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53、第 53 章

青梅煮酒(科举) 53、第 53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梅长湖赤脚挽袖子去见田知府,田知府看到梅长湖这身打扮却不觉得自己被怠慢,高兴道:“梅老爷亲自下田收稻子?”

梅长湖拱手行礼,边走边笑道:“叫大人见笑了。”

“粮食乃百姓之根本,有何可笑之。“

田知府客气地拱手见礼,转身给梅长湖介绍:“我身边这位范大人乃户部郎中,皇上御赐的钦差。范大人这几日巡视到叙州府,正好我想来瞧瞧你家今年种的稻子,就把范大人也请来瞧瞧。”

没想到这位身穿短打的大人竟然是钦差,梅长湖忙上前见礼:“见过范大人。”

不等梅长湖拜下,范大人忙扶起他:“梅老爷客气,本官这次来,是听田大人说你家种了云南府山里的一种矮稻,稻穗结得多又不怕强风,特来瞧瞧。”

“是,确有此事,我家种这矮稻也才两三年,您来的巧了,今日我家正在收矮稻。”

范大人:“今年收成如何?”

“今年天气不太好,收成不如前两年好,但好在影响不大,我数过稻穗,稻穗数目大体跟去年一样,矮稻比本地常种的稻谷要多两三串。”

“听你说来,这矮稻很适合清溪村的气候?”

“适应还是适应,听我家去云南府寨子里买稻子的管事说,咱们这边种的矮稻,还是不如那边的好。

田知府:“去年梅老爷给我家送了些稻子,我叫人看了些煮饭,吃起来香甜又有嚼劲,这稻子好吃又多产,若是能在叙州府推广开来,也是功德一件。”

“若能如田知府所言,自然是好,不过这稻子才在叙州府种植,最好多看几年再说。”

范大人没听过云南府那边报有矮稻,若是这稻种真的好,找空闲他定要去一趟云南府看看这稻子。

田知府:“粮食之事乃大事,确实着急不得。范大人,我们先去田里看看吧。”

“也好。’

田知府来过清溪村,知道梅家的田地位置,他带路走在前面,范大人落后半步,范大人跟梅长湖问起稻种的具体来历,梅长湖细细道来。

田知府、范大人都关心田里的矮稻,两人都把跟在身后的两个年轻人忘了,两个年轻人也不生气,翻身下马跟着去田间。

其中一位健壮身高,瞧着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名叫陆集,他一路上打量着清溪村的山水,叹道:“小安,有山有水有良田,此地真是个好地方啊。

陆安哼笑:“大哥,天下之大,这种小村落多的是,尤其是西南这等多山之地,这一路行来看了这么多地方,难道你还没看够?”

陆集笑着摇摇头:“哪里看够。若是老家也能有这种山水,咱们大晋朝的百姓,定然都安居乐业吧。”

陆集生在北方,从小长在京城,见多了北方粗犷荒凉的景象,这次听家中长辈吩咐跟着范大人出来长见识,真是爱极了清溪村这样清丽秀美的小村子。

陆安摇摇头,这话说得也不全对。西南三省全是这种气候,当地百姓大多也是穷的。

缴税,养活一家老小,家中婚丧嫁娶,全指着种地所得的那点粮食。种地优势看老天爷吃饭,不敢说旱涝保收的话,难着呢。

陆集小声道:“多山有多山的好处,田地被山水分割成小块,无法集中,当地豪族占也占不了多少。”

他们跟着范大人从京城一路南下,到江南巡视后,这才坐船来剑南道。逆流西行,江南河流湖泊两岸肥沃的平原上,豪族一占就一大片地,普通百姓被挤得只能去当佃农。

陆安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叫那些人等着吧,皇上早晚有一日会把那些地从豪族手中抠出来。

那些人若是不怕死,就拿脖子来试试朝廷的刀利不利吧。

说话间到了田边,田知府认出正在打稻子的贺文嘉,他赞道:“文嘉不错,家来还会帮着收稻子,府学内你的同窗们只怕都比不上你。’

田知府常去府学,府学内的学子们都见惯了田知府,大家都对田知府都有几分熟稔亲近,贺文嘉丢开稻禾,沾了稀泥的手在身上蹭了蹭,笑道:“我打稻子是我自己的事,您可别回头就叫府学内众学子都去地里干活儿,大家平日除了读书还要奔

走在各县的县学间,已经很劳累了。”

“好哇,看来你对去县学交流很不满啊。”

田知府语气轻松,言笑晏晏,贺文嘉知道田知府没真生气,他道:“说不上不满吧,去府内各地县学走走也挺好,就是我们觉得,这样三五日交流起不到什么作用,还得有好先生教导。”

贺文嘉从小得孙先生教导,以前不知,到了府学内,跟黄有功朱润玉他们来往得多了,他才知道孙先生教他的东西有多厉害。

黄有功出身寻常且不提,朱润玉家中颇有资财,他家有银子为他请名师教导,朱润玉自己读书也用功,可他在学识上依然不及有些意懒的他。

贺文嘉说的话田知府当然知道,只是,这名师不是那般好请的。

真正会读书会教书的先生,除了孙浔这样的几极个别人之外,大都集中在京城、江浙这样的地方,哪里会到偏远的西南来。

就算那些大儒肯来,也很难留得下。

“府学的事先不说,今日本官是来看矮稻来了,你可知道这稻子?”

贺文嘉笑:“我就是个干活的长工,这稻子怎么种怎么养的,您还得问我梅叔。

田知府抬眉看了他一眼,又看到规规矩矩站在梅长湖身边被丫头簇拥着的小姑娘,顿时笑了起来。

他们两人说话的功夫,范木秀已经脱了布鞋下田了,他亲手从田里拔出一棵稻禾,从根须开始察看,看根须的细密、长度,又看根茎的颜色、粗细,再看禾叶的宽窄、稻穗数目等。

仔仔细细又看又摸后,范木秀叫人拿他随身带着的小锄头来,又在田里不同的位置挖了几棵,把稻禾放到河水中洗净,摆好放在地上,有护卫拿了根绳子过来,仔细量起来。

渔娘站在一旁看着范木秀他们干活,渔娘有些惊讶,没想到他做事竟然这般细致。

梅长湖也瞧见了,知府笑着跟他说:“范大人是干实事之人,否则,上面也不会派范大人为钦差巡视天下。”

从丈量天下田亩之事就可看出,皇上十分重农。大晋朝建立后,皇上提拔了许多有才能之人,范大人只是其中之一。

范大人忙活的时候,贺文嘉依然干他的活儿,木桶里的稻子装满了,赶紧盛出来腾空,他又继续干活。

陆安脱了鞋子跳进田里:“这位小兄弟肯定累了,我帮你干一会儿吧。”

在岸上看了一会儿,陆安跃跃欲试,贺文嘉正想歇一会儿,于是愉快地把活儿交给他。

兄弟弟下田了,陆集也脱了鞋,挽起裤腿下去帮忙。

刚才贺文嘉一个人埋头干活儿,现在陆集和陆安兄弟俩轮流干活,两人不嫌累,倒是越干越起劲。

贺文嘉上到岸边,看着两人笑,一身牛劲儿就该用到正处,好极好极。

渔娘给贺文嘉使眼色,贺文嘉自觉去河里把手脚洗干净。

等贺文嘉回来,阿青送来一个竹筒,贺文嘉以为竹筒里装的水,也不看,端起来就喝,喝了一口他尝出来,甜滋滋的,这是银耳汤。

贺文嘉左右看了看,不好叫旁边的田知府闻着味儿,他往渔娘身边挪了挪,小声问:“你叫人炖的?”

渔娘嗯了声,也小声说:“别吭声,自己偷偷喝吧。”

贺文嘉咧嘴笑,捧着竹筒,毫不客气地几口喝完了,豪迈地一抹嘴巴。

干了半个时辰,手臂有些累的陆安站在田里歇息,他哥去抱稻禾的时候,安跟他哥说:“那小子喝的肯定不是水。”

竹筒里若是水,那小子刚才仰头喝的时候,水肯定倒出来了。

“饿了?”陆安胳膊肌肉鼓起。

“饿了,我还累,胳膊累,腰也累,蚊子还咬我。”

“那你在边上站着吧,给我递一递稻禾,我来干。”

陆安冲他哥笑:“还是哥厉害。”

陆家是武勋之家,两兄弟从小习武,陆安远不如他哥厉害。

陆家两兄弟干着活儿,直到快午时了,梅家管家过来,说家中已准备好饭食。

梅长湖请远客们家去吃饭,陆安双手撑着后腰上岸,学着三三两两的村民们去河边清洗胳膊和腿上的稀泥。

有个胆子大的老汉笑着说:“现在的读书人不错,会读书,还会干活,以后高中当官了,肯定是个好官。”

陆安一边洗脚一边笑道:“老丈,您怎么看出我是读书人?”

“看你细皮嫩肉的,跟贺家小少爷像,不是读书人还是什么人?”

“贺家小少爷?“

“就是刚才跟梅小姐家去那个,看着跟公子你差不多高的那个。”

“刚才的地是梅家的地吧。”

河边洗脚的众人闻言都笑了。

那老丈见梅老爷带着贵客已经走了,他才笑道:“梅贺两家不用分得如此清楚,贺家小少爷来梅家干活是应该。”

“没错,我家女婿跟我家闺女定亲的时候,夏收时也要来我家干几日活。”

“老刘头家的女婿懂事,不像我家小女婿,拈轻怕重干不了活儿。”

“你家小女婿不错啦,逢年过节也会带你女儿家来瞧瞧你们老两口。

听村民们议论,陆安恍然大悟,笑着点点头,原来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