了。”

刘舒娘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张氏有心说女儿两句,当着小姑子夫妻的面,不好直说落了女儿的面子,就道:“十七岁的秀才也不算少见吧。”

刘舒娘看向她娘,前些日子她娘不是还感叹不能和王家结亲,属实遗憾吗?

“十七岁的秀才不算少见,可他若是三年后考中举人,隔年又考中秀才,二十出头高中进士,那就很难得了。”罗县令跟孙浔关系不错,王苍和贺文嘉读书如何,他还是知道一二的,王苍聪慧又勤奋,罗县令十分看好。

张氏不肯赞同:“举人、进士都是读书的读的好的人尖,哪里就那么好考了。”

“再说了,王家不是世家吗?就算来日考中进士,前程也比不上汪四郎吧。”张氏期待地望向小姑子。

叙州府下辖高县的县令姓汪,汪县令比罗县令小十余岁,两人却是同年中的进士,因着同年同僚之谊,又出身相仿,两人交往频繁,书信来往不绝。

罗县令调任到南溪县后,距高县近,交往就更多了,罗县令得知汪四郎年十七,还未婚配,就动了把侄女说给汪家四郎的心思。

汪四郎前些年中了秀才,今年八月考举人试未中,下一回举人试又要三年。以汪四郎的年纪,考科举还可等一等,成婚的事等不得了。恰好罗县令试探,汪家就接了罗县令的话,两家人趁着休沐相约到叙州府相聚,借此相看相看。

大嫂满眼期盼得一佳婿,罗县令不好泼凉水,笑道:“汪四郎有个进士出身的父亲,又有个已考中举人的大哥,他今年虽未中举,我看学识反而是其次,估计是年纪小,大考心里紧张才没中,再用心学三年,或许就可得中了。别说二十多岁中举,就是而立之年中举也算年轻,待到汪四郎考中进士,前程自然不差。”

刘氏顺着话往下说:“大嫂,汪县令和夫君是同年,两家的交情不错。汪县令的夫人我也是见过的,是和气人儿,汪家四郎和舒娘的婚事若是成了,好处多着呢。”

张氏听得心头满意:“我一个妇道人家没什么见识,舒娘的婚事还要指望你们操持。舒娘啊,以后可要记得孝顺你小姑和姑丈啊。”

刘舒娘脸颊微红,害羞地低下了头。

听小姑和姑丈说起来,汪家四郎哪儿都好,只盼望两人有缘分吧。

两艘船一东一西,罗家的船到叙州府时,渔娘他们还在河上飘着,江风吹在身上,越发冷了。

吩咐人把船舱的门窗都关上,屋里又燃起了火盆,过了好一会儿,才觉得船舱里稍微暖和了些。

捧着刚煮的甜汤喝了口,贺文嘉看了眼门窗:“也不知道怎么糊的纸,门窗都关严实了,怎么还漏风。”

“你冷?”

“手不冷了,我的脚冷。”

渔娘给先生倒了一碗甜汤:“大冬天坐船哪有不冷的,要怪就怪先生吧,为什么不早两月出行。要是早两月天气暖和,师娘定然也是愿意出门的。”

于氏本来也想一起去保宁府,无奈她身子不舒坦,不好出门受冷风吹,就不去了。

孙浔放下书,接过弟子的孝敬,一碗甜汤下肚,浑身都暖和了:“若是嫌江风吹的冷,咱们上岸乘马车去保宁府也可。”

贺文嘉摇头:“算了,还是行船快些,坐马车也遭罪。”

王苍问小厮王连:“咱们到哪儿了?”

“回主子,刚才船老大说快到泸州了,若是顺利,明日可到江津县。”

孙浔放下汤碗,叮嘱三个弟子:“晚上歇息时盖厚些,别着凉了。”

王苍、贺文嘉、渔娘都跟着点头。

坐船出行,好的地方在于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的江鱼,喝到鲜美的鱼汤,不好的地方在于,江风吹着确实冷。

碰上天气好的时候,三人还会去船头走一走,赏一赏两岸的秀美风景。看到喜欢的景色,渔娘还会画几笔画,贺文嘉抢着往画上题字。

渔娘嫌他烦人,两人闹腾会儿,又跑去船舱里烤火去了。

天气若是不好,三人都在先生身边看书,渔娘看累了,拿起笔写着什么。

王苍偶然间看过,知道她在写游记。

又是风和日丽的一天,船停靠在保宁府城外的码头,渔娘扶着阿青的手下船。

贺文嘉兴奋地高喊一声:“咱们到保宁府了。”

阳光下,黑字白底醋字旗迎风招展,眼睛被翻飞的醋旗抓住,鼻尖都是酸溜溜的醋味儿。

“咱们南溪县码头酒字旗多,保宁府却是醋字旗,每回看都新鲜。”

王苍往后看了眼搬行李的下人,对贺文嘉道:“五六年前咱们跟着先生来保宁府时先生送了两坛叙府大曲,这回送了十坛。”

渔娘:“张通判爱酒。”

三人正说着呢,张家的管家就快步迎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