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八零文艺妇女 > 32、一方屋檐

八零文艺妇女 32、一方屋檐

簡繁轉換
作者:木头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31 21:52: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欧阳建愣了半天才说:“我姓欧阳,他随我姓欧阳啊…………”

“那我姓李,我就能随便说,我是姓李的人爸了?一样姓欧阳,凭什么你是他爸,就不能是他是你爸?”

欧阳建明白过来了,这是胡搅蛮缠啊!

“我不跟你说,我跟小远说。”

李稻花双臂交叉环于胸前,有她在这,看他怎么说。

“媳妇走,咱们吃饭去,不理这个神经病。”

“小远,小远,我知道,你们恨我,我也想补偿你们,我们可以复婚。”欧阳建又心生一计。

只要他重新成为欧阳远的爸,那么他们挣的钱,不就得合情合理的拿来孝顺他。

“呸,你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你还想复婚,你还是复活的可能性高点。”

如果说以前叶敏还有复婚的想法,看完《重回十八岁》之后,她是一点想法都没有了。

不仅如此,她还重新拿起书本,虽然不认为自己能考上大学,但是多读点书,多学习点知识总是没错的。

这些书是欧阳远以前寄给欧阳遥他们的,欧阳遥他们本来都已经放弃参加高考了。

他们已经参加过两次高考,都没考上,他们的家庭条件也不支持他们脱产复习,就想着好好过日子。

现在欧阳远的日子过得好了,还给他们寄过来不少学习资料,他们参加高考的心又活泛起来。

全家带上吴思思这个小孩,一共四个人,每天坐在一起学习。

本来不太爱学习的吴思思,跟着家人这么连续几天之后,慢慢也习惯了学习,学习成绩都提高不少。

“我劝你啊,离我们远点,现在你的日子还好,好歹没什么人打扰你,虽然不能像以前那样潇洒,但也过得去,你要是再死缠烂打,我非要让你知道什么叫做人人喊打,什么叫臭大街。”

李稻花可真有这个能力,别的不说,她要是现在发个通告,说《重回十八岁》根据真实离婚事件改编,再把他欧阳建的大名带上,他就等着成过街老鼠吧。

“你……………你………………”欧阳建还真害怕,他不怕欧阳远他们,就怕李稻花。

如果没有李稻花,欧阳远别说日子过得这么好了,他现在恐怕还在农村回不来呢。

说来说去,还是李稻花改变了欧阳远一家的生活。

他觉得不甘心,又担心真被李稻花再写一本,一本他都抗不住,两本……………

欧阳建无奈的看着李稻花他们离开,他准备回江西老家去。

在入北平之前,他家在江西,在农村还有房子和地,来到北平之后,隔个三五年的,就会回去祭祖,修缮房屋。

也就是那十年之后他们一直没回去过,再加上欧阳建他爸离世,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也没钱经常回家。

他现在在北平过不下去,李稻花他们不愿意理他,苗苗爸妈也把他当成苗苗的黑历史,他别想在北平找到正经工作,远离北平是最好的办法。

“你今天学习汽车知识学习的怎么样了?”

听到李稻花问,欧阳远抬起头:“快了快了,你放心,我肯定尽全力,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拿到驾照。”

他们要买车,也要会开才行,现在的驾照可不好考,还得学汽车维修知识。

“那就好,等到夏天,你要是还没拿到,我看你到时候就自己住在这的房子里吧。”

反正他们肯定很快就能去南海旁边的那个四合院。

这时候的夏天本来就比21世纪低几度,再加上住在南海旁边,有植物和水域调理温度,那边住起来也会比这里舒服。

为了不自己住在这,欧阳远也要拼命拿到驾照。

他们买车,不管是挂靠在北邮图书馆,还是挂靠在北平文学都可以,现在的车都是要挂靠的。

李稻花没学习开车,一个是她想等等,等驾照好考的时候考,另一个是她刚答应伊恩,要写一本阿美莉卡式小说,等到亿万富翁上映的时候,趁热打铁。

阿美莉卡式小说跟中国式小说最大的区别是,阿美莉卡小说喜欢提现英雄主义,强调个人的作用,中国式小说则更喜欢以大环境入手,人只是环境的一部分。

跟个人英雄相比,更喜欢突出群体的力量。

以此,李稻花准备的新小说是美版的《重回十八岁》。

跟中版的《重回十八岁》不同,美版的重回十八岁的基调依旧是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

男主从垂暮老人重新回到自己十八岁的时候,阿美莉卡的五十年代,黄金时代。

那时候战争刚刚胜利,阿美莉卡从战争中获得的利益也还没有挥霍一空,国家福利,人民生活,都是最好的时候。

阿美莉卡人想回到五十年代跟后来的中国人想回到**十年代的情感是一样的。

都是因为那个年代,人们相对来说,热情、纯真,国家经济上行,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和光明的未来。

男主回到五十年代,凭借着活了几十年的经验,提前进入各个新兴领域,还截胡了很多垄断资本的资源,成功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这虽然很不现实,但是爽啊,反正很多阿美莉卡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垄断集团背地里究竟做过什么。

穿越到十八岁,从一个家境贫寒的少年,靠着记忆,从田纳西州杰克逊市的一处挖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物理意义上的挖到第一桶金,男主是直接带着铁锹在某个确定的地点挖了一晚上,才挖到这桶金币的。

也就是靠着这桶金币,男主迅速累积资本,成为新的大资本家。

小说末尾,李稻花特地留下线索,男主挖出的金币是真实存在的,谁能找到这桶金币,谁就能成为下一个康纳?理。

没错,还是姓理,他们和伊恩,都已经打算把这两个故事打造成家族传说,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一个大IP。

“所以这桶金子真的有吗?”丹尼斯和伊恩都好奇地问。

“谁知道呢,也许有呢。”电话里,李稻花的话听起来有些失真,像是蛊惑人心的恶魔。

她说的是或许有,而不是或许没有,丹尼斯他们听不出里面的深意,李自然听完就听出来了。

金币确实是真的有的,李稻花曾经看过,在阿美莉卡有人就在小说里提到的位置挖到金币,报道里只有大致位置,没有具体位置。

但是如果去挖的人多,哪怕只有大致位置,也能有人挖出来。

“大概率是有的,你可以让伊恩去宣传,就说这是康纳?理留下的宝藏。”

“那我们自己去挖出来不就行了!”丹尼斯觉得很激动,作为从小听着海盗故事长大的阿美莉卡人,找到海盗的宝藏,是每个阿美莉卡人从小的梦想。

“小了,格局小了,有这个宝藏作为诱饵,我们能够挣到的可不止那一桶金币,更重要的是,就算金币挖出来,金币的归属还是个问题。”

别想着谁挖到就是谁的,阿美莉卡费城曾有一家人把家里收藏的十枚金币送去鉴定,政府律师却说这金币不属于他们。

这倒霉催的,自己家收藏的都不属于自己的,他们挖出来还能指望是自己的吗。

到时候摊上的麻烦事一件接一件。

一桶听起来很多,其实也没多少,也就二百枚金币,每一枚的面值是20美元,按照金价来计算,大概是一万美元,如果按照收藏文物来计算,总价值也不会超过三十万美元。

听到三十万美元,伊恩就没那么激动了,毕竟,李稻花的《华尔街奇遇记》光影视版权就三十万,还是没有争议的。

更别说这段时间,他因为奇遇记,结交了很多人,又通过这些人,和运作李稻花小说挣到的钱,再加上拆借来的贷款,创办了自己的娱乐公司。

最近在发掘新人,这些新人也都被他找机会塞到《亿万富翁》里,先混个眼熟。

娱乐圈能挣到的钱,不是三十万能比的没必要因小失大,伊恩一直都是清醒的。

“《亿万富翁》目前拍摄的还算顺利,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六月份大概要上映。”

伊恩每次打跨洋电话,都会跟李稻花说一下拍摄进度。

有时候李稻花也会给他提一些他没想到的地方,这也能让他娱乐公司蒸蒸日上。

对公司员工好点,也是李稻花告诉他的,只有这样,公司才能更好的发展。

这个年代,各行各业都是疯狂生长,也正是这种疯狂,造就了很多疯狂的娱乐公司。

有的娱乐公司为让旗下的艺人保持童颜状态,会给对方打针来抑制生长,为接更多的戏,挣更多的钱,会让对方连轴转,让对方服用精神类药品控制清醒和睡眠时间………………

许多明星的早死,跟这样的压榨不无关系,资本的压榨是方方面面的,没有人能幸免。

所以在《亿万富翁》拍摄期间,伊恩会时不时的给自己家公司的小演员买喝的,花的钱不多,也不会让演员身材走样。

美版《重回十八岁》的翻译还是由丹尼斯和李自然完成的。

李稻花一边写,两人一边翻译,在李稻花完成创作之后的一周之内两人就把翻译工作全部完成,传真给伊恩。

伊恩早就迫不及待了,他从听说这部小说之后,就一直想看内容,尤其是里面金币的埋藏地点。

田纳西州距离华尔街并不算太远,伊恩觉得肯定会有人看到之后去挖宝藏的。

新小说的出版,伊恩还是选择班坦图书公司,不同的是,这次的伊恩再也不需要小心翼翼地装作有钱人,他是真的成了有钱人。

《华尔街奇遇记》的爆火,让伊恩有了谈判的资本,这是riceflower的新小说。

“这同样也是我们家族流传的故事,是我爷爷的兄弟的故事,据说,这罐金币一直都埋着,因为他并没有真的重生,也就没能拿到那罐金币。”

在阿美莉卡,有各种各样的小教派,这些教派中,也有很多专门研究永葆青春、重生、长生不死…………………

所以说一个老人会痴迷于重回青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安德已经麻木了,你说是就是吧,你们家族的故事总是这样的奇奇怪怪,家族里就没个正常人。

傻蛋的爹,信教的爷,还有个爱八卦的小同学。

“金币的情报是真的,所以,我的要求是,千字两美元,《名利场》的那些人已经愿意提高价格了,不是吗?”

这是**裸的威胁,但是安德不得不接受威胁。

稿费确实已经很久没有上涨过了,这次《名利场》放出信号之后,很多报刊和出版社不得不跟进。

而且,riceflower作品的价格,也值这个价,上次的《华尔街奇遇记》,他们公司狠狠地赚了一笔,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

安德笑着说:“我认为,作者的名字或许是写错了,riceflower应该是richflower。”

这本十万字的小说,仅仅是出版版权,就有二十万美元。

如果之后改编成电影,有了前一本作为基础,这一本的价格绝对要上涨。

这次他们是绕过国内的期刊,直接在海外发表的,李稻花也没想过在国内发表美版的《重回十八岁》。

有上一本奇遇记,她再在国内发表这样的小说,很容易让人对她产生无端联想,觉得她属于享乐主义,向往资本主义。

天地良心,她比所有人都要讨厌资本主义,天杀的老板,上辈子她就是被压榨的对象,福报996,弹性工作时长……………

新房装修的这段时间,李稻花准备根据自己装修房子的感悟,写一本小说,就叫《一屋檐》。

是两个家庭,关于房子的故事。

1980年,房改首次提出,从此,拉开房改的帷幕,房子,逐渐从单位分配,改革为自己出资购买。

《一方屋檐》中主角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