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二十一章 返回都城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二十一章 返回都城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李皓要先行离开的事情,她们并不吃惊,只是询问道:“你准备把我们安置到哪里,宿国都城?”

关于这点,李皓也是早已经想好了,回道:“不,都城人多眼杂,虽然宿国认识你们的人不多,但终究容易出岔子。

还是去合州,那里是王家的地盘,同时也有孤为一统天下而做的准备,你们可以看看。”

申屠慧说道:“是嘛,不把我们放在你眼皮底下,你真能放心,不怕我在得知你的准备后,将它给揭发出来。

昨天初听之时未曾细想,可等到平复之后,我却是想到了一个问题。

你的雄心壮志需要绝对的权势,你的父皇会愿意给?

自古皇家无亲情,难道你们父子会是例外,还是说你已经做好了准备?

比如外面的这些人,他们应该不是宿国的内外侯官吧。”

李皓闻言笑道:“娘娘也把孤想的太坏了,成功之路的确需要牺牲,但还不至于走到绝路。

江山百姓要管,父子亲情也要留,非常时期或许会用些非常办法,不过该有的底线,孤还是有的,更何况谁说在合州,你们就在我视线之外了。

至于说告密的事,安国皇后已经死了,一个不被承认的人,说出的话能有多大力度。

我怕人家认出你,是担心安国派人来杀你,可不是认为你能对我什么威胁。”

申屠慧对此不知可否,只说道:“那我就拭目以待,另外等到了宿国之后,让任辛来跟着你吧。”

之前申屠慧并没有和任辛交代过这个,因此突然听到,任辛立马说道:“不行,您身边不能没有一个信任的人,我得跟在您身边保护您。”

申屠慧说道:“不用担心我,既然这位太子殿下还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就肯定不会让我出事的。

等到了宿国之后,我就打算找处乡野隐居避世,你这一身本领不该浪费在这,倒不如陪在他身边,也算帮我看着他是怎么实现自己这番大话的。”

任辛对此还是不愿意,两人又是纠结良久。

李皓在一旁听的心烦,说道:“好了,你们也不必这样,就先让任辛在合州待着吧,左右我之后也会到北境来,到时再让任辛过来找我就行。”

听到这话,再联想到昨天任辛所说,李皓故意在皇宫暴露了一点痕迹来看,申屠慧对李皓来北境要做什么,就有了大致的想法。

用寇自重的法子,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只要用好了,却是屡试不爽。

和她们谈好了安排,剩下的事情李皓便让任辛和盛鼎之、胡却商量来办,自己则踏上了返回邺阳的道路。

继续走那条山道,李皓最终还是提前劳军队伍两天赶回了府衙,让陈喜好生松了口气。

“殿下,您可终于是回来了,这些天安定侯、武威将军来找了您几次,连王尚书昨日都到了邺阳。

要是您再不回来,奴婢真的撑不过去了。”

李皓笑道:“没事,孤这不是回来了嘛,你等会派人传信给他们,就说明日孤在府中等他们过来。

另外你跟我仔细说说,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我来提前做个准备。”

陈喜随即便开始述说,李皓离开的这十几天里,城里和都城发生的大小事情。

毕竟信鸽传输终究容量有限,只能传一些要紧的事。

次日一早,褚樊、公冶固、王堃三人便一起来了府衙。

见到李皓之后,王堃就关心道:“听陈喜说,你这病倒好几天了,现在感觉怎么样。”

李皓解释道:“是啊,可能是因为之前太过劳累,所以一时感染了风寒,休养了几天已经没事了,不用担心。”

王堃回道:“这就好,不过你还是得多注意一下身体,毕竟如今关城修建已经完成,等朝廷封赏结束,就该要返回都城了,到时一路行军,难免会有所操劳。”

对于王堃的关心,李皓虚心接受:“我知道了,不过相比于我们回城,武威将军留下驻守关城更为辛苦。

虽然按理来说,安军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对关城动手,但还需时刻保持警惕才行。”

公冶固回道:“殿下放心,有我在,定然不会让关城有失。”

之后几人的话题便转向了军务,文官和高级武将任命需要朝廷旨意。

但底层将领的任免就不用这么麻烦,这次北境各城守军都有所损伤,正好之前义学的人跟着李皓立了不少功劳,李皓与褚樊等人沟通,就把他们都给塞了进去。

安排好了这事,李皓留着吃了个晚饭,才让王堃他们离开。

随后劳军使节抵达,开始对北境兵马和此次的立功将领进行奖赏。

因为是难得的大胜仗,所以给出的奖励基本都是顶格,能升三级官绝不只升两级,能给两贯赏钱就不给一贯,主打一个财大气粗。

而作为主将之一得公冶固,这次因功被封为永定侯,食邑五百户。

剩下王堃、褚樊等有功之人,就等到回朝之后再行封赏。

至于李皓自己,身为太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给自己家干活,自然是没什么封赏的。

只是把李皓大婚得银子给翻了一倍,另外把李皓奏报让初远逃脱得罪过,给轻轻带过了。

北境封赏结束之后,李皓和褚樊、王堃便带着兵马,押着俘虏返回都城。

当然,郑灼也在回城得路上,作为前期大败得主要负责人。

朝廷使节在封赏得诏令下,还有一封给他得惩处诏令。

里面对他好大喜功、轻敌冒进进行了严厉申斥,并免除了他的所有官职,着回京听用。

至于他的爵位,也从侯爵直接降到了伯爵,并且被剥夺了世袭之权。

对此郑灼心疼无比,因此连大队都没有跟着,就选择了单独回城,可能是想着再做下努力。

对此王堃还曾找到李皓,问道:“要不要派人把郑灼给拦下来。”

李皓却是没同意:“这事主要还是看父皇的意思,既然父皇没有动郑贵妃,那对于郑灼想必也没一棒子打死的想法。

这种情况下,我们做的太多反而不好,还是顺其自然吧。”

也正是因为李皓这话,郑灼才能顺利得离开得邺阳城。

不过道理是这个道理,在明面上李皓确实什么都没做,可在私底下,李皓可是让锦衣卫给他安排了一系列的磨难。

毕竟这一次他随身得护卫,为了保护他得安全,死伤的已经差不多了。

剩下的人可是防不住锦衣卫的有心算计,一路上穷乡僻壤丢光银子、喝到被污染得水源而生病等等,反正他本来是想比李皓等人先到都城,结果硬生生被折腾得比大军还要晚到。

而且这次李皓等人返回得路途还与出兵时不同,基本是能路过得城池都要走一遍,要在百姓臣民面前,宣耀国威。

在都城外十里,崔明率领百官早早地等候在那里,迎接凯旋的大军。

百姓们也纷纷涌出城外,想了望着将士们的风采。

当然,他们是没法靠近百官队伍的,只能是远远的在外围,或者来到更远处查看。

反正李皓是在距离都城二十里的地方,就看见了成堆围上来想送东西的百姓。

为此,李皓还特意派了士兵到两边驻守,免得他们冲撞到了行军队伍,

随着大军逐渐接近,乐师们高奏凯乐,高唱凯歌。

可即使如此,也没能遮挡住人群中爆发出的热烈欢呼声。

李皓骑乘在战马上循声望去,能清晰看见他们脸上洋溢着的自豪和喜悦。

甚至李皓还发现了一些精明的商贩,还趁机摆出摊位,售卖各种纪念品,倒也为为这欢庆的时刻增添了几分热闹。

大军到达后,崔明和百官迎上前去,又一次进行了犒赏,并宣布大赦天下。

一时间,整个现场沉浸在一片欢腾和喜庆的氛围中。

随后,大军前往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行献捷献俘之礼。

百姓们则自发地跟随在队伍后面,为将士们呐喊助威,整个都城都沉浸在一片欢乐和自豪的海洋中。

完成所有仪式后,大军直接前往南营驻扎休整。

而百官们则涌向皇宫,参加晚上举办的盛大宴席。

当然为了表现与天下百姓共庆,因此特意在京师赐酺五日,也就是由朝廷在几处府衙设宴,请百姓吃饭。

可想而知,以前安国是给了宿国臣民带来了多大压力,以至于一次大胜就高兴成了这样。

在宫中的宴席上,李皓成为了最显眼的主角,被朝臣们拉着灌酒。

最后要不是崔明发话,只怕李皓就算不醉,也得跑上好几趟茅房。

等宴席散后,李皓被留在宫中住了一晚,第二天一醒就赶去找王怡请安。

王怡也早就在等着李皓了,一见李皓到了,直接就上手开摸,边摸还边询问道:“我听说你在战场上还带头冲杀,有没有哪里受伤了。”

对于这种接触,李皓还是有些受不了,赶紧挣脱的跑到一边。

然后说道:“没有,那些战报报上来的时候,自然是要渲染的厉害一些,否则怎么能体现情况之危急呢。

儿臣除了守合州城的时候,为了要激励军心,有亲自动过手外,其他时间都是在后面指挥作战。

再加上有上天护佑,那真是一点伤都没受,不信你问陈喜。”

陈喜被李皓一点,此时也是站了出来,说道:“回皇后娘娘,奴婢这些天一直守在殿下身边,殿下确实没有受过任何伤。”

可李皓这话,不仅没让王怡放松,反而是记起了什么,当即就伸手拧住了李皓的耳朵。

“你还敢说这事,你是太子,是储君,冲阵的事情是你该干的事吗?”

李皓被拧着还不敢反抗,也只能是说道:“情况危急,儿臣那时也是迫不得已,下次再也不敢了。”

王怡闻言,眉头一皱:“你还敢有下次?”

李皓连忙补救道:“没有没有,肯定没有下次。”

正当两人说着话时,崔明也赶了过来,见到这一幕,立马便调转方向,准备离开。

只是李皓眼睛多尖,一把就叫住了他:“父皇,你可得救救儿臣啊。”

崔明这才停住脚步,只不过他却是说道:“你母后被你气成这样,朕可救不了你,而且这事朕和你母后是一个看法。

朕理解你所说的迫不得已,但难道没了你,其他人就不行了。

每个人的位置不一样,身上的责任也不一样,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在冲阵时出事了怎么办。”

在崔明面前,王怡还得给李皓留几分面子,便主动松了手。

李皓脱身之后,赶紧承认了错误,毕竟自己的身手如何,也不好和他们解释,还是尽快结束话题得比较好。

“是,儿臣当时也是一时冲动,想着能亲临阵前的话,可以方便及时调整对策,也能让城中兵马尽快呼应,日后儿臣一定谨记教训,做事三思而后行。”

崔明听后点了点头,才对王怡说道:“你看颢儿已经真心知错,这次你就饶过他吧。”

有了下坡的梯子,王怡也就松了口风:“你自己说的话,自己要记住才好。

另外你既然回来了,那大婚的事就尽快进行,你也是该有个人来管管了,也好让你收收心。”

对于这事,李皓也在预期之内:“一切由母后做主。”

王怡随后看向崔明,让他赶紧表态。

崔明说道:“这事确实该提上来了,朕这就让钦天监和礼部选定日子,至于具体该如何操办,就劳烦皇后了。”

聊完了婚事,李皓陪着在宫里用了午膳,才出宫返回东宫。

只不过这次还真是物事人非,随着李皓出征的两百人,经过这一连串激战,已经只剩下一半了。

虽然对于战场上的生死,李皓已经看的很淡。

可毕竟这帮人跟在李皓身边多年,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

所以回到东宫后的第一件事,李皓便是让陈喜去安排,亲自把他们的遗物给送回去,同时还有一份东宫额外给出的抚恤和承诺。

若是他们家中有适龄子嗣,可以允准一人递补东宫当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