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一百五十四章 衣锦还乡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一百五十四章 衣锦还乡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一次到访英国公府,前面还是很顺利的,至少当着外面宾客的面,英国公夫妇并未说什么,而是满脸笑意。

尤其是在接收聘礼时,被特意指出官家的赏赐,不仅让在场的宾客羡慕,也让张家涨了不小的颜面。

但私底下,在完成前面的流程后,英国公却也是把李皓叫了去,说道:“你要南下清查盐税的事,官家已经和我说过。

你想着为国效力,我本不应该多说什么的。

可若是你想以此为借口,仗着官家信重,就要慢待我女儿,那可不行。”

李皓赶紧解释道:“您这就冤枉我了,我敢对天起誓,从未有过如此想法。

这次南下巡盐单纯只是因为我去比较合适,而选择这个时间,也只是为了协助大相公们的变革之举。”

“你若真是如此想的,那便好,否则我家也不是谁都能欺上门的。”教训完后,英国公又说道:“你们的婚期,我家会和你母亲商量,定在你回京之后来办。

既然你们如今已经纳征了,那我们两也算是翁婿,我知道你这次南下,会调遣殿前司人马随同。

安全方面自然没有问题,但有些事情他们去做,未必合适。”

说完,从后院召了一人进来,看着年纪大约有四十五六的样子。

李皓正好奇这是谁,便听英国公介绍道:“这是一直跟在我身边的亲卫,张福。

这次我让他随你一起南下,南边的指挥营中我也有些熟识的人,你要是需要找人来帮忙,可以让张福去找。”

听到这个,李皓颇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自己这还没正式成亲,就能享受到老丈人家的福荫了。

当然李皓也能明白,这人八成也是英国公想安插进来在自己身边,探听自己消息的人。

但李皓没打算拒绝,反正自己也没什么想瞒的,而且这确实也能帮自己更好的完成差事。

于是便准备感谢,可在如何称呼上犯了难,现在这情况好像还叫英国公就有点不好了,毕竟他刚刚也说了以后就是翁婿。

可直接喊岳丈,是不是显得有点太早了。

如今也没时间让李皓多想,于是干脆厚着脸皮说道:“那我就多谢岳丈相帮,尽早将差事办好。”

结果英国公听到这话,面色一僵,或许是没想到李皓这么突然就改口了,好生打量了李皓两眼。

随后没有说话,便直接离开了,只留下李皓和张福两人。

这时张福上前说道:“小的拜见姑爷,事情国公爷已经和小的说过了,并让小的这一路听您吩咐。”

对于国公府的老人,李皓也不好装大,连忙说道:“您老就客气,你是随着国公爷一路出生入死的人,我哪谈得上吩咐不吩咐的。

只是我确实对地方情况不太熟悉,还得您老多帮帮忙才是。”

张福听后也是客气了两句,便问道:“那我这边具体怎么安排,您要不先给定下。”

李皓说道:“好啊,那我就不客气了,具体我是这么想的。

这次南下,我身边肯定引人注目,查探消息恐多有不便。

所以我想让您先行一步,直接到扬州去,就在暗处帮我打探一下那里的真实情况,我们直接在扬州会合,您老看如何。”

张福一口答应下来:“那就照姑爷说的办,小的明日便先提前前往扬州。

等姑爷到了扬州之后,我在想办法与您联系。”

李皓一番道谢后,便先离开返回了前厅。

等李皓走后,英国公却又出现在了屋里,对张福问道:“和他说过话后,你看他这个人如何?”

张福说道:“从刚刚的谈话中,能看出咱们这位新姑爷,心思还算巧妙,不是寻常庸碌之人。

而且从言语中待人也算和善,不是恃宠而骄的性子,与咱们家姑娘勉强也算是般配。”

英国公沉默了下,说道:“日久见人心,这次南下,你就在旁边帮着我看着他。

若是真有什么问题,这么长时间总能显露出来,到时你且先记下,回来与我说。”

交代完后,英国公便让他下去准备,好能按时动身。

等李皓回了前厅之时,这边宾客接待的也差不多了,等到卫氏从后院出来,李皓一家便返回了自家府邸。

不过在马车上,李皓看着卫氏脸色一路都不好看,还以为是在英国公府发生了什么事,便示意询问李健。

可李健也是一摊手,表示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

直到最后李皓他们进了府里,到内院坐下之后,卫氏对李皓说道:“你看你做的这是什么事,今天英国公夫人把我拉到里屋说话。

言辞之间颇有委屈,说是婚事已经定下来了,两家沟通的也算舒畅,本来已经都要确定日子了。

结果你这突然就要离开,把婚事给搁置下去,她问是不是咱们家觉得他们家做的哪里不好。

还说此次他们家肯定会给姑娘添上多多的嫁妆,希望咱们不要慢待他们的女儿,通篇没说咱们家坏话,却把我给臊的不行。

最后还是他们家姑娘帮着你说了几句话,我这面上才过得去。”

李皓回道:“英国公夫妇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宠爱有加,母亲也别太在意了。

不过听母亲这么说,这个张桂芬倒是通情达理,想来等她进了家门,母亲与她也能说得来。

其实今日英国公也找到我,问了这事,但等我说明情况,他也没有为难我的意思,反而还派了心腹之人随我一同南下帮忙呢。”

李建听后,边看来安抚卫氏:“对啊,你看这就说明英国公还都是认同这事的,如今无非只是英国公夫人爱女心切,有些许牢骚。

这也很正常,日后你多去英国公府走动一下,把事情说开就没事了。”

听到这话,卫氏便没在说什么。

于是接下来,李皓便回到院子里开始准备出行的事,毕竟这次出行时间不短,要带的东西还真不少。

不好还好这次不是行军打仗,所以李皓便把符登也给带上,让他来给自己收拾。

另外李皓要带的还有漕帮众人,毕竟他们都是靠着水运而生,私盐运输的活计他们也是干过的。

只不过干私盐买卖的,不是石头兄嫂的这一波人,否则这次清缴私盐估计也就更顺利了。

这次带着漕帮的人,就是要借他们的路子打探消息,顺便看能不能借着这个机会,把漕帮里的害群之马给清除掉,方便日后好能掌控。

当然李皓也没让他们都一起行动,而是在挑选好了人选之后,留下一人方便联系,其他人都先行南下。

就在扬州等着自己召唤,这部分人就和张福一样,被留做后手。

等到初四这天,按照提前规划好的行程,李皓率着一众人马踏上了南下巡盐之旅。

这巡盐的第一站便是李皓的家乡扬州,当然选择这个目的地的原因不是李皓想回家乡显摆。

而是如今天下的盐,主要就分为解盐、井盐和海盐。

其中解盐出产于河东路,主要供给于河南、河北、曹、濮以西,秦风以东的区域;

井盐出产于成都府路附近,供给于益州、梓州、利州、蘷州四路。

剩下的就是两淮出产的海盐,供给于全国其他地区。

所以很明显的,就是两淮的海盐和解州的池盐在全国占比最大,两个合起来基本上就占了大宋七成的食盐产量,

这七成之中,江淮占了四成以上,等于清理了两淮的盐,便相当于厘清了全国近一半的盐税。

实际虽说是两淮盐场,可实际上盐场全在淮南东路上,毕竟淮南西路是后世的安徽中部,湖北东北部以及河南东南部,那地方都是内陆地带,不是食盐的产区。

而盐商就更不用提了,这个时代后世鼎鼎有名的徽商都没正式崛起。

这两淮盐场就分布在淮南西路的通州(南通)、楚州(淮安)、泰州、海州(连云港)、涟水军(涟水)下辖盐场二十三个,一年产量可达三千三百多万公斤。

也因此,贩售淮盐的大盐商基本就集中在淮南西路的首府扬州,这便是李皓首先便要赶来扬州的原因。

当然除此之外,衣锦还乡也是一个目的,毕竟扬州也是李皓的基本盘。

李皓家在扬州的宅子,都还是买的盐商家的。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李皓的合作伙伴程始,这些年靠着香皂和肥皂的生意,可是挣的盆满钵满,在扬州商界的名头不小。

尤其是在这两年,借着李皓加官进爵的势头,凭借这层关系,在其他方面也是有所收获。

当然程始做的也是有分寸的,所以李皓才一直没有说什么。

不过,他既然借了李皓的光,那到了如今,也该是要用到程始的时候了。

正是有这层层的布置,李皓才有信心能把巡盐的差事办好。

当然也有可惜的,这次没把顾廷烨给带来,否则扬州白家本身就是大盐商,有他们领头再来清查就好办的多了。

就在晚上,李皓独自筹划这些的时候,便听到符登来报,说是盛紘找了过来,要商议如何清查盐税的事。

李皓有些好奇,盛纮能有高见,便让他进来了。

李皓问道:“叔父说要商议清查盐税的事,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只听盛紘回道:“朝廷每年流失的盐税之巨,贤侄应该是很清楚的。

那么多的盐若是没有官面上的支持,是绝对做不到的。

两淮盐商虽多在扬州,但实际牵连的却远不止扬州官员。

此事在汴京就涉及到的盐铁司、发运司、榷货务,在地方上又涉及到转运司及各地的地方官员,这趟事情可不好查。”

李皓知道盛紘肯定不会无的放失,这么说肯定是有原因的。

便问道:“汴京的事情,不用我们操心,只要我们这边拿了证据,两位大相公和欧阳大学士在汴京就会直接拿人,绝不姑息。

至于扬州这边,叔父方面在这任过几年通叛,不知可有什么要教我的。”

盛紘说道:“我原先在扬州做通判的时候,其实大致也听过一些这方面的传闻。

两淮这边私盐的口子,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个是盐场,一个是运输,一个是盐引,其中运输的问题就出自转运司中,这也是当初我在汴京中为何提醒你的原因。”

听到这话,李皓正好问道:“请叔父明言,这转运司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盛紘解释道:“我曾有听闻,其实从盐场运出的盐,在开始转运之前,便会被人扣下一部分直接交给商人出售。”

李皓疑惑道:“这不对吧,这个盐在运输之前肯定也是有称重的,扣下一部分这重量不对吧。”

盛纮听后又接着解释道:“对吧,重量不对怎么呢,那就往里面加东西呗。

于是便有人负责在食盐中掺杂泥沙等杂质,以确保重量无误。

这中间从通州、泰州、楚州的盐场把盐运至真州,再从真州运至江、浙、荆、湖等地,这一路上的纲吏舟卒,想从中插手的话,机会太多了。”

听到这里,李皓疑惑道:“这种明目张胆的行为,难道就没人去管吗?”

盛纮说道:“想管的人没权管,有权管的不想管,你让谁去管。

而且真想管,你也得有证据才行,这事都是在水面上发生的,这证据可不好找。

就算是你麾下的殿前司人马,比地方上运盐的厢军要强,可到了水面上还能不能发挥作用。

要知道真把他们逼急了,他们直接把船给沉了,报个触礁的损耗,这证据可就没了。”

听到这里,李皓已经相信盛紘说的大概是实情了,可这样一来,真查到颜复父亲头上,自己要如何去应对颜复呢。

一时间李皓没有想出答桉,便暂时不想了。

又接着问道:“那除了转运司这边,盐引发放和盐场的问题,您清不清楚。”

盛紘回道:“这两个我接触不错,具体情况便不太清楚。

但盐场我是去看过的,那里面的情形实在不好,等你亲自去看过就知道了。

在那种情况下,盐户联合起来私自藏盐,转卖给私盐贩子是绝对可能发生的。”

听到这里,李皓也明白,今天盛纮这次来,就是具体和自己解释颜复的事情,免得心生芥蒂。

而后两人又讨论下问题,便各自散去休息了。

之后每天,李皓只有有空便组织众人商量,用什么方式清一下更为有效。

最后倒是也商量出了几套方案,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地方,在见招拆招。

不用再商议事情,这剩下的路程便过的极为悠闲,晃晃悠悠的过了半个月,一行人终于到扬州城外。

这还没进城便发现,在城外已经站了一排的官员了,都还没看清楚脸呢。

光看衣服便能看出,这里面不光是有扬州本地官员,只怕是转运司的官员都从楚州过来了。

于是李皓不由感叹,这些人怕是一早就盯上自己了,一直在注意着自己一行人的行程。

果然,等李皓他们刚一靠近,便见那群官员就迎了上来。

其中为首之人应该是现任淮南西路转运使王佑乾,也是李皓这次下来明面上最大的对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