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79、第 79 章

青梅煮酒(科举) 79、第 79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陈家跟苏家那是姻亲关系,陈家对苏家多有扶持,按理说,只要苏家别跟朝廷对着来,有陈家做后盾,苏家最多损失些土地钱财,就能全身而退。

所以,苏家人为什么暗中离开淮安?

渔娘皱眉道:“会不会是因为苏家不欲惹麻烦,所以低调行事?其实人并没有离开淮安?”

贺文嘉也不知道,叫管家把送礼的管事请来。

不过一会儿,送礼的管事急步前来。

“不需行礼,你赶紧说堂叔如何知道苏家人已离开淮安之事的?其中有几分真?”

那管事低头道:“苏家这些年在淮安势大,原来我家主子也没有这般想,可有一件事却不对。”

“什么事?仔细说来。”

“苏家有个专门种瓜果菜蔬供应家中吃喝的庄子,那个庄子跟咱们家一个庄子挨得近,庄里的农人也偶有来往。”

“以往苏家的管事每日天不亮就要送几筐菜蔬去苏家,我们的庄头却说这一个来月里,只见过三五回苏家管事送菜进城。主子安排人去查过了,苏家没从庄子上要菜,也不曾在外头另买,就觉得其中有异。”

“加之,苏家今年不办宴,家中女眷少爷小姐们也不出门,就觉得猜测更真了几分。”

听完管事有事实有根据的猜测,挑不出错来,贺文嘉心中有种预感,苏家只怕真把大部分人迁走了。

可还是那句话,何至于此呢?

当年清查湖广的土地,襄樊陈家也是好生配合,没道理轮到淮安苏家,苏家就要作妖了吧?他们哪里来的胆子?

人家襄樊陈家是世家领头羊,还是开国功臣,御封的镶国侯,跟陈家比起来苏家算个屁呀。

想不明白,但是又直觉其中有事情,贺文嘉一点不犹豫地去前院找他师父去。

小年后皇上已经封印,朝廷衙门里除了轮值的官员外,其他人已经放假了,这几日官间聚会的,郊游赏雪景的不少,范江桥前两日出门跟友人喝酒,着了凉,今日在家中休养。

贺文嘉找过去时,身上盖着棉被,斜躺在矮榻上看书的范江桥头都未抬。

“倒杯茶来。

“是。”

矮榻不如火炕暖和,范江桥又病着,矮榻前放了个火炉子取暖,火炉子上放着个茶壶,里头煮的是南溪县送来的老鹰茶,这个越煮越有味。

贺文嘉心里装着事儿,却不急这一时半会。

只见他端来矮桌置于矮榻上,茶壶、茶杯都放上去,不紧不慢地倒了两杯茶,跟师父对饮。

“师父,喝茶。“

范江桥半坐起身,把书搁在枕边,轻轻吹着茶汤,待不烫嘴了才抿了一口。

不错,茶汤煮得刚刚好。

这时,范江桥才开口问:“好不容易在家歇两天,我看你书都不看了,我以为你在后院吃喝玩乐混着,怎的有空来找我了?“

“师父,我是为江苏清算丈量田亩之事。”

贺文嘉把淮安苏家的事原原本本告诉范江桥:“来找您的路上我也想过,会不会因为淮安梅家跟苏家有牵扯,所以想多了。”

贺文嘉又说:“可我又觉得,梅家苏家认识几代人了,一直都是你强我弱,我弱你强,互相有合作有忌惮,应该没有比他们两家更懂对方,梅堂叔这般说,可能性很高。”

范江桥笑问:“你曾对我说过,你考科举做官是为了有能力护住至亲?”

“也不耽误我为百姓做点什么吧,毕竟我领的俸禄都是百姓缴纳的赋税。”

范江桥点点头:“你这般说,意思是你不在乎世家和皇上、钟应芳他们。在土地这件事上,你只在乎百姓?”

“权力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可百姓无辜。我担心他们拿百姓做筏子争斗。”

不在乎寒门世家的争斗,只在乎百姓,深究贺文嘉的政治立场,他其实是偏向皇上,毕竟,是皇上坚持要从世家手里争夺土地和隐户。

“你心里如此担忧,是否是害怕世家胜了?”

“应该是吧。”

世家胜了,那像郑良这种出身高门的渣滓会越来越猖狂,别说庶民,小家族中的男男女女都会沦为其肆意欺辱之人。

范江桥意味深长道:“皇上正值春秋鼎盛,可若是论年纪,也不小了。”

皇上能勉强压制世家和各地圈地的大族,稳步推行清查丈量天下田亩之事,靠的不仅是皇权,还有紧紧握在他手中的兵权。

可一旦皇上没了,誓死效忠皇上的那些手握重兵的公侯,还有全境百万大军,可不见得会听大晋朝下一位继任者的差遣。

那时候别说清算丈量东南剩下几个省的田地,只怕北方及西南等地已经分了田地的地方,都会被当地大族重新抢回手中。

贺文嘉陷入沉思。

“余庆呀,你既然心里有决定了,不如就为你的坚持多做些。师父很盼望有一日,当旧的世家没落,寒门崛起养出新的地方大族来,那时手握权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人,心中是个装着天下万民的人。”

“师父希望,那个人能是你!”

贺文嘉惊得站起来退开,用食指指着自己,不敢置信:“师父,您自己不奋斗,一辈子不入朝堂,竟指望我这个弟子能当上首辅?“

贺文嘉有句话没说出口,我何德何能呀,能叫您对我有这种期望!

范江桥笑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是我的弟子,师父相信你定然比我好。再者说,除了我,你还有个从小教你到大的孙先生,你好叫他失望?”

贺文嘉撇嘴:“我孙先生对我可没,您这么高的指望,他只盼着我和渔娘安安稳稳过一生。”

“谁不想安稳一生?可覆巢之下无完卵,你可知?”

正是因为知道,他大哥受伤的事彻底打醒了他,他才会科举出仕啊。

范江桥放下茶杯,靠着软枕躺下,慢慢悠悠道:“如今还不是你出头的时候,你还有时间慢慢想。”

“去吧,淮安的事你不用操心,明日我去范家一趟,该如何,范江阔知道该怎么办。”范江桥赶人了。

贺文嘉回正院,走到垂花门前,他想明白了师父的意思。

如今寒门和世家正热闹,他这个两不相帮的编外人士最好是旁观。

再过几年,等他的书修好了,皇上对他也有信任了,那时候才是他冒头的时候。

贺文嘉心里很笃定,每次他去保和殿,皇上都有意指点他,培养的意味不言自明。

皇上对他不比左士诚和王苍差,只是左士诚和王苍被摆在明面上,所以才显不出皇上对他的看重来。

贺文嘉慢慢走回正院,他又想明白了一桩事,师父,或者说是范家,他们毫无疑问是皇上的人。

范家在前朝时并不得势,到大晋朝才实事的皇上重视起来。当今皇上若是没了,为了保证大晋朝第二任皇帝即位时范家不被打压,范家如今也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

范家明面上不能站寒门,更不能站世家,也不能在当今皇上还在位时跟哪位皇子交好。

不二之臣不好当呀,范家最好的选择,就是选他这样有潜力的自己人扶持上去。

贺文嘉想到这里,回屋把丫婆子都赶出去,夫妻俩凑一块儿偷偷说范家的闲话。

渔娘说:“范先生又不是我师父,范先生自有他的立场在。”

贺文嘉其实并不在乎这个,去年冬天他入京赶考时范家对他客气冷淡时他就已经想通了,如今就算知道范先生对他这个弟子也有所打算,他已能平常心看待。

再说了,师父教养他也没少花心思,他是领情的。一码归一码。

渔娘见他真不在意,直接放出爆言:“我认为范家人于国于家,比山东那群孔家人有用。’

“呵呵,巧了不是,我也这么认为。咱们不愧是举案齐眉的夫妻呀。”

渔娘白了他一眼:“少贫嘴,以后呀,你要比以前更努力些才好。”

皇上这样的性情,好也不好。

对那些溜须拍马走捷径的人不好,对贺文嘉这种认真做事求上进的人十分好。

有做事的能力,升迁的前途大大好,尤其现在一省一省的土地慢慢从世家手里夺回,为了守住从世家手里夺回来的土地、人口、税收,朝廷十分需要扶持一批忠心于皇上的官员起来。

贺文嘉给自己剥了个核桃,给渔娘吃一半,自己再吃一半。他盘腿坐着,吃完核桃才说:“我猜师父之前并没有想到我能如此得圣心。”

“嗯,我也觉得是因为范先生觉得你前途光明,才会推着你往上走。”

渔娘觉得,在此之前,就算贺文嘉中榜眼,进翰林,以范江阔为首的范家人,对贺文嘉这个范江桥的弟子,也只是观望姿态。

今年新一批的进士已经冒头,左士诚、王苍、贺文嘉。

左士诚是钟应芳的弟子,王苍是陈家的女婿,范家一个都搭不上,除了贺文嘉他们还能选谁?

就像范先生说的那样,皇上虽然龙精虎猛,论年纪也不小了。范家若不选贺文嘉,再等三年后,甚至六年后的进士出头时,他们再择一人支持吗?

呵,他们大概也等不及了。

贺文嘉伸手抱着渔娘晃来晃去:“还是你好,若不是你同我一块儿来京城,我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渔娘不客气地推开他:“行了,你的事说完了,现在说说我的事。”

“你的什么事?”

渔娘把装帖子的筐子放他面前:“你同窗好友黄有功、朱润玉、石匀、胡玮,还有淮安梅家、范家村,以及林家大舅、二舅家的年礼单子我都定好了。另有王家、任家、高家、唐家的年礼单子,他们送得太厚了,你看看。”

王家,也就是王苍家的年礼单子,贺文嘉和渔娘一看笔迹就知道不是王苍亲笔。这字迹清秀端正,像是受过严苛训练的闺阁娘子写的字。

渔娘:“我猜是陈夫人亲自拟的单子。”

从心里面说,贺文嘉和王苍对两家保持距离这件事十分有默契,若是王苍亲自列的年礼单子,不会送得如此贵重。

陈夫人年礼这么一送,渔娘倒是不好回礼。

贺文嘉想了想:“他们怎么送的咱们就换个样回过去吧,回头我跟王苍提一嘴,陈夫人知道了,应该就不会这样。”

“嗯,只能这样了。”

任家、高家,一个是任二娘子娘家,一个是任二娘子夫家,两家的礼送的厚,其中是有缘故的,两家头回送年礼,渔娘想着收下就是。下回两家若是再送,肯定不能收了。

至于唐家,那是慧敏郡主夫家,慧敏郡主有心和渔娘交好送下重礼,渔娘肯定不能贪便宜,肯定也要体体面面地回去。

“慧敏郡主送的这些布料、摆件玩器一类的倒是好回礼,只是你看这礼单子,单子上面列了许多新鲜菜蔬,都是京城冬日里有银子都买不着的好东西。”

渔娘亲自去厨房看过,菜是装在筐里,用棉被裹着送来的,掀开棉被一看,那叫一个新鲜。

渔娘猜测,送来的这些菜蔬中,说不定有皇庄里的东西。

渔娘说:“淮安送来的年礼里面倒是有些菜蔬,因叶子菜不好送,送来的菜蔬里,只有冬笋值价又难得,可以列到单子上。”

“那就送冬笋吧。我记得咱们家有几个做竹笋难得的菜,菜方可比什么菜更难得,补两个菜方去,别人指定挑不出错来。”

渔娘当然也想过送菜方,独家菜方不仅难得,还能体现贺家的底蕴,以及她对慧敏郡主心意的看重。

就是吧,毕竟是家中厨娘研究试验出来的独门菜谱,有些舍不得。

罢了,说送就送吧,再送几条火腿去,也方便唐家配菜。

慧敏郡主不仅送了年礼来,还说大年初四她不忙,要来家中拜访。

贺文嘉道:“来就来吧,那日我出去玩一日。”

“去哪里玩?”

贺文嘉笑道:“怎的,担心我去那些青楼楚馆?”

渔娘才不担心,她笑道:“你若是那日得闲,不如去保定府一趟,我找人在那边寻摸庄子,牙人说找到三个还行的,你去看看,旁人去我不放心。”

渔娘从小在好山好水的南溪县长大,吃惯了新鲜菜蔬,如今既知道在京城至少还要住上几年,渔娘就想买个庄子种菜。

贺文嘉没骨头似的靠在渔娘肩上:“说什么旁人去了你不放心,你就知道拿好话哄我干活。”

“那你去不去嘛?”

贺文嘉故意大口叹气:“去,怎么敢不去,咱们家是夫人你做主,我哪敢不听你的话。”

渔娘忍不住笑,回头搂住他肩头,亲他。

贺文嘉的眼眸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

把淮安的事推给师父,小夫妻俩在屋里厮混倒是逍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