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二千五百三十五章 言行不一玄学伪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五百三十五章 言行不一玄学伪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22:32:0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范泰的话,掷地有声,而他整个人,也因为激动和兴奋,从榻上站了起来,刚才一直是手势飞舞,配合着他越来越高的声音和越来越快的语速,直到说完,刘裕开始在对面微笑着鼓掌时,范泰才意识到自己的激动,脸色微微一红:“抱歉,说到兴头之上,失仪了,让大帅见笑。”

他一边说,一边又坐回到了小榻之上,开始调整起自己的呼吸,一边摇头头叹道:“先父在世时,就一直提醒我要多多养气修身,看来我还是不行啊。”

刘裕平静地说道:“那些所谓的养气修身,多是玄学之士们的言论,但这就是在我看来,玄学之士们最值得诟病之处。玄学奥义,要的是道法自然,顺从本心,但人是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要养气,修身,就得违背这些天性,范先生,你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范泰微微一愣,转而若有所思地说道:“这点我还真的从来没有想到过,听大帅一说,似乎还真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就算如此,那又如何呢?玄学之士法从道家,要的是那种活神仙一样的形象,如此才给为人所景仰,就算是刻意作出的,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吧。”

刘裕微微一笑:“看起来是没什么问题,但若是细想,就涉及到玄学之士的死穴,那就是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这也正是大晋百年来乱象丛生的根源所在!”

范泰的脸色一变:“愿闻大帅高论。”

刘裕正色道:“其实,一个人的情感,如果是真正发乎内心的表达,是真情动人的,就象白天我在台上的演讲,那绝非半点虚言,我不谈什么大道理,也没啥华美的词汇,但能让弟兄们都信服,因为他们知道,我的每句话,都是发自内心,他们知道我还是原来的那个蒜山乡刘大,还是那个跟他们同吃同住,同生共死的寄奴哥。所以才肯听我的话。”

范泰点了点头:“确实,今天的演讲非常精彩,我看过那么多场清玄和佛道辩论,都没有见过在感染力和打动人心上超过大帅的。”

刘裕笑道:“论学识,论词汇,论语言,我远不如那些玄学大师,饱学之士,但他们只是为辩而辩,为了说理而说理,不象我是与人交心。所谓的养气修身,无非就是让自己的外在仪容更能打动别人,在第一眼的形象上就让人仰慕,可是如果真的说的话,做的事是顺应人心的,还需要这样做吗?象我今天这样,不修边幅,不养气修身,不也照样可以让人听我的话,按我的意愿行事吗?”

范泰笑了起来:“您的意思,是玄学之士其实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这种事做多了,就无法真正与人交心,甚至可以说,这是虚伪,对吗?”

刘裕点了点头:“我在少年时,也曾经被玄学之士们的风度,仪容所倾倒,觉得他们就是天上的神仙,但这么多年下来后,知道了很多幕后不为人所知的事后,就只会觉得一种虚无与幻灭。”

“在我看来,大多数的世家高门,都是嘴上一套,行动一套。一边说着自己顺应本心,无欲无求,一边需要吴地的千千万万庄客佃户为自己做牛做马,靠着吸吮这些庄客们的血汗来维持家族的荣华富贵。一边说自己淡泊名利,不争权势,一边又是争权夺利,甚至建立黑手党这样的地下组织,来行各种祸国殃民之事,只为了让自己的家族能永掌大权,让子孙后代能永远地骑在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

“他们如果只是自己修仙,追求个人的解脱,那也罢了,但他们是嘴上说修仙得道,实际上是要掌握权力,架空朝廷,奴役百姓,这样的玄学之士,世家高门,就成为了比北方胡虏更可怕的敌人,也是我刘裕最大的对手!”

范泰目不转睛地听完了刘裕的这番话,久久,才长叹一声:“大帅的话,全都发自肺腑,让人心服口服,你一下子就说清楚了世家高门玩弄玄学,祸乱国家百年的实质,一如你当年在戏马台上,义正辞严地揭穿黑手党,揭穿郗超时的表现。我这次出山,真的是太对了,接下来,你是要我做什么?去用你的这番话,跟清玄之士们论理,驳倒他们吗?”

刘裕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范先生,其实这些道理,你我都懂,但我们更应该明白,玄学在大晋成为国学已有百年,而大晋历来的掌权者,都得是玄学之士,就连谢家过江后的掌门人谢鲲,都得弃儒从玄,成为江左八达后方有官做。象你们范家,历代坚持儒学,结果就是连个郡守都很难当上,要架空皇权,让世家做大,就是用玄学,而如果是要加强皇权,或者说让国家有力,朝廷集权,就得宣扬经学儒家。只是,百年积寒,非一日之功可破,我们现在没有可以取代世家子弟,治理整个大晋的人才,而人才最需要的是什么,想必您比我明白啊。”

范泰不停地点着头:“是啊,治国理政,最重要的是人才,要培养人才,就得靠教育,玄学之所以昌盛,一来在于玄学之士百年来牢牢地掌握了国家大权,二来在于他们也控制了国子学和太学,以大晋的察举推荐制度,想要为官,就得在这些官学之中顺利毕业,然后才能被举荐,二者缺一不可。大帅这次要我等去地方上的庠序办学任教,就是要在地方上教育子弟,选拔人才吗?”

刘裕微微一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从孩童做起,教出可用之才,怕是至少要十几年的功夫,恐怕我未必能掌权这么久,今天跟先生交心,就是为了跟你交个底。这京口庠序,是做给天下人看的,目的不是指望我们这些兄弟的子弟有多少人能成才,而是要告诉全天下,只要为国立功,得到一定的爵位,那就可以入庠序,受教育,以后即使不能入朝为官,也可以在乡间为吏,京城虽大,不过一城,而大晋地方数千里,总有大量的可用之才。这一招,就叫农村包围城市,奋斗总有前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