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5章 潜伏山东

糊清灭洋1880 第5章 潜伏山东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与东北朝鲜方向的潜伏相比,在山东方向的潜伏行动,规模更大!一共七八十支小分队,足足五十多支全部部署于山东。只不过,模式不大一样,这些小分队并不直接投入清军。

春节前,红旗军少尉张吽回到了老家山东荣城。

敲开家门,其母惊喜的看到离家七年多的儿子就站在面前,顿时欣喜而泪流。

张吽,原名张大牛。因兄弟姊妹众多,父母难以支持家庭生计,故此和妹妹张慧一起签了合同去红旗军读书做了学兵。红旗军这里读小学,要求男女一比一,他不带妹妹就不大可能上学读书。说清人思想保守,那是掌握话语权的士绅阶层,穷苦人家为了吃饱饭,卖女孩的比比皆是,更何况是违反礼教的送女孩读书。

七年多过去,张大牛已经是红旗营的一名少尉。妹妹张慧也已经是红旗军的一个护士。

根据红旗军的制度,两人都是在小学毕业之后,开始拿到军饷的。从每月四元到当前张哞的月饷二十元,张慧此时也能拿到十元的月饷,兄妹两个的薪饷对这个家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是让这个穷苦的家庭翻天覆地。

在北方穷苦的农村,一个家庭能一年收入两三百块银元,比一个地主都不差!有榜样,因此红旗军招收学兵真不难,哪怕是招生条件刁钻,竟然招一男生还必须配一个女生!

事实上,由于吸引力的增大,这几年来,红旗军招收学兵的素质其实越来越高,很多已经读过几年书的农家甚至小地主家的子弟也很踊跃。最初,红旗军招收个监生学历的学兵都如同捡到了宝,现在正儿八经的秀才全军足足几十个!

而且在解决了信任之后,红旗军招学兵几乎不用宣传。比如张哞,他另外的五个弟弟妹妹,现在有四个都在红旗小学读书,只有最小的弟弟在家。

张家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张哞时隔数年回家,几乎认不出眼前的院落就是他当年的家。

母亲开门,惊喜半日,这才看到张吽后面还有好几个青年。张吽一一介绍,其中宣抚官程荣被着重介绍。

程荣可是宣抚官,语言能力一等一的,但此时见到张母也紧张的面红耳赤。

不过程荣还是很招人喜欢的,一笑露出八颗整齐的白牙,看上去就让人舒服。

话说,红旗军宣抚官有一项特别优待!那就是牙齿整形!

宣抚官是做思想工作的,是与人打交道的,一副好容貌更容易获得信任!

另一方面,宣抚官几乎个个都是狠人,骨子里的狠人。

三分钟之后,在众人的哄笑中,张母赶忙把“姑爷”领到了正房坐下,很是一番热情的招待。

话说,程荣是广西人,之所以担任了这个荣城小分队的宣抚官,就与此有关;他和张慧两人情投意合,这次拜见张母,两家会定下婚事。

张吽乃是荣城小分队的队长,其下十人,除了程荣,全都是荣城本地人。普通的步兵小分队只有五人,而他这个小分队因为是重点,故此拥有十人加一个宣抚官。

这次张哞回乡,名义上就是妹夫上门,办喜事。其妹张慧,年前已经回到了山东,现在红旗大车厂做医护。一个月之后,张家张灯结彩,办了婚事。注意,这不算是倒插门。未来回到广西,程荣还是要再办一次婚礼的。

小分队自然有正常工作,程荣的婚事不过是其中的花絮。十一个红旗营官兵,在胶东半岛的乡下,算是见过世面的,因此回乡之后,很快的周围就积聚起了村子里不少的青少年。于是按照这个时代的传统起了几个拳社,一起练武(主要是刺刀术),当然也会一起聊聊这么多年的海外见闻。

宣抚官程荣担起了本职工作,利用晚上农闲,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始引导,宣传。红旗军宣抚系统,经过精心琢磨的一百个故事讲完,青壮们听完,思想就有了,凝聚力就有了,团队初步形成!这一百个故事只是基础,全套的思想教材有多达八百个故事,这种宣传教育方式非常适合这个时代的教育水平。至于更深刻的理论,得等下一阶段的教育了。

在山东民间,大刀会,长枪会等民间帮会组织极多,张哞程荣小分队的行为某种意义上乃是和这些帮会争地盘,因此也不免有江湖冲突。不过至少荣城这里的冲突解决方式非常的“江湖”,那就是比武艺!要知道,张哞团队中,最低军衔也是准尉或者中士,当兵不低于四年。红旗军官兵每天的军事训练可不是闹着玩的。哪怕程荣是宣抚官,也少不了一天一个五公里的基础体能训练!其他的官兵,可想而知。

尤其是红旗军中的中士,那可是个个儿绝对的有一手单兵技能的“绝学”的。这两年,红旗军陆军仅仅扩军了一千五百,不少老兵都被淘汰。被淘汰的老兵一般的来说,都有三个方面的缺点:其一,年龄大,失去了锐气。其二,技战术水平有限。其三,缺少领导能力。能在红旗军中拿到中士的军饷,那是不容易的!必须有绝技!

器械方面,红旗军的官兵擅长的都是刺刀,比武时的武器都是两米长的短棍(步枪刺刀的代用品)。民间武师众多,但花里胡哨的武艺在简单实用的专业刺刀术面前节节败退,较量中真的能在红旗军精通刺刀术的中士手下取胜的还真没几个!

其他小分队的遭遇和张哞小分队大同小异,不经意间,短棍帮之名竟然在山东地界闻名,成了一大“江湖”势力!

比武获胜之后,小分队没有争夺那些所谓的江湖利益,而是踏踏实实招人练兵,故此也没有在民间掀起什么血雨腥风。

小分队是讲究工作方法的,不仅有思想工作还有物质方面的吸引。按照事先的规划,聚集起来练拳的年轻人们总能敞开了肚子吃到一顿窝头咸菜!

别看只是一顿咸菜窝头,但这玩意在胶东半岛的农村渔村山村吸引力可大了去!

山东地面上各种帮会众多,否则几年后数十万义和团从何而来?但那些帮会其实也很穷的,除了领头的能混个温饱,混帮会的年轻人其实大多数时间都过得苦哈哈的,也只有各派势力“讲数”时扎场子时才能混一顿饱饭。

春节之后,正是农民最难过的春荒时节,有这么一顿管饱的窝头咸菜,张哞麾下很快就聚集了数百人。

虽然这些小分队都有办公经费,可是人数增长太快了,哪怕是筛选之后,很快就超过了一个营。

小分队的经费都是定额拨付的。一个连的话,还是够一顿窝头咸菜的开销。但是一个营的话,那是无论如何也支持不了的。

这一切难不倒张哞和程荣!小分队官兵不仅拿出自己的军饷还主动拿出来了自己的积蓄!

才四月,张哞程荣小分队就有了四百多人,一个营的兵力!

五月,满满当当五百余人的一个满编营!

红旗军司令部可是有话在先的,只等红旗军进驻山东(实际上已经进驻了许多),张哞等人就是正儿八经的上尉营长(比混进清军的营官低一级)。中尉连长,少尉排长。

而且,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兵力达到四百,他们就可以向司令部申请综合小分队了!综合小分队,一共才只有七个,非常宝贵!红旗军的军官都明白这一点!

红旗军放出的小分队,合计七八十个,争这七个综合小分队,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张哞程荣分队达到营级的时间比较早,因此如愿以偿得到了一支综合小分队!

山东各县,尤其是沿海各州县,红旗军外放小分队的动作都差不多,只是进度有快有慢而已。尽管规模如此之大,红旗军小分队的行动却没有引起官府任何重视!毕竟,在山东民间的帮会早已经是司空见惯!庚子年的义和团之所以规模巨大,其实都是有民间基础的,并非从零开始的!

在战争爆发之前,这些小分队的行为并没有超出民间的帮会规矩!只要没有杀官造反,大清的官府一贯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此视而不见!

小分队的发展速度,完全符合预期,甚至是超过了预期。李林杨对此胸有成竹!历史上,义和团那种神棍都能迅速拉起队伍,更何况准备充分的红旗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