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六十章 到达骅县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六十章 到达骅县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听了这话,在场众人看着李皓的眼神都颇为奇怪,其中尤其是凌不疑最甚。

毕竟凌不疑为国护卫之心不假,但他心中也同样是想借此机会,把当年在孤城盗卖军械的幕后黑手牵连出来。

这要是李皓便宜行事,万一把这幕后黑手给解决了该怎么办,毕竟关于李皓的能力,凌不疑还是相信的。

对于这些底下人的想法,文帝自然是不知道,也不知道蜀中反叛的会是自己的心腹。

所以面对李皓的问题,文帝坦然说道:“乱臣贼子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若是你有确凿证据,朕也允你便宜行事。”

李皓回道:“谢陛下,那臣认为这次带去蜀中的兵马不必多,抽调三百人足矣,这样可以令反贼放松警惕。

可如今蜀中情况不明,臣担心若是调动郡兵会惊动反贼,所以臣请陛下允臣到了蜀中之后,可以抽调一些旧部归营,让他们埋在暗处,或有奇效。”

听到这话,文帝就想起了当初收复蜀中之战时,递上来的各项军报。

文帝毕竟也是马上皇帝,对于军中之事素来关心,所以即使他没有亲身参与过蜀中之战,但从前线发回的各项军报他也是都研究过了的。

而在这些军报之中,对于李皓招降纳叛的本事可是占据很大篇幅的,基本每打一仗,李皓手下的兵马就能多不少。

于是好奇问道:“你在蜀地的那些旧部,应该说的是当初你征伐公孙氏时招降而来的兵马吧。

他们只在你麾下待了不足一年,又不是你袁氏私兵,如今你已然离开了这么长时间,就这么自信现在回去就能将他们招致麾下。”

李皓对此自然是有自信的了,毕竟这帮人在李皓手上得了那么多钱财,后续回到家乡之后买地置产,消费力还是很可以的。

所以李皓便命令从属袁家的商队,直接上门精确服务,以价廉物美的各色商品和这些人做生意,不仅挣回来不少钱,让袁家商队在蜀地扎下了根基,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联系。

只是这些话就不适合面对文帝说了,所以李皓干脆就给文帝戴个高帽得了,反正好话谁不愿意听呢。

“臣不是对自己自信,而是相信陛下啊,自陛下收复蜀地以来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现今蜀地人心已定。

结果现在却有人要破坏他们安定的生活,那自然就是他们的仇敌,到时我持陛下号令,再凭着以往的些许情面,想来他们自然是云集景从,为陛下效力。”

听了这话,文帝果然心中一喜,笑道:“你说的有些道理,那朕就赐你一道诏令,允许你在关键时刻召集旧部,平叛反贼。

至于你要的三百人马,等会你去下吴大将军那,朕会让他安排给你的。

另外就是东宫卫队的事,你和太子商量一下,安排一个合适的人选接手。”

李皓与太子听到了文帝的安排,自然是齐齐应是,而后见文帝没什么要吩咐的,两人便退了出来。

等回到了太子营帐后,便听太子说道:“子仰此番被父皇委以重任,一定要好生办事,千万不能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李皓回道:“太子殿下放心,我一定会用心办事的,只是这样一来,无法护卫在殿下身前了,不知殿下可有想好接替人选。”

“嗯,这个孤一时也没有什么好的想法,你说要不让车骑将军来统领如何?”太子犹疑道。

这话听的李皓都无语了,只能回道:“车骑将军位高权重,在都城时帮着处理下东宫事务也就罢了。

可他本就不在这次西巡的名单当中,若只为统领东宫卫队就让车骑将军前来,只怕陛下是绝不会答应的。

要不还是把孙统领给调过来,让他来统领东宫卫率好了,殿下认为呢?”

太子此时颇有些尴尬,回道:“子仰莫要和我开玩笑了,你还是告诉孤,由谁来做最为合适吧?”

看到太子这个样子,李皓也打算直入正题了,可还没等李皓说出想法,便听到太子突然开口:“子成你怎么也过来了,是找孤有什么事吗?”

李皓闻言转头一看,还真是凌不疑走了进来,只见他说道:“我是来找子仰的,有事要与他商量,不过既然太子与子仰有事要谈的话,那我就先回避了,等会再过来。”

“子成就留下吧,也不是大事,就是孤在问子仰,由谁来接管东宫卫率的好。”太子回道。

这话一出,凌不疑还真就客气的没再出去了,不过这倒是也对,因为在这个时期,凌不疑和太子的关系还是很好的。

毕竟凌不疑是从小养在长秋宫中,而太子又对凌不疑有过所谓的救命之恩,当然这个所谓的救命之恩是有点误会在的。

那还是在凌不疑八岁上下的时候,凌不疑刚刚学会游泳不久,看涂高山池水温暖,就在水中练习屏气,结果太子以为他溺水了,不由分说将他救上来。

而文帝见到这一幕自然很是高兴,在民间也传为佳话,纷纷夸太子看似文弱,实则有胆气。

这种情况下,凌不疑当然不会去反驳,便将错就错的认下了这事。

可真实情况是,对凌不疑有救命之恩不是太子,而是三皇子,是他在冬柏陵园仍有浮冰的湖水中,将凌不疑救下的,为此还令得三皇子池水依旧浮冰风寒高烧。

只是这件事除了凌不疑和三皇子外,外人并不知道而已,再加上平素三皇子和凌不疑刻意保持距离,便显得凌不疑与太子更为亲近。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太子对凌不疑是极为信任的,至少比对李皓更信任,是肯定的了。

而李皓这边,也暂时没有改变太子这个想法的打算,一来是因为没有实质证据,说了太子也不会相信,反而会认为是自己居心不良,二来是李皓还想借着凌不疑的手,把东宫那些不靠谱的人清出去。

所以见太子把凌不疑留下,李皓并没反对,反而挺高兴的,因为李皓想要推举的人正是凌不疑,把他拖到东宫这场棋局里:“我心中确实有位合适人选,而且这人就近在眼前。”

凌不疑一听这话,立马就反应过来,那眼神直直的望向李皓,喻意不明。

而太子这边的反应就稍慢了一些,但也反应了过来,望了望凌不疑后说道:“子成是要待在父皇身边侍候的,怎么能让他来帮着管理东宫卫率呢,这不妥吧。”

李皓解释道:“可太子殿下您也是随行在陛下身边的,东宫卫率本就不能远离,让子成一并管着是最合适的,而且想来陛下那里也会同意。

否则您说东宫之中还有谁能来,难不成您真想请孙胜过来,若是这样的话,那我也是乐见其成的。”

“嗯,我觉得这法子也行。”太子尬笑了一下之后,当即便同意了,但后面还是问了下凌不疑的意见:“子成,你觉得子仰的提议如何,如果你没有意见的话,我等会就去请示父皇。”

凌不疑这边稍稍沉默了下,然后便答应了下来,于是太子打算就去找文帝说明情况了。

至于凌不疑,太子就先让他留下来和李皓说话,毕竟刚刚凌不疑过来就说是有事要找李皓,等说完话后就去文帝那。

因为这事文帝肯定会询问凌不疑意见的,这也是凌不疑享有的特殊待遇之一。

等太子离开之后,凌不疑出言问道:“你让我来代领东宫卫率,原因真是那么简单。”

李皓回道:“那不然呢,你是不知道东宫卫率的情况啊,虽然自我担任太子率更令以来,对东宫卫率进行了严格管理和调整。

但这仅限于宿卫、郎官,对于在上面的将领,太子不愿惩处,我拿他们也没办法,实在是无可用之人。

不过你也放心,我这次挑选而来的都是我精心调教的精锐,不说赶得上你的黑甲卫,但相比虎贲、羽林却也绝对不弱。”

“是嘛,那我便见识下你的练兵手段。”凌不疑最后还是信了李皓的话,毕竟李皓现在也没理由要害他。

而后凌不疑接着说出了自己这次来的目的:“对了,我这会过来是想与你说下,这次你入蜀办事的事。

此次军械盗卖一桉,一直都是我在追查,在这追查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盗卖军械并非只是最近发生。

只是都城中的线索被人给掐断了,现在便只好从蜀中的买家口中追查。

所以我希望你在捉拿叛贼的时候尽量活捉,方便后续可以以此人为突破口,顺藤摸瓜将牵连到军械盗卖的犯人一网打尽。”

李皓回道:“连军械都敢盗卖,这等胆大包天,不将将士性命放在眼里硕鼠,自是不能放过的。

子成放心,若是可以的话,我一定尽力将相关人等活捉,带到你面前来。”

“那子成便在这里多谢了。”说话之后,凌不疑便和李皓告辞,回去了文帝的营帐处。

既然这里没李皓的事了,李皓便也干脆跑到吴汉那去套套交情,让他在挑人的时候给力一些。

毕竟同样是三百人,可不同的人马,这战力的差距却可谓是天壤之别。

等李皓到时,吴汉营帐中的人都已经散去,只有他和盖延在这处理公务。

想来是文帝的命令已经传了过来,这些人不用再推荐别人,所以就各自散出去了。

盖延先听到李皓的脚步声,抬头一看,笑道:“哟,是子仰过来了,是来要人的吧。”

李皓回道:“是啊,陛下只允我领三百人马,所以我这不是找两位将军求个情,希望能调拨些得力之人嘛?”

吴汉闻言插话道:“放心,我们两个肯定不会难为你的,这次给你的人马从屯骑校尉部抽调。

不过只是让你入蜀,提前安排接驾事宜,又不是参加什么战事,这三百人也够你用的了。”

看到这两人也不知道蜀中的情况,李皓便也没做过多解释。

而且对于屯骑校尉部的能力,李皓还是满意的,而是这都是骑兵,机动力也强,所以便说道:“多谢两位将军帮忙,等回到都城之后,我给你们运几坛胶东的陈年美酒过去。”

听到这话,吴汉脸上可是笑开了花:“那倒是好,这次你可得多送点,上次送的就那么点,喝两口就没有了,我都舍不得请人。”

盖延听了这话,也是附和道:“是啊,这次可得大方些,莫要如此小气。”

“两位将军明见,我那些酒可都是十年的陈酿,每年能出来的就那么多,喝一坛就少一坛的,平素就是我父亲那里都不是能经常喝到。

要不我给你们换一种吧,其实逍遥酿也是不错的,产量稍微大些。”

两人听后连声说道:“别,还是原样来吧,少就少些。”

这话听的李皓心中一笑,其实说起来这两种酒差别不大,毕竟使用的技法都差不多,而且也不可能真有这么长的时间。

只是相比起前一种,李皓使用了些传说把名气打了起来,再有陈年的噱头,心理作用下就觉得滋味非凡。

当然,主要这只是这两种自己对比而已,相比于汉代的酿酒工艺,李皓利用改进后的宋代酿酒工艺做出的酒,这滋味自然是要好多了。

再加上这又是不对外售卖的,毕竟大量造酒太耗费粮食,有违文帝制定的国策。

所以李皓只是小量酿造,仅供平常给亲近的人家相送,这口口相传下自然就显得更为特别。

得了李皓的承诺,这两人高兴之下,给李皓配的辎重都多分了点,尤其是李皓多要了些弓弩、铠甲,说是以防在路上遇到贼匪。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李皓在与凌不疑做过交接后,便带着一众人马出发了。

第一个目的地,李皓定的便是骅县,这里是文帝预定会经过的地方,也是在剧情中樊昌重点攻打之地。

另外程止也是上任的骅县县丞,所以程止夫妇和程少商这次的目的也是这里,自然李皓得先再做些布置才行。

总不能让这里再被樊昌攻破,让骅县城外多出成百上千的坟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