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301章 诸葛亮:陛下以国士待我,我岂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301章 诸葛亮:陛下以国士待我,我岂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09:56:5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02章诸葛亮:陛下以国士待我,我岂能不效死命!

刘协的高兴不是装出来的。

虽然他自穿越后已经见到过许许多多的文臣武将,其中不乏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赵云、司马懿、郭嘉,可此时他心里依然难以抑制地激动兴奋。

因为站在他面前的是:

悠悠大汉四百年最后一位丞相、历史上几乎没有差评的权臣、即使失败仍然被称颂上千年的忠臣、同时配享文庙武庙,所有帝王梦寐以求的臣子、三国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明星,百篇华夏史中独占一篇的——诸葛孔明!

“先生快快请起!”刘协压下激荡的心情,伸手把诸葛亮搀扶起来,攀着他的胳膊不放,满面喜色地说道:“朕闻先生大名已久,而今终于得见,朕之所愿偿矣!”

“朕有先生相助,胜得一臂膀也!”

贾诩和郭嘉闻言,都不着痕迹的转过头,不让人看见不断抽动的嘴角。

尤其是贾诩,他分明已经为天子准备了一套更为文雅的说辞,不曾想天子用了一次之后,又恢复到臂膀上去了。

他已经在心里数这是陛下的第几条臂膀了。

而初闻此言的诸葛亮,面对天子展现出来的热情还有兴奋,感到受宠若惊的同时,也满头雾水。

他不过是一乡野村夫而已。

哪里来的什么大名?

不过他也感受得到眼前天子的激动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装出来的那种表面功夫。

收起心里的疑惑,诸葛亮看着攀着自己双臂的手,心下异常动容。

“陛下如此礼遇,草民不甚惶恐。”

刘协刚想说话,一旁的贾诩上前道:“陛下刚刚下田淋了不少雨、鞋袜也湿了,当心龙体受寒,不妨先去更衣。”

郭嘉见状,当即和贾诩打配合,正色道:“陛下如此,有失天子威仪。”

他作为御史中丞,有纠百官殿前失仪之职,同样也有提醒天子失仪之责。

高览耳濡目染之下,察言观色的能力已然不俗,开口道:“中丞有所不知,陛下本在城外田野视察春耕,鼓励百姓垦荒,听闻孔明先生入宫,才匆匆赶回。因而身上有不少泥泞。”

三人一唱一和之间,司马懿哪里看不出天子对诸葛亮的重视,心下越加沉重起来。

诸葛亮看着沾满泥泞有些狼狈的刘协,心中涌出一阵暖流。

天子以国士待他,他岂能不效死命?

“些许泥泞雨水罢了,无碍。”刘协直接摆手拒绝了贾诩的建议,毫不在意的说道:“朕还没那么体弱,而且此处又无外人,在乎什么威仪。”

“元伯你去给朕取干净鞋袜还有衣物过来便是。”

刘协一边说一边脱下脏了的龙袍还有脚上的鞋袜,随手丢给高览。

高览捧着龙袍鞋袜领命而退。

此时殿内群臣们却因为刘协这番话而在心中产生了巨大的波澜,纷纷将目光投向诸葛亮。

没有外人,这句话意义可重大了。

这可不是单纯的看中诸葛亮。

郭嘉、贾诩和高览自不用多说,都是最早陪伴刘协的那一批臣子;

而司马懿屡立大功,也算跻身天子心腹一列。

但诸葛亮才刚刚到来邺城。

居然也被天子视为心腹!

此时司马懿心情既高兴又复杂,高兴的是自己终于被天子视为心腹,复杂的是他努力许久才达到的成就,诸葛亮一来就得到了。

“陛下……”

饶是知道天子此举是有收买人心的意味,但诸葛亮依然红了眼眶。

他一介布衣而已,天子对他这般重视和礼遇,不管是不是收买人心,都是天大的恩赐!

试问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得到如此殊荣?

“都坐罢。”

刘协摆了摆手,同时注意到了诸葛亮的神色变化,因而点到为止不再多言,继续下去就显得太过刻意了。

宣室里燃着火炉,并不寒冷。

光脚踩在地上也没有凉意。

刘协走向主位,让众人也随之落座,开口道:“朕今日出城视察了一番百姓们的耕种情况。”

“建安犁的实用效果极佳,使用此犁能够大大提高垦荒的速度,百姓们无不交口称赞。”

虽然曲辕犁最佳使用的地方是南方,但他让甄氏的工匠针对北方的地貌地况做出了一些改变,所以在北方也同样适用。

总而言之,相较于传统的直辕犁来说,曲辕犁肯定是更胜一筹的。

郭嘉感慨道:“陛下所发明的建安犁,可谓是利国利民之物,有此犁后百姓们耕作起来就更为容易了。今年必然是个丰收之年。”

农为国之本,吃饱肚子是天底下的第一要事,曲辕犁可以提高垦地的速度,从重要性来说甚至超过纺织机。

刘协的心情也很好,笑道:“朕打算将城外的那些流民百姓们都发动起来,让他们去开垦良田、进行拓荒。”

“如此既不浪费劳力,也能让百姓们得以安定,众卿以为如何?”

那些流民百姓们在冬季的时候的确是负担,但现在已经熬过了冬季,他们就是珍贵的劳动力了。

若是让他们都去开垦良田,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天灾,今年的粮食产量肯定会翻倍增长。

“陛下英明!”司马懿第一个开口,先是习惯性的拍了一记龙屁,随后给出自己的建议:“臣以为可以无偿给百姓们发放建安犁,同时对他们承诺,开垦出来的良田则尽归个人所有。”

“只要此策施行下去,不只是那些流民,便是普通百姓们也会积极参与垦荒。”

司马懿此举,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百姓们垦荒的积极性,毕竟对于百姓们来说田地就是一切。

垦出来的田都归个人所有,可想而知百姓们得知此事后会有多么疯狂和激动。

听闻此言,诸葛亮似乎想说什么。

但犹豫再三后还是没有开口。

刘协注意到了他的反应,便问道:“孔明对此怎么看?有什么话不妨直言,若是合适的建议朕自会采纳,不必避讳。”

他之所以要当众讨论起这件事,就是想给诸葛亮表现的机会,同时也想看看二十岁的诸葛亮相较于二十七岁出山的他,水平到底如何。

众人再度将目光看向诸葛亮。

一介布衣,上来就能直接参与这种国之大事的讨论,天子对此人的重视着实不一般啊。

“回禀陛下。”诸葛亮如孔融一般礼仪十足的向刘协一礼,一板一眼的说道:“司马御史的建议极好,只是草民以为尚有些不足之处。”

司马懿闻言坐直了身子,目光灼灼地看着他道:“不知阁下有何指教?”

他被诸葛亮的话挑起了好胜心。

因为他本来就是想在天子面前表现,结果诸葛亮说他的建议有不足之处,他倒是要看看这个乡野之人能有什么高论!

“指教谈不上,只是一些拙劣见解。”诸葛亮自谦了一句,说道:“免费发放建安犁、让百姓开垦的良田尽归私有,此举固然会大大提高百姓们垦荒的积极性,但并非是最佳之策。”

“拙以为以租借的形式,让百姓向朝廷借用建安犁与耕牛、种子;而偿还的方式就是将他们开垦出来的良田收取一小部分作为官田。”

“这样一来既能减少免费发放建安犁带来的不必要损耗,也不会减少百姓们垦荒的积极性,同时让百姓开垦出田地后能够耕种、让朝廷得到大量官田……”

诸葛亮侃侃而谈,将心中的想法尽数道出,随后向刘协躬身道:“草民拙见,让陛下见笑了。”

宣室之中,一片寂静。

郭嘉、贾诩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惊异之色,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拔高了对于诸葛亮的评价。

此人的确不凡。

而司马懿也很震惊,因为诸葛亮给出的建议比他提出来的要更加完善,而且更加高明!

“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司马懿盯着诸葛亮,牙关紧咬。

眼前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家伙,才能居然不比他差。

“孔明所言极是。”

刘协听完诸葛亮的建言,笑着称赞。

心中最后一丝担忧也消散了。

他本来担心诸葛亮太年轻了还没成长起来,但现在看来,他只能说丞相就是丞相,在处理内政这方面的确强悍。

如果内政评分总共一百分。

那诸葛亮绝对高达两百!

而且目前诸葛亮只有二十岁而已,让其提前六七年接触政治和国家大事,说不定会成长得比历史上更加恐怖。

想到此处,刘协心中十分期待。

等到高兴过后,他对郭嘉说道:“就按照孔明提出的方略去施行,此事需要尽快为之。”

“臣领命。”

郭嘉拱手应下。

刘协又看向诸葛亮,道:“孔明之才学,朕十分清楚。初到邺城,便封为常侍郎罢,日后与仲达、奉孝、文和他们一同参详政务。”

虽然刘协知道诸葛亮的才干有多强,但那是站在历史旁观者的角度上,其他人可不知道。

他现在是皇帝,如果随便征召一个人过来就直接委以高官重任,别说朝中的大臣了,恐怕就连郭嘉、贾诩他们都会有意见。

饭得一口一口吃。

现在的诸葛亮还需要历练和成长,所以他给予常侍郎的位置,无实权,却可以参详政务。

而且这种内朝的职位和外朝不同,天子可以随便任命,无人能够置喙。

等到日后诸葛亮的资历积攒得足够了,再把他放到外朝去掌握实权也不迟。

“臣,谢陛下隆恩!”

诸葛亮心中大震,当即出席来到宣室中央,向刘协叩首谢恩。

常侍郎,参详政务!

这等于直接进入了大汉帝国的核心,不仅能常伴天子左右,而且还能对国家大事提出意见和想法。

这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职位!

这一封赏,在郭嘉和贾诩的意料之中,但司马懿就不这么认为了,看着跪地谢恩的诸葛亮,他感到极不是滋味。

他出谋划策、辛苦打下并州才得到常侍的恩荣,可诸葛亮起步就是常侍,还能与他一同参详政务。

这代表着诸葛亮日后还会得到天子更大的器重!

“此人必将成为我的劲敌!”

司马懿收起了心里所有对诸葛亮的轻视,真正将其视为了旗鼓相当的对手。

他一定要重新赢得天子的器重和恩宠!

刘协点了点头,道:“孔明起身罢,私下不必如此拘礼。这天色也不早了,你可有落榻之地?”

提及此事,诸葛亮面色微滞,摇头说道:“回禀陛下,臣刚至邺城,在此也并无亲戚……尚不知在何处落脚。”

其实他出身诸葛氏,并不是真正的乡野村夫,家里也是颇有财产的。

但此行来邺城太过于匆忙,再加上所有东西都被青竹一把火给烧没在草庐里了,他现在可谓是身无分文。

今晚在何处歇息都是问题。

贾诩闻言主动说道:“陛下,臣家宅颇大,空房很多,便让孔明暂时在臣府上落脚吧。”

“不用这么麻烦了。”刘协摇了摇头,说道:“朕明日让人给他找座宅子,今日就暂且在宫中歇息便是,宣室的偏殿刚好有张床榻。”

众人闻言,脸上齐齐露出震惊之色。

落榻宫中?!

这是一个刚入朝的臣子能有的殊荣?

这是历朝历代的国之柱石才偶尔有的殊荣!

诸葛亮更是被惊得慌了心神,连连摆头:“这、这怎么能行,臣寸功未立,何德何能能得陛下赐下如此殊荣……”

刘协上前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不以为意的说道:“不必惶恐,之前奉孝还与朕抵足而眠。”

“只是他这厮睡相不太好,而且睡觉还打呼噜,朕与他睡了一次便再也不让他留宿了。”

听到刘协言语中的调侃,郭嘉憋了半天,才讪讪地说道:“臣……已经改了打呼噜的毛病了。”

刘协闻言,一阵哈哈大笑。

看见这副君臣相宜的画面,诸葛亮眼神中闪过一丝向往,以及深深的喜悦。

所谓管中窥豹,从刘协的只言片语之中,他就能看出这位陛下毫不拘束的性格和一言决断的魄力。

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但对于眼下这样的乱世来说,有这样一位行事从心的天子,无疑是大汉的幸运,这样开明的君主亦是他所追求的。

“臣,谢陛下恩典。”

诸葛亮没有再拒绝,深深行礼谢恩。

此时他已彻底对刘协心悦诚服。

同时心里也燃起了熊熊斗志——他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他一定要做出一番功绩,不能辜负天子对他的厚望。

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气氛当中。

司马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只觉得后槽牙都快咬碎了,对诸葛亮的嫉妒和羡慕简直攀升到了顶点!

无论是跟天子抵足而眠还是落榻宫中,这两份殊荣他一项都没得到过。

郭嘉也就罢了,人家是最先从龙之臣;

可诸葛亮刚来就能落榻宫中!

司马懿在心中百般犹豫后,才厚着脸皮开口道:“陛下,开春事务颇多,又要筹备南下光复中原之事,臣、臣今晚打算在宣室彻夜处理政务,为陛下分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