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世家子弟考科举 > 94、晋江文学城首发

世家子弟考科举 94、晋江文学城首发

簡繁轉換
作者:映在月光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31 21:52:2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回到书房,宁毓承做书童磨墨,宁悟明坐在案前,凝视着铺好的纸,像是下笔前先打腹稿,又像是在一鼓作气,此时的神情格外庄重。

过了片刻,宁悟明提笔蘸足墨汁,左手扶住右手垂下的衣袖,在纸上笔走游龙。

宁毓承端看着宁悟明的动作,起初以为他是愤怒,在平缓自己的情绪。待后来,看到纸上所写的信,宁毓承便打消了先前的想法,宁悟明并非因着生气,反倒是在给自己打气。

宁悟明放下了笔,微微仰头闭幕,长长呼出口气。宁毓承亦看完了最后一个字,心情更是一言难尽。

毫不掩饰,炽烈赤城的情感,从纸面上蓬勃而出。整封信,道尽了回到家乡的心情,丧父之苦,离开陛下之苦。最大的苦,则是自归乡之后,无陛下庇护,被人轻视欺负。

若非知晓信写给谁,宁毓承会认为是封写给心上人,诉离别衷情的情信。

宁悟明手指染了些墨汁,蘸了罐子的清水擦拭,顺道将信看了一遍,问旁边收拾砚台笔墨的宁毓承:“小七,这封信,你看了觉着如何?”

宁毓承沉吟了下,谨慎地道:“我的看法不重要,重要之处,在读信之人的看法。我不了解陛下,所以无法判定。”

“滑头。”宁悟明盯着他,紧追不放问道:“你莫要管读信之人,且说说你的感受便是。”

宁毓承想了想,坦白地道:“直抒胸臆,过于热烈。”

墨汁干了,宁悟明将信叠成方胜,淡淡道:“你的言外之意,我太过谄媚,有失风范?”

“不敢。”宁毓承回道。

“小七,大齐上下的官员,近八成都在尸位素餐。余下的两成,不到一成想做些事,但他们不会主动去做,只会见机行事,在稳妥,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前程时会有所动作。余下想做事之人,乃是朝廷,甚至历朝历代,都称得上肱股之臣。”

宁悟明拿着叠好的方胜,平静地道:“可惜,我读遍了史书,这一成做事之人,九成没做出什么名堂,最后的下场,能落个好下场的都极少。朝代更迭,无新意,大抵莫过如此。做官容易得很,只要读书考科举出仕,所谓的为官经验,皆是放

在老驴面前的草料,牵着人不停往前走。熬着履历往上升迁,实则在熬人情关系。我身在朝廷中枢,能直面天颜,这是最好的时机,无需苦熬履历,向讨厌的上峰献媚。我告诉阿华,他不同意,以为有失读书人的风骨。其实,他是学不会,能讨好

天子,这是一门本事。你小舅舅脸皮厚,他学了个两三成,就已经够用了。”

原来宁悟明不是在问信,而是在推心置腹教他为官之道。宁毓承这时愈发理解,宁悟明为何能升迁那般快,且在朝中能立足。

除去他人前人后的两幅面孔,还因为他的通透。

官员无甚作为,便是有为。

宁毓承在某一方面,很是赞同宁悟明的观点。历朝历代的革新,只涉及到政令方面。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青苗法”,与农桑有关。好坏且不提,但革新并未涉及到根本。

无论何种收税方式,农桑产量太低,对农人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根本在于,如何提高农桑的产量。

宁悟明奉行无为而治,宁毓承则是做实事,发展生产力。

当然,宁毓承并不认为,自己比宁悟明聪明,他拥有后世的经验,算得上是作弊了。

宁悟明将方胜放进信封中,看了看宁毓承,见他默不作声,伸手去取白蜡,顺便问道:“你与贺禄来往多,可是不忍心了?”

“我来吧。”宁毓承说了声,拿了白蜡放进碟子中,点了蜡烛准备融化。

“贺氏欺上媚下,捧高踩低,毫无品行可言。贺禄起初提到过有看上之人,但他不敢提。后来我得知是三姐姐。当时他认为配不上三姐姐,贺道年升官之后,他就以为自己配得上了。听他的言外之意,还拿白蜡来做威胁。我不亏欠贺禄,贺道年

能升官,在江州府的政绩,一是当时清理月河,修葺破旧的大杂院。二是平息江州府的混乱。这两件事,贺道年将功劳全部揽在身上,他不感恩也就罢了,不该那般快翻脸。”

发生在江州府的这些事,宁悟明听说了一些,对其中的细节并不甚清楚,宁毓承便捡了些详细说了。

“规矩礼法虽可笑,礼乐崩坏,人人都不讲规矩,这世道就得大乱。寻常百姓可不讲究礼法规矩,贺氏却不同于一般人家,若无约束,则变成了祸害!贺禄敢与你说出这种话,在你祖父热孝未过,便提出结亲的打算,乃是贺道年从未教过贺禄何

为礼,贺氏张狂到,已经自诩天下无敌,连宁氏都可以随意揉捏磋磨!“

白蜡化了,宁悟明取了签子,将信蜡封好。听到宁毓承提到白蜡,他捻了捻指尖的蜡花,冷笑连连。

“老子当官,一个大钱都没有贪腐,老子问心无愧!他贺道年算什么东西,幸好江州府底子厚,否则,还不得被他刮成寸草不生!礼部担着科举之责,科举虽称不上真正公平公正,但对贫寒的学子而言,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要是贺道年这种东

西领了礼部,贡院都得变成粪坑!他想要尚书之位,想要白蜡,我看他是想死!”

宁毓承沉默了下,问道:“陛下接到信,便会替阿爹出头?”

“怎地,你不相信你老子的本事?”宁悟明斜了眼宁毓承,很是笃定地道:“大齐只有一个天子,贺道年能踩到我头上来,那天子的脚,该踩何处?”

宁毓承愣住,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悲凉。

宁悟明却很是坦然,神色不变道:“货与帝王家,货,卖也。既然卖了出去,就莫要那劳什子的风骨。臣侍奉君,君要侍奉天上的神仙,天上的神仙,也有等级之分,谁都别想真正得自在,甚好!”

这就是权势规则,在后世也同样存在,哪有真正的自由。

实在太过糟心,宁毓承不愿多说,转而道:“这件事,还是要知会阿娘三姐姐一声。阿娘三姐姐都是明事理之人,以后难免会遇到这种情况,也好让她们有个心里准备。”

听宁毓承提到夏夫人,宁悟明顿时没了先前的气势,他干咳了声,左顾右盼道:“唔,且由你去说吧,我就不去了。”

宁毓承看了眼宁悟明,道了声好,“我这就去。”

宁悟明不自在地在椅子里动了动,脸渐渐泛红,羞恼地道:“宁小七,我与你阿娘分开多年,你阿娘以前就不待见我,归乡之后,她连正眼都没看过我。我去找她,只会自讨没趣。”

对他们夫妻之间的事,宁毓承不愿多言,只再道了声好。

“好,好甚好?”宁悟明却来了劲,道:“宁小七,你究竟什么意思?难道我看不出来,你对我有怨言,只与我谈正事,府中的其他家常,你一个字都未曾提过,拿我当外人看待!“

宁毓承默然片刻,委婉道:“我不管府中的家常琐事,这些事只有阿娘知晓。阿爹与阿娘之间的事情,阿爹该与阿娘亲自去说,与我说有何用。阿娘为何不待见阿爹,阿爹可有想过?”

“我想过。”宁悟明肩膀塌下去,悻悻道:“我纳妾,生了九郎八娘。”

既然宁悟明明白夏夫人疏离他的缘由,宁毓承便不做声,只看他自己如何想,打算如何处置。

“食色性也。”宁悟明低声嘀咕了句,他觉着不妥,心虚看了眼宁毓承,赶忙道:“你还小,等你长大以后娶了妻,便能懂了。”

宁毓承思索了下,道:“阿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放在许多地方都适用。别为了给自己开脱,找诸多的借口理由。”

宁悟明紧盯着宁毓承,气焰低了几分,道:“看在你是我亲生儿子的份上,我就不与你计较了。宁小七,你该庆幸,你有个心胸开阔,随和,平易近人的亲爹!”

宁毓承呵呵,抬手施礼后大步离开。到了梧桐院,宁毓瑶与宁毓瑛都在,两人围在夏夫人身边,不知在说着什么。

“小七来了。”夏夫人看到宁毓承,让夏嬷嬷再去端碗糖莲子来,道:“灶房熬了糖莲子,先前我们都吃过了,小七也吃一碗。”

宁毓承说好,看到夏夫人与宁毓瑶都红着眼,宁毓瑛也神情低落。他将夏嬷嬷端来的糖莲子递给宁毓瑶,道:“阿瑶哭过了?可还要再吃些糖莲子?”

宁毓瑶摇头拒绝,了噘嘴,不满地道:“阿爹眼里只有九郎八娘,对七哥也看重,都不记得我与三姐姐。”

夏夫人眼又红了几分,她一脸歉意,终究是什么都没说。

宁毓瑛声音低沉,道:“阿瑶别说这些,不记得就不记得,反正这些年,没阿爹我们也过来了。”

宁毓承听得也不好受,斟酌着道:“阿爹知道阿娘不待见他,不敢见阿娘。但是阿爹记挂着三姐姐,阿瑶。”

“你骗人!”宁毓瑶泪眼汪汪盯着宁毓承,大声地道:“阿爹在码头抱着九郎,把他看做眼珠子一样。回到府里,深夜还去看九郎,一大早亲自牵着八娘到庭院里摘花。阿爹回来之后,连话都没同我与三姐姐说两句!”

宁毓承暗自叹息一声,道:“阿瑶,你先别生气啊。你听我说。”他看向宁毓瑛,“三姐姐,有件事关于你。”

夏夫人听到贺禄想结亲之事,瞬间就火冒三丈:“呸,狗东西,他也配!”

宁毓瑶一时忘了宁悟明之事,呆在了那里。最冷静的反倒是宁毓瑛,她淡定地问道:“小七,你是如何回应的?”

宁毓承将前后经过大致说了,“我与阿爹说了,我们都不同意。阿爹要替三姐姐出这口气,已经做好了安排。”

夏夫人总算缓和了几分,嗤笑道:“算他还有几分用处。”

宁毓瑛道:“贺氏言而无信,出尔反尔。从当时的方通判之事,就能看出来,一旦得势便猖狂。说亲不成,有些人家抱怨几句也就罢了,贺氏怀恨在心,有权势在手,定会伺机报复。打蛇不断,反受其害,一定要想法子,让让贺氏翻不了身!”

宁毓承道:“三姐姐放心,你的终生大事,定不会让你有丁点的闪失。”

宁毓瑛本来斜倚在软榻上,这时她缓缓坐直了身,眉眼凌厉,道:“既然是我的人生大事,我在这里就先表明了,以后关于我的亲事,小七,你与阿爹说一声,还有阿娘,你们都别替我做决定,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

夏夫人想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嘴张了张,最终什么都没说。

宁毓瑛自小主意大,自从去明明堂之后,便愈发沉稳。夏夫人与她说话,不知不觉用了商量的口吻。在她的亲事上,身为母亲,也无法说出替她做主的话。

宁毓?眼珠转来转去,紧跟着道:“我也是,我自己做主,我不要嫁人!”

夏夫人没好气,戳了下宁毓瑶的脑袋,道:“阿瑶,你闭嘴!”

宁毓?搂着夏夫人,不依地哼哼唧唧。

宁毓瑛站起身,道:“小七,我们出去,我有些话与你说。”

宁毓承跟着宁毓瑛出了门,两人在庭院的石榴树下站定,宁毓瑛神色一沉,道:“小七,阿爹不来见阿娘,亲自告诉我这些事,我都清楚,因为阿爹阿娘夫妻之间,关系疏离。小七,你是男丁,阿娘的心酸,你无法完全体会。但是小七,你别因

为阿爹替我出了头,就偏向阿爹。”

宁毓承想说话,宁毓瑛抬手制止了他,冷静地道:“小七,阿爹这么做,我相信还考虑到宁氏的名声,好处。我的亲事,阿爹要待价而沽,让我嫁入门第更高的人家。小七,你若知晓风声,一定一定,请你切记要告诉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