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043章 你试我探

武帝寄奴 第043章 你试我探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仆人上好茶退下之后,我将徐羡之延入内室。内室无非是书房后的一间无窗的房间,堆放一些书籍杂物。正中放着一张小桌,两边放两条长凳,既便于就坐,也便于搭脚从书架上取书。

我关上门,就和徐羡之面对面地在桌边的长凳上坐下了。

“宗文,看我这书库如何?书虽不多,但在此处却绝无外间干扰。”我说这话的意思是说可以把这里当作一间密室,可以私谈。

徐羡之当然听得出我的言外之意,说:“德舆兄果然心思缜密。”

我没有回答,只是慢慢地品茶。

“那我就不周旋了。德舆兄,桓玄受封为楚王之事,您已经知道了吧?”

“当然。”

“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这么说,这事还不实?”

“不不,此乃实情,但是桓玄并不是受皇上之封,而是自封的。”

“不是有皇帝诏书么?”

“那只是矫诏而已。”

“这样堂而皇之的事,他也敢矫诏?”果然如外间传闻,是桓玄矫诏自封。

“正是。桓玄受封之后,连皇帝本人都不知晓。在朝堂上,朝臣拿出盖有玺符的诏书出示给皇上,请皇上证实。皇上看后半晌无话。桓玄之党怕事情败露,再三用言语催逼,皇上才开口说这诏书是自己亲自下的。”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这不是逼宫么?”

“诚然。众臣对此讳莫如深。虽然义愤填膺却又无可奈何。”

“原来如此。”

“德舆兄,不知您有何打算?”

“打算?我能有何打算呢?于职,我只是一介中二千石;于军,我只是抚军大将军麾下裨将。与朝廷诸大臣相比,我与草民无异。”

“德舆兄,这样的话且不必再说了。何无忌早已告与我知,您正与他同谋起义之事。您征讨卢循回京口之后,何无忌怕桓修有疑心,所以一直回避而不见您。这也是我今夜来此的原因。何无忌目前已联系了一众将士,他们决心与您一道寻机会反桓玄。”

我没有接他的话,低头饮了些茶。心里盘算着,过了好久我才说:“何无忌做的什么事,我并不知晓。桓玄是否矫诏,我也并不知情。我只知做好份内之事。如若北敌来袭、南寇来扰,我自当披甲亲临军阵击敌。桓玄要当楚王,我能有何作为?倘他能表率群臣敬奉皇上,那则是社稷之福。”

“德舆兄,此言谬矣!我等在此处谈话,天不知地不知人亦不知,即便说出什么不当之言辞,我全无证据,阁下亦可完全矢口否认。以你我之交情,还不信任我么?”

“我并非不信任你。我为官则是大晋之臣,为民则是大晋之子。如若有任何人企图颠覆大晋江山,我刘裕一定与其势不两立。阁下所说的种种,只是猜测。桓玄即便是矫诏成为楚王,倘若他是为了社稷,那也无可厚非。这些并不代表他的反状。我也不知情,所以目前难以下定论。我知道你是一位忠臣,且等一段时间再看看。”

这样两人虽谈了许久,但是我故意回避徐羡之的话锋,让他也不知所措。

徐羡之告辞后,我知道何无忌近期一定会来找我的。

果然,第二天在军中碰到何无忌之后,他就把我拉到一个僻静处。

何无忌问:“徐羡之昨夜是否造访过府上?”

我回答说:“嗯。对此人,你以为如何?”

“他与您交往甚厚,而我也曾多加探访,以为此人应该可信。”

“他昨夜询问我起义之事,我没有正面答复。你若见到他,可以传答一下我的意见。”

“什么意见?”

我说:“与此前一样:相机而谋。”

“话虽如此,只是不知要等到何时?”

“无论到何时,只要有充分准备,必然能够成功。”

“明白。我且先离开了。”

“请徐羡之等义士不必操之过急,时机到来之前也不必有任何异举。目前,联络之事只由你一人进行。其他人包括我在内,在不必要之时也无需两两互知。切切!”

何无忌点点头说:“明白。难怪您不愿正面回应徐羡之。”

“凡事小心为妙。另外,徐羡之昨夜说你怕别人猜疑,所以近日在回避我。倘若有要事,你可以告诉道则。”

“道则?”

“就是我的幼弟刘道规,他的字是道则。”

“哦。”

“嗯,你在我府中往来,久了必会令人生疑。我幼弟来我府中则不会引人注目。”

“明白了。”

晌午之后,在中军我又碰到了徐羡之。他对我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然后告诉我说:“卫将军桓谦刚到京口。桓修已派人出城迎接了,马上便会入城。”

我说:“哦?他来巡察?”

“这个我就不知了。”

我进军府拜见了桓修。他让我们一帮参佐一边聊天一边坐等桓谦进府。

桓谦带着数十个亲兵跟着两个迎接的参军进了中军府。桓修率众人寒暄完毕后,向桓谦对每一个人都作了引见。当引见我的时候,桓谦表现得尤为热情,反倒有些冷落了他的兄弟桓修和其他人。

我是头一回见到桓谦,但是北府将士几乎个个都知道这么个人。大家之所以知道他并不是因为他是桓玄的亲族,而是因为他就是在孙恩进攻吴郡时带着家眷逃掉的那个太守。尽管他的行径令我不齿,但此刻作为桓玄的亲族,又升任大臣,我不得不尽力去敷衍。

桓修带着桓谦到城上、各营察看军事部署与城防之后,桓修以私人名义邀我到他的私邸赴家宴,算是一起为桓谦接风洗尘。桓修并没有让他的司马及其他参佐赴宴,而只邀请了我一个人。虽然他说是因为桓谦景仰我这个平定贼寇的英雄,但我以为其中必定有另一层意思。

桓修并没有在京口起新邸,而是以一位富商的旧宅作为官邸。重新翻修过后的官邸奢华程度远远超过当年的富商旧宅。虽然是家宴,但规格之高远出我之料。只是三个人用餐而已,用的歌舞姬竟有二十人之多。

歌舞升平之际,桓修如厕出了厅堂。桓谦见机借着酒意领着我转入了屏风,轻声对我说:“楚王勋德隆重,四海归怀。当今皇上不惠,之前之辅政大臣亦非尽心之人,以至于内忧外患。朝中大臣都认为楚王应该继承大统。不知阁下以为如何?”

我听了这番话,心中一惊。如果说桓玄想称帝只是我们私下的猜测的话,桓谦这样堂而皇之地说出这层意思来,证明桓玄要称帝之事不仅是确凿无误的,而且还有可能会在近期就着手。桓谦为什么会对我说这番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