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吉祥如意 > 32、第三十二回:老祖宗一语弹两人,老狐

吉祥如意 32、第三十二回:老祖宗一语弹两人,老狐

簡繁轉換
作者:暮兰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21:53:34 来源:源1

第三十二回:老祖宗一语弹两人,老狐狸妙语解尴尬

如意一大早在承恩阁忙的热火朝天,爬上爬下的打扫、检查,确保万一失。

但张家的老祖宗要吃过早饭才来承恩阁赏玩。

这天天气晴朗,没有风,也没有云,阳光痛快的倾泻而下,难得的好天气。

一大早,东府的大小姐张德华,二小姐张言华,西府的大小姐张容华都去了松鹤堂,陪着老祖宗一起吃早饭,承欢膝下。

平日里张家小姐们都是吃了饭才跟着母亲来颐园晨昏定省,给老祖宗问安。

张德华是东府原配王夫人生的嫡长女,今年十五岁,生得圆脸高额头,长得很福相,身材高挑挺拔,颇有长姐风范,她坐在老祖宗的东边下手。

张言华是东府继室周夫人生的嫡次女,今年十三岁,有一双小鹿般灵动的大眼睛,她坐在老祖宗西边的下手。

张容华是西府花姨娘生,也是西府唯一的女如,今年也是十三岁,比二小姐张言华小一个月,因年纪最小,以奉陪末座,她身形有些瘦弱,还没有长开,一张瓜子脸连巴掌大都没有。

三个小姐都坐着吃饭,西府侯夫人崔氏站在旁边,时不时把一碗碗汤羹捧到桌上,时而拿着筷子,给老祖宗布菜。

媳妇们不仅要晨昏定省,还要伺候婆婆用饭,本来东府侯夫人周氏也要一起伺候,最近周夫人“病了”,老祖宗要她好好养病,不要来伺候了。

崔夫人布到第三道菜的时候,老祖宗对她点点头,说道:“坐吧。”

崔夫人坐在东边第二张交椅??第一张交椅当是长嫂周夫人的位置,因病没来,位置还是要留着的。

两位侯夫人都不在这里吃饭,以崔夫人坐下来后,有丫鬟上茶和茶点。

老祖宗金太夫人头发已经半白了,她常年在宫里陪伴女如张太后,很少回家,现在有三个孙女陪着,享受天伦乐,心下高兴,早饭连粥都多喝了半碗。

老祖宗看着三个亲孙女,个个都喜欢,说道:“三丫头吃的好少,是没有胃口么?头一回来我这里吃饭,也不晓得喜欢吃什么,回头告诉芙蓉,喜欢什么,要颐园厨房给单做。

芙蓉是老祖宗的心腹大丫鬟,陪着老祖宗一起进宫,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没嫁人。

大户人家规矩大,在老祖宗跟前伺候的丫鬟,是要尊贵些,孙辈们都要称呼为“姐姐”。

芙蓉容貌端正,气质沉稳,还梳着未婚女子的双环发式,她笑着走到张容华身边,躬身问道:“三小姐喜欢吃什么,尽管和我讲。”

虽说东西两府早分家,排行都是各府按照年龄续齿来排,但在老祖宗这里,都是己的孙女,是按照两府总排行来的,西府的大小姐张容华是三丫头,在颐园,也都称呼为她三小姐,“大小姐”成了张德华独有的称呼。

三小姐张容华连忙说道:“不劳烦芙蓉姐姐,老祖宗这里的早饭都好,我都喜欢,是我平日饭量少,以吃的少,我其实已经吃饱了。”

老祖宗把三小姐张容华和二小姐张言华都打量了一眼,说道:“二丫头比三丫头只大一个月,但身形比三丫头大一圈、高半个头,可见三丫头平日吃得比二丫头少??照顾三丫头的嬷嬷是谁?”

一听这话,正在喝茶的崔夫人放下了茶盏,正襟危坐??她是三小姐的嫡母,也是名分上母亲,照顾三小姐,她当也有责任。

老祖宗明上是要“嬷嬷”出来训话,实则是敲打二媳崔夫人呢。

三小姐张华的奶娘赖嬷嬷连忙站出来说道:“是我。”

老祖宗问道:“三丫头平日吃这些?”

赖嬷嬷说道:“是的,三小姐脾胃弱,饭量一直都少。”

“胡说!”

站在老祖宗身后的来寿家的大声训斥道:“当年三小姐周岁时,老祖宗还特意出宫,看了三小姐抓周,那时候三小姐还白白胖胖的,和二小姐差不多,怎么骂了?分明是没有照顾好。”

从老祖宗从宫里搬回家,来寿家的到处抖威风,四处得罪人,这回连赖嬷嬷也受了挂落。

这个老不死的!赖嬷嬷心里头咒骂,嘴上却说道:“是我的错,是我照顾不周。”

这种况下,是万万不能顶嘴的!

来寿家的这张比六月蚊子还要厉害的利嘴,从来没吵输过,上一个被她“叮死”的人,是前两天刚刚被吧呕吐物憋死的东府周夫人陪房周富贵。

三小姐张容华见己奶妈被骂,还想解释什么,看到嫡母崔夫人对着她使了个眼色,没开口,默默坐着。

来寿家的话说到老祖宗心坎上去了,老祖宗说道:

“三丫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太少可不好。这我的份例里,每天都有一罐子牛乳,我喝不完,芙蓉啊,每天分半罐子牛乳,命人给三丫头送去,煮沸了再喝,牛乳养人,宫里的太后娘娘每天也喝这个呢。”

芙蓉忙道:“是,老祖宗,我记得了。”

崔夫人对张容华又使了个眼色。

张容华人小但是很聪明,深知嫡母意,忙起身说道:“多谢老祖宗关心,劳烦芙蓉姐姐了。”

老祖宗点点头,说道:“实在喝不下,当药喝,每天喝惯了,跟喝茶似的,比什么人参肉桂还有效,年纪小,不适合吃大补物,先喝牛乳吧。”

饭毕,丫鬟们端上香茶、漱盂、水盆、手巾等等过来了,老祖宗和三位小姐漱口、洗手、擦手。

坐着的崔夫人连忙站起来,帮着老祖宗挽袖子。

后,老祖宗对崔夫人说道:“回去忙吧,当家主母,又要忙过年,一堆事等着呢。

崔夫人告退,德言容三个华一起送崔夫人到门口。

崔夫人说道:“咱们回去吧,今天好好陪老祖宗赏玩承恩阁。”

三位小姐都应下了。

吃了早饭,要去承恩阁赏玩,老祖宗更衣完毕,穿的是海龙皮褂。

三位小姐也都穿上的皮袄衣裘。

大小姐张德华穿的是貂鼠脑袋里子大红缂丝红的袄。

二小姐张言华穿的是灰鼠皮里子大红缂丝的袄。

三小姐张容华穿的是白狐里子大红羽纱的袄。

三位小姐的发式都是一的,梳着蚌珠头,插戴着一模一的金镶红宝石凤钗,皮袄的里子虽不一外层皆是大红色,也是老祖宗最喜欢的颜色。

老祖宗很满意三个孙女的穿衣打扮,“这个凤钗是太后娘娘新赐的吧?”

三位小姐一起说道:“是。”

唯有大小姐张德华多说了一句,“是立冬那天太后娘娘赐,我们姐妹三人一人一支。”

“真好看。”老祖宗说道:“太后娘娘在宫里时,经常说,小姑娘家的,该穿戴鲜亮些,看着也喜庆。”

毕竟在宫里一起生活多年,母女感深厚,多年的张皇后终熬成了张太后,功成身退的老祖宗现在出宫回家,心里还是一直惦记着张太后,十句话里至少一句是太后。

三个孙女簇拥着老祖宗出了门,外头八个轿妇抬着的暖和在外头等着呢,老祖宗摇摇头,说道:“今这么好的天气,莫要辜负了,我们走着去吧。”

芙蓉吩咐道:“难得老祖宗好兴致,今?慢慢走着吧。们把轿子抬到承恩阁那边候着。”

老祖宗要步行,三个孙女肯定不会坐轿,都跟着一起走,没得老的走着,小的反而坐着的道理。

老祖宗要近亲三个孙女,伺候的人,比如芙蓉、来寿家的、王嬷嬷都很有眼色的在跟着,听老祖宗和孙女们说笑。

想是这么想的,但现实却不一老祖宗是个慈祥的祖母,一心想和孙女们亲近,谓含饴弄孙嘛。

但毕竟老祖宗以前都在宫里陪女如张太后,和这三个孙女只是逢年过节时,在宫里的家宴上见见说句话,彼此都不了解。

以,三个孙女如对老祖宗的热都有些拘谨,放不开,尤其是三小姐张容华,她的奶娘赖嬷嬷刚刚被来寿家的狠狠教训了一顿,这时候她生怕再说错了什么话,更加惜字如金了。

比如,老祖宗指着路边的长寿湖说道:“现在冷,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咱们祖孙泛舟湖上,玩水去。”

三个孙女异口同声的说“是”,后,陷入尴尬的沉默。

幸好大小姐张德华大一些,她已故的母亲王夫人是嘉善大长公主的女皇家血脉,对宫里多了解一些,说道:

“老祖宗,宫里的太液池比长寿湖大好多倍呢,太后娘娘也喜欢泛舟吗?”

不愧为是豪门大户的长女,这个钩子放的好,只要提到宝贝女老祖宗有说不完的话,说道:

“那当不过太后娘娘有些晕船,她不敢坐扁舟,只在风浪的天气里,乘坐两层楼高的大楼船。”

张德华笑道:“我不晕船,大船小船我都坐得来,夏天的时候,我还坐在小舟上摘荷花莲蓬??两位妹妹呢?”

大姐姐都在明显的“抛砖引玉”了,两位小姐都不傻,二小姐张言华忙说道:“我只坐过大船,也不晕,不过小船还没试过,等夏天到了,求大姐姐带我试试。”

三小姐张容华说道:“我跟我二姐姐一到时候也叫上我呀。”

老祖宗拍了拍大孙女张德华的手,笑道:“好好好,等到夏天,我带着们坐小船。”

来寿家的打服侍老祖宗,上去凑趣,活跃气氛,说道:“三位小姐可要小心了,我记得八岁的时候,还是在沧州老家,我跟着老祖宗坐船采莲,老祖宗那时候跟三位小姐一还待字闺中呢,老祖宗坐在船上,像坐在平上似的,还故意晃我,

我不禁晃呀,当场晕吐了,还脏了老祖宗的裙子呢。”

芙蓉第一个笑,“哈哈,还有这事,老祖宗年轻时候的趣事,藏也藏不住啦。”

三位小姐,跟随的丫鬟婆子也纷纷笑起来,才尴尬的气氛瞬间缓和了。

来寿家的心领神会,晓得该继续把场子搞得更“暖”一些,是笑的更大声了,“当幸亏老祖宗良善,不和我计较脏了裙子的事。”

想起年轻时的子,老祖宗十分感概,也笑道:“呀,我不和计较吐脏了我的裙子,倒是个记仇的,现在还记得是我晃吐了。”

来寿家的“再接再厉”,继续逗老祖宗开心,说道:“我可不像老祖宗这大人有大量,宰相肚子里能撑船。我是个小人物,心胸狭窄,记仇着呢,今赏景,我非得讨老祖宗一杯暖酒吃一吃,压一压当年受的惊吓。”

老祖宗笑道:“好啊,我要我的三个宝贝孙女们一人敬一杯,可敢都喝了?“

来寿家的拍了拍胸,说道:“怎么不敢?她们敢敬,我敢喝,只是,老祖宗要离我远一些。”

老祖宗问:“为什么?”

来寿家的说道:“我怕喝多了,又吐到老祖宗的裙子上!”

“这个促狭鬼哟!”老祖宗笑的弯腰,连路都走不动了,芙蓉忙过去给她拍背顺气,众人看老祖宗开心,都放声大笑,一路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默默跟在旁边的王嬷嬷看到这个形,心想来寿家的真是厉害!三言两语逗得老祖宗这么开心,东西两府谁敢得罪她啊!难怪她在张家能横着走。

众人都在放声大笑,有真笑,也有假笑,其中刚才被来寿家的大声训斥过的赖嬷嬷是假笑。

赖嬷嬷心道:这个老狐狸精!把老祖宗都迷惑了!

三小姐张容华身体孱弱,笑的时候有些微微咳嗽,赖嬷嬷作为奶娘,眼睛一直都在家小姐身上,见状,连忙要去扶着张容华。

一直察言观色赔笑的王嬷嬷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赖嬷嬷的衣袖,低声道:“刚才让老祖宗不高兴了,还往前凑?岂不是坏了老祖宗的兴致?今天安安静静在外头伺候,别凑到前去,三小姐交给她的丫鬟和松鹤堂的人伺候踟行。”

赖嬷嬷讪讪的退到后再也不敢冒头了,王嬷嬷亲从暖壶里倒了杯温水,用手腕内侧贴在杯子上试了试温度,后要一个二等丫鬟捧给三小姐。

张容华喝了温水,不咳嗽了,倒是又引起了老祖宗限怜爱心,“哎哟,这身子,走步喘,平日身居深闺,很少出来走动吧?”

张容华说道:“冬天天冷,怕闪着了,除了每天跟着母亲来颐园晨昏定省,不太出门。”

其实这也有奶娘赖嬷嬷的缘故,她怕三小姐被冷风吹着了生病了担责任,能不出去不出去,有时候张容华觉得闷闷的,想要去园子逛逛,还被赖嬷嬷死劝着回来。

老祖宗听了,直摇头,“怪不得呢,动的少,吃的少,是冬天怕被风吹着,在屋里动一动也是好的??王善家的!”

王嬷嬷嫁的丈夫叫做王善,是东府先侯夫人王氏的陪房小厮,以老祖宗叫她王善家的。

王嬷嬷听到老祖宗叫她,连忙快步走过去答应着,“老祖宗有什么吩咐?”

老祖宗说道:“不是饭后习惯打两趟八段锦么?教给三丫头,要她每天在屋里打趟。三丫头身子弱,耐烦些,慢慢的教她。”

这下王嬷嬷可体会到了如意被她抓壮丁、安排一堆活计,“能者多劳”的不愿了!

我的老祖宗!我都一把年纪了,打八段锦是为了养生,不是为了揽格外的活计啊!王嬷嬷心中如是想着,嘴里却说道:“是,老祖宗放心,三小姐如此聪明,很快能学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