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9、第 9 章

青梅煮酒(科举) 9、第 9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南山上风景独好,但到底寂寞了些。从山上下来,回到清溪村,田地里的粮食,路旁小儿嬉闹,鸡鸣狗吠,房舍飘出来的袅袅炊烟,归家的农人,这才是人间盛景。

赏着乡村景色,孙浔长舒一口气,只盼老天垂怜,让百姓们多过几天好日子吧。

今日走了这么多山路,即使大家心情都不怎么好,胃口还是好的。

吃完晚食后,渔娘陪她娘去院子里散散。

梅长湖站在院子里一株梅树下,唉声叹气。

孙浔见师弟心情不振,就道:“也不用如此沮丧,李道长从亲友处得到些许消息,也不知道真假,或许事情尚有转机。”

梅长湖试图安慰自己:“也是,皇宫里的医术圣手多得很,说不准咱们看到信的时候,贵人的病已经治好了。”

渔娘没有先生和她爹那么乐观,这个时候,简单的风寒感冒都能死人,更别说得其他什么大病了。

渔娘提议:“爹,您给淮安那边去封信吧。”

梅长湖嗯了声,确实该去封信问问。京城若是生了变动,皇帝扶持的寒门和世家之间的斗争避免不了,主□□边就别把生意做太大了,还是稳着些好。

阮氏踌躇片刻,才道:“我有件事想请教孙先生。”

“阮夫人客气,您请说。”

“我家两个孩子都将走科举之路,我听我家老爷说,天下承平,皇威日盛,且又肯扶持寒门及我等小家族,只要孩子认真读书科考,自能走出一条大路来,这以后……”

“阮夫人毋需着急,二郎先不提,只说大郎去东山书院读书才两三月而已,明年二月会试大郎不会去,离下一回春闱还有三年有余,你别急,且看个一二年再说。”

阮氏眉头微松:“不怕先生笑话,我膝下就这两个孩子,家里日子尚且过得去,若是叫他们去刀枪冷箭中博取功名前程,我宁愿他们在南溪县过一辈子悠闲日子。”

阮氏有两个儿子,林氏只有一子,她心里无比认同阮氏的话,无论什么高官厚禄,都比不得孩子的安康。

梅长湖轻吁口气,忍不住叹道:“岁月静好无波澜,祈愿平安度流年。”

当今皇上是个能人,作为小老百姓过了几年安稳日子,以为能长远,没想到太平日子这般难求,这般脆弱。

晚上熄灯休息,梅长湖和林氏都睡不着,两人说着以后的打算。

梅长湖:“世事多艰,天下太平了几年,这一二年里,主□□边送了几回信过来,说咱们梅家人丁单薄,想叫咱们搬回淮安,一起把家业做大,恢复梅家上一辈的风光。”

“我当初嫁你时就知你不是个有上进心的,你这般说,肯定是心动过,你是为着渔娘和文嘉吧。”林氏了解枕边人。

“还是夫人知我。”

他们夫妻只得一儿一女,儿子尚小,女儿却大了。

渔娘受她的先生和师娘教导长大,是个心怀宽广的小娘子,十分向往外面的天地,若是把渔娘拘在南溪县这个小地方,叫渔娘寻个本地普通男子嫁了,梅长湖到底有些不忍心。

林氏想到惊心动魄逃难的那一两年,感慨道:“外面的天地未必就是好,只不过渔娘年纪小,没见过外面才会心有向往。”

风光无限,也是危机无限。

就说那些大户人家吧,不是顶有钱有势,也不是顶富裕,只说淮安当年比梅家稍差些的普通有钱人家,明面上看起来光鲜,背后一肚子男盗女娼。

谁若是把女儿嫁进这样的人家,一辈子不到死的那一日,都不算苦出头了。

嫁到这样的人家,别说出门游玩了,能过点安稳日子都是奢求。

“我警告你,不管以后如何,咱们家渔娘可不能嫁进那些人家。我就她一个闺女,我生她一场是盼着她过安生日子,不是让她去遭罪。”

梅长湖给林氏扯了扯被角:“行了,难道只你是亲娘,我是后爹不成?睡吧。”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这些男人呐,在外面喝了两口马尿就胡沁,随口就跟人称兄道弟了,把孩子的婚事许出去了。”

“你可别冤枉我,我不是那样人儿。”

梅长湖也没心思感叹世事多艰了,一转身就假装睡过去了,林氏再叫他,他就不应声了。

林氏想着女儿的婚事,不知不觉,也睡去了。

三家人本来是想着来乡下悠闲几日,因为这事儿,隔日早上醒来,用了早食后,就准备回去了。

渔娘倒是想多留几日,可先生回县里有事儿,她爹要打发人去淮安问消息,阮婶婶也有事要回去跟贺叔商量。

渔娘抱着胖弟弟坐在屋檐下的椅子上,看奴仆把行李往马车上搬。

阮氏虽忙着回去,一大早起来拿了几样点心,打发人拿去里正家,找里正媳妇儿换些干盐菜带回去。

里正家媳妇儿是个实在人,给的干盐菜多,阮氏叫人把干盐菜分成三份,三家各一份。

阮氏对林氏道:“白里正家太客气了,咱们送的点心,换成铜钱都不够人家买盐的花销。”

虽说离南溪县不远的富顺县产井盐,别看离产地近,普通百姓买盐也并不便宜。

为了俭省些,比起用重盐腌制干盐菜,普通百姓为了省盐,多是一点薄盐腌酸泡菜吃。毕竟,腌一缸干盐菜用的盐巴,足够腌四五缸泡菜了。

林氏笑道:“白里正家跟别家不一样,白里正娘舅家就是富顺县的人,家里有人在盐井做工,白里正家托亲戚买盐便宜些,才舍得用这么多盐腌干盐菜吃。”

林氏嘴上这么说,也没想占白里正家便宜,扭头对林妈妈道:“前日咱们回来时带了半筐苹果,也就只吃了两三个,剩下的你留一半给下人们分了,另一半给白家送去。”

“是,奴婢这就去。”

张大娘子捧着书来梅家,见梅家下人忙着搬行李,她忙问渔娘:“你们前日才来,今儿就要走了?”

“家中突然有事,先生他们着急回去,我也只能跟着回去了。”

张大娘子只觉得可惜:“我还想着你能多住几日呢。”

渔娘笑了笑,把怀中二郎交给阿青抱走,又请张大娘子坐:“你可有不懂的要问我?”

张大娘子点点头:“来问你几个字,前日你教我了,我记得恍惚,今日就已然忘了。”

“我瞧瞧。”

渔娘教张大娘子认字,她教一回,张大娘子照着重复两遍,等教完了后,她又自己默读了一遍,确认自己都记牢了后才放下了书。

“今年你家可还来?”

“爹娘若是有空闲,肯定会常回来。”

张大娘子握住她的手:“等到冬日里,我家院子里的橘子成熟了你可要记得回来,我给你留半篓又大又红的。”

渔娘笑道:“最大最红的可轮不到咱们吃,鸟雀日日守着,最大最甜的好果子都被鸟雀吃了。”

“哎,说得也是。”张大娘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两人闲聊了会儿,张大娘子还有活儿要做,就先走了,走之前还说:“等秋收完了,我家去县里卖粮时,我去你家看你,你带我去周家,我有东西给淼娘。”

渔娘明白,张大娘子这是想提前给淼娘送添妆的礼,等淼娘出嫁时她肯定去不了。

“行,我在家等着你。”

渔娘送张大娘子到门口,目送她离开。

“渔娘,快上马车,咱们要回了。”

“哎。”

回去的路上,渔娘没跟爹娘和弟弟坐同一辆马车,她跑去先生和师娘车上。

于氏见渔娘上马车,笑着拉了她一下:“回来村里两日就走了,心头可不高兴?”

渔娘假意不高兴道:“留还是走,去哪儿,不去哪儿,我又做不了主,哪里还敢不高兴。”

于氏轻点她额头:“你呀,性子野得很,你先生常说,你若是男子,只怕这个年纪已经是个在外游荡不归家的浪荡子。”

渔娘冲于氏笑,于氏转而道:“爱远游也不是坏事。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娘子,一辈子不过是从娘家院子走到夫家院子罢了。你爱远游,开阔眼界,等到终老时,总有些经历足以安慰。”

孙浔冷不丁地突然开口:“书读得怎么样了?”

渔娘被吓得往后一缩,什么书?哦,前朝的史书,她大概翻看了一遍吧。

孙浔看她一眼:“这两日你连书都没翻开过,后日为师要给你们讲史了,要是问到你答不上来……”

未尽之意渔娘已经听明白了,她愁眉苦脸冲于氏道:“师娘,您瞧我先生,就知道凶我。”

于氏笑道:“你好好读书,你先生就找不到由头凶你了。”

渔娘轻哼,她又不考科举,读一读就是了嘛。

孙浔瞧出她的想法,训斥道:“识字就会读书,只要识字你就能明白其中真意了吗?”

渔娘的脑袋又低了低,作出乖乖挨骂的姿态。

“你虽是女子,却是你家长女,往近了说,你爹娘若是有个什么,家里还需你做主。往远了说,以后你若是嫁人,成了一家主母,掌管一大家子,你若是只知道沉溺在自己的爱好里,如何能带领着家族兴盛?”

“先生知道你是个聪明的,但你有两样不好,一是太过自傲,对谁都有好脸色,可你心底看得起的有几人,你自己知道。二是你太过懒散,遇事总觉得有退路。你须知,你爹你娘可以从淮安退到南溪县,靠着上一辈留下的家族人脉保住你家。等到你爹娘老去后,人脉没了,你还能往哪儿退?去乡下种地?”

渔娘被训得头都抬不起来,孙浔还未说完。

“梅家在清溪村能被村民高看一眼,其中是因为什么你也清楚。等你家真落魄了,成了靠着几亩地养活一大家人的普通人家,你看到时候是不是所有人都对你有好脸色。”

“二郎还小,没到读书考科举的时候,你看看贺家,王家,他们家财也不薄,为何还如此督促家中子弟读书做官?”

渔娘可怜巴巴:“先生别骂我了,我回去肯定好好读书。”

于氏忙帮腔:“渔娘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你教她就教她吧,凶她做什么。”

孙浔冷看她一眼,他就是看不惯这丫头混日子。

渔娘被先生劈头盖脸训了一顿,吓出一身冷汗。

她知道自己上辈子穿越前只是个刚开始工作的普通地理老师,一直告诫自己不能看轻古人的智慧,但是她还是太过高看自己了,她是什么样的人,先生把她看得一清二楚。

“渔娘,咱们不是什么权倾天下的人物,若是想保护好家人,要想安稳过一辈子,你要聪明些,别被卷进去,否则就是粉身碎骨。”

“先生,我知道了。”

孙浔看向窗外,渔娘也跟着他的目光看出去。她不知道,刚才先生说的那句话,到底是说给她听的,还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