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26、第 26 章

青梅煮酒(科举) 26、第 26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梅贺两家相交多年,可以说是亲如一家。贺文茂外出求学归家,稍稍休息一日后,隔日就去梅家拜见梅长湖林氏夫妻。

渔娘听说贺家大哥大嫂来了,渔娘也跑去正院,孙浔于氏到了,贺宁远阮氏、贺文嘉也来了。

渔娘进门先拜见先生和师娘,又跟贺叔婶婶问好,又去见过她爹娘,这才笑道:“贺大哥,孟大嫂,你们回来啦,一路上可辛苦?”

贺文茂小一年不见渔娘,笑道:“渔娘说话还是这般好听,看你身量,渔娘这一年瞧着长高了不少。”

渔娘下意识摸摸自己头顶,开心道:“贺大哥瞧我长高了多少?”

“半寸是有的吧。”

贺文茂看向妻子,孟氏笑着点点头:“我看着大约长高了小一寸。”

渔娘笑着跑到孟氏身边撒娇:“您做衣裳时尺寸拿捏得最准,眼睛跟尺子一般,您说有一寸那就肯定有。”

贺文嘉撇嘴:“你这样可不好,只听自己想听的可不行,先生说了,偏听则暗。”

渔娘不搭理他,身子往贺家大嫂身边侧一侧,背对着他。

贺文嘉气了,轻哼一声,扭头也不看她。他决定了,分给她的礼物,不给了。

两个人闹别扭,长辈都不当一回事,阮氏笑道:“咱们常见着,渔娘长高了我们都看不出来。

“日日见着,自然不明显。”上月给闺女做衣裳时量了身子,林氏倒是知道女儿的衣裙又放了半寸。

梅长湖端起茶喝了口,眼睛上下打量贺文嘉:“我瞧着二郎今年也长了些。”

贺文嘉实诚地点点头:“长了一点点,没有渔娘长得多。”

王苍翻年十八,身量已经长成,贺文嘉比王苍矮半个头,他喜欢攀王苍肩膀,每回都要踮踮脚。

一见面就说他们俩身高,贺文嘉不乐意了:“大哥,我是来听你说东山书院的。”

昨儿下午才家来,一家人只顾着亲香了,贺宁远也没问儿子读书如何了,今日早上起来,一家子坐下用早食时贺宁远才想着问。

贺文茂要去梅家请安,梅长湖肯定也要问贺文茂读书的事,去孙家,先生肯定也会问,索性就不说了,一家子来梅家,又把先生请过来,听见后坐下一块儿听了,免得贺文茂来回说车轱辘话。

“先生、梅叔、爹,你们都知道,东山书院以前是世家办的书院,大晋朝建立后,当今皇上亲自指了大儒程大家管理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的学子以前都是世家子,如今则是官宦子弟、世家子弟、寒门子弟各占一方。官宦子弟和世家子弟偶有冲突,一个是新贵,一个是地头蛇,都在乎脸面,双方都没有闹大的意思,每回冲突都不严重。”

贺宁远皱眉:“原来你去考东山书院时,我和你娘就不太愿意。咱们家在浙江没什么人脉,若是碰到事我们也帮不上忙。’

贺文茂:“爹,娘,不用为我担忧,官宦子弟和世家子弟虽然有争斗,那是他们之间的事情,并不会拉寒门子弟下场。”

贺家踩在寒门和世家两可之间,听贺文茂的意思,他已经打定主意站寒门了。

贺文茂知道自己的出身,之前他在书院里从未明显表现出偏向世家或者偏向寒门,前朝史书出来后,贺文茂同时收到他爹和先生写的信,皇上对他们家这样的没落小世家稍微放松了些,贺文茂深思了许久,最终听了他爹和先生的建议,选择偏

向寒门。

孙浔安抚贺宁远:“如今皇上看中寒门,东山书院又是大晋朝排名前三的书院,朝廷自然重视,不会让寒门子弟受屈。”

“东山书院情况复杂,我怕他不知轻重,得罪了人,被人欺负。”贺宁远叹气。

梅长湖道:“贺兄不必如此担忧,大郎从小就稳重,他心里有数。”

贺文茂是个聪明人,从小又有孙浔这样的引路人,在读书上他一直很顺遂,才会不到及冠就考中举人。

贺文茂性格果决,考中举人后出门游学,也是说走就走。

在外游学时贺文茂长了许多见识,他明白,考中进士后要想做官顺利些,朝中两大派他必须选一派,这就是他选择去东山书院读书的原因。

贺文茂起身给先生、梅叔,他爹倒茶,倒茶的动作潇洒流畅,说话语气松弛有度:“我打小在你们跟前长大,你们是知道我的,我从不做极端之事,最是稳妥不过了。以前我心里记挂着爹娘和文嘉,如今又有了晨娘,更不会胡来。

渔娘看向孟氏,孟氏脸颊绯红,微微低下了头,娇羞得很?。

阮氏也看到儿媳红了脸,心头十分为大郎夫妻高兴。两情相悦就是不一样,成婚都一年了,还跟新婚似的。

贺文茂经常给家里写信,到底信断情长,许多话不好写进信里,写进信里也难说明白,今日听贺文茂亲口说起在东山书院里的读书日常,一群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总之,东山书院的争斗比地方府学严重,书院里的先生的学识也是真的厉害。”

这一说就说到了中午,梅长湖留下两家人,中午在梅家用饭。

开饭还有一会儿,贺文嘉跟渔娘去书楼,他有些纠结道:“要不明年我不去考府学了,我也去考东山书院?我去的话,我还能跟我哥守望相助。”

“呵,你自己什么性情你不知道?你哥这种从小被夸到大的人精去东山书院读书家里人都不放心,你去了能好?”

渔娘跟他说话不留情面,继续道:“再说了,去东山书院大部分都是举人,差一步就是进士了,就算考不上进士,只要有银子或是有人脉,人家举人也能谋官。去东山书院读书的学子,都是冲着人脉关系去的,你一个小秀才进去做什么?”

“你说得也对。”贺文嘉不是个纠结的人,听渔娘这般说,想明白后他立刻就放弃了:“我还是去考府学吧。”

“你家从你大哥开始定下走寒门的路子,你以后也只能走寒门的路子。等你哥考上进士做官,你有你哥带路,你不用去东山书院那种地方积攒人脉,以后也差不了。”

贺文嘉用新奇的目光看她,渔娘一愣:“你看什么看?”

“什么时候你懂这么多了?先生私下给你开小灶了?教你没教我?”

渔娘冷笑:“这还用教?”

“你什么意思,你讽刺我笨是吧?”

“自己想去。

渔娘扭头走了,贺文嘉赶紧追上去:“你等等我呀,今天你家请客吃饭,你这个做主人的不等等我这位贵客?”

“不等!”

渔娘走得更快了。

“渔娘!”

贺文嘉一心猛追。

渔娘跑起来,贺文嘉也跑起来,两人跑去饭厅,见先生坐在上首,渔娘跑到大门口下意识停下,一个急刹,扶住大门才站稳。

可贺文嘉从后面冲过来撞到渔娘的背,两人贴一起,哐当一声滚进门槛内。

“梅羡鱼!”

“贺文嘉!”

两人前后被当爹的凶了一句,两人你推我我推你,七手八脚地爬起来站好。

梅长湖扶额:“渔娘,你是大姑娘了,该注意些体面。”

“哦,爹爹,我下次不会了。”渔娘眨巴眼撒娇。

梅长湖真是拿这个女儿没办法,干脆扭过头不看。

孙浔也叹气,都快及及笄了,没名堂!

比起梅长湖劝女儿乖巧些的委婉,贺宁远训斥儿子声音就大多了:“横冲直撞的像什么样,四岁的二郎都比你稳重。”

梅二郎这个胖墩墩此时坐在贺文茂怀里,他眨巴着跟他姐姐一样的眼睛,扭头看贺宁远,又看贺文嘉。

贺文茂笑着拍他小屁股:“你这个小孩儿,还知道看热闹?”

“不看。”

看热闹要被姐姐揍。

贺文嘉被他爹训成一只病鸡,臊眉搭眼的不敢吭声,还是梅长湖打圆场:“来人,端两盆热水来,给文嘉、渔娘擦擦手,准备用饭了。”

林氏、阮氏、于氏带着孟氏在后头花厅里说话,听到前面饭厅贺宁远怒气冲冲的声音,四人前来,阮氏问贺宁远:“二郎又怎么了,好端端的你凶他做什么?”

贺文嘉讨好地冲他爹笑。

贺宁远冷哼:“你小儿子跑得快,把渔娘撞到了。”

说的是事实,贺文嘉怎么感觉哪里不对呢,听来怎么好像都是他的错,渔娘就没错了?

阮氏眉毛一横:“贺文嘉!”

林氏先是看了一眼女儿,见闺女乖乖地坐那儿洗手,就知道没有大碍,连忙拉住阮氏:“阮姐姐别骂文嘉了,我看也不全是文嘉的错,估计他们俩私下玩闹,又撕扯起来了。”

贺文嘉抚掌大笑:“还是林婶婶厉害,一猜就对。”

贺文茂目光扫过弟弟:“你的意思是,都怪渔娘,你还有理了?”

贺文嘉又怂了,打小他哥揍他的时间比他爹多出好几倍去,他哥一开口他就不敢胡说。

于氏忙劝道:“大冬天的就别闹腾了,肚子都饿了,快上菜吧,咱们吃点热乎的。”

林氏忙吩咐丫头:“去厨房催一催!”

“哎!”大丫头明秋利落地跑了。

贺文嘉和渔娘两人中午闹腾一番,下午不敢往大人跟前凑,渔娘就跑去贺文嘉屋里,把他哥给他带的礼物选了许多喜欢的带走。

贺文嘉想说她,又说不过,索性摆烂了,她想拿什么就拿吧。

“那个四君子砚台给我留下,等年后开学了我送给王苍。”

倒也不用等年后开学,王苍听说贺文茂回家过年,过了两日就进城上门拜访。

王苍进城这日渔娘去清溪村张大娘子家了,没碰上。

王苍到时,贺文嘉亲自去大门口接他:“你进城时没跟渔娘碰上?”

“没,她去哪儿了?”

“去清溪村张大娘子家,听说张大娘子给她留橘子了,她去取。”

贺文嘉本来也想去清溪村,顺便多买些包蛋回来。可他哥要问他的功课,不许他去,只好叫下人去梅家带句话,托渔娘买些回来。

王苍进门前,贺文嘉被他哥问功课问得抬不起头来,正好王苍来了,他赶紧来接他,顺便透透气。

快到书房时,贺文嘉本着同窗之情叮嘱他:“我哥凶得很,他若是问你功课,你不知道,就说先生没教你,还没学到。”

贺文茂背着手站在窗边,冷笑一声:“你刚才就是这般糊弄我的?”

贺文嘉:“......”

王苍笑着拍拍贺文嘉肩膀,他迈步走进去,拱手道:“见过贺大哥。”

贺文茂招呼他坐,又吩咐贺文嘉给王苍倒茶。

“你今日前来,可是有事?”

王苍颔首:“我想问问贺大哥关于东山书院的事。”

贺文嘉倒完茶悄悄退到一旁,听王苍和他哥说话,听了会儿,他明白了王苍的意思,他想去东山书院?

王苍在贺家用的午食,下午王苍去先生家,贺文嘉跟去路上问他:“你以后也想去东山书院?”

“或许吧,现在还说不准。”

“府学你不去了?”

“先去府学读书,等到中举后再考虑其他。”

到了先生家,王苍跟先生请教功课,贺文嘉在一旁默默听着,等王苍问完了,孙浔看向贺文嘉:“你可有功课不明白的?”

贺文嘉一脸无语,昨儿下午才放假,这才一天,他今天书都没看,哪里有功课要问?

毫无疑问,贺文嘉被孙浔赶出门去。

贺文嘉唉声叹气,目送王苍的马车离开,他慢慢走回去,揣着手在梅家大门口坐着。

梅家门房听到外头有声响,打开门看到他,连忙道:“二公子刚才可是叫门了?哎哟,都怪小的没听见。”

“不怪你,我不进去,就坐这儿等渔娘回来。”

“我家小姐还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今儿天冷,要不您进来,跟咱们一块儿烤火?”

“也好。’

贺文嘉进门去梅家门房休息的小屋里,屋里正中间地上摆着一个火盆,火盆中央架着一个榆木疙瘩在烧,火盆旁边烤着花生、红薯,还煮着茶水。

门房给贺文嘉倒了一杯茶:“不是什么好东西,您尝尝。”

贺文嘉尝了一口,笑道:“你客气了,挺好喝的。

门房笑道:“烤花生也不错,这个花生不是白味的花生,这是晒干的盐花生又拿来烤,干香得很。”

贺文嘉又尝了几颗烤盐花生,挺好吃的。

“哪儿买的?还是自己做的?”

“乔夫人送的。”

乔夫人?贺文嘉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梅家还住着一对母子,温子乔和他娘。

“你们跟温子乔熟悉?”

“温公子日日在家读书,除了早上偶尔去孙先生家请教之外,都不怎么出门,就算出门也是从东北角的小门出去,不常走咱们这边。我们对温公子也不熟悉,但是乔夫人常走正门去街上,跟咱们熟悉些。”

贺文嘉听先生夸过温子乔读书勤奋,听门房这般说,温子乔应该是真勤奋,跟他这种混着读的不一样。

贺文嘉在梅家门房坐了半个多时辰,渔娘回来了,贺文嘉把手里的花生壳丢火堆上,又洗了手,对门房道谢。

“明天上午我给你半栗子来,你烤着吃试试。”

“哎,多谢二公子。”

渔娘见贺文嘉从自家门房出来,她道:“你做甚?”

“等你,有事跟你说。”

“什么事儿?”渔娘看他表情有些低落。

“去你院子里说。”

“那走吧。”

到渔娘院子里,贺文嘉迫不及待地把王苍想去东山书院读书的事告诉贺文嘉。

渔娘:“他去读他的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唉,这不是我俩从小一起读书嘛,想到以后要分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呵,以前你不是还说他去做官,你在家躺着。以后你们天南海北各自一方不是很正常吗?那会儿你没想到?”

渔娘不耐烦:“赶紧的,你想说什么赶紧说,磨磨唧唧的,真没意思。”

贺文嘉哎呀一声:“我就是觉得,我哥聪明又努力,王苍也是聪明又努力,连住在你家的温子乔也是这般,我感觉......”

“你感觉自己被他们抛弃了,你感觉自己有点没用?”

贺文嘉激动道:“对,就是这个意思!”

“那你想跟你跟、王苍、温子乔他们一样努力吗?”

贺文嘉纠结,他好像,没有特别想做官。

渔娘吩咐阿青:“看着他就烦人,把他撵出去。”

“奴婢听主子吩咐。”

一群丫头婆子把不肯走的贺文嘉抬出去,贺文嘉大喊:“张大娘子给你的橘子呢?还有我哥叫你带的包蛋,你给我拿走。”

渔娘被他气笑了,一边说不好意思躺平,一边又只惦记吃喝。

“你滚!”

“橘子、包蛋给我,我立刻就滚!”

“我的东西,我不乐意给!”

“渔娘,求求了!”

“哼!”

“我哥初二要带我去叙州府看灯会,你想不想去?我叫我哥去找梅叔和婶婶说,那天带你一块儿。”

两人隔着一道门讨价还价,渔娘最终答应了。

渔娘打开窗对外喊:“贺二郎,你要是敢骗我你就死定了。”

贺文嘉亲自背着一筐橘子包蛋家去,语气得意:“放心啦,我贺二郎说话算话。

风着冷,阿青上前观上窗户,冷的搓搓手:“听说叙州府每年等会都热闹,不知道今年如何?”

渔娘换了身轻便的棉衣盘腿坐在矮榻上看书:“到以后去看看就知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