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以阿美莉卡的国情,她能不能活到那时候都不一定。
别说什么优秀人才引进制度,说她可以这个时候去享受红利,到时候再回来,作为诺奖获得者,曾经的东大人,还是比较容易回来的。
按照阿美莉卡的规定,她到时候就算能活着回来,那也要脱层皮。
毕竟,养猪是为了有一天杀猪吃肉,不是为了让猪去邻居家活到老啊。
只是李稻花这样斩钉截铁的拒绝,并不是所有人认为她说的话是正确的。
有人已经在脑子里勾勒新稿子,现在李稻花风头正盛当然不会去触霉头,但是只要她没获奖,立刻就能两级反转。
作为有外部势力支持的报纸,在抹黑东大方面,它们是认真的。
李稻花说自己不会加入阿美莉卡,她要是没获奖,那就能说她是自作多情,吹牛,等到阿美莉卡真的给她发绿卡的时候,绝对滑跪。
哪怕只是一人问一个问题,在场的几十个记者全问一遍,也需要不少时间。
崔勇坐的位置不算靠前,轮到他的时候,李稻花喝了口水,不紧不慢地等着他提问。
“你好稻花老师,我想问一下,您对港岛问题如何看。”
今年九月份,铁娘子的摔跤,代表着港岛问题尘埃落定,回归时间正式确定,现在只等到时间。
“不谈政治,我只是个普通作者,如果需要文化交流,我会尽力。”
李稻花也知道他为什么会问这个,港岛回归确定后,国家确实开始进行前期工作,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作为为数不多的,到港岛进行过文化交流的作者,她回来之后,也有报纸找她,想要问问她在港岛的所见所闻,以及对港岛的看法。
只是她一直都没接受采访,觉得没什么可说的。
她在港岛的所见所闻也很狭隘,毕竟,她在那的时候,都是在富人区。
哪怕是剧组到九龙城寨拍摄,那也没让她去,其他内地演员去的时候,剧组也会把拍摄地区隔离开。
他们没有直接接触过港岛的底层人群,这怎么说,说她在港岛看到的奢华生活吗?那只是港岛的一小部分。
但是就像她说的,需要文化交流的时候,她愿意出自己的一份力。
下一个人问的则是她在创作《华尔街奇遇记》的时候,是怎么做到对阿美莉卡如此了解的,她可是没去过阿美莉卡。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作为有些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习到很多,也可以通过历史,看到未来。”
要不是怕大家接受不了,李稻花觉得自己都可以去当神棍,当神棍至少能当四十年呢,可比当作者挣钱多了。
在她穿越的时候,大清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回旋镖一个接一个,接的人都麻了。
李稻花的这个回答听的记者们一头雾水,还有人想要深究,李稻花没解释,只说时间会证明一切,包括她前面说的话。
整个记者招待会持续了整整一上午,中午是管了饭才让他们回去的。
李稻花现在有钱啊,管饭根本不在话下。
她的钱一部分存了起来,一部分用作投资,还有一部分买成金条。
存起来是需要日常使用的,投资这就更不用说,**十年代投资,以后的回报高的吓人,金条是作为保底,当然,金条也是会升值的。
**十年代也是通货膨胀最快的时期。
他们现在还经常使用的一分钱,等到九十年代就会停止使用,市面上也买不到一分钱的东西了,都是最低一毛。
现在的物价还会让李稻花感慨便宜,当然,这物价仅限于非工业品。
工业品的价格让李稻花都吃惊,一百多的自行车,等到2024年,自行车的价格也没上涨多少,如果你愿意,还能买到一百多的自行车。
可是跟收入对比起来,那就是天上地下的两个价格。
所以,存钱是不可能存钱的,只有花掉这个样子。
对于李稻花的这种花钱行为,老两口是非常不理解的。
他们的前半辈子都是苦过来的,穷怕了,在家的时候也是,挣一分也想掰开存一部分。
家里没有存钱没有存粮,心里就不踏实,仿佛明天就会出个什么事,家里就会断粮。
李稻花买金条就跟去菜市场买菜一样,今天路过金店,看到黄金便宜了,买一根。
明天稿费到账了,钱够多,那就再去买一根。
欧阳远他们的车队,整天忙来忙去,李稻花的钱花出去,老两口也看不到,他们就觉得,这钱是不是让欧阳远给乱花出去了。
“我们不是不信任欧阳,只是他还年轻,说不定就被外面的人给骗了,我听说,现在外面骗子可多了。”
这倒是真的,改革开放刚开始,很多制度不完善,就有人借着这个机会坑蒙拐骗,欧阳远他们还真遇到过。
甚至还遇到过想要黑吃黑的,他们拉了货,对方准备把他们连人带车带货全都扣下来。
欧阳远他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车队里,他们三个是武力值最低的三个人,也就是仗着年轻身体好。
其他人,好几个都是当过兵的打过仗,那能随便让他们给欺负了?
这些人是李三柱,还有李稻花的大伯李柱子帮忙联系的。
从部队转业回去确实是会分配工作的,可还是那个问题,等着分派工作的不止是他们,人太多了,岗位就那么点,都得等。
可是怎么等呢,他们倒是愿意等,家里等不了啊,一家人都等着吃饭。
李三柱他们听到欧阳远车队需要人,就帮他的战友们问了问,他自己没去车队,是为了节省出一个位置。
有的年纪大的战友,就让自己家孩子过来,好歹是一条出路。
“不会的,车队的账我也看过,没问题,现在投资主要是用来买车了,车队正在扩张阶段,花钱是正常的。
你们也别担心,欧阳现在也有学习,不会那么容易被人骗的。”
欧阳远专职做车队之后,每天更忙,当然,车队挣的钱也更多。
越是接触这些事情,欧阳远就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
学习很重要,不学习,很多东西他都不明白,有时候被人坑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在家的时候,李稻花在书房写稿子,欧阳远就坐在她书桌旁边看书。
有时候李稻花写累了抬头,就看到欧阳远头发乱糟糟的,就这,他还拿着笔在头上乱戳呢。
问他,他就说,这些书看起来太吃力。
他初中毕业,学习成绩也一般,只能说脱离了文盲水平,能正常看书识字。
“要不......给你找个老师吧。”
“我没时间上夜校,你在港岛的时候,我想过去夜校,还去过几天,夜校的课也要经常去上,几天不去上,很多内容就会错过跟不上。
车队里事情多,我也不确定什么时候可能就要跟着去外地,去几天也不能肯定,只有个大致时间。”
欧阳远还试过让他哥教他,问题是,高中也没学过这些东西,他哥自己自学,再教他,那更费劲,还不如他直接自学。
“我是说给你找个老师,从大学里请老师给你上课,只要你们两个人有时间就能上,只教你一个人,进度问题不就解决了。”
“啊?还能这样啊......”
这种直接找大学老师给上课的模式欧阳远想都不敢想,或者说是,脑海里没有这种想法。
一想到一个大学教授专门给他一个人上课,他就觉得这什么待遇啊。
“我找人帮忙问问,实在不行,找个专业成绩好的大学生来给你上课也行。”
只要有钱有人,这不是问题。
欧阳远忐忑的等着李稻花给他找老师,最后还真找到个。
北平这个地方,本地人可能不多,但是学校多啊,老师学生一抓一大把。
这个年代确实不太好找专门给一个人上课的老师,但也是能找到的。
这个老师是家里老人瘫痪在床,需要妻子在家专职照顾,上有老下有小,就靠着他一个人当老师的工资生活。
偏偏他还年轻,只有四十多,分房子总是分不到他,他们专业也不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分配房子的时候本来名额就不多。
有人找上门说要请他当老师,学生有时间的时候,晚上给上一两个小时的课,按课时收费,一小时五十。
他瞬间就心动了,只是晚上上课,不会耽误他正常的工作,再加上这课时费,能够让家里生活的很好了。
他母亲也不用一直觉得拖累家里,妻子也不用偷偷抹泪,逢年过节,孩子也不用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家吃肉。
孩子懂事,不会张口让他们买肉,可他们这当父母的也心疼孩子啊。
更别说眼看着两个孩子越长越大,一男一女不能再在同一张床上睡了。
哪怕分不到房子,没钱买房子,好歹租个稍微大点的房子,让孩子能分床睡。
收下欧阳远的时候,他还有些惭愧,这惭愧,是为他自己私下给人上课的,也是为他收欧阳远一小时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