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六十一章 纸甲问世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六十一章 纸甲问世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到达骅县之后,李皓第一时间便是去见了程老县令,说来对于这位老县令,李皓心中还是挺倾佩的。

因为这是位真正的好官,是那种会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纵使全家就义也要救护百姓的好官。

所以在面对程老县令的迎接之时,李皓早早下马迎将上来,以晚辈之礼相待。

而程老县令对于李皓的名声也是有所耳闻的,毕竟李皓当初收归麾下的那些蜀地降卒,得了李皓那么大的好处,自然也就帮着李皓好生宣扬了宽仁厚德的名声。

只见程老县令说道:“吾在骅县听闻袁将军威名久矣,今日得见真人,真可谓幸甚至哉!”

李皓闻言连忙回道:“程老县令谬赞了,晚辈只是做了些应做之事,无意得了些许薄名,实在当不得老县令如此夸奖。

倒是老县令执掌骅县以来,短短时间便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才是吾辈应该学的济世安民之道。

说来原先在都城之中,我便听程子容说过老县令为人,那时便已心生敬仰,今日得见,是晚辈荣幸才对。”

前面的话只听的程老县令倒是心中一松,毕竟李皓知道程老县令的为人情况,可程老县令对于李皓的了解却都是从外人口中得知。

虽然听的都是正面的消息,可其中真假程老县令还是有所疑虑的,毕竟世家大族沽名卖直也是常事。

而且就算这都是真的,但李皓少年得意也是事实,所以在这之前程老县令总担心李皓会不好相与,现在看起来倒是能放心了。

尤其后面听到李皓与程止认识,这信任度就更加好了,毕竟程老县令虽与程止并无血缘关系,但却是一见如故,情同父子。

只是好奇这两人是如何认识的,毕竟袁家和程家的门第相差实在太多了,当即便追问道:“袁将军是如何认识子容的。”

李皓解释道:“原先程将军曾在徐州协助我父平叛剿匪,那时我正好去父亲那办事,便结识了程将军。

后来蜀中之战过后,我去了都城任职,而后程将军也回了都城,我便是去程家拜访之时见到的他。

不过他如今不是被任命为骅县县丞,在我离开都城之时,程家已经在筹备上任之事,现在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原来如此,倒是没想到袁将军与子容还有这番渊源。”程老县令回道,而后似是想到什么了,连忙说道:“对了,咱们赶紧进府吧,这一说起子容的事,倒是忘了请袁将军进府,实在太过失礼。”

李皓笑着说了声没什么,便和程老县令一同进了县衙,至于李皓随行而来的兵马,除了几个亲卫之外,其他人则由县尉带到别处安置。

对此李皓也没有反对,毕竟现在文帝离蜀地还远,而自己所带的这些人马也不多,樊昌又没有开挂,不可能知道自己已经知道他是幕后黑手。

所以即使警觉也只是会派人来盯着,不会贸然动手的,骅县如今还是足够安全的。

跟着程老县令进了县衙内宅,在主堂分主客坐好之后,程老县令便直入正题,要和李皓商量起了骅县应该如何迎接文帝銮驾。

对此李皓直接说道:“陛下让我前来主要是提前勘察情况,用以安排卫戍之事,这其他的还得劳您操心。

这不是我有意推脱,只是骅县之事,我怎有老县令了解,而且我后续也不会一直待在骅县,其他地方涉及到得陛下巡视之地,我也都得去巡视一番才行。”

听了这番话,程老县令也知这都是真的,而且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所以便直接说道:“那我便明白了,正好骅县旁边便有一处当初公孙氏留下的别苑,其形制规模颇大,倒是可做为陛下行宫。

不如明日我派人带你去那里看看,若是没有问题的话,我便派人前去营建打扫。”

程老县令这干脆的回答,显然是早就做好了预桉的,那李皓自然没有反驳的打算。

而且原本情况下,文帝的驻跸之地就离骅县不远,也就是皇甫仪学狼叫的地方,想来应该就是程老县令所说之地。

这边正事简单几句谈完之后,程老县令便拉着李皓问起了程止的事,那番关心确实颇像是一位老父亲在牵挂着离家已久的孩子。

可李皓与程止的关系,也没好到啥事都知道的地步,这聊起来就颇为尴尬,便只好装起了劳累来。

那程老县令看到李皓这样,也是不好再追问下去,于是李皓便起身和程老县令告辞,回去到手下将士驻扎之地休息。

对此程老县令便做了挽留,说已经命人在县衙收拾出了客房,让李皓就在县衙休息。

毕竟其他地方的条件比起县衙来还是差了一些,让李皓明日再回去就行。

李皓对此拒绝道:“我领军在外,素来是与将士们住在一处,他们能住得地方我自然也是能住得,老县令不必担心。

等明日一早,我便带人再过来,到时前去您所说的那处别苑看看。”

程老县令听了这话,心中对李皓的评价又是高上了几分,毕竟作为世家子弟,能与手下士卒同甘共苦的,也是难得。

对此自然也不会再行阻止,便招来下人带着李皓过去与他们会合了。

回到这驻地之后,李皓先去巡视了营防,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便领着袁沃进了房间。

问道:“早先让你联系的人,有回信了吗,他们可以调动了多少人起来。”

袁沃回道:“已经有了回复,大人原先旧部除了那些留作郡兵的人马之外,可以凑足三千人来,只是这些人多在广汉郡,想要到骅县来,又不要引起别人注意,只怕是有些麻烦。

另外还有武器方面,这些人只有刀枪可用,弓弩与盔甲这种制式装备就没有办法了。”

李皓听后点了点头,因为这本就在李皓的意料之中,毕竟自己打的仗基本就是在广汉郡和蜀郡打的,自然是在这两个地方抓的俘虏最多。

而蜀郡这里因为公孙述的临死反扑,本地兵力消耗太大,所以这里的兵马多被留作郡兵使用。

可郡兵李皓不能随意调动,只能通过本地官员来,这就可能存在泄密问题,于是就只能调动那些被遣散为民的人,把他们重新组织起来,所以这对策李皓也是想好了的。

“弓弩的话就算了,但铠甲总是还要有的,我前面命人调了一批纸甲到汉中,你命人把他们给运进来。

至于人马调配的话,先让他们在各自郡县内暗中集结,然后让商队在这段时间加大在巴郡的活动次数。

等到了要用的时候,我会提前通知,到时让这些人分散着跟商队一起进入巴郡,埋伏到骅县周边。

另外记得派人去紧盯樊昌,若他那边有所动作,尽快来报?”

听到李皓已经命人装备好了纸甲,袁沃心中倒是放心了不少,要说这纸甲可是好东西,是李皓特意命人在胶东研制的。

别看平常的纸是一种极其脆弱的东西,不仅硬度低,轻易就能撕破,而且还怕水,湿掉后一揉就烂。

但只要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便能让柔韧的纸甲做到遇水而不散,甚至还会坚固,别说是箭失,就连火铳也打不透。

当然,这东西也不是李皓想出来,而是宋代本身就有这种神器,普遍应用于南方的部队之中。

毕竟这纸甲的耐久度虽说不如铁甲好,很容易损坏,但毕竟制作难度不大、成本低廉,所以即便耗损较快,也是能够接受的。

同时相对铁甲的笨重,这种纸甲要轻上许多,堪称是一项神器。

而且最重要的是,朝廷限制私人藏甲,李皓自然也不好违背禁令,那这种纸甲便是李皓绕过这条禁令的方法。

反正这东西也好处理,到时用完了只要等纸甲干燥之后,便能一把火烧个干净,无凭无据也没有证据。

等到后面真要有瞒不住的迹象,大不了再找个理由献给文帝就是,指不定还是个功劳呢。

得了李皓的命令,袁沃便下去来安排此事,之后李皓便休息下来。

等到第二日,李皓便起身前往县衙,与骅县县尉会和,这次就是由他带着李皓去考察地形。

没办法,本来骅县主事的就只有县令、县丞、县尉三人,程老县令要忙着公务,坐镇县衙之中,而县丞程止又还没到,那这些事情就只能由县尉来做了。

骅县的县尉姓李,家中也算是骅县大族,对于骅县情况也很是了解。

虽说李皓对这人的情况不熟,但在原剧情中骅县在程老县令的带领下,是对樊昌进行了坚决抵抗的。

那统领骅县军事的县尉,肯定是没有投敌的,所以对他李皓也能相信,于是便在他面前稍稍表现了些对骅县情况的好奇。

李县尉听后也没有怀疑,而是主动给李皓介绍起了骅县情况,包括像城内、城外人口多寡,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之类的。

说着说着便上了一处异常清秀的山坡,侧边还有一片池塘,这场景让李皓看着就颇为熟悉。

李县尉见李皓喜欢,便说道:“这里离那处别苑已然不远了,要不就在这里稍作歇息。”

李皓一听这话,顿时想起来为什么看着这里熟悉了,原来这里应该就是程少商和楼垚在外游玩,撞见皇甫仪的地方。

看来程老县令所指之地,确实是剧中文帝驻跸的行宫。

想起来后,李皓就对这没什么兴趣了,便说道:“算了,咱们还是赶紧往别苑那边去吧,先看看那里的具体情况,早些回去与程老县令回复。

毕竟现在离陛下銮驾到达的时间也没多长了,能尽早安排好的事情,就尽量早些安排,免得到时手忙脚乱误了事就不好了。”

李县尉回道:“大人如此忠于国事,令在下倾佩,那我们现在便启程吧。”

说完众人再次启程,在山顶又经过一座高大宽阔的亭子,其檐顶铸有青铜麒麟,其下六棱八柱,伸展的延伸开来,看着确实精美异常。

而后又行进了小半个时辰,李皓便见到了一片白墙黛瓦的院落,其墙高院深,檐下飞凤瓦愣凋兽,尤其是朱红大门上那两枚沉重的紫金兽首门环上,还镶有四颗绿莹莹的翠玉充做兽目。

进门放目而去,只见高栋长梁,屋阔顶敞,虽不见如何富贵,但处处气派雍容。

虽然因为长久未有人居住,让这院中之中落了些许尘埃和枯枝落叶,显得有些落败之感,但终究是瑕不掩瑜。

而后李皓便绕着别苑走了一圈,发现在别苑之后便是一座小湖,但湖面离别苑也有一定距离的空地,而其他三面也俱是平坦之地,一览无余。

这样的地方,只要布置好警戒岗哨,基本上是无法有人能潜进来的,安全系数还是挺高的。

不过也对,真要是什么危险之地,剧中文帝也不会把这里作为驻跸的行宫。

所以李皓便与李县尉说道:“我认为此处作为陛下驻跸之处甚为合适,现在我们就回城告知程老县令吧。”

李县尉对此自然没什么意见,于是众人便没再耽搁时间,直接踏上了返城之路。

从辰时左右出发,转了这一大圈,等李皓回到县城的时候,时间都还没过午时,这处别苑确实离得骅县不远。

程老县令这边得了李皓的回复之后,便立即开始着手布置别苑的事,首先是派人前去洒扫,恢复别苑原先的样貌。

而后就是找工匠,对别苑的建筑进行检查和维修加固,至少不能有安全隐患,否则出了事那就谁都担担不起。

不过这些事情,就是有程老县令盯着就成,李皓留下了二十名屯骑做监工,自己则去其他地方巡视去了。

毕竟自己一直待在一处,容易让别人怀疑自己此次前来是有所目的的。

第二站李皓便是直接来到了成都,这里也是文帝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也是他在蜀中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自然也该更精细些。

不过在这里,李皓就没什么发言权了,毕竟这是益州牧的治所,纵使有文帝授权,李皓也不敢指挥他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