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80、第 80 章

青梅煮酒(科举) 80、第 80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腊月二十九,宫里给百官送福字,算是皇上对今年他看得上眼的臣子们的褒奖。

四公六侯这人家是陪皇上打天下的忠臣,自然家家得了皇上的福字。除此之外,例如皇上恩师白家、二皇子府、工部尚书范江阔、户部左侍郎郑匡等十来家也得了皇上的福字。

得了福字的和和得福字的人家在悄悄打听,跟去年差不多,得皇上看重得官员多是四品以上的大员。

跟去年不同的是,在得福字的人中,唯一一以翰林院从六品修撰得了张福字的左士诚,十分突出。

左士诚出身寒门,他又是不受人钱财的性子,因此内城的宅子他住不起,一大家子住在外城东水巷。

送福字的内侍从宫里出来,骑马路过公侯和高官们聚居的西泉坊、春和坊,一路往东城门口处的东水巷去,叫许多人看在眼里。

梅家的宅子不临街,自然看不到这。

梅家隔壁那少詹事张家的下人爱打听,出去跑一趟回来,跟梅家的门房说了几句,门房把话传给管事,管事传给小林氏,小林氏又说给主子们听。

左士诚八月回乡祭祖后回京,这几月他在翰林院当差当得如何,叫贺文嘉说,自然是不错的。但要说能跟各部尚书、侍郎比肩,那不可能。

“啧,还是拜好先生受益。钟大人冒着天大的风险在江苏当差,他这弟子成了皇上的心好,里子面子给足了。”

渔娘摇摇“面子罢了,若是真给里子,皇上至少也该给左大人在内城赐套宅子。”

西泉坊的宅子是公侯们的地方,左士诚住不了,春和坊可以吧,给套春和坊的二进宅子,足够左士诚奋斗大半辈子了。

说得也是。

贺文嘉顿时起来,还是他运气好,托了岳父和岳母的福,他一芝麻小官儿如今竟在春和坊有套大宅子住,不客气地说,春和坊可是大晋朝地价最贵的地方啊。

说起来王苍一家住在内城平安坊,听说还是托了陈家的关系在那儿买到一套宅子。王苍家他去过一回,论宅子格局、大小、位置是比不过他家春和坊这套宅子。

渔娘推他一下:“想什么好事儿呢,坐那儿傻。”

贺文嘉道:“想我们家的宅子,咱们家那套一进院的宅子还空着,若是凭出去,一年所得的银钱一定不少吧。”

“那是自然,反正以你的俸禄,不一定付得起房钱。”

渔娘斜他一眼:“怎的,我缺你银子使了?想把房子凭出去收租?”

“你看你,我哪里说你给的银子不够使了?我只是想到了宅子,白提一句罢了。”

渔娘道:“那套小院子是我祖父当年给我师父师娘成亲后住的宅子,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不愿意把自家的宅子租出去。以后你的好友同窗们上京赶考,借给他们短住几月倒是使得。”

去年他们来京城赶考,黄有功、朱润玉他们是借住在那儿。

贺文嘉也想到了黄有功他们,不禁感叹:“日子过得太快了,去年这时候我和黄兄他们还在为会试发愁,为了熬过会试那几日的严寒,早早穿上单衣读书适应,又是风寒又是咳嗽的。”

他熬过来了,黄有功、朱润玉他们还要再来一回。

从南到北花几月功夫和许多钱财来京城考一回会试,还要经受身体和精神的折磨,三年一次的会试,普通人又有心气儿来几回呢?

渔娘安慰道:“还发生的事别提早担忧,船到桥自然直。”

“也是。”

夫妻俩闲聊几句丢下了,两人懒洋洋地坐在软榻上,一起看从外买回来的话本。

京城里南来北往的人多,读书人也多,所以京城书铺里各式的话本也远比南溪县、叙州府这偏远地方多。

如是吧,对渔娘来说,这话本得文雅虽文雅,是故事不怎么吸引人。

渔娘的游记京杭篇送回南溪县了,估计年春天能刊印好送到书铺里卖,渔娘暂时有新的游记可又动了话本的心思。

“你想什么?”

渔娘百无聊赖地翻阅话本:“不知道,暂时还什么想法。

“冬日里法子,等翻年天儿热了,你若是在家待着无聊,可以多去外面走走。听说京郊外有好几座有名声的道观寺庙,你若喜欢,隔段时日去道观里住几日也可。”

渔娘才不用他教她怎么打发时慧敏郡主跟约好了,要去草原上跑马。

贺文嘉心里微动,他也想去,他忍不住丢开书,轻轻扯着渔娘袖子,眼巴巴的。

渔娘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撕开他的手,感觉自太粗鲁了,又温声小意哄他:“夫君呀,你是一家之主,咱们一大家子还要你撑着。只有你守好咱们的家,我能出去散心?。”

不得不说,贺文嘉很受用,一翻身压着她:“草原我是去不了了,等开春了,日子,你陪我去京郊玩两日吧。

渔娘仰啄他脸颊:“成交!”

渔娘忍不住?挺好哄的。

他们夫妻成亲以来,这是第二年在京城过年了,家里主子不多,事情也好办,只需渔娘吩咐下去,家里的里里外外的管事能把差事办得井井有条。

大年三十范江桥留在家里过年,贺文嘉和渔娘俩人去前院书房陪范江桥下棋说话。

晚上用了年夜饭后,管家带着家中管事来主院拜年,紧接着是家中他下人,夫妻俩受了礼,给了红包,大家欢欢喜喜地守岁去。

守岁到凌晨,小夫妻俩亲自去大门口放鞭炮,噼里啪啦响了一阵后,空气里到处是硝烟的味道。

贺文嘉自得地吟诗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渔娘困倦不已,打了哈欠道:“咱们这儿是京城,有春风,只有寒风,快回去洗洗睡吧。”

“困了?我背你回去。”

“几步路,不用。”

夫妻俩绕路去正院书房跟先生问了声好,这回去休息。

晚上守岁熬得太晚,隔天大年初一不需要出门走亲戚,夫妻俩一觉睡到中午。

自当家做主是舒坦,在家时大年初一早上还要早起给爹娘拜年呢。

大年初一混着过了,大年初二走亲戚,也有回娘家的,小夫妻俩初二有安排,跟着范江桥上午出门会友,跟着蹭了顿宴席,下午去范尚书家拜年。

贺文嘉知道前几日先生已经把淮安府桃源的事告诉范江阔了,今日上门拜年,范江阔给了夫妻二人一人一大红包,嘱咐贺文嘉勤恳为皇上为朝廷办事,多的话一句有。

范江阔不说,贺文嘉自然不会追问,心里当这回事,乖巧给范家长辈拜年问好,用了晚食回。

大年初三,贺文嘉和渔娘要去林家拜年,大舅舅不在家,因为初三日许多官员要进宫给皇上拜年。

因还在年节中,不谈朝政,君臣比平日里自在许多,大多是闲谈诗词文章之类的。

武官不会诗文也无妨,说趣事皇上也是爱听的,可以说十分给面子了。

范江为工部尚书这自然也去了。

他去得晚,他到的时候,四公六侯们已给皇上拜完年家去了,他五部尚书只有姚大人还陪着皇上在喝茶。

“南归,怎的来得这般晚,朕以为你今儿在家忙着砍木呢。”

皇帝着称呼范江阔的字,又取他是工部尚书了还喜欢做木工活,言语之的亲近不言。

范江着走过去给皇上拜年,道:“臣许多年认真做过活儿了,如今我的手艺差到族中小辈瞧不上,索性不做了。”

皇上指着旁边的位置叫他坐,道:“那你在家忙什么?不会跟陈大人一年节期忙着待客吧。”

陈方进是世家公认的领袖,逢年过节时陈家的宾客自来多,皇上提这范江阔却“下官嘴笨,不会交友,不如陈大人许多。今儿出门晚了,只因昨儿跟子们喝酒,一时过量,叫皇上见了。

“过年嘛,一年一次,喝醉了也不妨事。”

范江阔抬眸打量,皇上跟他说时还跟姚大人下棋,看来心情十分不错,这时候范江阔犹豫了。

范江阔坐在姚炳斜对面,姚炳看范江阔面露难色,了:“范大人有话想跟皇上说?”

皇帝转看范江阔脸色,眉尾微挑:“有何事?”

范江阔站起身:“不敢欺瞒皇上,臣昨日听来一件事,关于淮安府良田之事。”

皇帝和姚放下棋子,皇帝脸上的意淡了:“仔细说来。”

“是。

皇帝从小博闻强识,范江阔提到淮安桃源那块地,苏家,皇帝脑子里自然而然想到了淮安本地大族之的姻亲,想到了陈家。

范江阔讲完从堂哥那儿听来的话,低下道:“皇上您也知道,下官是九江府人,淮安府离九江府远得很,对于淮安府的事下官一概不知。”

见皇上说话,范江阔又道:“说起来,我堂哥收了弟子姓贺,在京城时一直跟他弟子住一块儿,贺家那小子妻是淮安府当地人,从老家人那儿听来一两句闲话也是常事,听错了也是有的。”

皇帝轻哼:“范大人啊,你看朕是那等不讲理的人?”

范江阔赔“自然不是,要不,给臣一百胆子,臣也不敢到皇上跟前来说不着了调的闲话。”

皇帝知道范江阔胆子小,对他说的这话也往心里去,到底,他肯说这话也是为了朝廷。

皇帝心烦:“别说得那么生疏,什么姓贺那小子,你当朕不知道他叫贺文嘉?”

范江阔不吭声了。

看他这副装傻的模心烦,一挥手叫他退下。

“是,臣着走了,臣祝皇上......“

“闭嘴,走吧!“

范江阔立刻闭嘴,悄悄退出去。

皇帝的好心情了,心里到底担忧,看他以前的军师,如今的内阁首辅:“为民,你说,钟应的折子掺假吧。”

姚炳道:“您在钟大人身边少放人,这事儿您应该最清楚。”

皇帝陷入沉思,陈家那儿,陈方进不是什么老实人,算他陈家的土地让出来了,陈方进对朝廷低皇帝也不信他。

“为民呀,你是不是也觉得,这次江苏之事太过顺利了?”

前几年因为收山东土地之事差点变成谋反,南方的地方大族比山东的大家族更多,更有钱,也更有势力,按理说,不该进行得如此顺利。

年前收到江苏送来的好消息,皇帝心自然高兴,以为是当地世家看清查丈量天下田亩之事不可阻挡,所以主动退让了。

如今看来,不尽然。

姚炳道:“皇上,之前您选钟应芳的时候我说他背景,只怕弹压不住当地官员士绅。’

是呀,钦差名声好听,到了地方上想叫当地官员士绅配合,并不容易。

但是,有他更合适的人选,皇帝把钟应芳推上去。

钟应芳想入阁,需要大功劳,君臣二人算是达成了默契。

为了顺利把江苏之事办妥,皇帝给了钟应芳调兵权,一是为了防止山东谋反之事再发生,二是为了他能使唤得动当地官员。

皇帝脑子里又过了一遍,道:“叫人盯着陈家,再派暗卫去淮安暗察,有不妥立刻八百里加急送信回来。”

姚炳也觉得这般安排比较妥当,必要因为一似是而非的消息改变主意,临时换将是大忌。

“皇上,恩科还开不开?”

“不着急,皇太后五月生日,还有月,到时候再提。”

大晋朝建立的时候,皇帝担忧朝堂之中无可用之人。那时候想开恩科取士,培养自人。

可当时姚炳一力阻拦,因为那时候开恩科考出来的举人进士也是各地世家大族的人,必要再折腾一圈。

如今十八年过去了,这年来持续推行的利好寒门子弟科考的相关国策,寒门子弟科考的人数渐多,如今开恩科正是时候。

正好,今年乃是皇太后七十大寿,开恩科合情合理。取了新士子入朝,培养好放到江苏去。

江苏丈量田亩之事若是推行顺利,朝廷肯定要逐步换掉江苏关键位置上的官员,换上信得过的人过去,免得分给百姓的土地又抢了。

皇帝是最想开恩科的人,如今姚炳主动提起,皇帝却想谨慎观望观望。

范江阔从宫中家去,把自关在书房一多时辰,等他从书房出来,有什么事儿有了,乐呵呵地跟家中小辈说话闲谈。

范江桥和贺文嘉知道范江阔今日进宫要提淮安之事,知道范江阔出宫他们也上门询问,依然该做什么做什么。

正月初四,贺文嘉带着管事骑马去保定府看庄子。他走了咩时辰,慧敏郡主和任二娘子来了。

渔娘亲自去二门处迎们。

慧敏郡主下马车进正院子,打量一番后道:“我看你是闷不吭声发大财的人呐,在外谁把你这翰林娘子放在心上呀,叫他们知道你们夫妻二人住着这么大的宅子,还是在春和坊这的好地段,那人只怕羡慕得眼睛要流血了。”

“祖上传下来的罢了,我们夫妻可这么本事买来春和坊的宅子。”

渔娘请他们坐,又唤阿青上茶点,渔娘亲手给们烹茶。

渔娘一边烹茶一边闲话道:“京城的宅子贵,若是不挑,咱们这的人家也能买得到。可京城的庄子不一了,冬天里想吃点新鲜菜,花大价钱去买洞子货也难买到好的。我想自买庄子点菜吃,打听了一圈也碰到有人卖。”

“这不,牙人说保定府有庄子还不错,我巴巴把我夫君打发去保定府看庄子了。”

任二娘子说句实在话:“我们家在京城许多年了,也只在保定府有庄子,京郊的庄子一是不好寻,二是价钱贵,我爹娘舍不得。”

慧敏郡主道:“你们俩若是不缺银子,我倒是能给你们找小庄子,还是挨着温泉那冬日里菜呀也方便。”

有温泉的庄子呀,任二娘子记得那片地是皇家的。

“是皇家的,不过也不全是大庄子。那里位置不好的小庄子有许多交给宗人府管着,我听我娘说宗人府嫌那小庄子管理麻烦又不赚银子,想卖掉一。”

再小的庄子也是带温泉的呀,是有钱也难买的好东西,怎么要卖呢?

渔娘顿时白了,皇家近亲少,温泉庄子只是大庄子够分了,小庄子握在手里确实多大用处。

渔娘道:“有您牵线搭桥,若是我家出得起钱,肯定要买一小庄子来。”

慧敏郡主大包大揽:“包在我身上。”

任二娘子心动,却不好说一定要买的话,只说回家问问长辈。

三人又说起草原上,说草原上的烤全羊味道好。冬日缺草料,牛羊不肥,要等到四五月牛羊养肥了去好。

慧敏郡主事情也忙,只能留一时辰,喝茶闲聊片刻,慧敏郡主回家去了。

跟渔娘道歉:“本来想尝尝你家厨娘的手艺,奈何中午要去我二堂叔家团聚。”

“郡主哪里的话,咱们常来往,不必在乎这一时。”

慧敏郡主走后任二娘子也多留,渔娘送走任二娘子后,跟管家说:“你去趟林家,问问我舅母可知道温泉庄子的事。”

管家应声出门。

渔娘回屋后十分高兴,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冬天有新鲜菜蔬吃了。

而贺文嘉那儿,他去保定府的路上碰到成群结队的庶民往京城去,看他们身上衣衫单薄,嘴唇冻得发青。

再细听他们说话,口音是淮安那片的人,贺文嘉的脑中那根弦一下绷紧了。

要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