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068章 深夜辞别

武帝寄奴 第068章 深夜辞别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明天便要起程赴建康了。尽管连夜部署征伐事宜,没有太多闲暇,但我还是偷闲回了一次家。

这次征战建康,不知吉凶如何。虽然为国而举义旗,但终归还是为了家室。不单是为了我自己的家室,也是为了千千万万黎民的家室。

母亲、夫人臧爱亲、女儿刘兴弟一见我回来,忙迎上来泪洒一场。

“寄儿,你瘦了!”母亲一手抹着自己的泪,一手摸着我的脸。

“娘,没事的。”

夫人捧上来一杯热茶呈到我手上,只是流泪,倒也没有说话。

我拉着他们坐下,虽然有千言万语,但是实在是不知道如何说起。只好说:“母亲、爱亲,你等受苦了。这一次京口、广陵之战,比我们料想得要顺利得多。你们也知道,这次起义我们筹划了许久,定会成功的。你们看,我们义军中有檀凭之、刘毅、何无忌等人。攻克京口之后,连桓玄的亲信朱龄石、朱超石兄弟也加入了进来”

“是不是征永嘉时那个擅使锺的猛将?”夫人问。

“嗯。那就是朱超石,他的兄长龄石虽勇猛不及超石,却是个难得的帅才。”我解释说,“此外,还有刘穆之等人,可以说这次是举扬州、徐州大部分文武义士进行的义举,灭亡桓氏可谓指日可待。事情若是顺利,不出半个月便可见结果。”

在我之前就回到家中的二弟道怜和幼弟道规也说:“是啊,母亲。我们原本的筹划是需要耗费些几日才会平定京口、广陵两郡。结果只半日就夺了两座主城。此外,还用数百兵就把刁弘部署在丹徒的军队击溃了。可见桓玄乃是徒有其表。大晋国最精锐的北府兵在我们手上,应当无虞的。”

母亲说:“你兄弟三人行的是大事,不是我们妇道人家能懂的。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家里的事情,有爱亲照应;家外的事情,还有道怜照应。只需全心做好事即可。”

夫人接口道:“古来仁人义士都是国家利益为重。我与母亲自然明白。放心吧。”

女儿虽然跟着众人一起哭,但是毕竟年纪小,并不明白我们在哭什么。也不知道我明天就要离开家奔赴一个前途未料的沙场。我们聊得久了,女儿早就困得依偎在夫人的怀里睡去了。

这一次其凶险可谓我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然而尽管前途吉凶未卜,但是家人却并未强留、也未哀怨。母亲与夫人都是知理之人,在此国难之机,自然知道忠、义乃是远过于孝、亲的。

受此情所感,两位弟弟也与我一起流涕。其实最初我是想留下幼递刘道规在家中照顾父母的,但是道规断然拒绝,说要与兄长一道杀入建康,建立兴复晋室之不朽功勋。我和二弟刘道怜也知道留他在家中何其难。因此,也只能强把二弟刘道怜留在京口照顾家小。

道怜虽然也想跟我一同率义军取建康,但是他也知道他在京口的责任并不仅限于保护刘氏家小,也有我对他协助孟昶留守京口的期望。刘道怜能力不如我和道规,但是他为人较和气,所以在家乡的人缘比我和道规要好得多。刘简之等人在京日募兵的话,刘道怜也能帮衬一番。

京口是根本所在,义军攻取建康虽然是孤注一掷,但如果连京口这个根据地都不能稳固,必然会影响义军的军心。所以守京口的职责也是至关重要的。

避开母亲和夫人之后,我和两个弟弟在书房里进行了一次慎重的对话。

我先对道规说:“道规,此前在广陵举事,你做得不错。刘毅、孟昶虽有大才,然而我看这二人更擅权谋而不擅兵机。你虽未掌过军,然而却负我之期望,将广陵的军队部署得当。确实难能可贵!此去建康,征战之事恐怕多在我、檀凭之等,你也插不上手,但你要勤加学习。将来一旦有机会,必然会任你担任一方大将。”

“谢谢兄长教诲!”

我又对刘道怜叮咛道:“京口、广陵乃是根本所在。道怜留守京口,不惟守家,更重要的是守城。孟昶处、刘简之外,你要多加走动。切不要拿你在礼部当京官的架子出来,凡事且低调一些。随时侦听建康的消息。如果我等行事不利,且按此前定的计划行事”

我话还没有说完,道怜就哭出声来。

我拍拍他的肩,宽慰道:“所谓成者王败者寇。此事一旦成功,我兄弟三人均是功不可没;一旦失败,则有可能家破人亡。因此,凡事种种都不可不慎。不过,也不必担心。就如方才与母亲说的那样,我等义军集中了扬州、徐州二州最精锐的仁人义士,倘若还不能成功,则是天意使然而不是人力。”

三兄弟又唏嘘感叹了一番,才从书房里出来,已经快到三更时分了。

告辞了家人,我带着刘道规返回将军府。看着与我并肩齐驱的幼弟,心里油然而生一股悲壮与悲凉:前途惊险异常,一旦有失,我与道规便会蒙难。于此,可谓至忠;而家中有道怜留存,不致遭灭门之灾。于此,可谓至孝。成也罢,败也罢,此生也无憾了。

天微明时,颇有些寒意。京口城中尚未解除宵禁。原本热闹的集市上空无一人。街上时不时有数十个军人列队匆匆而过,向着城北集结。

尽管大多数人都是一夜未眠,然而人人都是精神抖擞。

越近北门,聚集的人越多,到最后我们一行只能弃了马,从行列中穿行而过。将士们频频向我们点头致意,但却是鸦雀无声。我走到队伍最前方,许多将领已经到了。

我走近檀凭之,对他说:“庆子兄果乃良将,仓促之间聚集之军队,依然俨守着军纪,连那些新入伍的百姓兵也是如此。”

檀凭之笑笑说:“不如此怎可壮士气?不如此怎可威敌?”

我点点头:“众将到齐的话,我等便登城吧。”

刘钟上前禀报:“报主将、司马,众将士已到齐。请登城点校。”

我带着檀凭之、刘毅、何无忌等人刚刚登上城头,就看到一只雄鹰孤傲地立在墙垛上俯瞰城下的队列。见我们一行人上了城,它也毫无惧色。

刘钟刚想上前把鹰驱走,我制止了他。我们走到墙垛边,那只鹰往后退了两步,警惕地望着我。

我不再理会那只鹰,而是探身向城下的众将士望去:那是由北府兵和百姓义士一同组成的义军。共计一千七百人。尽管人数不多,然而每一位都是怀着赤诚之心而来,每一位都是不畏生死的勇士,每一位都是愿意为国家的尊严与自己的尊严而战的斗士。

正在这时,一缕金色的阳光从阴霾中射出来,将半个京口城镀上了亮丽的颜色。迎着朝阳,只觉精神为之一振:我们此行,岂不如同这朝阳一般?即便是乌云重重,也将被阳光彻底击散。

我清清嗓子,正准备开始训话,却见城下的将士们开始骚动起来,连规查军纪的领队将领也禁不住与旁边的人私语着什么。我眉头皱了皱,心想:方才齐整的军纪此刻竟然荡然无存了么?

这时孟昶却一把将刘钟从我身边拉开,其他人也不由自主地从我身边退开。我狐疑地环顾了自己身边一圈,什么也没有。我拿探究的眼神望着孟昶、檀凭之、刘钟等人,不明白他们在躲避什么。刘钟拿手指着我的头顶说,“将将军,您头上隐隐似有一股烟。”

我抬头向上望望,却什么也没有看到,只有刚才停在我身边的那只雄鹰正绕着我的头顶展翅盘旋。就如同在翩翩起舞一般,哪里还有半分孤傲的样子。

过了许久,我头顶上的那只鹰才又盘旋而下,落在我身边,双眼注视着我,一动不动。

“那不是烟,是”孟昶把话说了一半就住了嘴。众人只是惊异地望着我,直把我看得莫明其妙。

我完全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也完全不知道那只鹰在做什么。我完全知道的是,我们的时候不早了。

我向城下打了个手势,示意众人安静下来,而后高声向众将士训话:“当今天下,强敌环伺。诸侯不思辅佐皇上,以图恢复中华之大业,反而互相倾轧,以致桓党趁虚而入,废帝而自居,乃是大不道。

幸而我北府有诸位义兵,幸而我京口、广陵有诸位义民。我以义师伐不义之师,以义兵攻不义之贼,必当如灭孙恩一般,令其有来无归。今日,乃是我军西向进攻建康之日;明日,乃是迎回皇帝陛下,整饬国务之时。此去必定一扫奸逆、驱除元凶,还我大晋江山。此去,必当驱除桓党,兴复晋室。”

说完这些例行的让人费解的激励之辞后,我举起右手,向上一挥:“驱除桓党,兴复晋室!”

城上城下,人们纷纷举起右手向上挥动:“驱除桓党,兴复晋室!”

那只鹰跃起来向城内俯冲,而后突然拔地而起向西方飞去。西方,正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