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炎要负责选角色,李丰收不过是其中一个角色,男女主都还没有下落。
没人监督,李稻花也就能安心开始写自己的狗血言情小说。
狗血言情小说的精髓就在于狗血,在于反转,出人意料。
其实按照现在言情小说的套路,李稻花想要狗血简直不要太简单。
《爱在林雪间》
女主江中雪从小生活在南方,没有见过雪,为了看雪,大学选报的学校就是黑省的大学。
如她所愿,来到黑省的第一年,那一场初雪,她在梅花从中见到了那个让她倾心的男人。
但是接触之后,她才发现,这个男人白城是她室友林鹿鸣的男朋友,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在学校里,公认的金童玉女。
林鹿鸣不仅漂亮,人还好。
江中雪刚到黑省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还想家,晚上偷偷哭的时候,还是林鹿鸣通宵陪伴安慰她。
本来,她已经想好,把自己的这段感情深埋心底,没想到林鹿鸣居然在大二的时候,依然选择出国留学。
白城因为出身原因,不能随便出国,他希望林鹿鸣为了他们的未来,能留在国内。
“留在国内有什么不好,你想要的,我也一样能给你。”
“你给不了我,我想要的,是通过我自己的能力站在计算机行业的顶端,而不是通过你家里的势力。”
林鹿鸣出国后,江中雪看着白城如此痛苦,就陪他喝酒,解闷。
时间久了,白城酒后乱性,把江中雪当成林鹿鸣,两人有了肌肤之亲。
因为这一层关系,白城不得不正式跟江中雪在一起,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他做梦梦到的还是林鹿鸣。
江中雪很痛苦,却幻想着只要自己一直陪着白城,总有一天能打动白城。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中雪的肚子也越发明显,为防止出意外,白城准备跟江中雪结婚。
在婚礼前一个星期,出国留学两年的林鹿鸣回国,白城在见到林鹿鸣的第一眼,重新唤醒对她的爱。
林鹿鸣回国之后,也听说她出国后的事,面对白城的纠缠不休,林鹿鸣烦不胜烦。
“说什么心灰意冷,我在出国之前就跟你说过,等我三年,三年之期一到,我就会回来,可你呢,连两年都忍不住。
还说什么海枯石烂,人的一生不知道有多少个两年,我难道还要每两年就看你出轨一次。”
白城痛苦不堪,站在大雪里,苦苦哀求林鹿鸣出来见他。
在他的身后,挺着大肚子的江中雪想过来给他打伞,却被他抬手挥过去。
大雪中,江中雪摔倒,孩子流产,血流淌在雪上,红的刺眼。
看她流产,白城抱着她离开,林鹿鸣躲在窗后才松了口气,
白城和江中雪两人接下来虐恋情深,江中雪小产后心灰意冷,要离开白城,白城心里愧疚,一直默默关注着她。
白城出车祸失忆,江中雪陪伴在他身边,无微不至,心里却不敢相信白城失忆后跟她相处,会慢慢爱上她,发现白城恢复记忆,就想要逃离。
她逃他追,她插翅难飞。
就在这两人缠缠绵绵,各种狗血剧情加深感情的时候,林鹿鸣则是通过自己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在专业领域大放异彩。
她本来就冰雪聪明,为了能尽快回国,三年的课程,她两年就完美完成,甚至还研究出自己的成果。
计算机在这个年代是绝对的高精尖行业,甚至可以说太过高精尖,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
也就是欧阳远在北邮做图书馆管理员,要不然他也不知道什么计算机。
作为女配,林鹿鸣时不时的要出现在男女主两人身边,作为两人情感的催化剂。
每次林鹿鸣出现的时候,都是自带光环,人群中的焦点。
这样优秀的人,谁不会嫉妒,谁不会爱慕,白城眼中无意识流露出的迷恋,让江中雪痛苦不堪。
最后,林鹿鸣虽然功成名就,却失去了曾经最珍贵的爱情。
江中雪虽然大学辍学、流产、被虐、被囚禁、失去信心,可她最后终于获得了白城的爱情,每天在家中,为他洗手作羹汤,相夫教子,美满一生。
看着这个大结局,李稻花满意了,大家都各取所需,多好。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只有在身心受虐之后,才能够更加坚定自己的爱情。
欧阳远看完,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的样子,但是又说不上来。
“这部小说……………好像,没什么主题啊?“
这都是欧阳远最委婉的说法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这部小说没什么内涵,就只是情情爱爱的。
这情情爱爱还很纠结,每次的反转,都让他大为震撼,这爱情就不能水到渠成吗。
“哎呀,这就是狗血爱情剧的魅力,就是要这么纠结,让人抓心挠肝,仿佛下一集就能幸福美满,但是意外总是先一步到来。”
这就叫拉扯!
“那你这小说发表出去,恐怕又要挨骂了。”
“那当然啦,不过这次我准备换个名字,换个地方投稿。”
欧阳远心里松口气,觉得媳妇这次总算聪明一次。
“这次,就叫麦穗,投稿到《萌芽》。”
《萌芽》属于青年文学,狗血大学生爱情,怎么不算是青年文学呢。
只是这次的投稿并不顺利,离开稻花这个已经成名的笔名,麦穗这个新人,只能拿到千字五的低稿费。
“那也没关系,时间会证明一切!”不要小看狗血爱情小说的威力啊。
在她投稿之后,《天台之上》选好角色,正式开始拍摄。
最开始拍摄的是港岛戏份,张鑫炎希望能邀请李稻花去港岛协助拍摄,也能进行文化交流。
李稻花本来是不想去的,却被回门的人找上门,希望她能去,这是很好的交流机会。
“国内现在正在跟西边商量回归的事,只是在回归之前,我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不止是你一个人去,还会有其他人跟你一起去,有个官方身份,你也能更方便些。”
为了让她能放心的去进行文化交流,之前已经商量好修改语文课文的决定也在主流报纸上正式公布。
“居然要修改课本?“
消息一公布,顿时哗声一片,在李稻花创作的这两年里,牛郎织女是少有的短篇小说,没想到现在成了影响力最大的小说。
语文书上的课文选择,那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是多少文学大儒博览群书才选取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学。
曾经喜欢发文抨击李稻花的人这下也都不敢说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不敢说。
他们在文坛上的分量,那可比不上这些文学大儒,对方都认可了,他们再上蹿下跳,那就像小丑了。
也有墙头草,直接改口,开始称赞李稻花,时代新星,文学界的未来。
对于这种人,李稻花都懒得理他们,她要准备去港岛,现在去港岛还是比较麻烦的,要经过审查才可以。
尤其是港岛那边,因为担心扰乱岛内生态,对市民的监督十分严格。
很多港岛人在八十年代没办法办理去其他地方的签证,基本上都是因为档案里有通内的记录,哪怕只是参加一次爱国游行,也会被记录下来。
不过在这里面,李稻花的审核是最早被通过的。
她年轻,有文化,思想先进,甚至在港岛高层看到她的履历里有阿美莉卡文学的时候,就觉得她是热爱西方国家的,完全可以争取过来。
双方都抱着让李稻花帮自己的想法,一拍即合。
“欢迎欢迎,欢迎内陆的同志们来我们这里交流参观!”
今年刚成立的银都机构等左/派公司领导层都出席了接风宴。
银都机构是由多个电影公司组成的,这其中就包括长城和凤凰刚组成没多久的中原电影。
内陆这边除了李稻花,还有中制公司的负责人,中制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主管中外合拍事务的机构,官方背景,公司外壳。
接风宴上,李稻花全程耿直人设,这也很符合港岛这边调查到的消息。
尽管他们这边搞的热火朝天,李稻花他们来的消息,其实并没有太多港岛人知道。
他们这个圈子掌握的发声渠道太少,也太小,这么多年来,他们艰难维持,也不容易。
在港岛这边的影视圈,有一些不良风气是难免的。
在他们烟雾缭绕的看表演时,李稻花实在受不了里面的气味,自己出来透气。
因为是银都机构举办的接风宴,整个饭店都被包下来,这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港岛这边,社团横行,就算是他们这些资本家,也要跟社团合作。
碰到一些不讲武德,不讲江湖道义的年轻古惑仔,人家光脚的不怕他们穿鞋的,还是注意安全的好。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灯红酒绿的港岛,这是内陆现在很少能看到的,耳边还能听到包厢里唱歌的声音。
“李小姐自己出来透气啊?”
一个没见过的男人站到李稻花身边,故作绅士的询问。
只所以说他故作绅士,是他说的话虽然很客气,眼神却骗不了人。
虽然是交流会的一员,那李稻花穿的也跟其他人不一样,这次交流会,男多女少,穿的大多都是西装,哪怕是女同志。
李稻花穿的是一件裙子,晚上冷,就多加个针织外套。
这样的穿衣作风,跟其他人格格不入,交流团里也不会有人说她,大家都知道,她的任务跟他们不一样。
而在这个男人的眼中,李稻花这样的穿衣打扮,明显是为了迎合港岛,自然就看低几分,觉得自己今天的任务手到擒来。
他的眼神让李稻花很不舒服,李稻花背靠着窗户,缓慢的上下扫视男人,最后赏他个看辣鸡的大白眼。
之前就说过,翻白眼,要眼睛大才更明显,李稻花更是个中翘楚。
她这大白眼,别说旁边的男人看的清清楚楚,就连守在附近包厢的服务员都看的明明白白。
曾经靠着美色,在一众女人中混的风生水起的男人觉得自己好像是被侮辱了。
其实确实是被侮辱了。
男人的皮囊还可以,可惜,猥琐的气质,和狗眼看人低的眼神,又拉低了几分颜值。
再说,要文质彬彬,李稻花天天对着的是欧阳远,要斯文败类,李丰收的金丝眼镜也是一绝。
男的想在这两个领域勾引李稻花,那是没戏。
他的形象重复啦,要是换个形象,李稻花说不定还有兴趣说两句话。
“哎呀,稻花老师,原来您在这,吓我一跳,还以为您不见了。
是不是不太适应这样的场合?您要是觉得困了,我派人先送您回去?”
银都机构的一个负责人看到李稻花,赶紧迎过来,他其实也有问题想要请教李稻花,但是今天这个场合,明显不合适。
在确定李稻花想要回酒店后,跟交流会打过招呼,就让几个保镖把李稻花送到不远处的酒店。
离开的时候,看到那个男人,皱眉让人把他清理出去。
这个人他没见过,肯定不是他们邀请来的人:“查一下他是从哪混进来的。”
这要是混进来个杀手,那他们不就都危险了。
李稻花来到港岛的主要任务是拍摄《天台之上》。
《天台之上》的重要取景点??港寨,也就是九龙城寨。
这个地方,张鑫炎没让李稻花去,太危险,真出意外,他可赔不起。
李丰收是第一次来港岛,来的路上,就十分激动,还让李稻花帮他检查检查,穿的有没有什么不得体的地方。
接风宴他没有去,他就是个演员,他们演员就在酒店的餐厅里一起吃了一顿。
那也让他大开眼界,很多东西别说见,他听都没听过。
从豫省到北平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已经见世面了,这次到港岛,又见一次世面。
李稻花回来的时候,他就等在李稻花房门口,出来之前,他答应过三叔,要照顾好稻花姐的,李稻花不回来,他也没办法安心睡觉。
他们这群人最后还是靠着《少林寺》的热度被曝出来的。
拍出《少林寺》的张鑫炎再度开机,能否超越《少林寺》盛况。
在得知拍?的是电视剧不是电影,又开始质疑张鑫炎是否准备退出电影圈。
总之,听风就是雨。
为了不让这些小报胡说,张鑫炎只能登报,说清楚他们这次要拍摄的电视剧类型,顺便也提到了李稻花。
本意是为了帮李稻花打开港岛市场。
这时候的港岛市场也不小,别看人口少,人均收入却不少。
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被报纸提起来,把李稻花跟港岛的作家做对比。
很多报纸编辑哪里去过内陆,纯靠自己胡乱编,李稻花这样的新兴作家,他们自然更没有渠道得到她的资料。
这么年轻,又没有什么作品,说不是关系户谁信啊。
积德的,也就是隐晦的提到李稻花是关系户,不积德的,这会儿已经在炮制花边新闻了。
什么李稻花是张鑫炎的小三啦,是银都负责人的情妇啦,是他们在内陆买回来的明星啦......大家都知道,银都现在是青黄不接。
在国内这两年,看到的都是正经报纸,就算是她,也不会用这种低级的方式。
现在看到港岛这种满嘴瞎话的报纸,还有些回忆往昔。
想当年,她还在自媒体公司运营账号的时候,未经核实就发出去的小道新闻数不胜数,大家都是同道中人。
李丰收气炸了,他稻花姐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报纸上举的几个老头那都能当她爹了。
心里还有些心虚,这幸好是姐夫不在,不然非打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