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吉祥如意 > 60、第六十回:扫把妹摇身变姨娘,支月钱

吉祥如意 60、第六十回:扫把妹摇身变姨娘,支月钱

簡繁轉換
作者:暮兰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21:53: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回:扫把妹摇身变姨娘,支月钱后门妙插队

帚姨娘?

一听这话,如意嘴里鸭血粉丝汤里的粉丝差一点从嘴巴里溜出来!

帚儿三年前被她的剪刀捅破小腹后,被东府侯爷金屋藏“贼”,安顿在积水潭别院里。

这三年来,一直没有帚儿的消息,怎么突然当上姨娘了?

如意心存怀疑,她喝了口豆浆,把嘴里的食物清干净,方便说话,忙问道:“红霞,你听谁说的?”

红霞说道:“我当然是听我姨妈说的呀,她说侯爷要她在东府二门里头收拾出一个院子,安顿新姨娘。这个新姨娘还派了贴身的丫鬟,先过来看房子呢,这个丫鬟你以前应该也认识,叫做抹儿。”

“就是抹儿告诉我姨妈,说新姨娘就是以前在颐园十里画廊里扫地的帚儿。”

红霞的姨妈就是腊梅,如今是东府大管家娘子了。红霞跟姨爹来禄关系好,现在和新姨妈关系也好的很。

一提起抹儿,如意顿时有八分相信了。

抹儿和帚儿,都是三年前东府从外头买来的粗使丫头,因都是洒扫上的,王??就随便以洒扫的器具比如扫帚、抹布、水桶等为名字,分别给她们取名帚儿和抹儿。

后来,帚儿在承恩阁“偷”米芾真迹,被如意一剪刀,捅的半死不活,对外以承恩阁走水掩盖真相。

王嬷嬷从此不敢相信从外头买进来的丫鬟,把剩下来的丫鬟等配小厮的配小厮,送田庄的送田庄。

颐园洒扫上的女人统统从东西两府重新招,家生子优先,如果是外头买进来的,必须十年以上,且需成家有生育??有了小家,挺身犯险的可能就很低了,足够忠诚。

但是,对于外头买进来的丫鬟们,王嬷嬷并没有狠心到底,对于选择去田庄的抹儿等两人,只是把抹儿安顿在翠微山的张家国公爷坟墓那里看管祭屋罢了,并没有要抹儿下地种田当农奴。

这三年,如意不是在承恩阁看房子,就是在紫云轩给王嬷嬷打下手、理事、算账、发月钱,忙忙碌碌的,帚儿抹儿这些往事都抛在脑后。

帚儿和抹儿是怎么又走在一起的?还成了主仆…………………

如意正思忖着,红霞说道:“这个帚儿不就是三年前烧纸私祭,结果差点把承恩阁给点了,害得颐园所有外头买进来的丫鬟都被赶出园子了么。抹儿是被帚儿连累的,现在居然伺候帚儿,啧啧,这得有多么宽广的胸怀啊。要是谁敢这样带累坏了

我,我不得揭她的皮!”

胭脂说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今帚儿翻身成了半个主子,抹儿不得听人家使唤。”

红霞和胭脂都不知道内情,如意知道啊,如意说道:“抹儿从来没有恨过帚儿,她们在洒扫上的时候关系极好,不亚于你们两个。当时帚儿………………东窗事发时,抹儿还问我帚儿的下落,有没有被打骂惩罚,还在关心她呢。”

胭脂红霞一起问道:“帚儿后来怎么了?”

如意装作不知道,说道:“天知道,之后三年,你们也晓得,我忙得像个陀螺似的,那里有功夫去追问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红霞说道:“我隐约听说帚儿被罚到田庄当农奴去了,谁能想到她当上姨娘,重新杀回来了呢。”

胭脂也很是感慨,说道:“各有各的命,自有天定,这老天爷平日一定很无聊,惯会捉弄人。”

一听命运捉弄,如意就不禁想到胭脂的亲娘......国公府的小姐,丫鬟的命,唉。

如意收回了思绪,说道:“今天二十五岁月钱,横竖我会去东府走一趟,从腊梅姐姐那里把月钱支出来,我去腊梅姐姐那里打听是不是帚儿就是了。”

红霞嗔道:“你怎么又直呼我姨妈名讳啊。”

如意说道:“当着外人,我称呼她来禄家的,私底下,咱们都是自己人,还叫她来禄家的,都把她叫老了,总感觉这个称呼跟王嬷嬷一辈的,王嬷嬷是她姨妈呢,我还是叫她腊梅姐姐吧,反正这里没外人。”

红霞说道:“我有时候也觉得怪怪的,把她当姐姐,但她确实是我姨妈,哎呀,真愁人。”

这个话题确实沉重,如意连吃早饭都觉得没味道了,于是换了个话题,问道:“等到开年二月,大小姐要出嫁了,我听王嬷嬷的意思,要陪四个丫鬟和两房人家过去,你们两个如今都是大小姐房里的丫鬟,要把那四个陪出去?”

大小姐张德华今年十八岁,去年定了亲,是定国公徐延德(注1),徐延德十六岁就承袭公爵的爵位,张德华一嫁过去,就是原配嫡妻,定国公夫人,诰命比继母周夫人的侯爵夫人还要高出一个等级。

定国公这一脉,祖先是徐增寿,大明开国功臣徐达的小儿子。

大明永乐大帝朱棣的徐皇后,是徐增寿的姐姐。

当年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起兵靖难,和侄儿建文帝朱允?反目成仇。

徐增寿毅然决定支持姐姐姐夫,时常搞些情报送给朱棣,就在朱棣带兵攻入京城的那一刻,暴怒的建文帝朱允?杀死了徐增寿。

朱棣看着徐增寿的遗体,抚尸大哭。登基为帝之后,追封妻弟徐增寿为定国公,世袭罔替。

所以,定国公一脉,既是有军功的勋贵,也是正儿八经的外戚,之后的大明皇帝,都是徐皇后的后代。

张家是目前大明最显赫的外戚,和老牌外戚定国公徐家,算是门当户对。

大小姐张德华嫁过去之后,成为年仅十八岁的定国公夫人,诰命也就比老祖宗昌国公太夫人低一点点而已。

这是张家这三年来,为家族嫡长女张德华的婚事挑挑拣拣,所谋得最好的一门亲事,未婚夫不仅地位高,还年轻,十六岁就封了国公,与张德华十分般配。

别人家的小姐,嫁入豪门大多从孙子媳妇,甚至重孙子媳妇做起,头上顶着好几重婆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还不能到公爵夫人这个品级。

张德华一嫁过去,就是定国公夫人,她的人生新起点是许多女人追逐一生都到不了的终点。

因而,大小姐亲事定下来之后,张家上上下下,没有不高兴的,尤其是王嬷嬷这个牡丹派的掌门,王夫人的一双儿女,嫡长子娶了夏皇后的三妹妹,嫡长女嫁给定国公,都是极好的亲事。

这门亲事,不仅仅是女婿门第高,定国公府就在西城,和张家在一个城区,离娘家也近啊!

因此,给大小姐当陪嫁丫鬟,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离张家近,即使是家生子陪嫁出去了,也算不得是骨肉分离,相反,还能从此扎根百年的国公府。

如此一来,大小姐的四个陪嫁丫鬟,还有两房人家的陪房,都是张家家奴们争抢的香饽饽。

胭脂摇头说道:“我不成,我是西府的丫鬟,在颐园伺候东府小姐可以,若是当陪嫁丫鬟,肯定还得是东府自己人,我挤不进去的。”

红霞也摇头说道:“我也不成,如今,我姨爹当了东大管家,我姨妈是东府大管家娘子,他们都对我很好很好的。我在颐园过的舒舒服服,也是副小姐般的人物了,一旦当陪嫁去了定国公府,那是徐家的地盘,我过得肯定不如颐园自在,我宁

当鸡头,不做凤尾。再说了,我喜欢和胭脂在一起。胭脂不去,我去干什么。

如意问道:“那到底谁当四大陪嫁丫鬟嘛?”

胭脂说道:“姚黄姐姐是必去的。王嬷嬷调教的一屋子牡丹,总要陪几个过去吧。”

红霞冷哼一句,说道:“八成还得混进去一个水果。”

水果当然就是东府继室周夫人的人。

如意问道:“怎么说?哎呀,你能不能一口气说完,就像个帚儿似的,吊人胃口。”

“你能不能别提帚儿了?”红霞举起两根手指头,“你一大早就说了两遍像个帚儿似的,我从此就记着你说像个帚儿的遭数。”

如意心虚,端起盘子,“你不说我就走了呀。”

“你别走,听我解释嘛。”红霞说道:“毕竟是名义上的母亲,大女儿出家,母亲不得表示一下?”

如意说道:“想要表示,就多添一些嫁妆嘛,金的银的,田地房舍都行啊,非得塞人。”

红霞说道:“对呀,那位非要搞这些,以母亲的名义送人,当女儿还能不要?大小姐少不得捏着鼻子接受了。”

如意说道:“未必就成得逞了,王嬷嬷可不是吃素的。”

红霞笑道:“也对,咱们就坐着看戏吧。我姨爹说了,咱们两边都不沾,忠心做事便是了。”

胭脂笑道:“你还两边不沾呢,一口一个姨妈,亲亲热热的,如意叫一句腊梅姐姐,你还不愿意听。”

胭脂红霞相视而笑。

如意三五口把早饭都吞吃了,胭脂忙道:“你慢点吃,别噎着。”

如意咕噜咕噜往嘴里倒豆浆,喝完了,用帕子擦嘴,说道:“我今天要忙一整天,少吃一点都撑不下去。”

胭脂说道:“你去紫云轩忙,盘子碗我帮你收拾。”

“谢了啊。”如意穿上大红袄,戴上大红观音兜,捧着手炉往外冲。

如意走了,红霞继续和胭脂叽叽咕咕的闲聊,“我表弟赵铁柱陪着大少爷打猎,猎了一头鹿,分了些鹿肉,都用盐和香料腌好了送给我,等今晚上夜的女人们查过房,咱们就偷偷拿出来烤着吃………………”

紫云轩,如意来到值房,王嬷嬷已经在打八段锦了。

三年过去,王嬷嬷看起来一点没老,甚至,因大少奶奶夏氏生了嫡长孙、大小姐定下了和定国公的亲事,双喜临门,王嬷嬷高兴极了,面目似有回春之态,越来越年轻似的。

就是眼睛还是不行,夜里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

王嬷嬷打拳养生,如意不便打扰,就将昨天就算好的账本和一个算盘塞进毡包里背着,和王嬷嬷打了个招呼,“嬷嬷,我去东府支月钱去了。

王嬷嬷点头回应,摆出了一个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姿势,“嗯,快去快回。”

如意背着毡包,快步出门。

从紫云轩出来,入目就是十里画廊和冰封的长寿湖。

昨晚一场大雪,路面有积雪,洒扫上的女人先清理积雪较少的十里画廊??因为这个地方一旦冰封,就很难铲干净。

先把十里画廊打扫干净,然后再清理路面,所以,这时候的路大半还覆盖着厚雪,如意就只走十里画廊,以免滑倒。

这三年,如意长大长高,每天上下山,体格强健,是颐园,甚至东西两府所有丫鬟里个子最高的,她迈着大长腿快步走着,寻常丫鬟跑步都追不上她。

走着走着,前方有个穿着大红羽缎披风的人。

一看背影和衣服,如意就晓得前方是谁:就是三小姐张容华。

三年前,张容华跟着王嬷嬷学会打八段锦,还每天喝半斤自己做的酸奶,体格就像吹气似的,立刻窜起来了。

以前张容华比同岁的二小姐张言华小一个头,现在,张容华后来居上,反而成为三姐妹里个头最高、身体最壮实的小姐。

张容华早上除了打一遍八段锦,有时候还会来十里画廊走走,从听鹈馆走到松鹤堂,再从松鹤堂走回去,快五里路呢。

散步的张容华听到后面噔噔噔如马蹄般的脚步声,就停了脚步,看到了行色匆匆的如意。

如意赶紧行礼,“三小姐,今天一早就来散步啊。”

张容华点点头,“本是来松鹤堂给老祖宗请安,老祖宗昨晚不怎么失了眠,快天亮时才睡沉了,这会子还没醒,我就出来走走,赏一赏雪景。你要到何处去?”

如意晃了晃毡包,里头的算盘哗啦啦的响,“今天腊月二十五,要放月钱了,我去东府支月钱。”

“唉哟,差点忘记了,月钱可是大事。”张容华笑着把路让开,“你忙去吧,多少人伸着脖子盼着放月钱呢。”

“多谢三小姐,得罪了。”如意飞快超过了张容华,快步奔走而去。

张容华看着如意的背影浅笑着,眉目舒朗,比刚进园子时长开了不少,气质也典雅大方起来。

三年过去,东府的议事厅还是老样子,如意一进来,东厢房里又是满满的一群管事媳妇们拿着帖子等着回事。

如意少不得又要插队??等这群媳妇们回完事情,估摸要到中午饭了!

腊月二十五,都要放月钱,且即将到年关,要过年,大伙都忙得要死啊!

插队这种事情,不能明着来,明着来就招人恨了??毕竟到了年关,大家谁不忙?凭什么给你插队?

明着不行,就靠谁有关系了。

如意没有走正门,根本不和东厢房的管事媳妇们打照面,她悄没声拐到了议事厅的后门,做贼似的从后门踅摸进去,低声道:“照水?照水在不在?”

照水就是腊梅在松鹤堂当差时的贴身丫鬟,三年前,腊梅嫁给来禄,当东府大管家娘子之后,照水也跟着来到了东府当差,帮助腊梅料理家事。

照水听到如意叫她,就出了屋子,看到如意,立刻把如意拉进一个耳房里,说体己话。

如意笑道:“我来支月钱,照水姐姐能不能安排插个队。”

照水说道:“知道,等上一个管事媳妇回完事情走了,我就把你带进去,今天赶巧了,周夫人病了,你只需把帖子和账本给腊梅姐姐瞧了,就可以领对牌去钱库支银子,都不需要去回周夫人。”

腊梅嫁给老男人来禄,但其实不喜欢听人们称呼她来禄家的,所以私底下,照水依然叫她腊梅姐姐。

如意问道:“周夫人怎么又病了?”

照水照着颐园方向抬了抬下巴,说道:“这不大小姐要选四个陪嫁丫鬟去定国公府吗,周夫人想塞进去一个水果,她一病,大小姐作为女儿不得来东府探病?到时候,就方便上演什么刘备托孤,给大小姐一个水果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