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吉祥如意 > 33、第三十三回:赏古画祖母思故人,献梅

吉祥如意 33、第三十三回:赏古画祖母思故人,献梅

簡繁轉換
作者:暮兰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21:53:34 来源:源1

第三十三回:赏古画祖母思故人,献梅花花椒得眼缘

王嬷嬷纵有一百个不愿意,也得像如意那样满脸堆笑应下。

三小姐张容华虽是西府的小姐,却也晓得王嬷嬷在东府的地位,忙道:“多谢王??。”

众人说笑着来到了山下,要爬几十个台阶,台阶已经铺上了大红猩猩毡毯,专门迎接老祖宗。

管着老祖宗人情往来送礼和出门的腊梅就在台阶下等候,老远的迎过来,“老祖宗身体硬朗,都不坐轿子了,走着来的。”

本来腊梅是想扶着老祖宗爬台阶的,看到老祖宗身边簇拥着三位小姐,立刻识趣的走到旁边,把道路让出来,说道:“老祖宗慢点走,走十个台阶就歇一歇,我数过了,一共有八十一个台阶。”

来寿家的继续打趣道:“九九八十一,这个数字好啊,孙行者和唐僧他们去西天取经,也是九九八十一难,咱们今天来承恩阁取经了,也不知能不能来个大乌龟,驮着咱们上去。”

众人皆笑。

老祖宗笑指着来寿家的,说道:“谁去堵住这个猴儿的嘴!我重重有赏!再笑我可就走不动台阶了。

当然没有敢来寿家的嘴,来寿家的自己把嘴捂住了,瓮声瓮气的说道:“我倒要看看老祖宗有什么赏。”

众人又爆笑,老祖宗哎哟哟的弯着腰,笑道:“赏你什么,赏你个嘴巴子!”

来寿家的放开了捂嘴的手,笑道:“我这张嘴,打小就跟着老祖宗享福,山珍海味,荣华富贵,什么都尝过了,就是没尝过嘴巴子是什么滋味??老祖宗笑过劲了,咱们还是坐个软轿上去吧。”

一把年纪了,走平路还可以,爬八十一个台阶怕是会累着。

这一回老祖宗不再逞强,坐上了四个轿娘抬的软轿。

见老祖宗上了轿,无论是负责老祖宗出门的腊梅,还是后面跟着的芙蓉和王嬷嬷等,都松了口气,她们也是这么想的,但都不敢扫老祖宗的兴致,幸亏来寿家的妙语劝谏,哄老祖宗坐了轿子。

关键时刻,这个老不死的来寿家的还是挺有用的嘛。

老祖宗有轿子坐,其余人都要靠双腿走上去。

承恩阁门口,如意和蝉嬷嬷候在这里,晓得老祖宗的轿子到了,但双目看着脚尖,就像两根木头似的,不敢乱动??这是腊梅要求的,待会人多,承恩阁里没有她们两个看房子的站的地方,得在外头候着,有传唤才能进去回话。

软轿落地,三个小姐上前,一起搀扶着老祖宗下轿,腊梅在前面引导着,“老祖宗这边请。”

王嬷嬷早就快步走到门口,高高的把大红猩猩毡门帘打起来,让老祖宗和三位小姐通过,然后跟在后面也进了承恩阁,门帘交给如意和蝉妈妈打着。

如意高高打起门帘,很多人从她身边经过,鱼贯而入,最后是两个松鹤堂的三等丫鬟,她们说道:“帘子交给我们,这里暂时没你们的事,都退下吧。”

如意说道:“方才腊梅姐姐说要我们在外头候着,若有传唤再进去回话,我们要退到哪里去?”

那丫鬟柳眉一竖,说话很不客气,说道:“你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反正不准在门口杵着碍事,门口门帘归我们管,由我们决定谁进去。”

一听这话,如意就体会到了花椒在松鹤堂的艰辛,早上一等管事媳妇腊梅过来查验承恩阁,确保老祖宗在这里玩的舒坦,跟如意她们说话是有事说事,从未这样傲慢无礼。

真是阎王易惹,小鬼难缠。

但如意不不惯这些副小姐们的臭毛病,娘说过,不受窝囊气,都是三等丫鬟,凭什么无辜受气,于是如意立刻反驳道:

“我听你的还是听腊梅姐姐的?你在松鹤堂做事,也这样没有上下尊卑来着?”

吵架第一要诀:给对方扣帽子,把道理先占住。

那丫鬟没想到在外头还有敢顶撞自己,立刻叉腰说道:“你一个看房子的小丫头,敢来教训我?”

如意冷笑道:“你爱尖刺人到松鹤堂尖刺去,在我们承恩阁,你还早些个呢!我听腊梅姐姐和王嬷嬷的安排,你把自个当头蒜,就在门口挂着呗,还管到我头上去了。”

这头蒜,不,这个丫鬟气得跳脚,“你??”

“吵吵什么?”一个人从门帘出来,正是腊梅。

如意嘴快,好人先告状,“腊梅姐姐要我在门外头候着等着传唤,这个不知怎么称呼的姐姐要我滚呢。”

吵架第二要诀:恶人先告状,把对方的话进行“适当”的曲解。

我什么时候说滚了!那丫鬟正要开口自辨,腊梅冷着脸说道:“要你在门口打帘子,你没动手,倒是先动上嘴了,你既然有这么多话要讲,就回松鹤堂去说,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照水,你过来替她!”

照水也是一种梅花,树枝下垂,就像雨伞的形状,这个照水也是松鹤堂的三等丫鬟,平日里也挤不到老祖宗跟前去,主要是伺候腊梅这个管事媳妇饮食起居,属于腊梅培养的心腹。

叫做照水的丫鬟笑盈盈的说道:“姐姐回去吧,这里交给我。

那丫鬟蔫蔫的走了。另一个丫鬟见状不敢多话,和照水一起打帘子。

如意和蝉妈妈都站在照水那边,预备里头传唤。

承恩阁里虽然有五层楼,但只有一楼有地炕,最暖和,以上四层只是火盆蒸笼取暖,所以腊梅把主要赏玩的地点就设在一楼,这会子老祖宗已经在罗汉榻上歪着了,有两个丫鬟在捶腿。

三个小姐按照序齿在交椅上坐定,正在喝茶吃点心休息。

方才八十一个台阶把小姐们累的够呛!连胃口最差的三小姐都吃了两块菱粉糕。

如意竖起耳朵,听着里头的动静。她坚持守在门口,除了腊梅的吩咐,其实还另有缘故,那就是帮花椒找机会………………

约过了一刻钟,小姐们停止了吃喝,老祖宗也从罗汉榻上起来了,说道:“你们来看看这些山水画,都是米芾的真迹,早年国公爷还在的时候,就喜欢米芾的画,那个时候只收藏了五幅,国公爷隔三差五的就拿出来瞧,有时候看的入神,连吃饭

都忘记了,书童不敢催他吃饭,这时候只有我去敲他的门。”

老祖宗话里的国公爷,当然就是三个小姐的爷爷,老祖宗的丈夫,如今葬在翠微山的昌国公张峦。

老祖宗的诰命,是昌国公太夫人。张峦生前的爵位是寿宁侯,昌国公是死后追封。女子夫死从子,老祖宗成为了寡妇之后,她的诰命本来应该跟着东府长子寿宁侯,是寿宁侯太夫人,但皇帝女婿额外开恩,封了她为昌国公太夫人,属于诰命中

的超品。

老祖宗带着三个孙女赏画,说是赏画,其实在思人。

老祖宗继续感慨道:“那时候,我还不懂画中的精妙,觉得画虽好看,还不至于连饭都不想吃吧。后来国公爷走了,先帝和太后娘娘把我接到了宫里去住,我没有带多少东西进宫,唯有米芾的画,全部带走了,看到画,就像看到了国公爷似

89.“

老祖宗的语气有些伤感,就连最爱打趣逗乐的来寿家的都安安静静,不敢插话,别人就更不用提了,承恩阁里四个主子加上十几个伺候的丫鬟婆子,一点声都没有。

就连门外的如意都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呢。

约过了一刻钟,第一层的画看完了,老祖宗说道:“我们去二楼吧,每一层都有四副米芾真迹,一共二十副,除了国公爷留给我的五副,其余十五副都是你们的父亲在这些年孝敬我的,你们也去看看你们父亲们的一片孝心。”

三位小姐一起应道:“是。”

五层楼彼此独立,里面是没有楼梯的,去其他楼层,必须先出门,走外面的楼梯。

老祖宗等人要去其余四层楼,外头守着的照水高高打起了门帘,腊梅,王嬷嬷,来寿家等等都簇拥着老祖宗上楼。

爬楼是不能坐轿子的,只能靠两条腿,腊梅说道:“楼梯陡,老祖宗慢点走。”

老祖宗一手扶着楼梯栏杆,一手扶着大孙女张德华的手,说道:“为什么要在承恩阁里赏画呢?一层一层爬的多累,这也是为了满足国公爷生前的心愿,国公爷说过,米芾的山水画,最好就挂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慢慢的欣赏,人在画中,画在山

水美景中,交相辉映,方不辱没了米芾的神来之笔。”

守在门口的如意心道:原来如此!我就说好好的画为什么不挂在老祖宗住的松鹤堂里,非得大老远又是登高又是爬楼的这么费事!

原来都是国公爷缘故。

国公爷啊国公爷,您老一句话,我们跑断腿。

老祖宗登楼赏画,丫鬟婆子们抱着提着手炉、脚炉、茶盏、点心水果等等跟在身后,乌泱泱一群人,从二楼到三楼,渐渐到了五楼。

五楼停留的时间最长,守在一楼门口的如意听到开窗户的声音,估摸老祖宗她们是在登楼远眺颐园十里画廊的美景。

不过,只开了一会,就听到关窗的声音??冬天太冷,还是山头的楼阁,即使没有刮风也能感觉到风吹,老祖宗年纪大,禁不起。

如意在这里当差一个月了,深知开窗后冷气猛灌而入,几乎瞬间就把火盆和熏笼供的暖就驱散了,里头冷得待不住人,一定会很快回到一楼的。

果然,如意听到五楼腊梅说道:“老祖宗,我们去一楼吧,那里暖和,有地炕,就是开一扇窗赏景也不冷的。”

时机终于到了!

如意假装嗓子痒,轻咳了一声。

咳咳!

收到了如意的暗示,坐在地炕点火口小杌子上的花椒把蒙在花枝上的布揭开了,抱着一支盛开的绿萼梅枝,从地炕台阶上缓缓走上去。

正在走下楼梯的老祖宗先是看到了一点绿色,以为自己人老眼花了,她扶着栏杆,继续下台阶,然后看见一点绿色越来越浓,越来越大。

最后,一支俏丽滴翠的绿萼梅花映入眼帘,这时老祖宗已经走到了二楼,她停下脚步,“前头捧着梅枝的是谁?”

花椒捧着绿萼梅枝,少女的娇音如呖呖莺声溜的圆(注:出自《牡丹亭》)。

“松鹤堂花椒,给老祖宗献花,这是今年冬天梅园第一支盛开的梅花。”

国公爷爱画,老祖宗爱梅。

看到绿萼梅花,老祖宗已经有些浑浊的老眼都有了光彩,迈着老腿走的飞快,后头三个孙女都追不上!

花椒也捧着梅枝快步向前走了,一老一少在承恩阁门口相遇。

老祖宗隔空抚摸着梅花,“好看,每年的梅花都是从绿萼梅开始,今年天气反常,夏天热的太久了,梅花也开得比以往要迟一些,没想到今天开了。”

来寿家的赶紧上前“邀功”,说道:“真是巧了,我每天都不错日子去梅园转一转,看开了没有,唯独今天要陪老祖宗来承恩阁赏玩,就没去,正巧就错过了今冬第一支梅花。

众人听了,心想这个来寿家的真是个有心人,别人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她都能想的周全,这样的人不得宠谁得宠呢?

老祖宗笑道:“你的名字就叫做寻梅,还真寻上梅了,天天都去梅园逛,不过,赏花得要有缘分,你虽勤奋,但不如这个丫鬟有时运,你天天去,不如人家去一回就得了。”

如意心道:其实是我要要胭脂红霞使了手段催开的......人为制造的缘分也是一种缘分。

老祖宗先是赏花,而后赏人,“你这丫鬟长的很周正啊,怪不得叫花娇,果然娇娇俏俏的,我在松鹤堂怎么没见过你?”

一听这话,众人都笑了,来寿家的笑道:“不是花娇,她叫花椒,炖肉的那个花椒,味道又香又麻,咬牙齿里,还能治牙疼。她是西府花姨娘的侄女??就是秋菊的侄女,秋菊您还记得吧,当年是我调教过的丫鬟,全心全意伺候您好些年,您

进宫陪太后娘娘之前,把她给了二爷当房里人。”

“是秋菊啊。”老祖宗猛地记起来了,“瞧我这记性,真是老眼昏花??芙蓉,把我的眼镜拿来,我仔细瞧瞧。”

芙蓉打开一个精致的小锦匣,里头有个西洋玳瑁腿的夹鼻眼镜。

老祖宗把眼镜搁在鼻子上,细看花椒,“哟,这眉眼和秋菊确实有些相似。”

老祖宗伸手摸了摸花椒的脸,“就是面相更圆润一些,这肉皮也更白嫩,豆腐似的,哎哟,这脸好冰,为了折梅花在外头冻了好久吧,走,你捧着梅枝进去暖和暖和,芙蓉,去挑一个大梅瓶来,我们好好赏今冬第一支梅花。”

花椒捧着梅枝,跟着老祖宗进了屋。

如意和蝉妈妈相视一笑:花椒可算是翻身了!

不过,如意还是笑的太早了,因为腊梅去取了一个青花瓷的大梅瓶之后,出来对如意说道:“老祖宗说,今儿高兴,人多热闹,又逢梅花开放,中午就把饭摆在承恩阁里,下午在这里再开个牌局,由三个孙女陪着打叶子牌。地炕的火不能断,烧

的暖一点。”

如意简直眼前一黑:这这这......不是说好看看画就走人的吗?怎么还又吃又玩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