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027章 山岭之夏

武帝寄奴 第027章 山岭之夏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永嘉城外的一处山岭。怪石嶙峋、竹树葱葱。透过林间,可以隐约望见一条飞瀑。飞瀑腰间的崖上,立着一座亭。这座亭年久失修,柱上隐隐能见到被虫蛀过的痕迹。因为紧临飞瀑,湿气将柱根绣满了青苔,青苔沿柱上爬,已有半人高。亭内以前大概有石桌石凳,但是现在只剩下五个一样大小的深坑。临瀑的围栏有一处裂痕,让人不敢靠近。

暑气南来,在这林荫间走久了也不免大汗淋漓。当卢循一行来到亭下时,顿觉凉意扑来。见卢循连打了几个喷嚏,仆从赶紧从行李中拿出两套外衣,分别替卢循和徐道覆穿上。

等仆从们在亭子里铺好毯子,再在毯子正中的桌子上摆好茶水点心,卢循抬手邀徐道覆与他一起坐到这张临时的床上,挥退了那些仆从。

“此乃佳境也。”徐道覆望着飞瀑边萦绕的白雾,赞叹着。

“确实。”卢循显然没有徐道覆那样的兴致。

这处风景是徐道覆推荐给卢循的。卢循自到永嘉之后一直忙于募兵、治民、处理郡县大大小小的事,一不出时间来游山玩水。徐道覆虽然也协助卢循做些郡吏该做的事情,但他显得非常怡然自得,时常带几个仆从出城四处看看。

“兄长可谓颇有雅兴。”卢循对徐道覆说。

卢循跟徐道覆原来就是朋友,即便徐道覆娶了卢循的姐姐,卢循也不依常理称其为“姊夫”,私下里常常称呼他为“兄长”。

“你道我整日里出城,乃是游乐于此乎?”徐道覆嘴角一撇,转头仰望着山腰飞瀑泄出之处,悠然说,“当年苻坚率百万劲卒兵临国境,谢安命谢石、谢玄、谢琰等‘不经事少年’迎敌,自己却游戏于山林间,陶然而自得。所谓泰山崩于前而无惧,无过于此。”

听他这么说,卢循笑了笑:“兄长此番欲学安石焉。”

“愚仰止而已,岂敢。只是近日尔操劳过度,不妨偷闲一日,来此了却烦恼。”

“话虽如此,大敌临近。兄长你能够当谢安,我可当不了谢安啊。”卢循没有心思跟徐道覆这么文绉绉地说话。

“此话谬矣。如今你是一军之长,我是参佐。将来一旦事成,你是君,我是臣。为臣者方可为谢安,哪有为君者作谢安的?”

听徐道覆这么一解释,卢循不禁和他抚掌而笑。

不久,卢循探身问徐道覆:“此番刘寄奴引兵来,兄长前日所授的计策,这几日可否有变动?”

“变动倒是没有,然则我所献者,绝非退敌之策。若是寻常将领来,我等自然不惧。唯有这刘寄奴,非常人可敌。故孙教主率十万之众,尚且败于刘寄奴之手;我等所率之众,仅数万人。何堪匹敌?”

“如此说来,我永嘉根本堪忧啊。”

“也不尽然。根本该当无恙,只是需多派士卒拖延刘裕南下。按理,朝廷征剿我等‘贼人’”徐道覆说到“贼人”两字,顿了顿,见卢循没有反应,接着笑笑说:“从来不用文臣。只需太尉府发令,让将佐率兵剿贼即可。此番北府兵南下,只需令战将刘裕带兵即可,何需劳烦桓修?你想桓修同来何意?”

“对北府有所猜忌。”

“诚然。我等只要清野以待,固守城池。两军相持日久,桓修、刘裕军中必然生变。彼时,我方再以奇兵突袭。不仅永嘉无忧,兴许还能逼走北府军,令朝廷再不敢派兵来剿。再说桓玄久不在荆州,岂能放心得下根本?只要建康、荆州、京口等任一处畔隙生成,则必然会大乱。彼时我方只需坐山观虎斗即可。”

“此乃良计也。”

“目前须趁刘裕兵力未完全集结,迅速派兵驻防东阳。”

“东阳?”

“正是。东阳非形胜之地,士兵们遇到刘裕必然难守。且不必与他争锋,只需多设防线阻碍他进军。待他驻防时,多加滋骚。令其烦不胜烦。刘裕乃老将,碰到这些必然无碍,但桓修非带兵之人,哪能吃得了这些苦。他们并非出自一处,桓修对刘裕有猜忌之心,刘裕也不会不担心功高震主。在如此情形下,我方不难找到合适之机会。”

卢循摸着胡子想了半晌,说:“倘若他二人无虞,该当如何?”

“如果桓、刘二人齐心协心,那倒是为难得很。在永嘉城下决战一定不免。”

卢循半天没说话,摇摇头说:“我等恐非刘裕敌手。”

“刘裕确实是个非凡将才。不过,此前的较量他都占有士气之先。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兵虽多,士气不如人,自然落败。此番守永嘉,我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刘裕北来,不习南人习俗,况且军中乏粮。用不多时,自然退去。只需我固守月余,事情必有转机。”

卢循听了徐道覆的话,说:“恐怕守不了月余。”

“何出此言?”

“故教主、你、我与刘裕数十次较量,能道看不出刘裕向来不打持久之战。每战必然如迅雷一般,溃敌为先。君不见句章、丹徒之战?兵法云‘十则围之’。我围这二城人数何止十倍。结果如何?”

“你是否想过彼时我方的教众、士兵堪战否?我方人数虽多,却都非战士。刘裕人数虽少,然人人堪战。譬如以刀斧手弑妇孺一般。此番固守永嘉城内外者,乃是我之精兵良将。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何惧哉?”

“我并非惧怕,而是想尽量在刘裕南来之前未雨绸缪。倘若永嘉城最终不保,我当如何?”

“若事不济,再回甬东便是。”

听到这里,卢循长叹一声:“我等果然是‘贼人’。”

徐道覆听到卢循这么说,知道刚才自称“贼人”时,卢循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内心已有些不快。于是他笑了笑,宽慰卢循说:“倘若项羽得了天下,刘邦岂非贼人?倘若王莽驱除了逐鹿者,刘秀岂非贼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王是贼,在乎得失。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凡举大事者,莫不是颠沛流离、历经磨难。不先为贼,哪能终为王?我占天时,则我进身为王;我不占天时,则隐退等待时机。刘邦当年烧毁栈道退居汉中之时,岂非狼狈至极。即便是贼,又何愧之有?何忧之有?”

徐道覆见卢循的神色虽然还带有忧郁,但比刚才要好得多了。他非常了解这位内弟。卢家是世代为宦,乃是当朝名门。卢循就如同许多士族子弟一般,要么经由仕途而效忠于国、效忠于君,要么或高朋友满座、或云游四海,做一清谈论道之闲散之人。

他毕竟不是刘邦、项羽,可以为对抗暴君暴.政而举义旗,成也罢、败也罢,均能青史留名。自己既不如刘、项一般英雄,国家又不似秦二世之时那般没落。即便创立了天下,也不能说是皇朝正朔。既然不是正朔,那还不是形同流寇一般?江北立国的秦、燕、魏等,在士族眼中莫不如流寇一般。这样的名不正而言不顺,始终是卢循的心结。

徐道覆没有接着往下说,他知道有些问题都需要自己去悟的。

飞瀑的雾濡.湿了亭中的床。卢循唤过仆从,把床收拾好了。然后与徐道覆一前一后,向着山顶走去。徐道覆曾经在这个山顶看过周边的地形。他准备等登到山顶之后,把周边的兵力布置向卢循做一番解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