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050章 拜访司徒

武帝寄奴 第050章 拜访司徒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我之所没有回绝司徒,并不是因为司徒的职位高,而是因为这个司徒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我因欠社钱在被绑在旗杆下受辱时、解救我的那个大官王谧。他现任所任的司徒一职,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

来建康,我首先要拜见的,自然是这位救命恩人。当年王谧之所以能够为我化解危局、把我救下来,是因为他和那个陷害我的人很熟。那人叫刁逵,如今是桓玄属下的一个红人,目前任江州刺史。

我要见王谧,个人恩怨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桓玄身边的重臣大多数是他从荆州带来的。唯独王谧是前朝旧臣。如果说桓玄身边的重臣中尚有一个人有心也有力想恢复大晋国的话,那么除了王谧不可能有别人。王谧深得桓玄器重,我们暗中筹划的起义如果能得到王谧的支持,那么便有更多的胜算。

此外,王谧还关系到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武陵王。武陵王虽然和皇帝一起被贬,但是武陵王在朝中有许多的联系。我试想通过王谧,将朝中的反桓力量结合起来。

我把宴请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跟随着王府的家仆去拜访桓谦。我跟桓谦虽不熟,但是毕竟见过几次。而且上次见面时在桓修的府中还做了一次长谈。所以这次拜访,也不算拘束。他知道我喜好赌博,就邀了几个擅长摴蒲的友人到府中作陪。

自早年与刁逹赌钱而失意之后,我就很少再碰摴蒲。一则自知玩物丧志,二则军务繁忙,也没有心思游乐。

今天桓谦摆出架式呼朋唤友的开赌局,声称只是取乐不在输赢,无论是谁,输了钱全由他出。因而参加者个个跃跃欲试。

这本就是为我而找的一众人、设的一场局,我自然难以推辞。久不参赌,最初我还有些局促,之后就渐渐沉迷其中,越战越勇。如果不是我故意输掉一些钱,完全可以将所有人的筹码尽收入囊。

天将破晓时才散局。临走前,桓谦还送了我两件新制的锦衣,又亲自把我送到府门口,才打发家仆用轿送我回驿馆。

回到驿馆后我躺在榻上睡了一个时辰,天微亮就带了一个驿馆的差役到街上用昨夜赢来的钱买了些礼物,提到司徒府拜贴求见。

在司徒府的前厅一见到王谧,我忙拜倒在地。说:“属下刘裕拜见司徒王公!昨夜到王府赴宴,停了一通宵,以致误了王公之约。罪当万死。”

王谧俯下身,一面扶我起来,一面说:“你昨日已差人来回过,我亦知你此去必不会当夜返回。不碍事不碍事。”

我依然伏在地上,说:“刘裕当年承蒙王公搭救,一直未能相报,至今仍念念不忘。请受我一拜。”说着,我俯身要向王谧磕头。

王谧忙把我搀起来说:“你每见我一次便要说这些同样的话,我可实在承受不起。”之后拉着我的手,把我上下打量了半天说:“刘将军愈发英气逼人。难怪孙恩、卢循等妖贼望见将军便望风而逃。哈哈。”王谧笑得很爽朗。

“不敢当。此乃大国家之威。我刘裕何德何能。”

刚才差一点儿说成了了“此乃大晋帝国之威”,转念一想,现在大晋帝国已经不存在了,皇帝也不知去向。如今的这个伪朝廷是楚国,而把持着堂堂江山的是那个桓玄。

王谧笑笑,并没有在意我为何说话吞吞吐吐。他一面拉着我往厅后走,一面说:“当年老朽并未看走眼。刘将军虽非士族出身,但毕竟乃名门之后。当年无意间与将军有了如此机缘,也乃三生有幸哪。”

“惭愧惭愧。如此之言该当由学生来说。王公切莫再叫我刘将军了,一则我受之不起,二则也望与王公亲近亲近。”我又拱拱手道。

“哈哈。好好。就称你的表字德舆吧。昨日我见到陛下时,他对你很是夸奖了一番。”王谧说。

“哦?”我没有搭腔。因为我拿不定王谧见到的是哪一个陛下。目前有两个陛下,一个是真的,在江州;一个是伪的,就在建康。但据说真陛下在江州也似乎是传闻,无法断定虚实。

“陛下描述了前日楚王府家宴之状况,对德舆你深为赞赏,称阁下是‘风骨不恒,盖人杰也。’可惜那日体恙,未能赴宴。否则大可一瞻德舆风貌。”王谧脸上带着笑容说。

原来他说的这个陛下还是桓玄,我颇有些失望。为了不引起王谧的疑心,我也笑着说:“哪里,哪里。陛下谬赞了。”

“好。不说这些罢。我令人备了些小菜,且去我园中饮杯水酒。”王谧说着,领着我进了园子。

我们在园中边饮边叙。

其间,王谧举盏对着园外的一株枯树看了半晌,之后长叹一声道:“当年曹操败袁绍,获降将无数。陈琳亦在其中。袁绍对曹操之战檄便是陈琳所书。曹操问陈琳为何会为袁绍作檄,陈琳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世间许多事,可为而不能为,不可为而不得不为者多矣。”

王谧所说的这话我当然听得明白,但是我对他的真实想法不甚了了。他目前位高权重,是桓玄的得力谋臣。他的这番话,是指自己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呢,还是说桓玄是箭在弦上?这话一深究,还颇有些耐人寻味。

王谧接着说:“陈琳乃一介书生,虽以辞令见长,却于大局无关紧要。袁曹之争,良臣将佐云集,不可为而不得不为者,并非陈琳一人。倘或有重臣如审配、田丰等,虽死亦可一搏。然而此二人,虽搏亦不免一死。”王谧又叹一声,走回桌边,放下盏说:“德舆,你如何看?”

“人各有志,各人自有天命。死生乃一时之事,义情乃是千秋之功。陈琳也罢、田丰也罢,志向不同、取舍也不一。各有千秋吧。”

我说得冠冕堂皇,但也模棱两可。王谧听了我的话,不置可否,转而聊起了别的话题。

我感觉他似乎有某些话想说但又不便表达,但是我对自己的这种感觉也不敢冒然肯定。我们接下来只聊了些无关痛痒的话题就散了。

此后隔三差五就有桓氏亲族的宴请。因为有桓玄的青目,朝中一些大臣也不忘对我刻意奉承。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情:王公贵族、一品大员们争相邀请我这个三品官员与他们同游,而且有意无意地赠送些“聊表心意”的贵重物品。

这些赠品不收会薄了那些人的面子,收了以我一介寒士也无以回赠。好在那些人也并不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