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046章 奸雄登极

武帝寄奴 第046章 奸雄登极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魏咏之这样的人我是很了解的。他与许多人一样,不仅有着一番过人的理想与抱负,也有着过人的才能,然而却因为时机或世情的缘故而沉沦于世俗之中。他们的生活境状甚至还不如寻常巷陌间的贩夫走卒。

有些人也许有一定的身份、也许有一定的钱财,但是和寻常人比他们有着更多的失意。这些失意也是寻常人不能理解也不愿理解的。即便这样的失意会是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当他们正处于失意之中时,这却是最大的负担。

魏咏之没有因为沉浸于失意中消磨掉自己的志向,的确是难能可贵。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即便是半生不能说话,还有剩下的半生;即便是失意半生,剩下的半生也许是意气风发的。

我没有时间来.经营长刀营,借机请魏咏之担任营官。营官职位虽然不高,但却是进身校尉、将军的捷径之一。此外,这个长刀营并非普通的营,这将会是将来起义军的根本所在。选择与我志同道合、同时又对桓氏怀有恨意的魏咏之,也是原由之一。

我认为,用人需要用之以才,也需要用之以时。魏咏之久于困顿,一旦给他一个发挥所长的机会,他一定会全力以赴,而不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并力求做到最佳。有才能的人并不只有魏咏之一人,但困顿之人却无过于他。我选他,与其说是看中他的才能,不如说是看中了让他展现才能的时机。

这样说起来,似乎显得我既不重情、也不重义,不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眼下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用人,而不是如何交朋结友。

作为营官之职,不必到中军报到,所以见不到桓修。如果让桓修知道被桓玄所诟病的魏咏之在他军中,也许对魏咏之不利。

魏咏之敦促工匠只用了十几天就把所有的长刀都打造好了。我挑出其中的一把拿在手上掂了掂,觉得这样的刀并不比我自己用的却月刀差多少。这长刀一发下去,长刀营的所有士兵都非常振奋。他们使的兵器如此与众不同,人人都颇为得意。

魏咏之虽是出自农家,自小便惯于锄地担水,但是毕竟缺少军旅经验,所以我指派了蒯恩给他当副将。魏咏之虽然是营官,但真正接替我训练长刀营的,其实是蒯恩。魏咏之有机谋,乃是一个帅才;而蒯恩有勇力,乃是一个猛将。我希望他二人能够将这数百亲兵训练成将来进攻建康的精锐。

没过多久,魏咏之和蒯恩都明白了我这么安排的用意。魏咏之于是白天在校场和长刀营一起跟着蒯恩习武,夜间在自己的军帐习文、读兵书。魏、蒯两位日夜都和这四百名士兵在一起。

深秋过后,天越来越凉了。几场雨打落了最顽强的枯叶。

城中一片清寂,连集市与军营也不似往日那般喧嚣。街头巷尾多了些窃窃私语的人群。最初巡城的士兵还把人们驱散开,但久而久之,他们也变得对之熟视无睹了。

桓玄称帝的传闻已经流传到了民间。这表示我要等的时机快要来了。我吩咐魏咏之加紧练兵。

元兴二年(公元四零三年)。十二月。

久为民间所传的消息终于得到了确证:桓玄篡位,将皇帝流放到了浔阳。

得到消息的当天,久不见面的何无忌直接找到了我。

“将军,我们所要等的时机终于来了。”

“诸事准备得如何?”

“目前我与道则已分头联络好各位义士。我联系的是军中的将士,道则联系的是百姓中的游侠义士。徐羡之、孟昶等正在准备武器、装备以及船只。”

“桓玄初登太极,定然会对各处的动静加以密切监视。这个时候,我们不便于有所行动。需等到桓玄放松警惕、懈怠之时,我们再突举义旗,一举而破之。你还当保持与各义士的联络,安抚各处,切莫操之过急。”

何无忌点点头。

我接着说:“不知建康有何传闻?”

“童厚之等已联系朝中义士十数人。只等我们定下时日,便一同举事。”

“知道了。你且回吧。”

何无忌走后,我派人把刘道规召进府里来。他刚好从广陵回京口办公务。

我对道规说:“方才何无忌来过了,你知否?”

“知道。来之前他已经和我谈过了。”

“此事也不必多述。方才已经跟何无忌说过了,让他转告众人,不要轻举妄动。你所联系的义士,也需要多加嘱咐。”

“大哥放心,我会照办的。”

“好的。你去吧。”

道规刚要走,我又叫住了他:“道怜此刻在建康?”

“是的。前几天来的信上是这么说的。”

“他还有别的消息么?”

“没有。”

“哦。知道了。”

道怜在礼部任职,经常能探听到一些朝中的动态。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会以家书的形式告诉我。不过,关于桓玄称帝的传闻,道怜却着墨不多。我知道这是因为二弟一贯谨慎了。但当此要时,这样的谨慎也是应当的。

王朝的更替,并没有带来腥风血雨,也没有带来任何风吹草动。京口还是像往常一样,似乎建康发生的一切都与京口无关。只有我们在州中任职、军中任职的人举行了一个磕拜新天子的仪式。

仪式虽然简短,但却非常庄重。桓修亲自主持了仪式,他作为皇亲率领所有桓氏亲族、我作为州刺史率领所有文官、檀凭之作为将军率领所有武官,向建康方向对新天子行了大礼。

意气风发、得意洋洋的桓修向众人宣示了新天子下的诏书。

诏书一共有二册:一册是承天安民之用,授予各封疆大吏,令其安定地方;另一册是专授予桓修与我的。令我们两人即日赴京面君。

众人向着诏书山呼万岁,又一次行三磕九拜大礼。

桓修被册封为开国功臣,授予王爵。本当在府中设宴,款待军政要员与当地的豪门、富贾的,但他知道桓玄催他赴京催得紧。约我明天凌晨到中军会合,天不亮就起程赴京。

我和桓修不知道这一趟要去建康多久,所以从早忙到晚,才算把诸事都安排妥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