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三十二章 攻取娄县 (2)

武帝寄奴 第三十二章 攻取娄县 (2)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6 22:50:1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我内心渐生悲情,拍了拍他的手问:“军医真说养几日就能好?”

蒯恩不语,拿眼望着我身后的李旭。李旭没有吭声。

大概是蒯恩之前与李旭商量好了要如何跟我说病情。这时候见李旭不说话,蒯恩只得自己笑笑,说:“就算这只眼不行,我还有一只眼。”接着他又自嘲说,“我本来就长相凶恶。独眼倒更好,看起来兴许更加威风。”

听他说得轻松,右眼勉强大睁着的神情却依然掩盖不住他与剧烈的疼痛之间的对抗。此情此景,令在场的所有人心情十分沉重。

“不管如何。道恩你好好养伤吧。娄县已被我军攻下。虽然敌人近在咫尺,但我们还有这么多将士。连句章都能守住,守娄县更应无碍。”我说完这话,抬头望了望众人。有些人碰到我的目光,低下了头。

我含着笑看了看蒯恩。他欣慰地笑了。

这时的蒯恩并不知道,与他一同作战的人,已有一半葬身于娄县攻城战中了。

我们目前的兵力,并不比在句章时强。人数虽然差不多,但守句章的都是老兵,而守娄县的却多半是新兵。

攻下娄县虽然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太湖以东打通了南北要道,但至少意味我们阻滞住了孙恩的南北往来。我们占据的娄县,就如同是躲在门后的人伸出来的一只脚。进出的人始终都要提防着被这只脚绊倒。

“此前我们从未打过旗号,”虞丘进听我吩咐说要在句章打我的旗号,探究地问,“这旗号应当如何打?”

我想了想,说:“你看‘镇北营军都督’如何?”

“都督?”

“对!”

所谓“都督”的旗号并不符合晋国礼仪。都督虽然是主将,但更多是指督军,而不是指将军。以丞相身份督军的,旗号为“丞相”;以将军身份督军的,旗号为“某某将军”。余下统领一军的,则可以打出诸如“伏波将军”、“前将军”的旗号。

我既没有文职、军职也只是校尉,所以想来想去,也只好打出一个“都督”的旗号来。虽然不合礼仪,但也并没有违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权宜之际,也只好如此。

虞丘进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比“都督”更好的旗号来。总不至于打出一个“镇北司马”来吧。听我催得紧,赶紧下去安排人制旗去了。

我之所以打出自己的旗号,并非为了炫耀,完全是为了威敌。因为守娄县的兵实在是太少,很难抵挡贼兵的持续攻击。只期望可以借助敌人畏惧我的心理而使得娄县暂时不要受到攻击。

尽管之后有数支贼军开抵城下,但充其量也只是佯攻了几次。随后连营都不敢扎到城边,隔着五、六里远远地驻着。与其说是攻城,不如说是防范与监视。

自我那天抵达娄县城下时,就已经在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如果贼兵往西进攻吴郡,我就会在娄县以西给敌人以重创。娄县以西水道纵横,正是施展奇战的好处所。敌我虽然相差悬殊,但至少能够阻挠敌军西进建康的时间。极有可能,会为此而牺牲我自己的生命。

为君为国,我所能做到的也只能是这样了。

以前作战时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家小,也许那时候一心只想着建功立业、也许那时候有把握克敌。而在句章、娄县,我却不止一次地想到妻儿。

有时候想到如果我不在了,在京口的母亲、妻儿该会是如何地生存维艰;在会稽苦苦等候我的苋尔又会如何悲伤。夜半时分由梦里醒来,一想到这些竟然止不住流泪。晨起之后又深为流泪而不齿。也许是自己年纪大了,虽然豪情仍在,但是却多了许多以前未曾有、也不愿有的情丝。

自从上次在沪渎败退之后,我觉得自己的信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尽管那次失败完全是因为寡不敌众,但是贼兵人数众多毕竟是一时间难以改变的事实。以我和刘牢之有限的军队与孙恩不断扩大的军队周旋确实不易,但这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必须面对的现状。

其实我本人并不患于生死。在吴郡城外一人克敌数千之时,我已经算是死过一次了。假如上不能效力于国、下不能效力于家,连作为北府军至高理想的北伐都未曾试过一次,就这样陨命于孙恩草寇之手,实在是太过委屈。裹尸僵场,还能被视为英雄。被贼寇杀死,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光荣。

不过,相比于我这些个人情绪,孙恩的懊恼恐怕更甚。对于泸渎垒边这个不起眼的娄县,孙恩之徒视之如眼中钉,却又无可奈何、如坐针毡。

也许贼兵们自己都不能相信为何以数倍之兵临敌,却无法施展有效打击;以十数倍之兵临敌,反被我整日骚挠而痛苦不堪;以数十倍之兵临敌,却被我用火计烧得人仰马翻。愈是人多,落败的可能性便愈大,损失也愈惨重。

有时候想,难道这样数十次较量下来,贼兵们的信仰就不会发生巨大变化?孙恩不是可以请来天师相助么?为何同为天师道信徒的王凝之请来的天师无法阻止自己身首异处?为何孙恩请来的天师屡败于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军人之手?

有时候从另一面去想,这恐怕是我祖上的荫德佑护。这种匪夷所思之事,为何屡屡落到我刘裕的头上?如果只有一件事发生的话,倒能用巧合来解释。连续出现的种种事情,已经不能单单凭兵法、战术来解释了。即便是孙武、吴起再世,恐怕也难挡排山倒海似的敌军攻击。我刘裕真的能强过古代的那些名将么?

尽管许多事难以用常理来解释,但我还是需要用常情来揣摩近一年的经历。在数次对敌之后,我总结出了贼兵人数越多败得越快的原因。兵法云:兵贵精而不贵多。古往今来,王朝更替甚多。

凡是新朝取代旧朝的,最初都是起自弱势。作为弱军,不战即亡;而作为强军,不战亦无伤。所以强军可以无为,而弱军不能不为。

置之死地而后生,军队之雄壮即便是天兵亦不可挡;置于生地而无死忧,人数越多就越能互相倾轧。俗话常说的借力打力就是这个道理。就像滚雪球一样,一人在雪坡之上可以轻易造出一个挟万钧之力的雪球来,但一人之力显然连千钧之物也无法撼动。

当年霸王项羽破釜沉舟之战、大将军韩信灭赵之战、汉光武帝刘秀昆阳之战,无不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