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50、第 50 章

青梅煮酒(科举) 50、第 50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贺文嘉,板凳上长刺了?一节课就看你动来动去。我讲的就算你都懂了,也该规矩些坐着。不像话!”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是许耕的算术课,课上许耕发现贺文嘉隔一会儿就要动一动,好似有什么毛病。

下了课,许耕走到贺文嘉跟前,见他快快不乐:“你小子,可是生病了?”

贺文嘉叹气:“没病。”

“没病你动来动去做什么?”

贺文嘉摇摇头不想说话。

许耕也不追问了,拍着他肩膀道:“我问你一件事,你邻居家,就是有书楼那户人家,我记得你说过他家姓梅?是不是跟三思书铺的主家是一家?“

府学里的学子们都知道三思书铺的掌柜是南溪县人,梅这个姓氏在本地不多见,许耕就把三思书铺和贺文嘉邻居猜到一块儿去了。

贺文嘉懒懒地点头:“正是同一家。”

贺文嘉的前后桌同窗都听到了许耕的话,竖起了耳朵:“文嘉,你认识三思书铺的主人家?”

“没想到竟然是你邻居,文嘉,你可知道江湖浪人是谁?可能帮着引荐一番?“

“文嘉,咱们同窗一载,这点忙要帮吧。”

一群同窗围着贺文嘉说话,贺文嘉摆摆手,直说:“我不认识什么江湖浪人,你们找错人了。”

“哎,不认识也正常,你邻居是三思书铺的主人家,你问问你邻居可能帮忙引荐?“

贺文嘉忙摇头:“真帮不了你们,不信你们问王苍,他也认识我邻居。”

话题转移到王苍那儿,王苍笑着道:“你们别打听了,真引荐不了。”

唉,可惜了。

贺文嘉和王苍都拒绝了,大伙儿叹了口气,也就算了。

想来也是,江湖浪人这等大儒,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

许耕背着手笑眯眯地走了,等八月时得了空闲,他定要去南溪县一趟。

许耕看重贺文嘉的品性和聪慧,原想收他为徒,后来他发现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算学,自己没什么可以教他的,许耕也就放下了这个打算。

嘴上说放下了,可接触多了之后,许耕越发欣赏贺文嘉这小子,左思右想之下,又动了其他念头。

许耕知道自己学识一般,可他有个学识渊博的好友啊。

贺文嘉不愿意拜他为师,说不定愿意拜他的好友为师。这事若是成了,贺文嘉不叫他师父,拐弯抹角也得叫他一声师叔么。

许耕那位情同兄弟的好友,姓范名江桥,乃是九江府人。范家祖上出过一个墨家弟子。

从那一代开始,范家子弟有了传承,从此以后,范家人在各种制造技艺上十分有才能。

譬如,前朝改进的织机是范家人改进的,南方用的水车也有范家人改制的功劳,甚至江东江北的水利工程也少不了范家子弟的辛苦。

从前朝的前朝开始,范家子弟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入朝为官的更是不少。就是今朝,范江桥的堂弟范江阔,靠着南北水利工程之功,前两年已升任工部尚书。

至于范江桥本人,那是个性子硬的有才学之人。他的本性注定他当不了官,他在老家九江府治学写书,也算自得其乐。

范家人以自己的本事在朝堂上立足,既不跟寒门亲近,也不跟世族有牵扯,算是独立两派之外的孤臣。

许耕想把贺文嘉介绍给好友,肯定不能给他的家族添麻烦,所以他要去一趟贺家看看贺家人。

贺文嘉不知道许先生在打他的主意,他也不关心这些,如今他心里只惦记两件事,除了读书之外就是渔娘。

今日早上他叫人送了封信回去,也不知道渔娘收到信没有?梅叔不会把他的信烧了吧?

贺文嘉为自己那晚上头脑发热的翻墙事情发愁,很快他愁不起来了,因为先生派他去隆昌县学交流。

“啥,隆昌县?”

贺文嘉还没说话,跟他一组的黄有工先跳起来:“隆昌比我老家富顺县还远,在隆昌县学待几日,加上这一来一回的工夫,至少半个月就没了。”

“啊!我来府学是来读书的,怎么隔一两月就叫我去县学交流啊,明年乡试我还考不考了?”

分配任务的先生忙安抚道:“你们也就去这一回,等你们从隆昌县回来,以后只去南溪县、叙卫县这些地方了,到明年你们八月乡试之前,最多也就出去一两回。”

黄有功忍不住埋怨:“读书还得靠自己,知府大人把咱们打发到各县学去几天,对县学那些学子来说有什么用。”

“有没有用不需说,等明年就知道了。”

县学里多是童生,等明年秀才试一考,和往年一对比,什么都清楚了。

朱润玉劝黄有功道:“你也不用如此着急,去隆昌县来回虽要半月,路上咱们也可读书。”

唉,府学里安排下来,必须去,也没法子。

按照府学的安排,每一队去县学交流的队伍中,需由府学中一个先生带队,再选三个甲班,七个乙班丙班的学子,算作一个队伍。

这月去隆昌县的队伍中有贺文嘉、黄有功、朱润玉,王苍不在此列。

贺文嘉羡慕王苍:“你们队要去南溪县吧,运气可真好。”

王苍笑道:“明知我月底就要走,还要去府学交流一回,你还觉得我运气好?”

哈哈哈,好像也是。

朱润玉笑道:“去叙州府各地县学交流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咱们走遍了整个叙州府,也认识了各县学内许多学子。”

县学内的学子们,若有三五个中进士,些许人中举人,以后都是人脉。

黄有功摇摇头:“朱兄你想得太好了,县学内的读书人,能考中秀才就算家门有幸了,能考中举人进士地简直凤毛麟角。”

拿府学跟县学做比,府学内甲班学生至少有一半的人能中举,乙班、丙班也会有一些。县学嘛,三五年内能出一个举人,那都算是当地县令大人意料之外的政绩。

叙州府不比江南文风昌盛,有心往上走的读书人,都不会留在当地县学蹉跎,就算明知考上的可能性不大,也会年复一年来考叙州府学。

唉声叹气说了一大堆,也没用,回去收拾好行装,明日出发去隆昌县学。

贺文嘉走的当天上午,渔娘收到了他的信,得知他要去隆昌县,渔娘找出?图瞧了瞧,隆昌县不通水路,大热天的坐车去,简直太受罪了。

“主子,门房处来报,张大娘子来了。”

“快请!对了,你们再叫个人去邓家,就说张姐姐来了,问淼娘有没有空闲来。”

“是。”

渔娘放下舆图,忙去院门口迎张大娘子,一见到人就笑道:“你说你六月来,如今七月都过了半了我才瞧见你人,你说话有没有准儿?”

许久未见,张大娘子脸色红润了许多,比起去年她成婚时好似也胖了些。

张大娘子大笑,她一手提着竹篮,一手摸着肚子:“不怪我,早前你五月派人来我家时,我就想来看你,可我肚子里装了个小东西,那时候还不满三月,哪敢出门来找你。

渔娘先是惊讶,随即惊喜道:“你怀上了?什么时候的事?若是知道你有孩子了,我就看你去了。

“你可别来,我夫家人口多,不像我娘家人少,在夫家我不好接待你。”

渔娘扶张大娘子坐下,张大娘子道:“也是巧了,五月你派人来我夫家时,那几日我刚发现自己怀了,吐的昏天黑地,我娘和我婆母都叫我在家养着别出门,等到上月才好了起来。满了三月后,胎也坐稳了,随后又是给我补身子,一下耽误到今

日才来看你。”

“听起来你夫家待你不错。”

渔娘给张大娘子倒茶,后觉得不妥当,叫丫头冲了一碗蜂蜜水来。

张大娘子也不挑,她捧着蜜水喝了口,笑道:“申家是我爹娘选出来的,订婚后我两个弟弟又是多方打听,生怕家有哪里不好,我爹娘弟弟们这般尽心,我若是过得不好,岂不是伤了他们的心。

嫁人后的日子张大娘子没什么不满,但自从怀孕后,她渐渐有了其他心思。

“申家人口多,我男人是家里的老大,底下还有几个弟弟妹妹等着娶妻嫁人,家中公婆虽能干,他们种地和卖麻花挣的那点银子也只够家中使,没有多余的。”

“你是想......”

张大娘子拉着渔娘的手,诚恳又感谢道:“我的命好,老天爷叫我认识了你,多亏了你家,我和我弟弟们才识得几个字,不用跟我爹娘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挣命。”

“我知道种地有多苦,我舍不得我的儿女受这个罪,我想着,还是做点什么小生意,一家人多赚点钱,等孩子大了,不管男女,都送去学堂开蒙。”

白水村不像清溪村里有学堂,以后孩子读书要花的银钱多着呢,她不指望家中能靠读书出个当官的,她就想儿女能比她过得好些。

张大娘子道:“白水村人口比清溪村多,村里人日日上山,山上有什么值钱玩意儿早就被挖走了。去深山吧,深山多蛇虫鼠蚁猛兽,万一有个什么不好,后悔都来不及。可若是不进山,我真想不到什么法子了。”

渔娘一想也是,若不能靠山吃山,普通百姓想赚点额外的花费,能想的法子不多。

“白水村也有河,你不能继续养鸭子,卖包蛋?”

“能是能,我娘家做包蛋的手艺是独一份,不过若是有另外的法子,我不想做这个。”

张大娘子不想跟娘家抢这门生意。

张大娘子把放地上的竹篮递给渔娘:“我夫家做麻花你也知道,给你送了两斤来给你尝尝。”

“还有这个干橘皮,我给送了一斤,我夫家屋后的山坡上长着一片野橘子树,结的橘子又酸又涩,果子没法儿吃,每年秋天,村里人都会去山坡上摘了果子剥皮,把橘子皮晒干了,冬天炖肉扔一两片进去,香得很。”

渔娘突然想道:“哎呀,张姐姐,你可知道九制甘草陈皮的做法?”

“不知,又是甘草又是陈皮的,这是什么养生汤?”

“这是一道蜜饯,用料简单,做法却有些复杂,在南方的蜜饯铺子里卖得不便宜。咱们叙州府这边做得少,所以你才不知。”

屋里还有从南方买来的九制甘草陈皮,渔娘赶紧叫丫头装了一碟送来。

“张姐姐,你吃吃看,这味道你喜不喜欢。”

张大娘子尝了一口,细细咀嚼:“甜,有点酸,橘子皮的味道浓,有点吃不惯,多嚼一嚼,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甘草陈皮有健脾开胃止咳化痰的作用,蜜饯不如正经汤药好使,对身子骨却有些好处,你若是把这个做出来,送去叙州府蜜饯铺子卖,肯定能赚着钱。”

只要能赚到钱,张大娘子不怕折腾,她高兴道:“好妹妹,你肯定有方子吧。”

“有,一会儿给你抄写好,你带回去试试。”

“真是多谢了,许久没见来一趟,又偏了你一个好方子。”

“小事情,这方子也不算难得。”

淼娘抱着三郎进来,笑道:“什么好东西?也送我一份?”

渔娘忙去接过三郎:“九制甘草陈皮的方子,你家肯定也有。”

“哦,是有,早前我也想做来着,就是太费事了,想想就算了。”淼娘略活动了下胳膊,儿子又长大了些,越发压手了。

张大娘子眼睛越发亮了,只要能赚钱,她不嫌费事啊。

渔娘抱着三郎对淼娘说:“你还不知道吧,张姐姐有孕了。”

森娘惊喜又高兴道:“恭喜啊,几个月了?”

“才将三个月多一点。”

“哎哟,恭喜恭喜,这般算来,你该是冬日生,那时候天冷,坐月子也不难受。”

张大娘子笑着点点头,她娘也说她怀的时候好。

三郎乖乖坐在渔娘怀里也不哭闹,张大娘子见了眼馋:“也给我抱抱。”

淼娘没答应,她道:“你怀着孕,三郎是个不老实的,万一不小心打到你踢到你就不好了。”

渔娘也帮腔:“抱就别抱了,给你摸摸他的小肥手。”

淼娘捂住嘴笑,三郎的小手确实肥嫩得很。

许久未见,三人有许多话要说,渔娘留她们在家用午食,用了午食后,哄睡了三郎,三人脱了鞋子,又在矮榻上斜躺着说话。

森娘说养孩子的开心与劳累,张大娘子说村里的风光与闲事,渔娘听得开心不已。

比那些高门大户家里,外面体面内里糟污的把戏,还是这些普通人家的寻常小事更让她觉得愉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