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一百五十三章 釜底抽薪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一百五十三章 釜底抽薪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听到这个名字,李皓感觉很有些熟悉,再联想到欧阳修。

登时想起了这个人是谁,说道:“开封府的蔡判官,叔父怎么会提起他来。”

欧阳修解释:“他是举人出身,是在广南考举才得以摄官的,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做地方官。

若是说起地方的上的门道,我也是比不上他的,你把他带上应该能帮上大忙。

而且因为他不是正经科举出身,所以在官场上也没有那么多繁杂的关系,相对更值得信任。”

但李皓对此却有些担心,虽说在清缴无忧洞的时候已经合作过一次,可以往这位蔡判官从没给过自己有多少好脸色。

当然李皓也能理解,毕竟自己这位出入朝堂的新人,初始位置就赶上了他二十几年的奋斗,让谁看着心里估计都不舒服。

但这份理解不代表李皓可以信任他,便直接说道:“可我终究不了解他,正因为他清楚这其中的门道,若是他有意隐瞒,与人内外勾结,到时可就危害大了。”

欧阳修说道:“在这方面你倒是可以放心,他这个人对钱财没有多上心,反而更看重功名。

或许是举人出身,在这官场之中处处受排挤,所以他更向往的功成名就,更需要官场的认可。

这次让他来帮你,同时也是在帮他,只要答应他把这事给办好,就让他能穿上一身红袍,他会全心全意帮你的。”

李皓见欧阳修如此肯定,便也就没再说什么,让他帮着安排就是。

之后,马车先把欧阳修送回了府里,随后把李皓送到,才回去的。

等李皓进了家门,就在考虑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卫氏。

想到自己在临要成亲之前,突然说要出去公干,而且时间还不短。

这事要过卫氏这一关,恐怕不太容易,可这事也是瞒不住的。

要是自己晚说了,等卫氏从其他人口中,听到这个消息,到时的局面只会更糟糕。

没办法,李皓只好在与卫氏说之前,先去给自己拉个同盟,到时好帮自己说话。

于是便偷偷找到李健,先把事情先和他说了,让他提早有个准备。

等会卫氏要真的发起火来,也好帮着给劝一劝。

只是李健听后都很有些意见,说道:“你啊,这个时候要离开汴京查桉,还要去这么长时间。

这事我可不敢管,你还是自求多福吧。”

说完转身就走,逃得那个就利落,把李皓看的都无语了,心想这还是亲爹嘛!

但也没办法,这事总是的交代的,于是在晚上李皓用过膳后,便特意去找了卫氏。

将自己要南下办差的事个卫氏讲了,最后结果也正如李皓想的一样。

卫氏直接说道:“这算什么事,你的婚事本就是官家亲自定下来的,这如今都商议好了,只等确认日子便可以成亲了。

为什么要在这个让你南下办差,满朝文武这么多人,难道其他人就办不了这个事。”

李皓连忙解释:“官家让我去办,无非也是觉得我办事得力,这是件好事啊。

而且官家也答应了,这事他会亲自与英国公解释,英国公府那边也没有问题的。

另外官家过几日还会有赏赐下来,添做咱们家的聘礼呢。”

听了这话,卫氏多多少少脸色好看一些了,但还是说道:“那也不行啊,你这南下一趟时间还不知要花多长时间。

咱们的吉日可都已经算出来了,只等着英国公府答应就行。

你这一去,等到回来之后再重新来算日子,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李皓听后,心里估计,从剧里面来看,顾廷烨和赵宗全走这一趟,是在明兰怀孕之后,又赶在了明兰生产之前回来。

等于最多不超过八个月,而这次自己去查,其实基本盘比起顾廷烨他们要稳当的多。

上有赵祯支持,下面几位大相公能引领百官,怎么也能比他们快些。

便说道:“这次去的话,短则半年时间,长的话也应该不会超过十个月,母亲反正可以找人把后面的日子也算好。

等我那边把差事办的差不多了,便命人快马赶回汴京,到时再选个近一些的日子,就是了。”

到这里,卫氏虽然没有松口答应,但态度也明显转好。

于是一旁候着的李健,这时终于说话了:“官家仁厚,爱民如子,如今让皓哥儿去做的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这是官家对皓哥儿和咱们家的信重,我们不能辜负官家,也不能挡着皓哥儿去为天下百姓做实事。”

劝完卫氏,便又对李皓说道:“你记住一定实心为民,不要辜负官家信重,等南下之后有什么消息,记得及时传回来,不要让你母亲担心,你可知道。”

李皓赶忙答应道:“父亲、母亲放心,儿子一定会用心办事,多传消息回来的。”

听到父子两的这段双黄,卫氏横了两人一眼,说道:“好,既然你们都说定了,我还能说什么。

记得下月初把时间空出来,和我去英国公府下聘,另外也要亲自和他们说明情况。”

说完转身便回了房间,卫氏这关今天就算是过去了。

等到第二日,李皓前往三司上衙,当然来的主要目的,还是督促欧阳修尽快帮自己把人员挑好。

这样在离开汴京之前,李皓也好有更多的时间与众人熟悉一下,培养默契。

而欧阳修对于此事也很是看重,当天便直接在三司里面,帮着李皓挑选了八个可靠又精明强干的属下。

随后便带着李皓一同前往了开封府,当然在与蔡襄亲自沟通之前,两人先一起去见了现任权知开封府尹陈升之。

当欧阳修向他说明来意后,作为变法派一员的陈升之并未反对,只是对任命李皓这么个毛头小子去清查盐税,感到有些奇怪。

不过想到这事,既然是两位大相公和官家亲自定下的,也就没多说什么,于是便命人去将蔡襄叫来。

吩咐完之后,便对欧阳修调侃道:“你这是平常不来,一来就要调走我一员大将啊。”

欧阳修说道:“都是为官家办事,分什么你的、我的,而且人往高处走。

蔡襄这些年兢兢业业,如今既然有了这么好的机会,自然应该帮他一把的。”

对于欧阳修的话,陈升之也挺认同的,正好此时蔡襄已经到了厅外。

在通报之后,陈升之说道:“具体怎么去和他说,就要看你们的了。”

随后便让蔡襄走了进来,陈升之和蔡襄简单说明了情况,便直接出去了。

之后李皓本来还好奇,欧阳修具体会怎么去劝说。

但没想到,欧阳修接下来却也让李皓出去,说有话要单独和蔡襄说。

虽然李皓对此更加好奇了,但也没有反驳,便跟在陈升之后面一起出去了。

正好在外面,李皓还顺便和陈升之交谈了一番,当然主要是陈升之在问,李皓再答。

反正谈到最后,对于李皓的变法主张,陈升之也是极为赞赏的。

也就在两人谈的正欢的时候,欧阳修和蔡襄一同走了出来。

然后欧阳修说道:“蔡判官已经答应随李皓南下巡盐,升之可得依言放人。”

陈升之答应道:“这是自然,等到朝廷公文下来,我便让蔡判官前去帮忙。”

于是李皓便和蔡判官又客套了几句,便和欧阳修一同离开了。

在离开的路上,欧阳修问道:“我刚刚让你出去,留下来单独和蔡襄说话,你可有奇怪?”

李皓答道:“好奇倒是有的,但叔父这么做,自然由叔父的原因,我自然是明白的。”

之后欧阳修也没再提这事,而是说道:“那这些人已经确定,那剩下的人就你自己去跑吧。

不过尽快把人选定下来,然后写份奏疏,到时便可以把这件事公布出去了。”

李皓一口答应下来,其实要调走的殿前司人马,李皓已经想好了。

把袁文绍给留在汴京,给顾廷烨帮忙;张温刚新婚燕尔的就也不调动了;这次就把叶升和金朝兴两个给带上,然后让杨文远领队。

在剩下要带上的便只有盛紘和颜复没有通知到,所以李皓打算等放衙的时候,直接去他们家中说的。

其中,李皓先前往的便是积英巷盛家,可李皓这掐着点到了,却发现盛紘不知怎的,放了衙也没有及时回府。

于是便先去寿安堂拜访了老太太,这次拜访倒也是清净了不少,至少王大娘子没带着如兰过来凑热闹,而明兰也正好不在。

等与老太太闲聊了一会之后,盛紘才和盛长柏一同回府。

盛竑听冬荣说李皓来找,如今就在寿安堂时,两人便一起来了。

等一番问好之后,盛紘便说道:“贤侄不是马上要去英国公府下聘了嘛,可有准备妥当!另外你们婚期有没有定下来。”

听到问话,李皓说道:“下聘的事,母亲已经处理妥当,只等下月初一送去便是。

至于婚期的话,暂时还订不下来,需要晚点再说?”

这边盛紘奇怪道:“哦,为何订不下来?”

李皓解释道:“哦,这也就是今日我来找叔父的原因,官家有意清查盐税,命我带人南下去处理此事。

但叔父也知道,我没有在地方为官之经验,所以这才来请叔父帮忙。

看叔父愿不愿意与我一同前往,帮助侄儿处理此事。”

听到这个,盛紘顿时脑袋就被馅饼砸蒙了,清查管理盐税这是多重要的差事。

要是能把这事办妥,要升个一官半职的还不简单,当即便准备答应下来。

可这时盛长柏却问道:“清缴盐税,这么大的事,为何我没有在朝堂上听说。”

听到这个盛紘马上冷静了下来,望向李皓等着回答。

于是李皓解释道:“这事情就是前天官家在福宁殿定下的,当时两位大相公和欧阳大学士也在场。

官家命我来找些人协助,尽快南下。

具体的旨意还需要我这边确定好人手,上了奏疏才会通传上来。”

一听这话,盛紘是满满的羡慕,羡慕李皓竟能参与进官家与大相公们的议事之中,还被委以重任。

而老太太则是担心其中的风险,看着盛紘这幅跃跃欲试的模样,有心想说些什么,却最终没说出口。

没有人阻拦,盛紘便一口答应下来:“这自然是没有问题,盐税之重,多在两淮。

我在扬州为官时,也知道一些消息,这事情我自然是要帮你的。”

李皓说道:“那便先多谢叔父了。”

客套话说完,盛紘又问道:“这次你除了我之外,还找了那些人一同前去。”

李皓随后便把大体人选说了一遍,直到讲到颜复的名字,盛紘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看这情况,李皓说道:“叔父,是不是我这安排有些不妥。”

听到李皓问话,盛紘却支支吾吾的说起了场面话,这就让李皓生出了疑窦。

说道:“若这其中有问题,还请叔父明言,毕竟这次清缴盐税乃是大事,可实在容不得出差错。”

听到这话,老太太也说道:“这里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话就直说,没什么好瞒的。”

于是盛紘说道:“我知道颜复与你交好,那你可知他父亲当年是在淮南东路任过转运使,这个职务与盐商颇有交集。”

这时,李皓也就明白了盛紘的意思,不过李皓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事竟可能会查到颜家头上。

沉思了一会之后,说道:“叔父放心,这次的事就不叫上我大师兄了,咱们先去把事情查个清楚再说。”

看李皓听进了自己的话,盛紘还是很高兴的,于是又和李皓说起了扬州盐商的不少事,谈到夕阳落下,李皓才告辞离开。

既然确定不请颜复的话,那文官人选便都确认了下来。

第二日,李皓便赶去了殿前司,找宋朝中把事情说好,只等官家诏书便可以调走了。

于是李皓回三司写好了奏疏,便进宫呈交。

结果又被顾廷烨给拉上了,直接问道:“我找你帮忙的事,你有没有给办啊,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皓也没说话,直接就把手里的奏疏拿给顾廷烨看。

接过奏疏,顾廷烨好奇的望了李皓一眼,这才打开,刚看两眼。

说道:“你这就要离京了,那要去多久,我的事怎么办啊。”

李皓听着,用手指了指奏疏上的名字,说道:“我都把盛紘给带走了,你还担心什么。

老太太就算是真要给明兰表姐定人家,也不可能绕过盛紘这个父亲吧。”

顾廷烨这下恍然大悟,说道:“你这个釜底抽薪用的好,那至少在这几个月里面,我便有操作的空间了。”

看到顾廷烨明白了,李皓一把拿回了奏疏,说道:“我只能帮你到这里,希望等我回京时,能听到你的好消息。”

说完便去找赵祯汇报去了,而赵祯也没有多说,直接便准了李皓的奏疏。

于是这件事很快经过政事堂便公布了出去,顿时在朝堂上引起了一番波澜。

但还没有闹大,就被两位大相公联合欧阳修给压了下去。

当然这个事情,李皓也没来得及在意,因为随着官家赏赐的到来。

李皓的聘礼终于全部备齐,于是在初一的这天,便正式来到英国公府纳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