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八十年代少年班 > 41、开始招生

八十年代少年班 41、开始招生

簡繁轉換
作者:恭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8 22:03: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林小堂像往常一样,早读的时候扯起嗓子瞎嚷嚷。

窗?外面的走廊上,班主任陈阳背着双手,慢悠悠踱到教室门口,一双眼精准地落到她面庞上。

“林小堂,过来一下。”

“哦。”林小堂纳闷地起身,心里饶了好几道弯。

在无数次被陈阳叫出去的经验中,她早已学会察言观色,但凡是好消息,班主任陈阳眼角总带着淡淡的笑意,像他现在这样阴沉着一张脸,明眼人都看出不是什么好消息。

奇怪,她最近的生活平淡如水,没一点波澜,能有什么坏消息呢?

走到走廊上,陈阳开门见山:“这周末的竞赛节目,不用去录制了。”

“为什么?”林小堂不解。

难道是快临近期末考试,陈老师怕参加节目录制会影响她学习才不建议她去?

除了这个理由,林小堂想不出别的。

她动了动唇,刚要解释,听得陈阳补充:“刚才接到节目组那个助理连驰打过来的电话,说是节目组正在整改,让我通知你一下,这段时间都不用去了。”

“啊?”林小堂惊了,“节目组为什么整改?”

这节目不是越办越红火吗,周围的讨论老高了,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整改?

“我也不清楚,连助理没有细说,你要是想弄明白,周末去电视台问问。”给出建议后,陈阳挥挥手,示意她进教室继续早读。

林小堂怀着满肚子疑问转身就走,没走两步,陈阳在身后叫住她,“对了,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后,记得也告诉我一声。”

林小堂:“......“

几天后,本来被通知不用去录制节目的林小堂依旧按时到达录制现场。

忙碌中的连驰瞧见她,吃了一惊,“前几天不是给学校送过消息吗?这阵子你都不用过来录制啊,怎么陈阳老师没有将消息转达给你?”

“不是,我已经接到通知了,我这次是特意过来问问,节目为什么突然要整改啊?“

林小堂过来的路上已经猜测到最大的可能:“是不是你们的竞争对手看你们电视台的节目办得火热,眼红嫉妒,所以使小绊子?”

连驰沉默。

他看着眼前一脸关切的小姑娘,忍不住压低声音透露:“不瞒你说,其实是有人举报。

“什么?!!”

林小堂震惊,“原来是被举报了?”

通常被下令整改的节目,要么是节目内容不当,要么是节目中的嘉宾出现丑闻,或者节目存在安全隐患。

可是,节目组一个不沾啊。

这一档小学生竞赛节目,内容正得不能再正,嘉宾全是小学生,能有什么丑闻?至于节目的安全隐患,那更是不存在。对着题目板答答题,能有啥安全隐患?

林小堂想不出节目组被整改的原因。

“不能被举报就得整改吧?节目组被举报的问题是?”

“雇佣童工。”

林小堂:!!!

万万没想到,居然是这一点!

什么意思哦,她赚点劳务费容易吗,这也会被举报?

“可是......”林小堂搜刮脑海中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不解地问:“文艺、体育等等单位应该可以用儿童吧?”

不然电影里面那些小孩子不都属于童工么?

“话是这么说,但是......”连驰叹气,“咱们节目太火了。“

一旦火爆,就容易招揽来各种问题。

什么捧出的高人气嘉宾给小学生造成攀比的心理啦,耽误小学生的正常学习啦,节目组的故意内定名次弄虚作假啦......各种帽子扣上来,想不整改也难。

雇佣童工只是一项灵活的比较好用的罪名。

“没办法,广播事业管理处接到投诉也是要有所作为的嘛,只能建议咱们节目先整顿一下,看看怎么用一个更加符合人们心意的方式播出。”

林小堂沉默着听完,关心地问:“那节目组准备怎么整改?”

“目前咱们商量的是以后改成一周播一次,强度没那么大,就不存在耽误小学生学习的情况,然后可以取消劳务费,改成志愿者模式。”

??.....

林小堂哭笑不得:“不给钱,就不算雇佣童工啦?”

一句话怼得连驰语塞。

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唉,这是之前商量出来的结果,之后怎么办还不一定呢。”

他指了指会议室紧闭的木门,“瞧见没,里面是咱们制作人和教育局的领导在开会,这节目以后还不知道会被改成什么样呢!”

不算宽敞的会议室内,刁烨将泡好的茶递给对面的郑洋。

“老学长,你就直说吧,局里想怎么整改?”

好好的节目突然被人举报,要求整改,刁烨心里不可能没气,但上面既然已经受理,还要求要和市教育局一起联合整改,他干脆让出主动权。

“局里说如何整改我们就如何整改,我肯定没半句怨言。”

“这话说的。”郑洋接过茶杯,瞪他:“你以为我想管这摊子事情?”

其他事情压在案桌上一堆呢,突然要抽出时间先把节目整改,这不是完全凭空多出来的一摊事么。

郑洋没觉得节目有太大的问题。

不过既然已经下规定要整改,他也只能出谋划策:“竞赛模式就撤了吧,改成科普节目。”

科普节目是最保险的模式。

不用邀请小学生嘉宾来参加,也就没有所谓的雇佣童工等一系列问题,当然,收视率肯定要大打折扣。

刁烨权衡片刻,答应下来。

“好吧,我相信老学长不会害我,科普就科普吧,权当是为咱们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两人达成一致后,会议室的氛围稍稍变得轻松。

郑洋小酌一口清茶,感叹:“现在整改了也好,过不了多久,你这两个台柱子也该挪挪地方了。”

两个台柱子自然指的是林小堂和喻子晋。

刁烨挑眉:“这话怎么说?”

郑洋喝着茶,笑而不语。

会议室外,林小堂苦着一张脸。

盯着连驰不死心地追问:“这事你们节目组的权力大,还是教育局的权力大?”

“当然是教育局咯。”连驰不假思索地说:“他们要怎么改,咱们多半只能听从。”

让教育局来改,那不得改成科普节目?

得,那就是完全没得赚钱的机会了咯?

林小堂沉着脸,不太开心。

她离攒钱买电视的目标又远了一步,看来想挣大钱还得是做生意。

想到做生意,林小堂眼咕噜一转,看向连驰:“节目组这阵子不录制的消息,喻子晋应该知道了吧?“

“还没呢,他家里没有电话联系,单独去找也挺费时间,准备等他到了再通知他。”

连驰话音刚落,林小堂飞奔着朝外跑。

刚跨出大门,迎面碰上款款而来的喻子晋。

林小堂笑呵呵地将节目组的情况讲述一遍,“哎,节目组这阵子不录了,你该答应我之前的提议了吧?”

之前她提议让喻子跟她一起兜售电子手表,喻子晋没立即同意。

他觉得做这个风险太大。

这一点林小堂也能理解。

毕竟喻子晋家里除了他,只剩下一个瘸腿的老父亲,老父亲身体不好,还时不时生生病,万一他兜售电子手表的时候出了什么事,留下老父亲一个人可咋办哦。

这是喻子晋顾虑的点。

他怕这项有风险的活动会影响到家里。

可如今电视台的竞赛节目录制了,喻子晋又回到没法赚劳务费的日子,比起她,喻子晋才是那个更需要用钱的人。

不愁他不答应。

听完事情始末的喻子晋沉默片刻,果然答应,“行。”

看吧,这节目不录制了原来也不一定是坏事,林小堂心里一喜,听得喻子晋缓缓补充:“但是......得两周后咱们再开始。”

林小堂一怔:“为什么?”

“两周后,你不是要期末考了么?”喻子晋提醒她。

林小堂:“......”

瞧不起谁呢,她是需要为期末考试做准备的人吗!

几天后,盯着离期末考越来越近的日期,林小堂察觉自己话说早了。

好吧,她还真需要好好准备。

倒不是为考试做准备,而是为考试之后那么长一段时间的暑假做准备。

当学生也不是全无好处,单单寒暑假这两项,不知道羡慕死多少社畜。

暑假这么长,除了和喻子晋兜售电子手表之外,要不要计划去哪里玩玩呢?

这是值得思考的大问题!

在林小堂还思索着暑假要去哪里玩时,阙星阑的暑假行程已经被安排好。

每年寒暑假,他都会跟着母亲去国外看望父亲。

这次也不例外。

“姐,你们的申请批准下来了吗?”作为唯一留在家里的人员,郑洋很是关注郑白梅和阙星的出国批准进度。

“快了吧。”郑白梅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新式挂历,“通知我一周后去拿,等星阑考完期末考,应该就可以出发。”

郑白梅说完不忘再次劝道:“你真不跟我们一起去吗?”

“不去。”郑洋连连摆手。

他在国外呆了好多年,回来之后发现还是更加喜欢待在国内。

“你们一家三口难得团聚,我可不是,我在国外那阵子,和姐夫见面的机会多得是,这种时刻我就不便过去当电灯泡了。”

“瞧你说的。”郑白梅瞪他,“你怎么是电灯泡呢。”

郑洋轻笑,“好吧,实话实话,其实我是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不用猜,肯定是工作上的事情,对不对?”

郑白梅十分了解自家弟弟这个脾性,能排在家人前面的事情,一定是工作上的事情。

当初弟妹做手术,是她全程陪同,自家弟弟忙着工作上的事情没来得及赶回来,也就没来得及看弟妹最后一面。

这人就是这样,把工作的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

郑洋不置可否。

只说:“少年班要开始招生了。”

之后有得忙咯。

一周后,期末考试结束。

林小堂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直奔回家。

一回家,大嫂韦骊娟和二姐林二玉端正坐着,似乎专门等她回来。

林小堂脚步一顿,“怎么了?”

“哎呀小堂,你回来啦。”韦骊娟热情朝她招招手,从兜里摸出一张信封,“快来快来,你大哥又寄信过来了,你来念一念。”

瞎,原来是大哥来信了,她还以为家里又出了什么事。

林小堂飞快接过信封,三两下拆开,正要从里面掏信,小手伸进去,却掏出一张100块的纸币。

纸币是红色的,一面印着一座高楼大厦、左右两只狮子,一面正中间印着“OneHundredDollars”、顶上一行中文字,写着汇丰银行。

虽然和内地的纸币有所不同,但一眼能看出这是钱。

三人同时呆了。

林二玉最先反应过来,惊喜道:“大哥真讲信用,说让他寄钱,他还真寄钱了!”

说完抢过林小堂手中的港币,摊开来反复观看。

“果然,港城果然遍地都是钱,你们大哥去了都能挣到钱,说明那地方真的能挣钱。”韦骊娟对港城的刻板印象愈发严重,她也凑到林二玉身边,不停观看那张港币。

“对了,这一百块钱港币能换成多少人民币啊?”韦骊娟心里好奇,下意识看向林小堂讨答案。

林小堂摇头。

这个年代的钱比后来的钱值钱多了,她也不太清楚现在是什么样的汇率。

“改天去外汇局兑换一下就知道了,咱们先看信吧。”

经这一提醒,林二玉将手中的港币递给韦骊娟,两人坐下来,眼巴巴望向林小堂。

林小堂凑着窗户外面透进来的日光,仔细分辨信上龙飞凤舞的字迹。

依稀判断出其中内容。

原来他大哥已经找到工作,在一家餐馆做大厨,月薪两千五。

工作才刚刚开始,老板人不错,预支给他半个月的工资,他急着显摆,放了一百块钱在信封里。

本来想多放几张,又怕信封弄丢,不保险,想着等有空的时候再去邮局汇钱。

这工作还挺好,唯一不足就是没有太多空余时间,他说他写信都是趁着晚上睡觉前偷偷摸摸写的,也没时间去寄信,让一个同事顺带给寄的。

讲完自身情况,接下来又是一顿老生常谈,开始询问家里人的情况。

无非就是大家身体好不好,家里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三弟和小妹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最后在信的末尾又重申一遍,等他工作安定下来,要把一家人都接过去。

“算了,接不接过去的不要紧,努力赚钱就行。”听完整封信的韦骊娟最关注的是月工资,“你大哥真说他有两千五的月工资?“

“是,大哥是这么说的。”林小堂指着信中的地方给韦骊娟瞧。

韦骊娟的学历不高,但数字还是认识的,她面上一喜,心里开始琢磨,一个月两千五,一年那不是三万块钱?

天呐天呐,林大金一年居然能挣三万块!

光是想想,韦丽娟都要高兴得发晕。

仿佛瞧见以后的好日子在朝她招手,韦骊娟当即放言:“咱们今天晚上奢侈一回,下馆子怎么样?”

“好!”

“好!”

一呼百应,全家人通过。

“等等,等三满回来,咱们一起去。”韦骊娟收起那张红色的港币,又从兜里掏出两块钱,递给林二玉,“去买两包糖回来。”

“为啥?”林二玉接过,很是好奇,“家里没糖啦?”

“不是,你去买两包糖,送到秀敏家去。你前些天在她家里大吵一回,弄得人家家庭矛盾加深,是不是该给人家赔个礼?”

“我不去。”林二玉不乐意了,把钱往韦骊娟口袋一塞。

“明明是顾露先开口骂人,怎么还让我去给她道歉呢?没这个理。”

“我不是让你去给顾露道歉,”韦骊娟扯扯她衣袖,“我是让你给秀敏去道歉,你说你这么一闹,考虑过她在顾家的处境没?“

“人毕竟是顾露的大嫂,你这么一弄,顾露不得对秀敏生出许多不满来?不管怎样,那天把人骂得狗血淋头的人是你,你出了气,也该考虑考虑其他人啊。”

林玉不为所动。

在她看来,给辛秀敏低头就是在给顾家低头,相当于是给顾露低头,她才不干。

眼看劝不动人,韦骊娟退一步。

“这样吧,糖我去买,我去送,但你要跟着我一起去,我也不让你说什么赔礼道歉的话,话都由我来说,你就站在一旁,行不?”

林玉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两人一起出门,独留林小堂在家。

她捏着信,还没从大哥林大金在港城找到稳定工作的喜悦中缓过神来。

看来大哥比她想象中靠谱一点。

不过......大哥信中怎么一直没提那件古董宝贝的事情呢?

是按着她的意见先摸清环境再处理,还是忘了这一回事?

林小堂从书包中掏出纸张,铺在桌上,准备写回信。

写着写着,慢慢入神,一阵响亮的敲门声将她拉回现实。

以为是大嫂她们回来,林小堂搁下笔,飞快跑去开门。

门一拉开,却瞧见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

“郑教授?”

林小堂惊了。

郑教授怎么突然来家里找她啊?

看着面前住的小姑娘,郑洋轻笑,“怎么,不请我进去坐坐?”

“请进请进。”林小堂纳闷地将人请进来,快速过桌上放着的纸和笔,塞进书包中,去橱柜找茶杯,准备给郑教授泡茶。

“别忙活了,我不喝。”郑洋制止她,“我今天来是有件重要事情需要和你商量,你家里就你一个人吗,没有家长在?“

什么事情需要有家长在场啊?

“她们不巧刚才都出去了。”

林小堂心里没底,搬了一把椅子请人坐下,“郑教授,能说说需要和我商量的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吗?”

“当然是好事。”

“哦。”林小堂长长舒了一口气,又听得郑教授补充:“不过也不一定。”

林小堂:“......”

“那您就别大喘气,干脆直说了吧,要和我商量啥事?”

郑洋也不是个喜欢兜圈子的人,眼看人家小姑娘比他还直接,他直入主题:“你听说过市三中要建立少年班的消息吗?”

林小堂想了想,“没听说过。”

郑洋噎住。

他抬眸望向面前一张天真无邪脸庞的小姑娘,“你真没听说过?”

“没有。”

“好吧。”果然之前保密工作做得太好,郑洋咳了咳,“我简单跟你讲讲现在的情况。’

于是在郑教授的讲述中,林小堂了解到市三中创建的少年班的情况。

市三中这个少年班是想通过招来一些早慧的孩子,用特殊的教育方式培养,缩短学习时间,提前让学生们参加高考。

不过进入这个市三中少年班也需要测试。

原本市三中少年班招生是定在明年,考虑到一些学生会有不适应的问题,学校领导商量后,决定提前一个学期招生。

用一个学期来测试学生们能不能跟上学习进度,不能适应这种特殊教学方式的学生,会被退回到原来的学校中,能适应的学生才会被留下来。

留下来的学生将要在四年的时间内学习完小、中、高全部课程,然后参加高考,高考后达标的可以去中科大就读。

通俗点来讲,市三中少年班就是为中科大少年班输送人才的地方。

“所以,郑教授你这次过来,是想让我下学期进市三中的少年班?”

“当然。”

林小堂听完全程,思索着这条路可行。

毕竟以她现在的状况,真让她一级一级按着年级读下去,也是一件很煎熬的事情。

这一个学期混下来,她仿佛混了好几年,都要待?了,天天对着小学课本也忒无聊。

少年班大大缩短了她在小学、中学、高中的时间,是件好事。

Tit......

“去少年班有没有什么………………”

奖励二字还没说出口,郑洋已经心领神会地接话:“放心,包吃包住,还有奖金。”

他可不会重蹈汪副校长和罗主任的覆辙。

哇哦,待遇不错嘛!

林小堂眼睛一亮,“奖金能有多少?”

看着小财迷亮晶晶的双眼,郑洋没明说,只道:“放心,不会让你失望。”

果然,郑教授就是郑教授,多豪气啊。

既然他开了口,那奖金数量肯定不会太低。

林小堂心里喜滋滋的。

能一边读书一边挣钱什么的可太高兴了。

Tit......

“我还有点顾虑。”

“什么顾虑?”郑洋看着她,“你但说无妨,什么顾虑我都尽量替你解决。”

林小堂直言:“真要学四年吗?我觉得四年太长了。”

*B*:“......“

好家伙,四年都嫌长。

“你现在直接去参加高考得了。”

林小堂耸耸肩,“也不是不可以。”

*B:“......“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