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八章 攻克会稽 (1)

武帝寄奴 第八章 攻克会稽 (1)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10:45: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午后,我带着一队人马到了城南的军营。与桓不才的军队交接之后,驻营于城外三里处。

我虽然是攻城军队的督战官,但并不直接指挥攻城战。该营有一个将领担任营官,专职攻城。

对于攻城战,我虽然熟知一些兵法,但毕竟到目前为止也从未有过实战,所以我也就没有跟那个营官纸上谈兵,只是坐在帐中听凭他指挥调遣而已。

休整两天之后,攻城战正式开始。

第一天正是我们这一营主攻。围城这么久,只有这一天的攻城战才算是真正的战斗。

十数个士兵把云梯扛到城下,架到城墙上。城下的士兵用一只手持盾护身,用另一只拿着兵器的手缘梯而上。城上的贼兵用弓箭、滚木、擂石进行阻挠。不时有士兵中箭从梯上跌下;也不时有士兵被滚木擂石砸中,整个云梯则被砸下一排。惨叫声不绝于耳。

有两个云梯被贼兵泼油点燃了。梯上的士兵被火驱赶着准备往下撤。营官骑马提刀飞奔到梯下向着梯上大叫。不久,他手起刀落,砍倒了一个刚从梯上跳下来的士兵。

其他士兵见状,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忍着痛从火焰中强行闯过。

我站在帐前,看着眼前惨烈的场景,唏吁不已:这哪里是攻城?全然是自杀!

古人何其聪明,发明了以城圈地的做法。平地作战,尚且需十而围之,围攻城池则完全是以人肉为武器的战斗。城头一人防守,城下十数人进攻也未必得手。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用以描述守城战则是维妙维肖。

攻城靠的不仅是战略战术,也不仅是兵力,还靠体力。在云梯上当先之人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守城者的体力正是被这些死士们消耗掉的。敌兵体力不支之时,恰恰给了攻城者以可乘之机。于是这一处便成了溃口。

一处溃口往往容易被蜂拥而来的守城者再次堵上,但如果因为指挥、调济不当,溃口越来越多的话,再想守住重要垛口就难了。这就如同一条船,如果只破了一个洞还可以想办法修补,但如果洞多了而又填之不及,那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船沉掉。

尽管营官持刀立于阵前令士兵强攻,但始终是无法有所突破。虽然有几个士兵成功地翻入城墙之内,但是很快就被城内的大股贼兵杀死,反而拿他们的尸体当作滚木顺云梯扔下,砸下更多的人。

这一天的攻城战最终草草收场。虽然声势浩大,但收效甚微。

不计其它几面佯攻的,光我们这一营就伤亡近两百人,贼兵伤亡也有一百多。

一夜无话。第二天依旧四面同时攻城,依旧是一场惨烈之战,依旧收效甚微。

第三天南营改作佯攻。

士兵们虽然也打出一副攻城的气势来,但是远没有前两天那般凶猛。他们手舞足蹈地不停喧嚣着,听那口气倒像是我军已经胜利一般。

几天之后,主攻的士兵也罢、佯攻的士兵也罢,都失去了最初那股莫明而兴高彩烈的神情,显现些疲惫之态。守城的贼兵们更是被我们声东击西的策略弄得疲惫不堪。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一鼓作气者,再而衰,三而竭。希望敌人的士气因衰而竭。

如此这般日复一日,转眼又过去了半个月。虽然有几次几乎要破城,但却还是被贼兵封锁住。会稽城的护城河里已经没有了河水。河水已经被我们汲干,里面填满了士兵的尸体和泥土。会稽城门千创百孔,门虽然残破了,但是门洞却被贼兵们从里面用夯土封死。

这十来天中,我方伤亡近三千人,敌方伤亡的速度却比我方快,约有近五千。

自从我们调整部署之后,贼军的援兵始终无法接近会稽城,使得城内守军的士气大为下降。如果保持这种状态的话,不出多少时日,会稽城就可以顺利攻破了。我们必须尽快破城,而不能这样消耗下去,因为即便是三千损耗,对我们而言也是难以承受的。

然而正当攻城战进行得越来越顺利时,突然接到急报,召我到中军帐议事。

我骑着快马一赶到城东的中军营,刘牢之就告知刚收到的急报:桓不才误中敌人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孙无终派兵救援,也被困在包围内,损失惨重。贼兵留了一部分兵继续与孙无终作战,另一部分兵正向会稽城赶来。

我拿起紧急战报看了一遍。描述很简短,但情况之紧急却完全可以想象。

“如此看来我等小看了孙恩这伙贼人。连孙无终、桓不才这两位擅战的将军都败得如此之惨。”刘牢之接过我递回的急报,如是说。

“这伙贼人领军的是何人?”我问。

“是卢循。不过,我知道卢循手下有一个叫徐道覆的,倒是擅长谋略。你可曾听说?”

“卢循倒是知道,徐什么的未曾听说过。”

“是徐道覆。此人似乎颇懂些兵法。如果说桓不才被伏军袭击是由于轻敌大意,但孙无终在明知桓不才失利后也陷入包围而不能自拔,可见他们的确是遇到了劲敌。”

“我军吴郡时,这徐道覆可在孙恩军中?”

“这就不知了。不过,从孙、桓两位落败的情形看,我等在泸渎受挫时,卢循、徐道覆一定同孙恩在一处。贼兵虽不强,但人多势从,如得良将指挥的话,倒是件令人担忧之事。”

“确实如此。”

“适才听过信使的描述,情况相当不妙。”

刘牢之接着向我讲了他听到的消息:

最初贼兵是从各地分别增援会稽的,所以桓不才、孙无终两位始终都能利用时间差各个击破。

这一次是徐道覆用一支部队先将桓不才引诱入埋伏,用另一支部队骚扰孙无终,和他打游击,令其疲于应付。等桓不才陷进了埋伏圈之后,徐道覆用战术击溃桓不才的阵形,然后调劲卒把桓不才的军队分割成数段,一段一段进行围歼。这个战法和我们在沪渎遭到孙恩伏击的那一次非常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