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339章 天子无后,我等亦当出力!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339章 天子无后,我等亦当出力!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09:56:5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鲁肃虽然是和周瑜一同被押到邺城,但由于他们两人的罪行和身份不同,所以被关押的地方也不同。

孙权和周瑜等人都被关押在天牢,而他则被关在普通牢狱,直到今天才刚刚受到天子的召见。

他不清楚周瑜有没有得到赦免。

尽管清楚眼下问出这个问题并不合时宜,但事关挚友的安危,鲁肃还是硬着头皮问了出来。

大殿内静得落针可闻。

鲁肃低着头,感受到上方投下的目光所带来的压力,紧张得甚至能清晰听到自己的心跳。

刘协看了鲁肃许久,最终说道:“鉴于他主动归降,朕便赦免了他的死罪,准他日后戴罪立功,眼下还在牢狱。”

“陛下宽仁!”

鲁肃如释重负,再度叩首谢恩。

心中的担忧终于散去了。

同时心中也对刘协充满了敬佩。

果然他没有看错,这位天子的胸襟之宽广远非常人能比,乃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圣明之君。

有这样的天子汉室何愁不能复兴?

深深行了一礼后,鲁肃躬身退下。

刘协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大殿外,微微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周瑜在朝堂上为鲁肃脱罪。

鲁肃冒险询问他周瑜处境。

两人都称得上是真君子。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如沮授、田丰、审配,尽管立场不同,但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坚持和气节。

也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存在,才让这个时代显得没那么无趣。

不过,乱世终究还是乱世。

这些英雄和故事不过是泥潭之中长出的莲花,更多的百姓依然处于淤泥之中苦苦挣扎。

刘协眼神变得锐利且坚定,继续埋首处理龙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奏折。

这波澜壮阔的乱世。

当自他而终!

……

杨府。

虽然时候已经不早,但杨府内外依然灯火通明,府外停着许多华贵不凡的马车。

今夜杨彪在府上举办宴席,向各大世家都发去了请帖,请他们前来赴宴。

而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

就是为了化解矛盾。

上次他们杨氏主动捐献出通过开荒所得的大量土地,让各大世家不得不一起捐献,可谓是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个遍。

虽说只要能得到利益,管他得罪多少人,但表面功夫还是得做一下的。

所以也就有了今天这场宴席。

由于杨氏的底蕴摆在那,再加上杨修如今直入中枢,风头正劲,各大世家也都给了这个面子前来赴宴。

“诸位今夜大驾光临,真是令我杨府蓬荜生辉,老夫在此感谢各位赏脸了。”

杨彪端着酒樽对席间众人笑道。

语气之中满是热情。

宴席之中,董忠、崔琰、伏完等人皆在场,只不过他们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伏完最为直接,冷哼一声道:“令郎如今得陛下宠信,杨氏未来必将一飞冲天,我等小门小户怎敢不应邀而来?”

“毕竟要是得罪了杨氏,日后在朝廷里怕是要难以立足了。”

这句话完全是在阴阳怪气。

在场的众人里也只有伏完敢这么跟杨彪说话了,其他人都是举杯观望,一言不发。

“伏公这是哪里的话。”

杨彪摇了摇头,放下酒樽对众人道:“我知道伏公还有诸位对我杨氏前段时日所为有怨言。”

“但诸位对我误会太深了,我之所以会如此行事,其实也是为了诸位好。”

这句话顿时让在座众人心中不愉。

为了他们好?

这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

杨修和杨彪父子二人的一番操作,直接让他们将吃到嘴里的土地又吐了出去。

现在想起来心都痛得滴血!

董忠淡淡道:“杨公技高一筹,我等输了也无话可说;但杨公得了好处却又说为我们考虑,是否有些过了?”

输就输了,手段不如人而已。

但说这话就有些侮辱人了。

“唉……”

杨彪叹息一声,然后认真说道:“我这话绝不是在嘲讽诸位,而是肺腑之言。”

“因为我原来的想法也和诸位一样,想利用拓荒政策的漏洞尽量赚取土地。”

“但后来犬子的一番话却让我幡然醒悟了过来,并选择将占据的所有土地都交出去。”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看向杨彪。

他们之前都以为献出土地的办法是杨彪这个老狐狸想出来的,结果居然是杨修想出来的?

只见杨彪缓缓道:“德祖对我说,如今汉室尚未复兴、天下尚未一统,忙着争利只会引来陛下的厌恶。”

“陛下天威如海,深不可测;被眼前之利蒙蔽,只会让家族损失长盛的机会。”

“甄氏为朝廷付出无数,从不计较得失;眼下虽然消耗巨大,但诸位应该可以预见,等到天下一统之后,甄氏会繁盛到什么地步。”

“拓荒之策是陛下用来安抚百姓的良策,我等利用此策大量占据土地,陛下虽不能在法理上降罪,难道不会在心中记账吗?”

“等哪一天这笔帐积攒得满了,那就到了算账的时候了,但届时悔之晚矣。”

“诸位以为否?”

杨彪这番话说完后,所有人都陷入到了沉默之中,一个个眼神闪烁,心中开始思索利弊。

见到众人各自的表情,杨彪便知道自己刚刚的话起了作用,于是接着道:“所以我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杨氏,也是为了诸位考虑。”

“眼下交出七成土地,起码还保留了三成,而且也让陛下消了这口怨气,乃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好事。”

“而且我在此规劝诸位一句,日后凡是遇到与国家、民生有关的事情,尽量不要让吃相太难看了……”

杨彪伸手指了指上面,意味深长地道:“陛下,可是在看着咱们。”

众人心中一惊,背后流出冷汗。

其实杨彪所说的这些道理他们不是不懂,只不过在庞大的利益面前,他们都选择了忽视。

大家都这么做,你怕什么?

可如今杨氏带头选择收敛,他们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

“令郎当真是眼光卓绝。”

董忠最先反应过来,神色复杂地开口道,同时端起桌上的酒樽看向杨彪,“杨公有此麒麟儿,杨氏何愁不兴?”

“老夫在此先恭贺杨公了。”

说完,他将樽中酒水一饮而尽。

这一饮代表着放下恩怨。

有董忠带头,其他各大世家的客人们也都纷纷开口恭贺杨彪,饮尽樽中酒水。

只剩下伏完一人还没举杯。

“伏公?”

杨彪将目光投向伏完

伏完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端起酒樽一口喝完,然后将酒樽重重放在桌案上。

他这份怨气不是冲杨彪去的。

而是冲自家儿子去的。

“看看杨德祖,在看看我家那憨货,怎么差距就这么大?真是气煞我也!”

伏完心中恼火无比。

嫉妒让他面目全非。

眼见众人全都愿意放下这份恩怨,杨彪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举樽道:“诸位宽宏大量,老夫不胜感激。”

“来来来,同饮同饮!”

“今晚定要尽兴而归!”

所有人纷纷举樽响应,在打消了芥蒂之后,宴席间的气氛明显比之前要热烈许多。

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

崔琰借着酒意说道:“如今令郎深受陛下宠信,未来必将位列三公,杨氏兴旺指日可待。”

“届时杨公可不要忘了照拂我崔氏一二。”

面对崔琰的恭维,杨彪虽然心中高兴,但嘴上还是要谦虚的,说道:“犬子德才浅薄,只是侥幸受陛下青眼。”

“倒是崔中郎将组建虎贲军,为陛下立下过赫赫功劳,才能更是远胜犬子,依老夫看崔氏才是真正将要兴旺。”

两人互相吹捧、互戴高帽。

面子这东西都是互相给的。

但在此时,一旁的审荣忽然幽幽地说道:“不是我扫二位的兴致,只是论起兴旺,恐怕还是要数甄氏和吕布。”

“他们在未来才是真正要飞黄腾达啊。”

审荣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了。

热闹的气氛也随之沉寂下来。

甄氏,吕布。

一个是天子的钱袋子,一个是天子手中的利刃,如今两家皆有女儿在宫中,皇后必然会在两人之中出现。

虽然眼下还有伏皇后在,但明眼人都清楚,伏皇后曾经被伪帝挟持,不管有没有**过都不可能继续当皇后。

而今还让其待在皇后的位置上,一是因为皇家的颜面,二是要避免甄、吕两家争夺后位的情况出现。

等到天下一统,皇后就将会在这两家之中选出。

杨彪和崔琰也都沉默了。

无论当再大的官,最多只能让家族繁荣一代或者两代,但家族中若是出了皇后、并且生下的子嗣当了皇帝,那整个家族至少能繁荣三代。

两者之间的差距宛如云泥!

伏完叹息道:“是啊,论起日后家族兴旺,谁能和甄氏还有吕氏相比?”

沮宗闻言眼神一动,问道:“伏公何出此言呢?当今皇后可是伏公的女儿,而且伏公次女也在宫中为贵人。”

“伏氏可不必甄氏还有吕布差。”

伏完瞥了沮宗一眼,没有说话。

他心里有自知之明,且不说伏皇后被废是必然结果,就连他后面送入宫中的次女也不受天子宠幸。

可以说皇后之位和他们伏家无缘了。

一旁的董忠默默喝酒,心中很酸涩。

他董家本来也有子女在宫中为贵人,而且还十分受到天子宠爱,但如今不知身在何处。

虽说董承立下过从龙之功,但这份功劳最多也就让他们董家兴旺一代而已。

不出皇后、不诞龙子、终是虚妄。

“一个沦落到经商的家族、一个行伍出身的泥腿子,他们两家凭什么居于我们之上?”

有人愤愤不平地说了一句。

众人看向四周,却找不到是谁说出来的,不过这句话无疑戳中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

阶级的鄙视链一直存在。

顶级门阀看不起地方豪族、地方豪族看不起没落寒门、没落寒门又看不起那些泥腿子和布衣。

吕布布衣出身,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甄氏虽然是地方豪族,但家族早已经没落,并且开始从事经商这一清流士族最看不起的行业。

一想到皇后将在他们两家当中出来,所有人心中就感觉一阵发堵。

这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杨彪摇头道:“这些不是我们该讨论的事,而且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还是继续喝酒吧。”

皇后之位是他们无法染指的,倒不是他们不想把子女送入宫中,而是一旦如此行事就等于明着去争夺后位。

这样必然会交恶甄氏和吕布。

要是抢到了还好,要是抢不到的话,日后肯定会遭到报复,谁都不想冒如此风险。

众人心中叹息,没有多言。

唯有崔琰把玩着手中的酒樽,冷不丁地道:“话说回来,陛下如今……似乎还无后吧?”

众人心中俱是一震。

纷纷看向了崔琰。

而崔琰摊手笑道:“我只是随口一说而已,诸位不必放在心上,喝酒喝酒。”

众人表面上笑着附和,不过心中却因为崔琰的这句话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

在鲁肃提出对兖州、豫州各大世家的处理办法以及迁都之事后,刘协第二日便将诸葛亮、郭嘉等人都召入宫中,开了一个小会来讨论。

“陛下,臣以为此策可行。”

诸葛亮听完后沉思良久,方才给出了自己的评价:“迁都回雒阳有极大好处,更利于接下来讨伐荆州。”

“只要荆州一被夺取,无论是江东还是益州,都将尽在掌控之中。”

“而且雒阳迟早是要重建的,如今利用这个机会让兖州、豫州的世家出资,也能省去极大的财力物力。”

刘协点头,接着看向郭嘉、司马懿、贾诩还有杨修,问道:“几位爱卿觉得如何?”

“此策甚好。”

“可。”

“臣附议。”

“善。”

郭嘉四人全都赞同了这一想法。

他们都是聪明人,当然看得出迁都雒阳背后的巨大好处,自然会选择支持。

但司马懿又接着道:“陛下,迁都雒阳虽可行,但在此之前需要解决北方最后一大心腹之患。”

“臣以为当出兵北征乌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