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吉祥如意 > 71、第七十一回:侯门女心事无人诉,俏丫

吉祥如意 71、第七十一回:侯门女心事无人诉,俏丫

簡繁轉換
作者:暮兰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21:53:34 来源:源1

第七十一回:侯门女心事无人诉,俏丫鬟巧舌劝少爷

看到母亲兴奋的目光,张言华只觉得害怕,母亲这是盼着魏国公夫人早点死啊!

夏皇后那么温柔和善的人,亲妹妹病重,都药石无效了,她心里一定很难过吧。

即使这样,我今天在朝贺身体时不适出丑,夏皇后还和颜悦色的安慰我,帮我遮掩尴尬,一点都看不到她内心的煎熬。

张言华不齿母亲这幅盼人早死的嘴脸,说道:“夏皇后的二妹妹才多大,魏国公夫人年纪轻轻的,病一场,熬过去就行了,那里就死定了?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这大过年的,不盼点好事,尽想些歪心思。”

周夫人说道:“我都是为你好。”

“我才不要!”张言华说道:“从今天起,我每天抄一页佛经,为魏国公夫人祈福,愿她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你??”周夫人气了个仰倒,“你非要跟我对着干是吧?”

张言华吃着宫廷内造的橘饼,“夏家的三个千金,夏皇后和大嫂子都是好人,还都对我关怀备至,魏国公夫人一定也是个好人。我们张家也是三个千金,虽然不是一个母亲生的,但这些年也算是相亲相爱。

“以己度人,我想着,如果我们三个人其中有个人生了重病,该多么难过啊,希望她早日康复,若有人惦记着她的位置,咒她去死,凭她是谁,我必定要骂回去的。”

周夫人低声道:“我何时咒过魏国公夫人,你不要瞎说。”

张言华说道:“母亲刚才说机会来了,不就是这个意思?我又不傻,我劝母亲早歇了这个心思。母亲若再跟我提这事,我就告诉大嫂子。”

大嫂就是夏少奶奶,夏家三小姐。虽然夏少奶奶是周夫人的儿媳妇,但周夫人实在不敢在大儿媳妇面前摆婆婆的款啊!

周太皇太后死后,周夫人的娘家,庆云侯府周家就渐渐没落了,有时候周夫人还要暗中贴补娘家人,而夏少奶奶的娘家庆阳伯府夏家正如日中天,她根本管不了大儿媳妇。

周夫人面对女儿的“威胁”,只得闭嘴。

马车行驶在大街上,今晚是除夕夜,现在是下午,临街的很多商铺已经开始关门休息了,贴上新的桃符,换上新的灯笼,还有的已经开始放鞭炮了,噼里啪啦响。

回到颐园,四位诰命夫人换下繁重的朝服,摘下沉重的翟冠,一个个累的歪在炕上,恨不得现在就睡,可是今天过年,要吃年夜饭,夜里还要守岁啊。

少不得挣扎着起来,换上家常吉庆的衣服,东西两府大小主子们齐聚松鹤堂,一大家子团圆。

老祖宗看着儿孙满堂,尤其是东府连重孙子都有了,心下大慰,满面红光,两府的侯爷侯夫人带着儿孙们一起给她磕头,她笑得合不拢嘴,说道:

“都起来吧,过年了,咱们一家人好好乐呵乐呵。我年纪大了,今天一大清早就进宫朝贺,明天一早也要进宫,一把老骨头遭不住,我闭着眼睛歪在炕上休息,跟你们这些年轻人是玩不动啦。我歇着,你们随意,听戏的听戏,打牌的打牌,热热

闹闹,大过年的,都不要拘束。”

芙蓉扶着老祖宗回到卧房歇息,今天来寿家的在石老娘胡同里的家里过年,享受天伦之乐,没有来颐园,于是王嬷嬷把如意关在紫云轩练字之后就来到松鹤堂,暂且替着来寿家的,在一旁答应老祖宗。

不过,一大早进宫朝贺,老祖宗累极了,几乎头挨着枕头就睡了,倒不用这些人伺候。

王嬷嬷和芙蓉退了出去,只留花椒在屋里守着老祖宗??花椒晚上值夜,上午补觉,这会子精神很好。

此时离吃年夜饭还有一个半时辰,周夫人和崔夫人,还有夏少奶奶都困的不行了,也赶紧去房间休息补觉,于是王嬷嬷说道:

“松鹤堂里不要放烟花炮仗,免得吵醒老祖宗、夫人们和大少奶奶。要放就去外头,离松鹤堂越远越好。”

“知道了,嬷嬷放心吧。”大小姐张德华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我也好累啊,二妹妹,三妹妹,我们也去睡个午觉吧。”

芙蓉忙道:“三位小姐的房间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我来。”

张德华说道:“我们三个一个房间就够了,躺在一处说说话。”

婚期将至,和妹妹们相处一天就少一天,张德华很珍惜。

都是女人,又是自己家,张言华就不藏着掖着了,说道:“我来信了,也可以姐姐妹妹们一起大被同眠么?”

张德华呵呵笑道:“宫廷赐宴的时候,你没去,那时候我们就知道你的状况,皇后娘娘都不嫌你,难道我们亲姐妹还嫌你不成?”

三小姐张容华关切的问道:“二姐姐肚子还疼吗?”

“好多了。”张容华说道:“吃了宫里头的药丸子,用热黄酒化开,小腹暖暖的。”

芙蓉将三位小姐引到一间有大炕的屋子,至少可以躺下六个人,三人三床被子,三个枕头,头并头的躺下来,说体己话。

张言华还想着母亲那可怕的笑容,就问两个姐妹,“你们去了慈宁宫,咱们家太后娘娘都说了些什么话?”

张德华说道:“我去慈宁宫之后,太后娘娘就要两个女官把我带到偏殿里,教授了一些宫廷礼仪,和进宫朝贺各种细节事项,一直到赐宴才结束。”

张容华说道:“我和母亲刚进慈宁宫,行了礼,才坐下,永康大长公主就来了,寒暄了几句,然后,太后娘娘就要外祖母带着母亲和我去了慈庆宫,去看望郭太妃。也是到了赐宴才回去,太后娘娘和老祖宗,以及周夫人说了些什么,我们两个都

不知道。”

永康大长公主就是崔夫人的母亲,当然是张容华的外祖母,而郭太妃是永康大公主的母亲,也就是张容华的曾外祖母。

张太后和家人团聚,人家郭太妃也要和家人团聚嘛。

张言华心道:原来如此,太后娘娘只是跟老祖宗和母亲说了魏国公夫人的病情。故,她们两个都不知道。

张德华说道:“二妹妹身子不舒服,明天正旦的大朝会你就去不了了,只剩下我和三妹妹作伴。”

张言华说道:“反正我也不想去??太遭罪了,那么早起来,上个厕所都不方便。”

张德华笑道:“你倒是不稀罕,多少女子想要遭这个罪都不能够呢。”

张言华说道:“爱谁谁去??咦,咱们小点声,三妹妹好像睡着了。”

张德华睡中间,两个妹妹睡两边,张德华翻了个身,听着张容华悠长的呼吸声,说道:“三妹妹果然睡熟了,不跟你说了,我也睡了啊,今晚除夕夜守岁,不知道闹到什么时候,明天又要早起。”

不一会,张德华也熟睡,唯有张言华已经在坤宁宫睡了一上午,此时毫无睡意,满脑子都是母亲那句可怕的“你的机会来了”。

张言华在被窝里蹬了蹬腿,好烦啊!偏偏这个烦心事不能和姐妹们说。

与此同时,趁着老祖宗,夫人小姐们都在睡觉,王嬷嬷抽空回了一趟紫云轩,查看如意练字的情况。

书房封条分毫无损。

秋葵说道:“如意姐姐一直在好好练字,没有出去,连中午饭都是我从窗户里把食盒递进去的。”

王嬷嬷揭开封条,走进厨房,如意似乎已经到了入定的状态,临摹着老祖宗的手抄《金刚经》,丝毫没有觉察有人进来。

王嬷嬷蹑手蹑脚的走到书桌旁,再看时,一笔丑字果然没有那么丑了。

聪明的人,一旦下定决心干什么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

王嬷嬷说道:“可以了,你走吧。”

突如其来的声音,把如意吓一跳,她从凳子上弹射的站起来,幸亏王嬷嬷每天都打八段锦,身形敏捷,及时后退,挪开了身体。

否则,如意的脑袋会把王嬷嬷的下巴嗑掉!

如意又惊又喜,“真的?谢谢嬷嬷!”

王嬷嬷说道:“字每天记得练,一天不写手就生了。”

如意忙不迭的点头,“知道了,我会好好练,我想升一等大丫鬟,月例银子就有二两。您也知道,我就是个钻进钱眼的人,怎么会跟升职加钱过不去呢。”

这倒也是,这个小财迷。王嬷嬷放了心,说道:“虽如此,每天都要把你练的字存着,等到正月十五那天拿给我看。”

如意欢脱的就像一只刚刚从解封的五指山下跳出来的孙悟空,背着毡包就往大厨房跑去,如意娘这时候就在那里准备做年夜饭的豆腐菜。

如意肯定插不上手,但是,她可以在大厨房和娘一起过年啊!

三年了,这是她第一次和母亲度过除夕夜呢。

如意一路小跑着,经过承恩阁时,她听到山头传来阵阵轰鸣,有鞭炮的炸响,也有烟花嗖嗖的动静。

有人在承恩阁放炮仗烟花!

如意大惊,因为承恩阁是个五层的木楼,且山上种植的几乎都是四季常青的冷杉,冷杉的油脂多,且多年的松针和松果落在林地里,都是非常容易引起火灾的地方。

山上风大啊!一旦有火星,大风一刮,就到处都是火,除非龙王驾到,下一场暴雨,否则,神仙都难救。

正因如此,无论是什么节庆,如意和蝉妈妈都不会放炮仗烟花,就是为了防患火灾。

即使如意想玩,也是拿着东西去长寿湖的十里画廊,那里湖面早就冰封了,她们就在冰面上放烟花玩。

如此谨慎小心,她们看守承恩阁三年,从未出过事。

可是现在,承恩阁鞭炮烟花齐放,如意在山脚下的路上,都能够闻到浓烈的火药味!

肯定不是蝉妈妈,那是谁那么大胆子,敢在承恩撒野?

想到这里,如意顾不得去大厨房和母亲团圆了,连忙改道,爬上山去。

在半山腰的时候,如意就听见了几个少年的笑声和说话声,大过年的,能够在颐园玩烟花爆竹的自然都是张家东西两府的少爷们。

难怪呢,蝉妈妈身份卑微,她阻止不了这些少年主子们。

如意心里是不高兴的,但还是努力让自己挂着一副笑脸,一路小跑上去,果然,承恩阁前头一片青石条铺就的空地上,几个少爷在玩烟花爆竹。

虽说此时天还没有黑,但不耽误这些少爷们玩兴,他们点燃了好多火老鼠,这东西一边喷烟火,一边在地上像一只只老鼠似的,满地乱窜,少爷们站在里头,是时不时蹦蹦跳跳,以逃避火老鼠取乐。

蝉妈妈紧张的拿着一个大扫把站在空地边缘,以防火老鼠窜到旁边冷杉林地或者木楼里去。

这些玩乐的四个张家少爷,有东府的二少爷张宗翰,他是周夫人所生。

东府的三少爷张宗翔,庶出,是苹姨娘所生??苹姨娘的名字叫做苹果,没错,一看名字是水果,就晓得是周夫人的陪嫁丫鬟,苹姨娘已经去世了。

西府的二少爷张宗院,崔夫人所生。

西府的三少爷张宗讫,庶出,花姨娘所生。

这四个少爷年纪相仿,差不多在十五六岁左右,所以能够玩在一起。东西两府的两个大少爷不屑玩这些,在松鹤堂对弈下棋。

其中,如意最熟悉的当然是西府三少爷张宗讫,鹅姐是他的奶娘嘛。

所以,如意先拿“熟人”开刀,她假装一开始只注意到了张宗讫,就大声惊呼道:“三少爷?你怎么在承恩阁放烟花?我鹅姨人呢?她没跟着你?”

“如意?”张宗讫见到如意,果然就没有再点火老鼠了,他收了手脚,立刻乖了起来,退到了如意这边,“差点忘记了,你就在承恩阁当差。”

他的生母花姨娘出身卑微,晓得庶出将来分了房,跟家里的爵位和恩荫都不沾边,几乎只能靠自己了,未雨绸缪,一直劝他读书上进。

嫡母崔夫人只要见了他,就问他最近学了什么?在学堂写文作诗,夫子都给评了甲乙丙丁第几等?

奶娘鹅姨因花姨娘以及崔夫人的叮嘱,对他管的也挺严格。鹅姨以前经常带着如意出入东府后宅,如意,吉祥和张宗讫小时候也一起玩过,比较熟。

故,张宗讫就像头上戴了三个紧箍咒,见到如意,犹如见到了奶娘鹅姐一般,立刻就收敛了。

其他三个少爷见张宗讫不玩了,有些惊讶,其中东府三少爷张宗翔说道:“宗讫,你怎么被一个丫鬟辖制住了?”

西府二少爷笑道:“这不是如意嘛,是宗讫奶娘鹅姐的人。”

都是西府的人,所以彼此都认识,如意笑道:“二少爷,我如今是颐园紫云轩的人,协助王嬷嬷理事,平日里也负责看守承恩阁,这是个木楼,里头有米芾的画作,是老祖宗的珍藏,有几幅还是国公爷的遗物,且外头都是些冷杉树,最怕火灾。

我闻到了一股火药味,就过来瞧瞧,幸亏没事。

如意话中有话,一来点明自己的靠山,是王嬷嬷;二来顺便道出自己的来意,少爷们不要在承恩阁玩火啦!

果然,一听见王嬷嬷这个硬茬,都晓得不好惹。三个少爷也都住了手,不放烟火炮仗了。

东府二少爷张宗院忙说道:“不是我们故意找事,实则在松鹤堂里的时候,王嬷嬷亲口说,老祖宗,太太们,还有大嫂子等都在休息,不要放烟火爆竹打扰她们,要放就走远一点,我们才到承恩阁这里玩的。

张宗院打小就见亲娘周夫人屡屡败在王嬷嬷的手段之下,他虽是个小主子,但也不敢惹这个体面的嬷嬷。

东府三少爷张宗翔有些不服气,“那里不让玩,这里也不让玩,你说,我们该去哪儿玩?”他生母苹果早就死了,嫡母周夫人是个糊涂人,只晓得和原配攀比,平日里懒得管这个庶子,至于父亲,一年三百六十日,东府侯爷至少有三百日不在家

里,几乎无人管束,因而张宗翔最顽劣。

如意心道:关我屁事!

如意说道:“长寿湖十里画廊那一片沿岸的冰面冻得硬硬的,冰层厚实,都可以玩冰嬉了,在那里玩火老鼠,在冰面上一窜就窜的可远了,以往过年的时候,我们都在上面玩。不过要在鞋子上套着下面有铁齿的木屐,以免走路滑倒。”

张宗翔说道:“好,我们去冰上玩去,不过,服侍我们的小厮都在颐园外头等着,进不来,这会子那里去弄铁齿木屐?”

如意心想,送佛送到西,赶紧把这四个家伙打发走,别扰我承恩阁就行,于是说道:“紫云轩就有,少爷们先下去,我这就给你们拿铁齿木屐。”

蝉妈妈见状,松了口气,可算把这群“神”给送走了!

蝉妈妈拿着扫把,把炮仗烟花的残骸都扫进灰桶里,还往灰桶里泼水,就怕还有余烬。

如意去紫云轩,拿了四双铁齿木屐送给四个少爷,连忙继续赶去大厨房。

她奔到灶间,里头正忙得热火朝天,她看见了如意娘,如意娘用臂绳把袖子高高的绑起来,正帮大厨房拌肉馅,做四喜丸子呢。

“娘!”如意甜甜的叫着,朝着母亲跑去,冷不防,被一个人中途一扯,拉进了怀里抱着。

正是鹅姐,鹅姐热情的抱着如意,在怀里使劲揉搓着,就好像如意是个毛球似的,鹅姐说道:“你这孩子怎么才来啊,我和你娘盼了你好久了。”

难怪三少爷张宗讫没人管,鹅姐也跑来找如意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