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83章 出兵

糊清灭洋1880 第83章 出兵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上一章又不知道哪里出问题,被屏蔽了。)

几天之后,红旗军又接收一个连的骑兵,是从班达共和王国万里迢迢归国的。

这几年,班达共和王国那边的骑兵培训越来越正规,虽然一年只能为红旗军提供一个连,但是三年制的骑兵训练,使得这些骑兵的素质都非常高。

这天,李林杨正饶有兴趣的视察骑兵连。当下红旗军战马充足,缴获日军的战马相当不错,这些骑兵只要和战马磨合一些时间,很快就能具备战斗力。就在这时候,接到了一份电报—-日军攻占锦州!

草啊,这才一个多星期,锦州就被日军攻克,还能不能再快一点?

一边吐槽,另一边李林杨又开始担心。要知道李大明就在锦州,也不知道情况如何。虽然,司令部已经给了李大明建议,但是,兵凶战危,不是想到就能做到的。

另一支部队,也就是祝之三的轻八团,此时正坚守盛京(沈阳),战况如何,不明。

当晚,红旗军接到电报!战局不利,朝廷也急了,正式答应了红旗军的要求,也就是有关江北提督权限,官员任命的要求。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朝廷拨付五十万两银子,要求红旗军立刻出兵五十个营。按照清军目前的开拔银定额,人均应当是五十两银子,这是有“行情”的。比如丁槐部的开拔银就是人均五十两。但是,红旗军这样的“半重装”部队,人均五十两肯定不够!

而且五十营兵力,两万五千人,哪怕按照清军的标准行情,也需要一百二十五万两开拔银!

哪怕李林杨不吃空饷(清军一营有四百兵力就算很不错了),按实际两万兵力算,也得一百万两!

以红旗军主力师的装备等,到天津虽然不远,真实的消耗也不会低于五十万两银子的。

有关钱的问题,李林杨一贯不大气,红旗军从清廷多拿一两,就能削弱清廷一点。

另一方面,钱从清廷手里转到红旗军手中,并没有削弱中国抗日的资金实力。

而且,别看朝廷前后给了红旗军约六百万两银子,占到了历史上清朝甲午战争总军费六千万两的十分之一,但是红旗军仍然是大清朝朝廷性价比最高的一支部队!

要知道,红旗军几乎没有向朝廷要装备款!

一百营兵力,只六百万两的代价。若是按照这个数据,大清朝那边得出兵五百个营。

在山东战场爆发战斗之前,大清根本没有能组织五百个营!

不过,现在有五百个营了。

很好!

甲午战争进入这个阶段,红旗军的战略就是让战争继续下去!

要知道,甲午时期按照历史上的情况,乃是中国和日本在此后五十年国力相差最小的时间段!

因此,必须打下去!哪怕战败,也能遏制日本以后的崛起!

也因此,趁着朝廷目前还能凑出银子,必须多要钱!一旦朝廷真没了银子,红旗军还是要继续打下去的!

红旗军回了电报要钱,这边也开始做出兵准备。

但第三天,三艘商船驶进了威海卫军港。却原来是李秉衡在烟台雇请的三艘英国和德国法国商船,要求红旗军乘船走海路。

李林杨宁可部队累些,也是拒绝走海路的。日军有制海权,能不能活着上岸,完全看运气。

而无论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的船,情报根本不可能不泄露。

这时候船舱中李秉衡脸色苍白的走了出来,看得出这位肯定是严重晕船。

一身的馊味都没有洗,对李林杨道:“切莫再推脱了,再晚就来不及了!”

李林杨顿时就是一愣,要知道辽西走廊山海关一线,清军现在已经调集了足足二百个营,八万大军,而且还是久经战阵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指挥,怎么会这么快就败了?

“发生什么事了?”

“倭寇偷袭了冷口,正在攻打长城,要抄我大军后路!”

我擦!

李林杨也没有预料到这一出。历史改变的太过迅速,让李林杨一时间也目瞪口呆。

清军堆积在山海关一线的八万大军,差不不多是京畿所有能调的部队了!其他部队当然有,不过嘛,就是那些提笼架鸟的八旗兵了,纸面上为十四营,不过这个营与练军的营不同,应当说是十四只部队,总兵力十二万还多。折合三百营吧。

如果被抄了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我军如果走海路,被日军偷袭,岂不是更坏事?”

“北洋水师已经准备出击,日本海军没有时间袭击船队。”

“你确定?”

“老夫和你一起坐船!”

李林杨心说,你的小命可不怎么值钱。但李秉衡身为一个清流官员,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算是有胆气。

话说,李秉衡、张之洞、翁同龢这些清流,对满清的忠心还是有的。如果没有这些清流平衡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大清朝也支撑不了这么多年。

北洋水师残存了仅仅一艘定远号,而且还搁浅了,不过北洋也有能人,趁着阴历二月十五的大潮,竟然把定远号浮了起来。再加上两艘商船改装的战舰以及两艘炮艇,竟然凑出来了一支舰队!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林杨决定还是暂且信上李秉衡一次。当然,更重要的是红旗军的情报,必须确认。

可是,有关江北省的设立,提督的权限,仍然没有落实在正式公文上呢!官防大印还没拿到手。这种大事,文件差不多得一车呢,不是一份电报就可以的。而且开拔银子也不够!

别扯什么爱大清,李林杨的道德底线很高,但对于朝廷来说很低。战争结束之前,他不会造反,那是国家民族的罪人。战争结束之后,他随时都有可能造反!

“还请朝廷下旨,确定江北提督的权限范围!所有公文,也要交给我。”

“你要求的扬州通州和盐场,朝廷真不可能会答应,学政也可由你推荐,这是朝廷的底线了。”

李秉衡能屈能伸,态度诚恳的说道。

诚恳不诚恳,李林杨估计,这是满清朝廷的底线了。

“那么,朝廷何时下旨?关防大印何时拿到。我下面的弟兄们血战连场,若口惠而不实,我怕是难以服众!”

“这个?”

“你先发电报落实,我呢,先开始做准备,两不耽误。”李林杨说的很是宽和,但拿不到实权,无论如何是也不可能出兵的。更何况还有银子问题呢。

“烟台海关关银,户部已经同意全部抵押,交给红旗军处置。但不得低于三百万两。”

李秉衡拿出了一张单子。三百万两银子,分为三项。其一,开拔银一百二十五万两(已经给了五十万两)。其二,六十万两为半年的粮饷。十五万两为子弹钱(打仗只给子弹钱,也算是农业王朝的战争观了)。其三,一百万两银子,必须交给山东,由山东代管,用于红旗军后继部队和其他部队比如丁槐部的开拔银。

好勒!银子一事彻底解决。前文说过,红旗军已经贷了两百万两白银,再贷款一百万,哪怕是战局不利,也绝无问题。等于是把烟台的关银前前后后抵押贷款了五百万两银子。而且,解决了有关李林杨担保的隐患,只需换文件,有关第二笔贷款的责任就转移到了朝廷头上!当然,第三笔贷款还是朝廷责任!

李秉衡这段时间也开窍了,也去找洋人贷款。但是,不懂其中的门路奥妙,一两银子也没搞到。

李林杨不急,而且也急不得。兵凶战危,不是开玩笑。哪怕京师被日军攻占,李林杨也没有丝毫的道德负担。这次不被攻占,过几年老妖婆慈禧还会对十一国宣战呢!还是会被八国联军打进京师!李林杨希望大清朝早一天倒台,但却不希望是被日军打进京城。那种情况下,不知道大清朝会签订什么样子的条约呢,说不定比历史上的马关条约还要苛刻,这却非李林杨的本意了。

大清朝无能所导致的后果,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老百姓来承担!

然而,解决了银子,李林杨仍然要求有关江北省的一系列文件。

“时间来不及啊。”

“一份电报的时间而已。”李林杨道:“如果朝廷兖兖诸公一心用事,也就半拉时辰就能回复,一个时辰就能完成文件。”

李秉衡看李林杨态度坚决。也深知一点,前些时间的忽悠,让李林杨起了疑心,现在的态度分明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只好去发电报。他都不晓得,红旗军已经派了鲁安一个旅(实际只有一千兵力)去了江北,已经在海州(今连云港)了。

发完电报,李秉衡又来催促。

李林杨思索片刻,道:“准备到哪里登陆?”

“歧口。”

这个地名,李林杨没有听说过。李秉衡解释了一番,查了一下地图,李林杨才知道此处乃是距离大沽口炮台仅仅三十公里的一处炮台要塞。

这位置也太特么危险了!

“德国英国法国的三艘商船,日本绝对不敢得罪。”

李林杨撇撇嘴,高升号还不是英国船?还不是被日本海军给击沉了?

李秉衡悄悄的说道:“现在德国、法国、俄国都已经在外交上对日本施加压力了。要求早日停战!”

李林杨很清楚,日本敢和大清开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英国在背后支持。美国有倾向。

如果是德国法国和俄国的三艘船,或许还有点可能让日军不敢贸然攻击,可是其中有一艘英国船,怎么想怎么的不放心。

但,救兵如救火。李林杨装模作样狠狠心,传令部队登船。

三艘船,只能搭载一个步兵营(含一个山炮连),一个重炮兵连,工兵辎重侦察各一个连,合计兵力一千三百。如果是清军中常见的步兵营,这三艘千吨大船怕是三千人也能一趟拉走。红旗军仅仅一千三百人,就占了三艘大船,即便如此,拖拽用的挽马也没有配置多少。只能是到达天津之后才补充马匹了。

这一千三百部队是为红旗军第一旅第一团的一部分!名号为暂编混成团。

急眼的时候朝廷的效率也不低,红旗军登船用了一天多,朝廷的回复也是一天多时间。

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龢电报中亲自保证:红旗军到达天津,李林杨就能拿到圣旨以及关防大印以及一系列文件!

虽然,大海上一旦遇到日军舰队,肯定是下场一点也不乐观,但该做预案还是要做预案的。比如,重炮连的六门120毫米加农炮被部署在前后甲板上,预防万一。

一切准备就绪,直到凌晨,一份来自天津的电报发来。李林杨这才带领混成第一团清晨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