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056章 美人相伴

武帝寄奴 第056章 美人相伴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一天去了王谧处,接下来又去了刘道怜处。等我回到驿馆时,已近子夜。

我推门入房,只见坐在灯下的胡姬起身笑笑,道:“将军回来了。”

“尚未歇息啊?”我看到两个丫环都伏在案上睡得正香。

“妾在等将军回来。请先更衣,汤稍后奉上。”

“哦。”我应了一声,在她的侍候下把衣服换了,坐到灯前。那两个丫环还伏在那里未醒。胡姬要叫醒她们,我做了个手势制止了她。

胡姬出门去取汤,我则坐在那里想心事。

每当见到这胡姬时,我心中就有一种怦怦然的感觉。然而,我对她却始终是既礼貌又冷淡:想到京口的妻儿,我不愿与她过于接近;想到被我婉拒的苋尔,我不想与胡姬过份接近;想到她是桓玄赠送的,更是不敢与她过于接近。我还从未对一个女人产生如此复杂而纠结不清的情感。

胡姬奉上汤来的时候,两个丫环也醒了。我喝着汤,胡姬站在我身后为我捶肩。两个丫环愣愣地望着,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毕竟这里是驿馆,不像将军府有别处房间或院落可去。

我想不出要说什么话来打破尴尬,只得拿喝汤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来掩饰自己。房间里非常安静,只有我喝汤的声音。

可汤总有喝完的时候。

好在汤喝完之前,胡姬开口说话了:“将军,今儿辛苦了吧?”

“是啊。出去办了一天事,有些辛苦。不过不妨事。”

“妾妾等在驿馆里无事,就每天做些女红。”

看来她说这个“妾”字有些生疏,也有些犹豫。遇见我之前,她是不可能用“妾”来称呼自己的。也许她以前从未想过说这个字会像今天这般说得这么犹豫。而每当我听到这个字时心里都会一动。

这个字所代表的意思便是她已成为我的家室。此前的对待她的浑浑噩噩,此前的不知所以,在这个字面前都会烟消云散。不能拒绝、也无法拒绝,尤其是也没有拒绝的必要,使得我矛盾而想逃避这个现实。但事实上,现实是不可能逃避的。

“女红做得可好?”我不咸不淡地问了这么一句。

“待妾拿与将军看看?”

“好啊。”

一个丫环懂事地赶忙跑进了内室,把这些天她们做的女红都拿出来,摊了一桌。

我捡起其中的几个,借着灯光看了看,连声说:“好,做得好。”

“将军拿的那几样,恰恰是小姐做的呢。”那个丫环连忙说。

“哦?这几样也好。”我又捡起桌上的几样来。

那丫环笑出了声,另一个丫环伸手揪了揪她的裙子。她就不敢笑了。

“我看到您枕边有几样女红,是您平日里带在身上的。今儿出门赶得紧,大概是您忘了,我都叠好了,放在枕头上呢。想是夫人与小姐做的。”胡姬小心地说。

“是的。其中一件做得不成像的是女儿兴弟做的。呵呵。”想到女儿做的那个“小马虎”,心里觉得暧暧的。

“夫人女红做得好!小姐小小年纪,能做到那样,也不是寻常小女孩家能做得出来的。手巧得很!”

“嗯。”我应了一声,想想光应这一声,显得气氛太沉闷了。于是转头,望着胡姬说:“道安,谢谢你这几日尽心尽力地扶侍我。我”

我刚说到这里,胡姬的眼泪突然流出来了。我不明白是何意,停下来盯着她。

胡姬哭得很动容,连哭声都出来了。我更是不知所措。

“你这是?”我站起来道。

“将军。胡道安有幸侍奉将军,实是我辈之福。只是不知妾哪里没有做好,希望将军明言,我顷刻改正。将军千万不可将我退回。”

“退回?未曾想要退回啊?”

“那您方才说的那些”

“哦。”我显然不是这个意思,不过想想我刚才起了个头的话,再加上我对她的态度,再加上她天性敏感,倒还真让人误以为我要说出什么婉拒之辞。我忙说道:“我怎会随意退回你?你近几日的确是对我侍奉得尽力有加,我对此深表谢意。仅此而已。”

“将军吓到妾了。”胡姬忽闪着睫毛上的泪光,嘴角翘起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这样带着笑意的表情,和苋尔真是如出一辙,让人不禁怀疑胡道安莫非是苋尔的孪生姐妹。

“你可有兄弟姐妹?”

“只有几个弟弟,没有姐妹。”

“哦。”

侍寝,侍寝,我让胡姬所侍的,只有寝而已。一夜无话。

自来到建康之后,我也上过几次朝。在坊间听到的一些传闻果然都是确凿的。自篡权之后,桓玄的作为变本加厉。当初所谓的为民请命之心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建康城成了他一己的乐土。其情,与纣王并无二致。对此,我既忧且喜。

我一面和桓玄及他的兄弟、属下周旋,一面刻意结交居住在建康的有志之士以作为京城的内援。除此之外,我还常读些兵书。

自入伍以来,一直认为自己虽然颇得孙无终信任,但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而在与孙恩的数次战斗中,我意识到当年了解的那些兵法还是颇有些益处的。于是便趁着身处京城得其便,四处搜来一些以前不易得的兵书,每日攻读。

夫人不在身边。我又不知到底会在建康呆多久,于是就临时请了一位先生,专门为我讲解书中的涵义。

这一天讲了兵书中的一章后,先生推荐了《吕氏春秋》给我看,说这是东周知识集大成者。我翻了翻,开篇便是讲些历法如何、天子如何云云。并不喜欢。

记得夫人曾念过一个关于“破斧”的文章给我听,我找到那一篇看了看。恰好看到相邻的有数篇是讲军事的,便详读起来。

其中一篇名为《决胜》。文中说:“夫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则实,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

如此看来,孙恩的贼兵就是书中所描述的“军虽大,卒虽多,无益于胜。军大卒多而不能斗,众不若其寡也。”想想也的确是如此。孙恩动辄数万人,其战斗力还不如我率领的数千人。

尽管在《孙子》中,关于这些已有所论述,不过《吕氏春秋》中的这些话完全可以作为《孙子》的补注,如这几句:“不可胜在己,可胜在彼”、“凡兵之胜,敌之失也”等。回想我与孙恩之战,倒是完全合得上这些语句。

看来吕不韦的门人也不尽是文人、清谈客。这些用兵要则原本出自古代的兵法书籍,然而由《吕氏春秋》归纳起来,倒也颇为精湛。只可惜,这本书对任何事都是浅尝辄止,并不深究。所以读起来也是意犹未竟。

我趁着先生推荐这本书的热情,请先生把关于军事的那几篇也为我多讲解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