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六,钟应芳的案子收尾,内阁、六部尚书及大皇子二皇子等齐聚保和殿,商议江苏之事该由何人接手。
贺文嘉今儿轮值,跟左士诚一块儿候在后殿分折子。两人都是一心两用,手里忙活着事情只用了两分心,剩下八分却在留意前殿大人们商议事情上。
今日到场的皇子、三品以上大员不少,却不像那日弹劾钟应芳时那般吵闹,一个个都端着身份,说话时平心静气。
贺文嘉听了会儿,工部、礼部、兵部、都察院、鸿胪寺等部门主官们都没怎么吭声,户部、吏部、刑部的大人们说话多点,不过也不过分喧闹,推荐自认合适的人选时,被人反对也没狠闹。
阁老高官们这么客气讲理,对贺文嘉这个刚见过草堂厮杀的新人来说,还有点不适应。
不过这也给贺文嘉长了个记性,真正身居高位的人,都是知道抓时机的,该争的时候要争,该服低做小的时候也要低得下头。
一上午的工夫,礼部右侍郎梁守道,吏部右侍郎宋玉,刑部左侍郎张太平都被提了一遍,又被否了一遍。
皇上对这些人选似乎并不中意,点名二皇子马镇:“你觉得何人合适?”
二皇子站出来,朗声道:“禀父皇,二臣认为大理寺卿屈平屈大人合适。”
意料之外的人选,贺文嘉耳朵都竖起来了,这大理寺卿屈平是何人?
左士诚好似知道屈平是何人,他手里的动作顿了顿,随后又整理起手中的奏折。
听二皇子所言,这屈平屈大人是个刚正不阿之人,从刑部六品小官一直做到正三品大理寺卿,全靠一手断案的真本事。
这样刚直之人适合去掺和江苏那摊浑水吗?
贺文嘉觉得不适合,他想听皇上怎么说。
等了几息,皇上也没说可还是不可,他又问皇长孙马肃有何意见。
马肃没有反驳二皇子说的屈平,他另提名詹事府事薛广。
内阁首辅姚炳微微转头,看了皇长孙一眼。
平心而论,之前六部尚书提名的人选几乎都跟他们有牵,大家多少都有私心。
就如二皇子提名大理寺卿屈平,屈平出身寒门,年少读书时得过郑家的资助,做官这些年,或多或少得了二皇子一系的帮扶,屈平表面不站队,实际上算是二皇子一系的人。
可再是推举自家人,也没像皇长孙一样直接提名詹事府里的人,一点遮掩也无。
说起大皇子和詹事府之间的牵扯,说起来话就长了。
大皇子未重病之前,眼看着要成太子了,当时皇上把詹事府都组建好了,薛广年轻时为大皇子伴读,后来被皇上提为詹事府少事,继续为大皇子效命。
可惜大皇子重病难治,太子的位置没了,詹事府还在。大皇子为了保养身子只能在府里养病,大皇子一系由皇长孙当话事人,詹事府的旧人们,包括薛广在内又全力辅助皇长孙。
当今皇上还未立太子,皇长孙也只是皇长孙,可詹事府里全是大皇子的人手,皇上这般默许的态度,也叫薛广这些旧人认定了皇上会越过二皇子等人,把皇位传给皇长孙。
薛广等跟大皇子牵扯颇深的人,也更愿意为大皇子一系争取皇上的心,死心塌地为朝廷办事。
皇帝看着下首的儿子和孙子,淡淡道:“朕觉得薛广不错,你们可有人要反对?”
二皇子正欲说话,陈方进往前迈一步:“臣认为薛大人定能胜任钦差一职,不会叫皇上失望。”
二皇子闭嘴了。
皇帝嘴角微翘:“陈大人觉得好,自然是好的。”
陈方进立即跪下:“臣惶恐。”
皇帝的目光扫过台阶下的众位官员,突然开始追忆往事:“姚大人,当年跟朕打天下的大人们,今日朝堂上还有多少?”
“回皇上,算上臣和陈大人,三品以上大员中,估摸着占两成吧。”
“两成啊,大晋朝建国十九年,这些年来,年老致仕的,病逝的,贪污受贿被砍头的,背叛朕的......还有自己不争气当不上三品官站到朕面前的,十九年过去还能剩下这么多人,朕常常在想,是不是朕太过仁慈。”
以姚炳为首的众位官员立刻跪下,大殿内死一样寂静。
二皇子、皇长孙忙了一步,索性就不跪了。
皇帝的目光望着虚空,缓缓道:“这座皇城里若是有冤魂,他们定会夜夜来索朕的命吧。’
“......“
皇帝打断二皇子的话,高声道:“朕不怕他们!即使是周朝的列祖列宗站在朕面前,朕也不怕告诉他们,是他们后辈无能,才轮到朕来坐这个江山。”
“他们周家的后人忘了圣贤之言!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他们逼得百姓无路可走,逼得百姓造反!是朕给天下百姓一条活路,朕的大晋朝得百姓拥护,定然会千秋万代。”
皇帝不容人反驳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后殿内的众人心头也是一颤。
皇帝站起身,俯视着台阶下的所有人:“谁拦着朕,朕就要他人头落地,九族不存!”
“朕的话,可说明白了?”
“臣等明白了!”
前殿那些人精,他们明不明白何文嘉不知道,何文嘉自己听明白了。世家一系的人把钟应芳弄下来让皇上很生气,皇上此举是告诉他们,可一不可再二,若是薛广在被他们弄下来,就不只是杀几个小??那么简单。
别以为把闹事的主谋推到崔家后人和江苏当地小家族头上,皇帝就真不知道他们后头捣鬼。
左士诚写字的手微微颤抖,皇上,他是明白先生的。
前殿还在商议江苏之事,定下主官是詹事府薛广后,皇上又点了翰林院的翰林王苍为副手。
“差事办好了,所有官员都有赏。”
陈方进替王苍谢过皇上看重,他一定会督促王苍办好差事。
大皇子的人做主官,陈家的女婿王苍任副手,各方都顾及到了。商议到这里,就算定下了。
前殿内的官员散了,皇上去侧殿休息,贺文嘉和左士诚也可歇口气了。
已经午时了,贺文嘉和左士诚可换着去用饭。贺文嘉不饿,叫左士诚先去。
贺文嘉坐下歇口气,正发呆呢,被周九请过去。
跟着周九走到前殿绕到侧殿大门口,进门前贺文嘉微微抬头,屋里只有皇上在。
进门,贺文嘉躬身行礼:“臣贺文嘉,见过皇上。“
皇帝似乎不愿意说话,他对高九抬了下下巴,高九从旁边柜子里拿出一张地契交到贺文嘉手里。
“贺大人,淮安府隐户进京之事你做得好,皇上说了要赏你,如今事情已了,这是皇上给您的赏,您接着吧。”
贺文嘉也不推辞,打开看了眼,竟是京郊温泉庄子的地契,立刻跪下谢恩。
皇帝嗯了声:“有功该赏,有罪就要罚。贺文嘉,别以为朕平日里对你好言好语,你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贺文嘉聪明,立刻就道:“臣一定认真办差,为皇上分忧。”
那些不懂事,拦着我给您老分忧,尸位素餐的老东西,您就该早日把他们赶出朝堂。
皇帝没心思听他闲扯,只说:“滚吧,再叫朕听到别人说你狂悖,仔细你的皮。”
“臣知道了。”
贺文嘉自觉自己胆子小,被皇上这般吓唬,他感觉自己比宫里讨生活的御猫还乖巧。
皇帝摆摆手,贺文嘉默默退出去。
高九跟着他出来,走了一段路后,贺文嘉小声问:“您还有话要嘱咐我?”
高九笑着点点头:“贺大人也知道,这朝堂之上,闷声发财比站在风口浪尖上好。”
贺文嘉心领神会:“明白,庄子之事下官一定不会到处宣扬。
“贺大人聪慧。“
贺文嘉哪里担得起这四个字夸奖,忙说不敢。
估摸着左士诚要回来了,贺文嘉赶忙告辞去后殿。果然,他回去一会儿,左士诚就回来了。
两人交班后,贺文嘉出去用饭,中间抽空仔细看了看温泉庄子的地契,嘿嘿一笑,好东西呀。
这庄子挺大呀,冬日里种的菜蔬他们夫妻俩都吃不完,拿出去卖又是一项收入,不费钱得来的,渔娘知道一定高兴极了。
白得的东西谁不高兴?晚上渔娘看到地契眼睛都亮了,连忙吩咐阿青准备好车架,明儿一早她要去温泉庄子上瞧瞧。
渔娘一高兴呀,亲热地抱着何文嘉撒娇:“不愧是咱们家的顶梁柱,当官才多久,这就给家里赚回一个温泉庄子了。”
贺文嘉被夸得心花怒放,抱着渔娘转圈:“这下好了,保定府的庄子不必买了,慧敏郡主说的小温泉庄子也不用花钱去抢了。”
“那不行,小温泉庄子若是还不错,咱们也买一个回来。”
“你不是说庄子贵么。”
“贵虽然贵,我手里握着这么多银子也无用,拿出一些换成产业比较稳当。”
渔娘立刻又说:“先说好,若是买小庄子,我用我的嫁妆银子买,温泉庄子也算我嫁妆里头的。”
贺文嘉不高兴了,轻嗤道:“怎的,还怕我占你便宜?”
渔娘甜甜蜜蜜地和他贴脸:“你人品好,自然不会盯着我的嫁妆,我这不是早做准备嘛。你想呀,万一我们以后生个儿子,娶个不省心的媳妇儿,到时候我的嫁妆要想给咱们女儿,不得闹腾?”
贺文嘉红了脸,这就考虑上以后的儿女了?
屋里伺候的丫头婆子都出去了,贺文嘉见只有他们夫妻俩,嘴唇贴着她的耳朵小声说:“我们年岁也不小了,可以生了。”
渔娘笑着点点头,随缘吧,有孩子就生。
得了大好处,夫妻私下庆祝后都不对外说。隔日渔娘出城去看温泉庄子,贺文嘉照样去衙门当差。
贺文嘉到得晚了点,踩点进衙门,同僚们到齐了,蒋雪村、冯亭他们都围着王苍说话,挺热闹的,贺文嘉一猜就知道是为什么。
王苍跟贺文嘉打招呼,贺文嘉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哟,咱们王大人要发达了,别忘了咱们这些同僚呀。”
王苍顿时笑了:“别人这般说我,你也来笑话我。”
“倒不是笑话你。”贺文嘉拍拍他肩膀:“左右是个机会,能抓住最好不过了。”
贺文嘉的话说得真心,王苍自然明白他的心意。
蒋雪村笑着道:“华堂兄,你手里还没做完的差事分给我们几个你就放心吧,肯定妥妥当当地交差,不叫你担心。”
刚才张长广张大人过来交待,王苍明日就要走,叫王苍把他手里没做完的差事交给其他人。为了交好王苍这个即将飞黄腾达的同僚,大家自然乐意帮忙。
左士诚也张口了:“你在外好好办差,仔细小心些,翰林院里有我们在。”
王苍和左士诚对视一眼,王苍明白,左士诚主动开口,他算是彻底从钟大人的事情中走出来了。
王苍拱手道:“多谢诸位!”
王苍要家去收拾行装,差事交接完了就先回了。
中午休息时,蒋雪村专门凑到贺文嘉跟前来:“贺兄,钟应芳出了事,左大人没个帮扶,以后只怕不成了。如今王苍被皇上看重,要去江苏办差。翰林院里剩下的新科进士们,我看好你是个下个御前红人。”
贺文嘉一边用饭一边看他:“所以呢?”
所以......蒋雪村一拍脑袋,笑着说:“所以,咱们关系这么好,贺兄以后要多帮帮我呀。”
贺文嘉呵呵一笑:“你先把你家的事情处理好了,再说其他吧。”
家里的事情处理不好,迟早被连累。
贺文嘉几口吃完饭,起身拍拍蒋雪村的肩膀道:“你跟蒋家那可是血亲,和左士诚跟钟大人这样的师徒关系相比又深了一层。蒋家若是出事,诛九族时你猜你逃不逃得过?”
“贺兄,不必如此吓唬我吧。”
贺文嘉轻笑一声,也不多说,转头就走。
贺文嘉这个态度真吓住蒋雪村了,难道贺文嘉在皇上跟前听到什么重要消息了?
崔家后人之事蒋家没被牵扯进去,蒋雪村才敢松了口气,这下因为贺文嘉一句话,他的心又悬起来了。
贺文嘉不在乎蒋家的事,张大人今日把翰林院的翰林们重新排班了,贺文嘉的空闲时间多了起来,他准备这段时间都要潜心编书,争取早日做完差事。
贺文嘉在衙门内忙了一天家去,习惯性去主院找渔娘,没见到人,抬脚去书房,小林氏忙道:“爷,夫人今日去温泉庄子了。”
“所以呢?”
贺文嘉先是漫不经心问了句,随后反应过来:“她还没回来?”
小林氏点点头:“夫人叫护卫传话回来,过两日她再回来。”
“路程远?”贺文嘉记得这个温泉庄子就在天北山附近,应该不远啊。
小林氏低着头道:“夫人说,温泉庄子不错,她想在温泉庄子住两日。”
贺文嘉气愤,渔娘怎么可以?下他自己去享受?
小林氏微微抬头,见主子爷黑脸,想劝的话更是不敢劝了。
“你下去吧。”
“是。”
贺文嘉开口,小林氏忙不迭地退下。
晚上一个人睡觉,贺文嘉老不自在了,翻来滚去地睡不着,还觉得床上冷,半天睡不暖和。
好不容易睡着,已经是下半夜了,早上还得一大早起来去衙门当差,贺文嘉那叫一个怨气深重。
早上管家来禀报,说是夫人的新书《山河畅游?京杭》刊印好了,南溪县来的管事昨儿晚上赶着城门快关闭时进城去了书铺,今早管事送了家中老爷夫人们的书信和新书来家里。
贺文嘉一下精神了,立刻吩咐管家:“你一会儿就去庄子里把夫人请回来,就说家里来人了。”
“是。”
贺文嘉出门去衙门前还不放心,又交代:“跟夫人说,叫她早些回来在家等我一起看信。”
管家点头称是,说一定请夫人早点家来。
贺文嘉这才满意地走了,走前还不忘夸管家一句:“你不错。
等主子走了,管家梅应才转身跟梅家来京的管事说:“看到了,爷和夫人的感情好得很,你家去叫老爷们别担心。”
管事笑着说:“老爷其实不怎么担心,主要是夫人。”
没当官的和当官的人完全是两个样,别说夫人担心了,就是他们这些管事在外头也见得多了,也为小姐担心。
好在,贺少爷确实人品好,老爷和夫人可以放心了。
管事跟着管家进门:“温泉庄子什么时候买的?”
“不是买的,温泉庄子有多金贵你也知道,除了王公贵族,咱们家这样的小门小户就算有钱也找不到门路买。”
“那咱们家这个是......”
管家小声道:“皇上赏的。年节上主子办了个好差事,皇上说了要赏咱们主子,后头朝堂上闹腾得厉害,我们都以为这事儿没谱了,没想到竟有个这么大的好事等着咱们。”
“庄子大不大?”
“听去过的护卫说大得很,我还没去瞧过。”
管事暗道,若真有个大温泉庄子,孙先生和于夫人们就不怕在北方过冬了,以后说不准要搬来京城咧。
他们这些管事也能跟着主子来京城享福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