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六十二章 救援程家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六十二章 救援程家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至于现任益州牧商循对李皓也没有为难之意,只是一切公事公办,命了一位主簿协助李皓在成都确定行宫所在,后续便没在这事上花太多心思。

不过这也正常,商循本来是更始帝任命的官员,后续在更始帝败落之后,才归降于文帝的。

所以后面被文帝重用,但身份终究是有有些敏感,所以无论是于公于私都没必要刻意和李皓攀交情,要换做是凌不疑过来,那情景可能就不一样了。

成都府的行宫选的很是容易,毕竟公孙述窃据蜀地多年,在成都营建了不少庄苑、宫室。

虽说当初被吴汉烧了一些,可没有被波及到的亦有不少,只要从中挑个最好的就行。

当然,也正是因为数量有些多,这确定下来还真是花了一些时间。

之后便是成都官员派人来修缮别苑,李皓则照例留下了二十名屯骑监工,自己带着大部队继续巡视其他地方去了。

直等到骅县那边修缮完成,程老县令派人来通知,李皓才返回去查看情况。

说来蜀地工匠的手艺倒真是不错,反正一番查看下来,李皓是没看出什么错漏,于是这里便算是正式验收了。

验收之后,这处文帝的临时行宫便就需要封禁起来,除了一批固定用于洒扫的奴婢之外,其他人便不能再随意进出。

只是李皓随行人马不够,而且也不可能都留在骅县之中,所以李皓便调用了骅县的一批差役过来,再加上李皓又留下了八十名屯骑,封锁这座临时行宫。

当然,李皓留下这些屯骑,也并非光是为了封锁行宫的,也是为了后面应对樊昌之时,能有这些人做骨干,配合李皓召回的兵马进行抵抗。

毕竟那些人本身上战场的次数就不多,而后被遣散为民就更是松散了,没有人领头的话,李皓也不太放心。

而且说句实话,李皓也没指望就凭他们的一腔孤勇就能把樊昌解决,终究樊昌也是多年征战的老将,再加之他麾下兵马又都是经过训练的郡兵。

纵使李皓有心算无心,让樊昌没有防备,李皓依然没信心能一把将樊昌解决。

除非李皓提前下手,趁樊昌对自己没有警觉,直接带人冲去把他抓了,这样倒是能成功。

只是这样一来,李皓便不能保证能拿到樊昌犯桉的实证,到时万一樊昌反咬一口就不好了。

说到底李皓和文帝的关系,没有樊昌与文帝的关系亲近,这有的东西做起来就不太方便,只能等到有了实质证据才能动手。

当然,消息还是要给文帝传回去的,只是得稍微往后延一些时间,显得自己辛劳。

而且相信就算是把消息报给文帝了,文帝也不会应允李皓提前动手的,毕竟不算他们的交情,文帝也得顾虑其他人的想法。

根据李皓得调查,樊昌这人从龙之功不小,以往除了脾气暴烈些,旁的也没什么太大得罪过,而那批被运进蜀中的军械,也应该被分到叛乱的叛军手中。

混在了正常的军械之中,已经无从查起,毕竟就凭李皓手下这些人,不可能将樊昌所部一次性拿下。

所以在谋反行迹未露前,只凭风闻就拿下他,未免会引人猜忌。

毕竟从来都是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原先刘邦又开了诛杀功臣的好头,若是文帝也无故下手诛灭功臣,难保其他人不会心生想法。

不说那些景枡功臣、丰饶功臣,就说是这些年相信文帝贤明之名投降而来的降将,万一让他们有所误解,到时只怕会再次掀起风波来,这就不是文帝想要的结果。

所以李皓只能是让樊昌先出手,这样虽说直接斩将夺敌没有把握,可只要能保住骅县不失,将樊昌所部堵在野外,也能达成李皓的目的。

毕竟樊昌反叛的真面目暴露,李皓便可以直接调用附近郡县的兵马合围,更何况想来樊昌动手也肯定会选择文帝銮驾快到的时候,那时直接找凌不疑过来,想来他会更积极的。

为此李皓还特意留下了袁沃,让他持着李皓的符印统领众人,并联络那些即将从外聚集而来的蜀军旧部。

并保证在樊昌进攻骅县之时,万一李皓因事没有及时传回消息,他也能够当机立断带人迎战樊昌。

至于李皓自己,则带着剩下二百人继续去其他地方巡视,也顺带着把樊昌的注意力吸引走,免得他会注意骅县的情况。

而事实上,李皓的计划也确实是成功的,根据李皓派去盯着樊昌的眼线回报,樊昌已经在开始聚兵,并不断往犍为郡与巴郡的交界处移动,看来是在做着进攻骅县的准备了。

只是这番举动做的隐蔽,所以没有引起巴郡这边官员的注意罢了。

蜀中这边暗流涌动,可文帝这边过的也不是很顺心,本来这次带着太子西巡,文帝就有着培养太子的想法。

他本来以为这次太子献上堪舆图,主动争取参与西巡的机会,代表着太子有了足够的进取心,不再像以往那般躺平。

所以这一路上,文帝便给太子安排了一堆差事,让他学着来做,包括这一路行军涉及到的军务。

毕竟如今天下初定,作为储君或许可以不用亲自上阵,但总不能对军务一窍不通。

可太子的表现就让文帝有些失望了,赏罚不明、优柔寡断、号令不严这些军中大忌,太子是犯了个遍。

没办法,本来要是李皓在这,各项事务也能帮着他来处理。

可现在李皓不在,随驾其余诸将领又都不是太子的人,逼得他只能亲手来管,这成果就不太令人满意了。

弄得文帝特意将太子招来说道:“太子可知无论治国治军,都需宽勐相济,恩威并用才行。

这些时日你执掌军务,该赏的倒是都赏了,可该罚的却一个不罚,这不是治军之道。

若是长此以往,还有谁会去按军令行事,到时哪怕再精锐的兵马,也会被纵得无法上阵。”

听到文帝的教训之后,太子也不敢辩解,只能是连连应诺,可后面在处罚违反军规之人时,太子却依然下不定决心,还是轻轻放过了。

这就让文帝很是头疼,只能又一次的把太子叫来教训了一顿,但教训归教训,事情却总归是要解决的。

于是文帝便把凌不疑给派到了太子身边,协助太子处理一应军务,顺带让太子看看怎样才是治军之道。

结果这样一来,太子身上的逃避心理就起来了,因为这些他认为棘手的事情,凌不疑简简单单得很快就能给处理妥当。

一来二去得,太子慢慢就懒得费心,一股脑得把事情全部交给了凌不疑来办,自己反倒成了甩手掌柜。

对于这点,凌不疑很是不满,劝说道:“太子殿下,陛下是让我协助您处理这些,让您能尽快学会处理军务,毕竟日后这也是您需要做的。

所以您如今怎么能直接甩手于人,这未免违背了陛下的本意,实在不太妥当。”

面对凌不疑说到的道理,太子又何尝不能理解,便也是答应了下来。

可太子本身性格就存在着缺陷,遇事不愿决断,遇到难题就本能得逃避,顺从他人之言。

所以在凌不疑的陪同下,太子又坚持了几天又故态萌发,弄得凌不疑也是没了脾气。

又恰逢西巡队伍过了汉中郡,即将入蜀,这山道更加难行,所要处理的事务更加繁琐,弄得凌不疑更为头疼。

不过即使如此,凌不疑也没忘了要派人去联络李皓,询问蜀中情况如何,有没有查出军械桉的幕后黑手。

只是还没等凌不疑派出信使,李皓让人传回来关于樊昌是盗卖军械桉幕后之人的信函便已经送到,并说明樊昌已经在往犍为郡边界聚兵,意图抢占骅县,欲对文帝不利。

而后也说明了自己的动作,表明自己已经有所布置,可以保证骅县不失,顺带询问是否可以提前动手,捉拿樊昌。

文帝看后很是震惊,当即便把凌不疑给宣了进来,毕竟这事现在还不好跟其他人说,而凌不疑是一直抓查此事之人,又是文帝的好大儿,不需要担心什么。

凌不疑知道之后,也很是吃惊,虽然他也想到蜀中这位和雍王做生意的人,必然是位高权重。

他原先甚至都想到了商循头上,结果万万没想到会是樊昌,这可真是令人难以相信。

本能地就让凌不疑对这消息的真假有所怀疑,但在后面仔细通读之后,还是认同了李皓得所说。

毕竟这篇信函说的有理有据,而且还有关于起兵之事的具体描述,凌不疑不认为这是李皓胡说的,因为这一切太好验证真假了,除非是李皓想造反。

可不说其他的,就说是自身顾忌,李皓就比樊昌多,袁家一家老小不是在都城,就是在徐州,而且在青州还有一大家族人的性命要顾。

要真是文帝因为李皓出了什么事,只怕袁家全族都得没命。

反观樊昌,他的家小全部都在身边,没有顾忌之下,敢豁出命的概率相对比较高。

所以在想通这些之后,凌不疑便主动说道:“请陛下立即下令,调集重兵捉拿樊昌。”

可文帝这边却还在迟疑,他倒不是质疑李皓的判断,毕竟凌不疑能想到的,他自己也能想到。

只是正如李皓想的那样,他在这件事上顾虑重重,担心这动一发牵全身。

文帝沉思过后说道:“樊昌终究是最早随朕起兵的,在没有实证的情况下,不能轻易拿他。

反正李皓那里不是部署好了,可以在第一时间控制樊昌作乱的范围,那还是等他动手之后再行扑灭吧。

不过为了防止李皓那里出现意外,你先悄悄带着虎符入蜀和李皓会和,方便到时调动各地郡兵围剿。”

虽然对文帝的决定不太满意,但凌不疑也明白文帝的难处,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只是凌不疑请文帝稍稍拖慢一些脚步,帮助拖延一下樊昌作乱的时间,好让他能在蜀中和李皓有更多的时间部署。

对此文帝自然是同意下来的,而后凌不疑便也悄悄脱离了西巡队伍,假装成商队快速入蜀。

为此,凌不疑就连一直随行的黑甲卫,也只带了梁邱飞、梁邱起两兄弟及十几个人出发。

而后跟着李皓的信使,凌不疑在绵竹找到了李皓,完整了解起了蜀中的具体情况。

毕竟信中透露的内容只有结果,对于过程并无太多介绍,李皓也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告诉信使,那样也不利于保密。

在准确了解到这一切后,凌不疑对于李皓就更加相信了,当即便问道:“既然你已经布置好了,那这里面有什么是需要我做的吗?”

李皓回道:“这还真有,其实根据我的调查,樊昌这次发动叛乱的兵马并不多,可能是考虑到泄密的问题,所以只有他的亲信私兵共四千余人而已。

再加上他并不知道我们已然有所防备,所以出其不意之下,胜算还是很大的。

只是我安插在骅县周围的旧部,毕竟离开战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恐怕需要一个强力的将领统领,才能发挥出真正实力。

可我如今肯定在樊昌的监视之下脱不开身,所以想请子成前去骅县指挥,到时我会借陛下临近的借口,再调八十名屯骑前去,加上那里本就有的一百屯骑,子成可用这一百八十名屯骑作为骨干,统领全部人马。

至于广汉和巴郡的郡兵暂时不动,以免消息泄露,等到樊昌动手之后,再由两位梁邱将军分别前去调兵,一举扫荡叛军。”

听了李皓的计划,凌不疑最终也没有反对,毕竟这计划也算稳妥,而且能亲自捉拿樊昌,也是他想要的。

见凌不疑答应,李皓便将自己在骅县周围的部署尽数告知,包括纸甲之事,反正凌不疑来了也瞒不住。

倒是让凌不疑听着一愣,对纸这种东西能做盔甲很是不解,只是后来见过事务之后,不由感叹道:“子仰这番奇思妙想,总是能令人大开眼界。”

对于凌不疑的评价,李皓也就是澹然受之,而后众人便依计行事,李皓调遣走人马之后,便出发去迎接文帝,接着吸引樊昌的注意力。

但就在李皓走过清县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厮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