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四十章 沪渎雪耻 (2)

武帝寄奴 第四十章 沪渎雪耻 (2)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6 22:50:1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看着这四只巨雁渐飞渐远,我不禁面露微笑。泸渎啊,泸渎,今日且看我刘裕如何将你变成己方的福地、敌方的绝地!

这雁行阵攻守相济,却并非牢不可破。所谓阵者,均是相辅相成。擅攻者,不擅守;擅守者,不擅攻。攻守相宜的阵式,从根本而言是不存在的。

古往今来,有多少阵式曾号称“完阵”。创阵者自称无人可破。也许,在创阵者生前的确是没有破阵之人,但所有所谓的完阵无一不是最终被人所破。这便如同锁与匙的关系一般。只要有一把锁,便必然能造出解开的那把匙。

雁行阵攻势虽强,但也有弱点。假若敌人避开攻势最猛的头雁而强攻雁侧或雁尾,搅乱阵形,那么整个雁行阵便不攻自溃。但要搅乱雁行阵,其实并不容易。除了侧翼的自我保护之外,雁行阵可以随敌方的攻击而改变方向,使头雁始终迎着敌军攻势最猛之处。这便是头雁至关重要的缘故。

我不得不佩服发明这雁行阵的先贤。他巧妙地应用了阵形的移动力。冲击力竟然不是这个阵式最重要的优势,它的优势全在移动力。通过快速移动,左冲右突之后,就能迅速将敌阵搅乱,达到以一挡十的功效。

现在回想我在吴郡城外的殴战,岂不是因为自己始终在快速移动,将贼兵搅乱了,才使得贼兵的攻击落不到实处?否则以我一已之力对战千人,即便不是被杀,也会遍体重伤,怎会斗了那么久却只落下几处轻伤来。

自上次在丹徒用这雁行阵取得奇效之后,我对这个阵又进行了无数次改良。并加大了弓弩等远程兵种的攻击力。众所周知,弓箭手是攻击力强却又完全没有防护力的兵种。我索性把它的攻击性融入了雁行阵这个攻击力本就极强的阵中。这样,可以达到完完全全的以攻为守。

未过多久,这远去的四个雁形阵已经把攻击过来的贼军冲散了。他们正在向中阵冲去。

偶尔有散卒避开雁行阵来进攻设在中军的圆阵。圆阵虽不擅攻,却是极擅守。指挥得力的圆阵就像是一个坚强的堡垒。贼军的散卒被挡在盾牌之外,却饱受阵内长枪的攻击。他们滋挠一阵,并没有形成攻势,便惶惶散去了。

正在这时,忽然见到贼营侧翼出现骚动。我极目而望,不知道从哪里又杀出一队友军,正在全力从侧边进攻中阵。那些人数量并不多,很快便被镇静下来的贼兵围在当中。

见到那队兵马形势危急,我忙下令打旗,令离那一队最近的蒯恩前去救援。

所幸贼兵士气已经丧失。蒯恩率领他的雁行阵往贼军的包围圈一冲,就撕开了一个口子,与围中的部队会合在了一处。包围那队兵马的贼兵受到雁行阵的猛攻,渐渐撤围而去。

这一仗从午前打到午后,直到贼兵败退,共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歼敌近一万。

我方虽然受伤的较多,但是阵亡的极少。战争,并不仅仅是以伤亡论成败。无数兵书开宗明义都会强调这一点。然而,许多战争却是在歼灭敌人、保存自己,从而使敌我势力发生变化之后,最终才取得胜利的。

对于孙恩这伙暴徒,已然无法用常理去“不战而屈人之兵”。对付他们,只能用歼灭之道。在最大程度地歼灭敌人的同时,还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己方的伤亡,尤其是死亡。

毕竟,伤兵中的一部分,在经历了战争的浴血后最终会成为精锐的士兵;而亡兵中的全部,则只能盛于精简的棺木。

等到蒯恩把接应的部队领回来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一队人竟是海盐的鲍陋率领的。

我忙从高台跳下来,迎住鲍陋问:“鲍大人为何此时来沪渎?”

鲍陋接过刘钟递来的水壶喝了一大口水,喘着气说:“听闻德舆兄与孙恩在沪渎决战。作为海盐县令,曾得将军相助守城,此时自然要助将军一臂之力。况且,我鲍陋发誓要亲自杀贼,以血亲仇。”

鲍陋说着,抬手指了指身上的丧饰。

想不到鲍陋这个文官不仅亲自率军前来支援,而且还亲自参战。这一个时辰的战斗,他的身上也着了几处伤,他的双手哆嗦得早已持不住刀。

鲍陋一方面是来助我歼敌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丧子之痛而要找孙恩贼兵复仇的。是啊,老而丧子的他,如何能够呆在海盐城内清心养性呢?这次他以文官之身亲自参战,也许早就下定决心要裹尸疆场。

我只得宽慰他几句,请他明日带兵回防海盐。

毕竟,如果孙恩胜,则鲍陋之兵也无济于事;如果孙恩败,则海盐是从陆路溃逃的必经之途,不可不防。鲍陋理解我的部署,答应明日清晨就回海盐部署城防。

一夜无话。来日再战时,我依然摆出同一个阵式来。这个阵式对贼兵本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压力,而更大的压力是来自战场中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我军营前出现的一些车辙印和我方大本营左右的两个侧营。

车辙印非常明显,在阳光下左一道右一道地一直延伸到我们的营地。两个侧营中分别高挑将旗,一面旗上书了个“李”字、另一面旗上书了个“陈”字。

这个所谓的“李将军”与“陈将军”,其实是子虚乌有。那两个营中的士兵,也全是昨天的伤兵。兵不厌诈,我这样布置疑兵,无非就是想彻底击毁贼军最后的士气。鲍陋昨天突然率军出现在战场,必然让贼军怀疑参战的是否只有我军那四千人。今天新添的两个疑营,就是要告诉贼军:我军正在增兵。

战斗自一开始,形势之差异就比昨天更加显著。如果说昨天之战是“败敌”,今天之战则是“屠杀”。我们将丹徒血战的过程再次演绎了一番。只不过,在丹徒城外,我们人数虽少但是可以借助地势,而在沪渎,我军完全没有借助任何地势。这一战,乃是硬碰硬的正战。

昨天一战已经令贼兵心惊胆寒了。贼军今天布的阵,仍旧是孙恩位于营后,不敢近前来。从战斗伊始,贼兵连一次成形的进攻都没有过。

这一战虽然依旧是用四只雁行阵率先突击,但是昨天的圆阵已经看不到了。我倾尽所有的兵力列成方阵,排山倒海似的压向敌军,前去歼敌。等到我们一直攻到孙恩的帅旗之下才发现,原来孙恩并不在阵中。而彼时,一艘大船正驶离海岸,向海中飘去。

贼军中的大部分人此时也才知道,原来主将早已临阵脱逃。军心立时如地崩山催一般,瞬间倒塌。霎时,数万贼兵便被我四千士兵“淹没”了

只凭两日,只凭两战,我军歼敌数万之众。贼军精心在沪渎打造数月的大本营毁于一旦。

余下的贼军兵分两路,能乘船的护着孙恩向南逃去;不能乘船的,由卢循领着由陆路沿海南奔。

我整军乘船追击孙恩,不料孙恩船快,早已远遁。我只好在海盐登岸,与鲍陋一道截住卢循的军队展开了又一次阵地战。卢循无心恋战,率几千精锐突围往浙江逃去。

这一次战斗费时不久,又歼敌近万人。

三仗下来,歼敌大半,俘获近万人,除了贼首孙恩、卢循遁走,可谓全胜!

卢循虽然在浙江附近收拾残兵向南突围,但沿途受到会稽、上虞等郡县驻军的阻击,损失迨尽。卢循索性弃掉那些残军,带着数百精兵寻了几条船追随孙恩逃入了海里。

孙恩自一年多前从甬东起兵作乱,到今天终于被我刘裕率军平定。至此元气大伤,遁入海中不敢再出来滋扰。

东方的战事稍稍平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