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的。
不知是挟私报复,还是真的正义感爆棚,亦或是单纯看热闹不嫌事大,居然真有匿名群众向省级部门举报了王伟以上的非法行为。
有群众报警,治安厅不能不受理。与派遣专家组调查化工厂及其背后保护伞时的雷厉风行不同,这一次,省治安厅的办事速度却慢得出奇。
有人问,就是“出入境管理用的护照与身份证并不联网,王伟又在医院高级病房和重症监护室进进出出,难以取得有效证词或口供。王伟和汤有志两人的具体关系,治安厅还在调查中,请静候调查结果,切勿造谣传谣。”
《异变边缘》小说完结两个月后,事件基本尘埃落定。
瑞宜化工厂停工整改,在王伟首次爆料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几位高层,因贿赂国家公务人员等罪名,受到刑事处罚。全体普通员工、周边方圆五公里和排放地下游沿岸十公里的居民免费体检;
运夏市环保局撸了一批官员。包庇化工厂排放未经处理污水的、在常规污水检测中篡改数据的、联系社交平台封杀删帖的、通过材料大学给王伟施压的……纷纷落马;
林河省材料大学,当年开除王伟的化工系主任和人事主管提前办理退休,对抗议的学生施压的学生事务处主管引咎辞职。校长是半年前从外地调来的,免于问责,但也代表材大做了一番公开深刻检讨,保证这类事件不再在材大发生;
国家立法机关细化了多项化工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并设立了专门的违规排放举报热线。
……
《异变边缘》完结三个月后,王伟在首都市第一医院溘然长逝。据看护他的护士说,尽管王伟最后几天连喝水吞咽的力气都没有了,整个人瘦成了一把骨头,但他咽气的最后一刻,是在笑的。
第220章
国家都出手表态了,王伟的医疗费用,自然不可能厚着脸皮从财大校友建立的基金会中支取。
父母早逝、从未结婚的王伟,在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什么亲近的亲人。他早年间工作的存款,几乎全部用于设立实验室。
治安队员在他生前租住的地方进行清理调查时,发现他对实验室的密封性能做得极好,以至于出租屋外,没有检测到一丝多氟烷基物质的残留。
可见,为了保护附近居民,王伟也下了血本。
王伟在王宇家所在的小县城租住了两年。但无论寒暑,他出门总是戴着鸭舌帽、压低帽檐、戴着口罩、披着风衣。因此,即便是楼里最爱八卦的大娘,也只见过“汤有志”的正脸两三次。
当网上铺天盖地宣传起王伟同志的光荣事迹时,看到他的照片,邻居们根本没有将他与汤有志联系起来。
王伟生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徒弟”刘二明了。王伟从材大离开后,一直是个独行侠,没有亲人朋友相伴,刘二明在他生命最后时刻的出现,也为王伟带来了少有的温暖。
刘二明曾多次造访王伟实验室,每次都谨记告诫,将头脸包裹得严严实实,不让邻居们认出来。
因此,即便治安部门后来听说,有个年轻男子经常出入王伟的出租屋,想要展开调查时,却陷入了困境。
附近十几家邻居,没有一个人能描述出那年轻男子的半点相貌特征——除了一点,身高大约1米8。这些邻居与王伟相处了两年,在新闻上看到他的时候,都没往“汤有志”身上想,更别提每周末来一次、一共只来了半年的刘二明了。
依照王伟的生前遗愿,他的实验室里留下的药品、材料、设备等,都捐给了材料大学化工系。虽然材料大学当年对不起他,但病榻上的王伟曾自嘲说:“被开除前,用材料大学的实验资料检测了不少排放数据,也算公器私用了,如今还回去,我和材大也算两清了吧。”
除了实验室里的器材、药剂等,王伟身后留下的财物并不多,他的远房亲戚并没有来认领。其中没什么价值的东西,直接送给了需要的人;有变卖价值的,将变卖收入连同王伟存折中剩余的两万余元,悉数捐给了王伟公益基金会。
至于公益基金会资金的用途,设立该基金会的95届学生会会长施雨芳表示,将完全依照王伟老师的遗志——基金会筹到的款项,一半用来帮助因污染物违规排放而患病的人治病,另一半用以资助学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相关专业的贫困学生。
这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关爱。
王伟去世的消息传来的那一天,刘二明心情低落,就像失去了亲人一样沉重。他以身体不适为由,向高老师请了假,留在宿舍没有去上课。
虽然刘二明认识王伟的时间没有赵华枫早,但后来,他与王伟的接触却是最频繁的。
王伟教给刘二明的,不只是化学方面的知识,还有微积分、统计学等等。但在刘二明看来,最重要的不是这些知识,而是他和王伟相处时汲取到的一些难以言喻的东西。
说是人生的道理,好像太大、太空泛;说是感悟,好像又显得浅薄。
王伟曾问过刘二明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为什么喜欢学化学?”
当时,刘二明想都没想便说:“喜欢就是喜欢。没别的理由。”
王伟听见这个答案,只轻轻笑了一下,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又重新教刘二明如何阅读科学文献了。
今天,在宿舍里,一个人悄悄弹着男儿泪,他却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答案。
此前,与其说他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不如说化学给了他炫耀的资本。
生物课上,余老师提到人体中有二十种氨基酸,刘二明插嘴,余老师气得让他站上讲台,默写这二十种氨基酸的化学式。
刘二明二话不说,写得一点不差,惹得小老太太生气也不是,高兴也不是。
每次想方设法从化学实验室里偷拿药品带进班上,黄巍老师骂过他,高松然也说过他。但刘二明满不在乎,把因为偷药品被骂当成自己的军功章一般。
——毕竟,这证明了他多么热爱化学!但仔细想一想,他热爱的到底是什么呢?是在同学老师面前炫耀的机会,还是这门学科真正能够带给自己的有用知识?
不过刘二明似乎想明白了。曾经的他,或多或少有些虚伪。
但现在他不会了。
班长赵华枫将王伟视作偶像,身上有着敢说敢做的勇气,他宁愿承担巨大的风险,也要将事实的真相公之于众,实属“铁肩担道义”的典范。
刘二明在王伟生前把他看作老师,而在王伟去世后,王伟的形象在他心中变得更加伟大,成了榜样。
“要考虑化学能为人类做些什么,而不仅仅是考虑化学能为‘我’做些什么。我的目标是通过化学知识,让我们生存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