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吉祥如意 > 66、第六十六回:得机会厨娘现手艺,云雾

吉祥如意 66、第六十六回:得机会厨娘现手艺,云雾

簡繁轉換
作者:暮兰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21:53: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六回:得机会厨娘现手艺,云雾起浮翳遮慧眼

类似大厨房这种需要手艺的房头,往往是一群没有什么手艺或者手艺一般,但极会搞关系的人当领头的。

手下的手艺人们背地里都会暗骂领头的是不懂手艺的猪,上头怎么选了这个人当头,比如东西两府的大厨房,连馒头都不会蒸,基本上十指不沾阳春水,但会搞关系。

不过颐园大厨房除外,严嬷嬷是从烧火丫头开始干起,慢慢成为厨娘、大厨娘、总管的手艺人。

这种既懂人情世故,也懂手艺的人是不好糊弄的。

如意娘打起精神,把十分本事展现出了十二分,把豆腐切成手掌厚、手掌长宽的正方形的豆腐块,裹上调好的鸡蛋液,在油锅里炸定型,炸到外皮坚韧,里头滑嫩,再捞出来。

炸好之后,稍微放凉,然后再过一次滚油,迅速捞出。

起锅烧油,把大蒜拍扁了放进去炒香,放入炸好的豆腐块,再用五味调和,然后芡实粉调成白色汁水,倒进锅里勾了个芡汁。

芡汁将每一块原本寡淡的豆腐都挂住了味道,最后将冬天脆绿的蒜苗切成手指长宽,天女撒花般撒进锅里,起锅装盘。

裹了鸡蛋液炸出来的豆腐是黄的,蒜苗是绿的,黄绿相间着好看,蒜苗的香气还能够给豆腐添加风味,但又不会夺了豆腐的味道。

如意娘把一盘锅塌豆腐端在桌上,“做好了,严嬷嬷尝一尝。”

严嬷嬷扫了一眼如意娘端盘子的手,指甲剪的短短的,指甲缝里干干净净,没有黑泥。

很漂亮的一双手,指甲盖没有涂凤仙花汁染色,很健康的肉粉色。

严嬷嬷夹了一块豆腐在碗里,轻轻咬开,爆浆般的豆腐立刻滑进嘴里,满口的豆腐香,和挂着芡汁的、有韧性的豆腐外皮嚼在一起,一起取悦着舌尖,口感层次丰富,即使咽下去了,也满口余香。

一块豆腐分五口吃完了,严嬷嬷就停了筷子,喝了口茶水,说道:“确实不错,很家常的做法,难得是用料讲究,每一步的火候恰到好处,听那些读书人说什么大道至简,就是这个道理了。”

“不过??”严嬷嬷话题一转,打量着如意娘的神色,说道:“你做锅塌豆腐的秘方,昨天如意已经告诉我了,今天我又全程看了你烧菜,我本就是厨娘出身,你做的每一步我都能还原,重新做出来,虽说一次很难成功,多做两次,总能烧出一模

一样的锅塌豆腐,你说,我为何非要留你做年夜饭的豆腐菜?“

关心则乱,如意一听这话,不禁为亲娘着急了。

吉祥碰了碰她的手,耳语道:“莫慌,如意娘见过世面的,知道如何应对。”

这三年,如意在颐园当差,只有过年才能回家住几天,吉祥陪着如意娘做大席,两人相处的时间最多,就像亲儿子似的,彼此都有些了解。

果然,如意娘镇定自若,说道:“五味调和,本就是一代代做菜的人传下来的,以前再严密的秘方,现在也众人皆知了。这锅塌豆腐,也是我吃了山东菜馆的菜,自己学着做的,本不是什么稀罕物,我做这道菜的时候,也从不避着任何人,只要

不走歪门邪道,愿意学就学呗。”

“这人间美味,若没有吃它,也是无趣。吃好吃的食物会让人开心,都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美味能抚慰人心,何不多些人,多做一些美味呢?”

“故,今年年夜饭,别的厨娘做锅塌豆腐也是一样的,不一定非得我来做。”

严嬷嬷一听,笑了,说道:“果然是个菩萨,菩萨做的豆腐最抚慰人心啊,我刚才不过和你玩笑,大年三十年夜饭的豆腐菜当然得是你来做。我当厨这些年,从来不干抢功这种事情,否则,以我低微的出身,如何能够服众?该你的就是你的,别

人抢不走,不过要是做砸了,你得自己担责啊。”

“三十那天,你一早就在家里把豆腐做出来,中午就提着豆腐来颐园大厨房预备着,听从我的安排,叫你上灶的时候你就动手做。”

如意听了,放下心来,原来是在试探我娘。

如意娘忙道:“承蒙严嬷嬷瞧得起我的手艺,三十那天我一定准时提着豆腐过来。”

严嬷嬷想了想,说道:“年夜饭还有一道四喜丸子,会用到一些豆腐碎、馒头碎拌进肉馅里,都是肉吃起来会油腻。这豆腐也交给你来做吧,你做的豆腐香,一点豆腥味都没有。”

四喜丸子,取福禄寿喜之意,也是寓意美好的过节菜,比如张家的四大管家的名字就来源于此,不过名字不能代表一切,来福炸炕烫死,来禄头戴绿帽、来寿发配充军、来喜.......来喜的下场,看官们要听以后的分解,暂且按下不表。

如意娘说道:“好,肉馅里的豆腐最好用老豆腐,水少。我就另外用一块重一些的石头压制。”

锅塌豆腐用的是不老不嫩的豆腐。

懂行的会欣赏手艺好的人,严嬷嬷又笑了,说道:“果然是行家啊,大年三十那天就麻烦你做两种豆腐了。

如意娘忙道:“不麻烦,顺手的事。”

严嬷嬷说道:“已经到了中午,各个房头都要发饭,我要去盯着,待会我会命人传一桌子客饭,送到这里,你们吃了饭再走。”

如意娘客套说道:“这怎么好意思呢。”

严嬷嬷说道:“你来大厨房一趟,还要饿着肚子回家,我就更不好意思了。”

严嬷嬷走后,果然有两个婆子提着食盒过来摆了一桌子客饭。

这个严嬷嬷懂手艺,也会做人,难怪能够稳坐颐园大厨房总管的位置。

如意打赏了两个婆子一把钱,三人忙了一上午,都饿了,一起吃饭,等如意和如意娘停了筷子,吉祥就像净坛使者似的,把剩下的全都吃完,连汤汁都蘸着馒头吃了,正在长身体的少年,吃个没够。

饭后,如意娘说道:“我好容易进来一趟,就把剩下的豆腐都做了,你拿去分给花椒胭脂她们,也算是我给这些小辈的礼物,还有你屋子里的蝉妈妈,也给她留一碗。”

如意娘这个人,说她是个菩萨,果然是个菩萨,谁都惦记着,像观世音菩萨一样,杨枝甘露一撒,雨露均沾,美味满人间。

如意娘做了三碗锅塌豆腐,如意趁热装进食盒里提走了。

如意娘又用油盐和香菜炒了一碗豆腐渣,然后赶紧收拾东西装车,吉祥推着车,两人一道出了大厨房回家。

经过东门的时候,吉祥把刚炒好的豆腐渣给了期盼已久的赵铁柱,然后继续推车送如意娘回四泉巷??吉祥这一趟是属于出“公差”,依然算在当差里头,不是请假,五十个看门小厮都归紫云轩管,紫云轩如意临时调用他干力气活,算是利用了

一下手中权力,“公器私用”。

赵铁柱宝贝似的端着豆腐渣吃起来,这东西炒成粉末后嗓子,干吃的话,得一边吃一边喝水。

其他看门小厮都笑他,“豆腐渣是喂猪喂鸡鸭的,你还吃的这么开心。”

“你们懂个屁。”赵铁柱说道:“什么东西都有它好吃地方,就看你会不会做,还有胃口好不好了,就像鸡屁股,有人剁了扔了不要,有人就爱这一口。你们不懂得豆腐渣的妙处,怎会晓得我的快乐。”

且说如意提着装着锅塌豆腐的食盒,先去松鹤堂,送给花椒,然后马不停蹄的拐道去了梅园,送给胭脂和红霞,最后提着食盒上山,到自己的地盘承恩阁,送给蝉妈妈。

蝉妈妈吃着一?浆的豆腐,赞不绝口,“哎哟,你娘就是擅长把寻常的吃食做的不寻常的好吃,这豆腐我能吃一盘子。”

如意说道:“妈妈尽管吃,今年颐园年夜饭的豆腐菜就是我娘来做,以她的习惯,肯定不止只做主子们的一桌菜,一定又多出来的分给我们吃。”

如意娘信奉的是美食就要拿出来共享,多一点开心。

蝉妈妈笑道:“那我就一饱口福了。”

两人谈笑着,一个紫云轩的小丫鬟过来传话,“如意姐姐,王嬷嬷要你过去。”

如意心道:又有什么活要干?昨天刚放了钱!还要不要人歇一歇啊!

如意说道:“好,你回去就说,我洗个脸,换一身衣服就过去??在大厨房里忙了一上午,虽说系着围裙,衣服上还是有味,怕腌?了嬷嬷。”

小丫鬟应下,下了山。

蝉妈妈说道:“把围裙脱下来,我给你洗。衣服我放在笼上,放点柚子皮就能驱除油烟味。”

这三年来,蝉妈妈和如意作伴,对她十分关怀,俨然是半个如意娘了。

如意匆匆换了衣服,来到紫云轩,王嬷嬷问道:“严嬷嬷试菜了?怎么样?”

如意说道:“说可以了,要我娘三十早上提着做好的豆腐去颐园大厨房,听她的安排上灶。”

王嬷嬷点点头,指着桌子上一摞账本说道:“给我读一读。”

如意暗暗吃惊,“嬷嬷,您的眼睛....白天也开始模糊了吗?”

王嬷嬷叹了口气,说道:“老了,不服老不行啊。”

算是默认了,如意心道,以前是晚上看不清,现在白天也......这以后更多的活需要我来干啊!

如意忙道,“嬷嬷的眼睛到底是什么病?也不见嬷嬷吃药。”

王嬷嬷说道:“吃药不管用,就是眼睛老了,眼睛起了白雾似的,大夫把这个叫做什么云雾移睛,浮鞘内障,很多老人有这个病。我平时泡一下决明子、车前子当水喝,能够缓解一些,但治标不治本。”

如意好奇,走近过去,“我能瞧瞧么?”

王嬷嬷躺在炕上,“看看就看看,这事你不要跟别人说,就连腊梅都不知道。知道了也没有用,还白操心。”

借着半透明贝壳窗户里射进来的阳光,如意看见王嬷嬷的眼睛里,又类似白雾般的东西从眼角里蔓延出来,不盯着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如意惊道:“果然是白雾移睛,真真就像白雾蒙住眼睛似的,这......这是什么感受?”

王嬷嬷想了想,说道:“就好像......每天的清晨,中午,下午都不存在了,只有黄昏。再晴朗的日子,万里无云,我看起来都蒙着一层雾,是昏的。

黄昏黄昏,看起来可不都是昏的么。

如意无法想象一个人没有白天黑夜,每天只看得见黄昏和黑夜是什么感受。

应该很压抑难过吧。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如意此时已经忘记自己将来的活要越来越多了,心里想的是这个磨人的病真可怕啊,问道:“这个......真就不能治本了么?”

“有个法子。”王嬷嬷说道:“叫做金针拨障之术。就是拿一根金针,刺入眼睛里的白睛穴里,就像拨开一层窗纱一样,把这层白障拨掉,就能治好了。”

“啊!”如意单是听听就觉得眼睛好疼!惊道:“金针戳进眼睛里头!难道不会戳瞎吗?”

王嬷嬷说道:“大夫技艺不精或者患者运气太差,就会一针见血,把眼睛戳瞎了。所以,金针拨障之术风险太高,一般人不敢做;大夫怕担责任,也不敢做,如果患者非要做,大夫事前都会要患者签生死状的。”

如意听了,顿时觉得头疼:“不做,会慢慢被白雾蒙住眼睛,会瞎。做吧,风险太大,也会瞎。真是两边为难。”

王嬷嬷倒是看得开,说道:“我现在还不到那个地步,没影响到我的生活,等白雾慢慢长到了糊眼睛,看不清了,我就签了生死状,找个好大夫给我做金针拨障之术吧。”

如意啧啧道:“嬷嬷真厉害,不怕疼。”

王嬷嬷笑道:“反正都要当瞎子,不如赌一把,赌对了,我能复明。若运气不好,瞎了就瞎了吧,反正到最后都会瞎。”

如意说道:“嬷嬷是个有福气的人,东府将来都是大少爷的,嬷嬷是大少爷的奶娘,将来不管瞎不瞎,嬷嬷都能颐养天年。”

说到颐养天年,王嬷嬷就不禁想起记性渐渐不好的老祖宗了。

人老了,会生药石无效的老病,再有福气,谁能比得过老祖宗呢?

可老祖宗精明一世,将张家从沧州一个平平无奇的书香世家变成京城最显赫的外戚世家,到头来却是脑子生了病……………

王嬷嬷歪在炕上,顿时有种心灰意冷之感,说道:“没意思,老了就没意思了。各有各的病,各有各的苦恼。”

如意见王嬷嬷越说越伤感,就立刻换了个话题,说道:“嬷嬷,我昨天放月钱的时候,有个想法,就是洒扫上的总管幸婆子,同样是总管,同样管着二十七个女人,上夜的总管潘婆子每月有五百钱的补贴,幸婆子没有,可是幸婆子做的活比潘婆

子要累很多。”

“这三年来,我看幸婆子做事情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还把手下人管的很好。嬷嬷经常说,御下之术,做得好就赏,做的不好就罚。以我愚见,幸婆子这样的人就得好好赏一赏啊,不如,给她也每月补贴五百钱?”

王嬷嬷笑了,睁开眼睛,“你呀,还是有些欠历练,人情世故怎会是赏罚分明这么简单呢?”

“辛婆子一个月三百钱月例,洒扫这么辛苦,给她每月五百钱的补贴不多,反正就幸婆子一个人,颐园当然拿得出来。可是,如果辛婆子每月能有五百钱管事补贴,加上月例三百钱,一个月就是八百钱,那么辛婆子会很快去掉这个差事,被有关

系的人顶掉洒扫管事的位置。”

“啊?”如意又被难住了,她很聪明,立刻领会到了王嬷嬷说的意思,说到:“辛婆子毫无根基,没得靠山,没有关系,洒扫这种事情又不需要手艺,如果每月给她八百钱,她的饭碗就会被有关系的人盯上,抢走。”

因为洒扫上有二十七个人,管事的可以把自己的活摊在其余二十六个人头上,要她们做事,管事什么都不用干就每月得八百钱。

如意感叹道:“确实是这么道理,潘婆子除了月例,另有五百补贴,是她有关系啊,能够坐稳这个位置。她老公潘达是东府管马房的,谁要是抢了潘婆子的差事,潘达稍微在车马上使点手段,那人吃不了兜着走。辛婆子就没办法了,给她五百

补贴之日,就是她丢掉差事之时。”

越没有关系的人,就越容易丢饭碗,还真是令人沮丧。

不过,如意还是“贼心不死”,尽量争取,说道:“给不了五百钱补贴,稍微涨一涨月钱也行啊??不多涨,每个月涨一百,辛婆子每月从三百长到四百钱月例,怎么样?这样的那些有关系的人不至于眼馋吧?“

三等丫鬟每月都有五百钱月例,四百钱的确不会引起那些有关系的人的兴趣??不是搞不到手,是不值得在这里动用自己的关系。

毕竟关系也是人情,人情是要来往,是要还的呀!为了四百钱月例的欠别人一个人情不值得!

王嬷嬷想了想,说道:“行,开了年,正月就给辛婆子涨月钱,每月四百钱。”

如意高兴,“等碰到辛婆子,就告诉她这个好消息,都是王嬷嬷您的大恩大德,让她过个好年。

如意是从来不敢贪功的。

王嬷嬷笑道:“你这个人呐,惯会拿官中的钱当菩萨。难道你嘴上说是我的功劳,别人就不念你的好处了?上夜的女人们至今还念着每晚六十个钱的添灯油补贴是你提的。我说,小菩萨呀,怎么不显显灵把字变得好看呢?”

“你写的字实在太丑了,我叫你来读账本,一来是我眼神不好,二来就是看到你写的丑字就发昏??你昨天把紫云轩的笔墨纸砚,还有老祖宗的《金刚经》抄本都搜刮走了,如今练了几个字了?”

如意搓着手指,“这个......一直很忙,不得空,一个字没练。”

王嬷嬷听了,眼睛越发发昏,“你别念账本了,先练字吧!我盯着你练!我还打算等眼睛彻底不行了,要做金针拨障之术回家养病,我就提拔你做一等大丫鬟,代理紫云轩各项事务。你一笔丑字,实在有辱紫云轩的名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