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85章 乱

糊清灭洋1880 第85章 乱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岐口炮台,全团休整了一天,并非战士太累,而是上百吨的物资弹药以及六门重炮和六门山炮都需要大量的马匹。

此处属于沧州管辖,倒也不算很穷,算是比较富裕的地区。因此一天时间,红旗军就从周围“搜购”了一百多匹骡马,同时还拉来了不少伺候牲口的民夫。嗯,不很文明,至少是做不到数十年之后那支军队的水平。但照价付款还是做到了的。

第二天,红旗军得到了李鸿章的来信:立即北上三河!

李林杨都惊呆了,这才两三天时间,日军就已经打到了三河!

要知道三河可是属于顺天府的,也就是说日军前锋已经到了京师郊区。但是看看地图,看看道路,虽然燕赵大地的交通情况相当不错,但路途足足两百公里,以红旗军的行军速度,怎么也得一个星期。

打仗就是行军,红旗军即日开始北上。

两天后,当大军渡过了独流河,路上已经是慌乱一片,谣言四起。

甚至有传言,日军已经打破了北京城!

第四天,部队到达廊坊。

这时候李鸿章派人传来命令:日夜兼程迅速折回于武清设防!

去你喵喵的。

这特么不是折腾?

虽然愤怒,李林杨还是率领红旗军向东挺进。反正他还要去天津呢。不过,红旗军是不是应当听李鸿章的指挥,是个问题啊。

很快,又有消息传来:日军只是小股部队在三河以北出现了一下,清军根本就没有侦察清楚就惊慌失措。从冷口突破长城的日军,只是扬言要攻击北京,但实际上却是转身杀向天津!

当夜红旗军驻扎武清,当夜再次收到来自李鸿章的电报:连夜行军,死守军粮城!

据李林杨所知,战争爆发之初,军粮城乃是山东胶澳(青岛)总兵章高元部负责的。后来章高元被派到了辽东。目前,山海关吃紧,精锐部队北上,此时只有淮军几营新兵驻守军粮城。

话说,军粮城可不仅仅是清军的粮食储备仓库,实际上支援北方作战的清军武器弹药也囤积于此。

当红旗军折腾到第二天中午,这才赶到军粮城。当即拿到了命令,这次的命令来自光绪皇帝。

这可是李林杨第一次收到大清皇帝的“旨意”,只不过乃是电报而已。当了提督,已经有资格直接和皇帝发电报了,这就是地位的作用!

电报中除了一句勉励之外,就只剩下了严令:死守军粮城!

大清朝的军事指挥相当混乱,红旗军直到这个时间,仍然没有确定从属,李林杨还不晓得自己的顶头上司到底是何人!或许是光绪皇帝本人乎?

情报,红旗军现在已经清楚部分了。

战局更复杂了。

从冷口突破的这股日军,并没有直接抄山海关清军的后路,也没有攻打京师,的确而是杀向天津来了。

区区一支孤军,竟然搅和的红旗军被迫折腾,大量的清军也在来回折腾。京师以北动荡,竟然让一支孤军东西横穿上百公里,如无人之境!从行军路线看,目标很可能是北塘!

除了这一手,日军还有另一手:日军强攻山海关不克,又玩出了一招水上机动,再次登陆!

日军这次登陆行动是这么策划的。海军战舰一分为二,北面炮轰秦王岛(秦皇岛)。南面炮击塘沽。两处的战斗,吸引了清军注意力,不少清军都被调到这两个要点上。

在清军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一支日军已经在滦河入海口实际上已经登陆!

这一招还真是够狠!

李鸿章慌乱不堪,四处调兵遣将。山海关防线那边刘坤一也是后知后觉,调兵准备反登陆。

那么日军到底兵力多少?这个却没有情报,李林杨连续发电报给李鸿章,却不得要领。

总之,很多。

日军也是会玩计谋的,一招声东击西,让清军混乱,更是错失了阻击日军登陆的良机!日军整个登陆过程甚至没有受到清军一兵一卒的干扰,耗时三天,该部日军顺利登陆!

很快,两路日军汇合,补给充足,兵和一处,正在向北进攻!

这才是真正的抄后路!抄山海关清军的后路。

至于日军的兵力,也进一步的清晰。突破冷口的日军其实只有一个支队,兵力不过三千余人。而登陆的日军却是一个师团,足足一万六千兵力。两军加起来,兵力合计两万!

很难得,清军这次搞清楚了日军登陆部队的番号。据说是一个日军士兵迷路被老百姓抓了!

登陆部队乃是日军第四师团。

日军仅仅三千余部队,就搅和的清军大乱阵脚。现在两万大军北上,山海关的清军很快就要腹背受敌了!

李林杨搞清楚了情报,李鸿章也搞清楚了。

但,又能如何?

红旗军这几天跑的人困马乏,挽马都累死了五六匹,不休整个两三天,实在难以行军。想参战也有心无力。

随后的数日,红旗军眼睁睁的看着山海关南面的清军,撤退,崩溃。但是,山海关并没有失守!

崩溃的清军乃是满八旗兵,好几十营满八旗据说是要保卫京师,撤退变成了崩溃。回京师守城墙去了!

几天之后,张永达第一旅全员抵达!

在这期间,李林杨终于拿到了江北提督的印信!刚刚铸造的铜印关防还热乎着呢。而红旗军有功的几个营长团长也都各有封赏,都是记名总兵,记名副将之类,对于这些官职,朝廷倒是显得非常的大度。

李林杨去了天津一趟,但没和和李鸿章见面,只通了一次电话,双方各有所得。好似达成某种协议,但又好似说套话。

红旗军自然不是在傻看战局的发展,只求牢牢守住军粮城,肯定不是李林杨的风格。

事实上,这些日子红旗军侦察兵四出,一点都没闲着。综合各方情报,李林杨看到了机会!

第一旅官兵经过水路和陆地行军,多日下来疲惫异常,根本不可能继续作战。尤其是第一旅的冀宏海的轻步兵九团,靠的是两条腿走过来的,全体官兵,都已经极为疲惫。甚至连旅长张永达都累出病来了。

因此李林杨自己带了休整半月的混成团当日就出击了。不过重炮连并没有带走,重炮行军太慢了。而是调了轻步团的一个迫击炮连,一个山炮连,用以增强火力。

虽然日军的进攻也算迅速,但是实际上却和红旗军最初的预料相差甚远。

话说,日军第四师团是一周前完成了登陆,然后全师团北上。

在这个过程中,日军登陆了三天,这三天清军已经开始从山海关撤退,败退,溃败。

但神奇的是,负责抄后路的日军第四师团北上的更慢!后来由于风雨的影响,两军还都暂停了一日。第四师团好像根本没打算去围追堵截溃散的清军。

本来,这个时代距离抗日战争还有四十多年,李林杨并没有把日军的第四师团和抗日战争中的“窝囊废师团”,“小贩师团”给联系在一起。

现在,好像有点那种感觉。

最初三日,红旗军来回奔波根本无力继续战斗。而日军第四师团好像是坐船登陆卸货被消耗了巨大的精力,虽然是北上,但三天行军,三十里,也就是十五公里。

要知道从曹妃甸开始往北到秦王岛,百十里内清军非常空虚,几乎是没有一个完整的营。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支部队严重威胁了清军的后路,战功卓著:由于对清军山海关部队造成了震慑,以至于根本没有交火,然后大量清军就撤退了。当然,清军的组织训练决定了,只要是撤退,肯定是溃败。

日军第四师团,就这么轻易拿到了第一个战功,而且,这个战功还真不小!

注意,溃败的部队主要是八旗兵,山海关还在清军手中,辽西走廊也没有彻底被打通。

从第四天开始,李林杨就表示有些看不懂了。

第四师团在第四天南下占领了乐亭,然后就驻足不前。

到了这个时候,红旗军侦察兵抓了个掉队的俘虏,才真正搞明白了日军的真正兵力。第四师团其实只有两个步兵联队组成的两个支队,而且还是两个旅团所属,并非统属一个旅团,由师团长山泽静吾中将亲自带领。其余数千人,其实都是日本的军伕,虽然穿了军装其实并非部队。故此看似一万六千的整个师团,其实只有半个师团的兵力。

此前,日军第四师团在朝鲜半岛的战斗中其实根本没有打仗,进攻辽东半岛的时候,也因为日本输送兵力物资的能力受限,也没有跟上打仗(主要是清军败的太快),故此前期承担的任务其实只是驻守旅顺。

日本陆军在甲午战争中分为第一军,第二军。其中第一三五师团为第一军。第二四六师团为第二军。山东半岛,日军第二军一个半师团被或者消灭或者打残,日军兵力严重不足。甚至到了本土只有一个最弱的第七师团(新成立的)留守的程度。为了重整第二军军威,同属第二军的第四师团只能出马了!

有了山东半岛之战的前车之鉴,为了避免再出现亲王被俘虏的丑剧,第四师团师团长由原来的北白川能久亲王,换成了现在的山泽静吾中将!

从师团长调动这一举动,你就能知道,第四师团师团长山泽静吾小心翼翼,胆战心惊,行动保守也就情理之中了!

而且,由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只能抽调第四师团一半,用以两栖登陆作战。手头只有半个师团,山泽静吾就更加小心了!

当山泽静吾师团长想起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的教诲:“千万小心,切记,宁可无功,也不能再打败仗了。”

第二军,实在是伤不起了!山泽静吾心有戚戚!

李林杨不知道,在日军原本的登陆计划中,登陆点应当是洋河口(在秦王岛以南),那里的水文地质更加适合大军登陆。但是,洋河口有清军!为了求稳,山泽静吾强烈要求,以至于把登陆地点改在了滦河岔入海口老浪窝。

事实证明,山泽静吾的这一改动,非常成功(不利因素会在以后显露出来)。花了三天时间登陆,安安全全,没受到清军的任何攻击。然后,山泽静吾又分兵,北上占领了滦河口。

这里要解释一下地理。滦河是华北大河,下游入海口有两条分支,一条是滦河岔,一条是滦河。两条分支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地带。

此时,日军突破冷口的那支部队(属于第一军第五师团的),向北攻击。而第四师团就分兵向南攻击,占领了乐亭。如此,南北张开,让第四师团有回旋空间和预警时间。

但,正是日军这一举动,让李林杨彻底看不懂了。

正常打仗,身处敌军主力的后方,而且敌军已经开始崩溃,这不正是好机会吗?都不用高级将领,哪怕红旗军一个少尉都晓得,此时应当是不顾一切,扑上去!

结果两万人马仅仅派出去了三千北上,去攻击清军后背。

李林杨看着日军行动古怪,但是他哪里知道,日军第四师团师团长山泽静吾的想法--不求有功,但不能败!

从敌我态势上看。北面山海关清军两百营,南面天津方向清军一百多营。三百营清军就是十几万,他才八千兵力,能不怕嘛。

再一个,日军现在的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当初第二军山东作战,输送人员和物资一次是十九艘商船,一次是二十三艘商船。合计四十二艘船输送了一个半师团。

他这半个师团,加上几千军伕总共才动用了六艘商船!罐头里的咸鱼都没有这么拥挤啊!因此,当下他连大炮都没几门,实际上是一支轻装部队!

他担心守都守不住,更别说进攻了。

那么,干嘛带这么多的军伕啊?修港口码头!没有港口码头,重装备根本就无法装卸!

明白了吗?第四师团这一部,登陆竟然是为了在山海关清军背后修码头!

这脑洞!

都没法子评价了。

但是,货比货,有更烂的!清军,八旗清军几十个营不是已经崩了吗?

山泽静吾的战功不容置疑!就这么保守都能得战功,何必冒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