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八零文艺妇女 > 53、笑着活下去

八零文艺妇女 53、笑着活下去

簡繁轉換
作者:木头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31 21:52: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可是,一年前,还有报纸刊登的文章里,批评李稻花好高骛远,批评她对诺奖的认知太过狭隘。

批判她写的小说没有内涵,没有深度,德不配位。

现在诺奖提名的消息传回来之后,风评瞬间扭转。

反而是之前一直夸奖李稻花,或者是推荐李稻花小说的报纸只是简单的提到诺奖提名的事,有的报纸还会呼吁大家理性看待。

“能够获奖当然好,没有获奖也不能否认作品的优秀,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作者和作品。”

北平文学加班加点印刷的新书也成功派上用场。

提名诺奖之后,不止是成年人,很多学校也推荐学生们多看李稻花的小说,尤其是李稻花的《华尔街奇遇记》。

国内作品名字没有更改,主要是《亿万富翁》这个名字实在是不符合国内当前的审美标准,还不如奇遇记呢。

《亿万富翁》显得太物质,太金钱,太资本。

“稻花是我们国家非常有名的作家,她从小就沉迷于文学创作,长大后写了很多的优秀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现在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这个奖项,是每年从全世界的优秀作品中挑选最优秀的,稻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代表着西方发达国家也认可了我们国家的优秀作品。”

一所镇级初中里,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今天上的是写作课,他们写作的内容是《一个农村妇女的自白书》读后感。

其实学校最想让写的是《华尔街奇遇记》读后感,但是没办法,镇子上的初中生看过这本书的不多。

学生们买不起,镇子里又没有图书馆,只有县里有图书馆,学生根本没机会看这本书。

学校倒是有个小图书馆,里面图书不多,只是这个图书馆是做样子的,平时都不开门,只有在领导要来检查的时候才会开门。

找几个乖巧的学生进去做做样子,按照交代的话应付了事。

他们倒是想让学生们看课外书,可学校实在是没钱,上面也拨不下款。

图书馆真要天天开门,里面的书支撑不了多久就得被学生们翻烂,没钱补充,到时候更拨不下款,说不定还会直接被要求裁撤图书馆。

相比之下,《一个农村妇女的自白书》就容易很多,老师们根据报纸或者是李稻花作品集里的内容,直接摘抄到黑板上。

带着学生们看一遍,或者是学习一遍,直接就能写读后感。

这不是某一个班的作文课内容,是这个星期整个学校的作文课内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要写一遍。

八十年代,国家并不算富强,拼了命的保护住国家,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西方很多是发达国家,发达这两个字,为西方国家镀上一层金,仿佛他们的方方面面都是顶尖的,而我们是不如他们的。

至少在这个年代,很多人是这么认为的,哪怕是一些爱国人士,也认为,能够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可,代表着我们也更发达了。

所以在李稻花否认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她狂,认为她狭隘,这些人不一定都是向往西方,向往阿美莉卡。

有些人是真的发自内心的爱国,希望国家能越来越好,被西方发达国家认可,从而踏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实际上,很多时候,他们越是否认我们,才代表着我们做的越对。

你的对手是不希望看到你成功的,看到你变得优秀,它比谁都着急,看到你失败,它才会高兴,才会庆祝。

融入不是成功,而是失败,我们不需要别人的认可,不需要在别人制定的规则下小心翼翼。

因为,我们就是规则的制定者。

漫天的报纸都在报道诺奖提名的事,还有很多报纸直接派人来找李稻花采访。

刚开始李稻花是拒绝的,可是,被派过来的记者也是要完成任务的。

后来干脆就凑个局,把这些记者凑一起,大家轮流提问问题,够写篇文章出来就行。

听说李稻花要接受采访,记者们都觉得自己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其实我也理解稻花老师,你看咱们这么多人,挨个采访,人家还怎么生活,放我身上,我也要拒绝采访。”

记者崔勇一边写稿子,一边跟同房间的记者说闲话。

他现在写的稿子是采访时要用到的,轮到他发言时要提问的。

不能只准备一个问题,毕竟大家是轮流提问的,说不定前面就有人把自己想问的某个问题就问出来了。

不要重复提问,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可以避免提问机会的浪费,也显得他们更专业。

跟他同一个房间的是另外一家报纸,他们住的招待所人太多,单间是没有的,只能大家拼房。

好在书桌够用,不耽误彼此工作。

“哎,我听说稻花老师脾气有点不太好,真的假的?”

“假的。”崔勇斩钉截铁地回答。

“啊?我看她好像经常跟别的作者在报纸上吵......“

崔勇合上钢笔,转过身面对另一个人:“我同学是北平文学的,稻花老师的第一部小说就是她发掘出来的,后续也经常跟稻花老师打交道。

她说,稻花老师确实经常在报纸上跟人打官司,但是,私底下为人还是很好的。

热情,搬家的时候请她吃饭,大方,搬家的时候请她吃饭……………”

还没等他继续往下说,另一个记者打断他的话:“感情,请她吃顿饭,就成脾气好,热情大方了?”

崔勇不说话了,其实梁宁跟他说过挺多的,听完之后,他觉得,以他们现在跟李稻花打交道的方式,只能接触到浅层次的李稻花。

从浅层次来看,李稻花绝对称得上是个有着美好品德的人,深层次接触,就分人了。

“总之,我们就是去采访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事情,只要稻花老师接受提问就行。”

第二天,在北平饭店的会议室里,李稻花正式召开记者见面会,很多记者都是从外地过来的。

也不多说废话,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就是记者提问时间。

“请问稻花老师,您觉得您今年能获奖吗?”第一个站起来的记者就问了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

“绝无可能,下一个。”

“等等,稻花老师,我想问一下,您为什么觉得不可能获奖?”这个记者没有坐下,而是着急地提问。

“因为时间有限,为了让更多的记者朋友都有机会提问,每人一个问题,你这个问题是第二个,我拒绝回答,下一个人。”

跟崔勇坐在一起的临时室友心里嘀咕,这脾气确实不太好啊,说一个问题,多一点都不行啊。

第一个提问的记者只好无奈坐下,第二个记者站起来,干净利落地问:“稻花老师,您为什么觉得您绝对不可能获奖?”

第一第二对视,没错兄弟,我懂你,你的任务,我来替你完成,这就是使命的传递。

“之前交流会的时候我就说了,诺奖不会颁发给我这样纯正且爱国的东大人,他们只会颁发给自己人,我又不可能成为他们的自己人。

随便你们怎么说我,我坚持我的看法。”

现场一片哗然,大家都没想到,李稻花到现在还坚持这样的看法,她可是已经获得提名了。

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得罪对方,真的让她得不了奖吗?

要知道,得奖和没得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再籍籍无名的人,得到诺奖,也能一夜成名,更别说李稻花这样本就有名的人。

“那您觉得,怎么样才能获奖呢?”这是第三个记者,大家已经是个成熟的记者了,知道接力赛是什么。

现在就是,大家要好好的把这个接力赛进行下去,每个后来者都要尽可能的完善问题,直到一个问题真的结束。

“或许你可以加入阿美莉卡国籍,或者是写一些贬低国人,贬低我们国家的作品,这样应该更容易获得诺奖。”

这可不是她瞎说的,这是真实情况,诺奖后来越来越像笑话,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什么性丑闻啦,什么跟赔率榜内外勾结啦………………

总之,真的相信它公平公正公开的,那才是傻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总有人觉得国外更加公平,更加不近人情就很奇怪。

你觉得国外不近人情,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你根本就没到人情那个层次,国外现在还用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呢。

人家的学校是可以用一纸推荐信直接进去的,推荐信怎么来的,不会有人觉得这推荐信是推荐人于茫茫人才中,慧眼识英才吧。

“那您会加入阿美莉卡国籍吗?”

“当然不会!”

开玩笑,她可没想着去找死,她是1960年出生的,等到2019年的时候,才五十九岁,不到六十岁,还不到该死的年龄呢,她还想继续活着。

真要进了阿美莉卡国籍,到时候那不就是等死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